西部大开发跨越十年
2010-08-17何晶
本刊记者 何晶
十年是一个里程碑。回头展望西部大开发十年以来的足迹,不仅是为前一个十年作结,更是为下一个十年开启。
王瑞志,2001年成为贵州纳雍电厂的一名普通工人时,每月拿着1500元的固定工资,觉得“安全、不用颠沛流离到外省打工”,他对自己的生活十分满意。10年后,36岁的王瑞志或许没有想象过如今的生活:搬进了两层楼的新房、拥有3个正在出租的门面、一家服装洗烫店,以及两个可爱懂事的孩子。
这只是西部大开发十年以来宏大叙事当中的一个微小缩影。
十年是一个里程碑。回头展望西部大开发十年以来的足迹,不仅是为前一个十年作结,更是为下一个十年开启。
西部发展筑通途
还是2001年的时候,青海省的牧民去拉萨朝佛需要坐三天三夜汽车。2006年7月1日,全长1956公里的青藏铁路全线开通后,只要一天一夜就能到拉萨。如今开通运营3年多来,青藏铁路共运送旅客近千万人次,运送货物超过6000万吨。
这个创下众多纪录的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只是西部大开发十年以来,在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光芒中的一束。
临策铁路、兰新铁路乌精二线、精伊霍铁路通车运营,兰渝铁路、成都至兰州铁路、重庆至贵阳铁路开工建设。西部地区累计新建铁路超过8000公里,截至2008年底,铁路营业里程近3万公里。
“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西部路段1.6万公里全线贯通,西部8条省际干线共1.8万公里即将全面建成。到2008年底,西部地区公路通车里程达142.1万公里,是1999年的2.7倍。公路网密度达到20.7公里/百平方公里,是1999年的1.5倍。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建成,大批交通、水利、能源、通信、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2000—2008年累计新开工重点工程102项,投资总规模达1.7万亿元。同时还建成了133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新增、恢复灌溉面积890多万亩,新增节水能力60多亿立方米。
十年来,一条条铁路、一条条公路、一座座机场在西部开工建设,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带来投资环境改善,更是筑起了西部人民奔向富裕的康庄大道。2000—2008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从16655亿元增加到58257亿元,年均增长11.7%。工业增加值由5946亿元增加到24000亿元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6111亿元增加到35839亿元,年均增长2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5954亿元增加到19239亿元,年均增长14.9%。进出口贸易总额由172亿美元增加到1068亿美元,年均增长25.6%。
护卫绿色生态屏障
有过“苏武牧羊”故事的甘肃省民勤县,历史上曾是著名的塞上绿洲,但在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两大沙漠的夹击下,荒漠化面积已占土地面积94.5%。勤劳的民勤人民如今努力在遏制生态恶化的趋势,不让这片绿洲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创造一个新的绿洲。近年来民勤县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了193.75万亩,植被覆盖率达25%。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近年来,国家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退牧还草等生态工程,大力增加和恢复林草植被,水土流失减少,风沙危害减轻,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等重点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得到巩固。
截至2008年底,西部累计营造林4.03亿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39亿亩;退牧还草工程累计安排草原围栏建设任务5.97亿亩;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恶化土地治理面积222万亩。
国家也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环保投入的支持力度。2000年以来,国家支持西部地区环保项目主要有:全国监测网络(辐射及地表水部分)建设项目、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中央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项目、冰冻雨雪灾后环境监管能力恢复重建与应急监测项目、地震灾区环境应急监测专项资金项目、中西部环境监察执法能力建设专项资金项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项资金项目、集约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项目等,投入资金达50多亿元。
人民生活展新颜
“以前,我家的3间茅草房位于山坡上,不通水、不通路、不通电,一年收入只有800多块。”欧学成,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大兴地乡卯照村的一名普通村民,至今还记得西部大开发走入他的世界之前的艰苦生活。如今,在国家易地扶贫项目的帮助下,欧学成全家住上了两层小楼房,水、电、路也全通了。欧学成家通过种植核桃、草果,销售空心砖等,个人年纯收入增加到了2000元。
2000—2008年,西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4624元增加到16000元;中央财政安排扶贫资金598.1亿元,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3000多万人,37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1年的1197.6元增加到2008年的2482.4元。截至今年6月末,西部地区正式开业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达到52家,占全国开业总数的44%,其中村镇银行41家,贷款公司3家,农村资金互助社8家。
西部人民还享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2000—2008年间,西部地区建成乡镇卫生院16440个,村卫生室近18万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5%,累计救助困难群众5696万人次。累计扫除文盲600多万人,普通高校数量从1999年的251所增加到2007年的467所,在校学生数增加3.6倍。博物馆增加了179个,综合文化站增加了1421个。
仍是最短的那块板
“在我国四大板块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布局中,尽管西部地区这十年取得长足发展,但它仍然是短板,最短的那块板。”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鹰在介绍西部大开发十年实施情况时如是说。
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和东部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广大的西部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是贫困地区,目前全国年收入在1196元以下贫困人口,有66%在西部地区。
西部大开发在十年当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还存在很多问题不能回避。
在地区差、城乡差极度严重情况下,中央政策的一刀切,往往不利于西部大开发。我国的很多财政拨款和国债资金的投放,大多需要地方的配套资金。由于富裕地方可供配套的资金较多,所以用起国家财政拨款或国债资金相对容易得多,而对于欠发达地区的西部来讲,由于经费困难,很难拿出配套资金,所以面对国家的财政拨款或国债资金,往往无能为力。
例如农村道路的修筑,一直沿用全国一刀切的匹配政策,东部发达地区因为地方财政宽松,配套资金多,也获得了大量的国家财政拨款和国债资金,不仅能把行政村之间的路修得很好,而且可以把自然村之间和村内的道路全部硬化起来。但在欠发达地区,因为配套不起资金,至今一些行政村的路没能硬化和畅通,晴日里尘土飞扬,下雨天泥泞不堪,不仅无法发展农业产业,也无法使农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能不能很好地破解西部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共存关系问题,也应该是在谋划西部大开发下一个十年计划中的应有之义。西部地区战略资源丰富和市场潜力巨大的优势,在充分开发的同时,也要防止西部大开发变成“西部大开挖、乱开发”的短视局面。
在长期以大力度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向拉动发展方式下,进一步拓宽发展视野,扩大西部地区向西开放的力度,通过新亚欧大陆桥和陆地边境贸易,尽可能利用西部的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将是对进一步奠定西部地区大开放的基础、构建西部大开放新格局的挑战。
唯有将问题都摆上台面,看清前路,眺望远方,我们才更有信心在下一个十年西部大开发“上三个大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