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气道吸痰管插管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2010-08-15吴晓君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0年10期
关键词:密闭式摩擦阻力气囊

吴晓君,冯 敏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直接插入气管或进鼻腔 (口腔)插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用以消除气道分泌物,辅助通气和治疗肺部疾病,人工气道已成为呼吸衰竭病人主要的抢救治疗手段。常见人工气道为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实施人工气道的患者依靠气管内吸痰,以消除呼吸道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良好的肺通气和肺换气。人工气道患者发生吸痰管插入困难的原因,旨在探讨其处理及预防措施,确保人工气道病人的护理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

1 临床资料

我院监护室 2007年 7月—2010年 2月共收治人工气道病人 112例。其中男 98例,女 14例,年龄 17~83岁,平均 53岁。其中气管插管 99例,插管时间 1~8d,平均 5d,气管切开 13例,切开时间 15~415d,平均 78d,其发生吸痰管插入困难 75例,其中气管插管 41例,气管切开 34例。

2 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1)摩擦阻力。本组摩擦阻力而导致吸痰管插入困难均发生于气管插入的病人 23次,占 20.5%,原因是气管插管之间易发生摩擦阻力,导致吸痰管不能顺利插入;(2)导管内口斜面贴气管壁;(3)导管扭曲;(4)导管移位;(5)导管套束脱落;(6)痰痂阻塞;(7)气管内壁病变。

3 预防及护理对策

3.1 避免吸痰管摩擦阻力 (1)选择合适的吸痰管,一般不超过气管插管内经的 2/3,质地较柔软,损伤较小。(2)可以采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其优点为摩擦阻力大时,可以不开放式冲水,密闭式冲水,这样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密闭式吸痰管减少外源感染机会,避免了开放式吸痰管操作不慎时的污染,从而降低肺部感染发生几率,而且也可避免吸痰时引起病人呛咳时的痰液四溅,污染医护人员的手及床单位、空气,以减少交叉感染,尤其是传染性疾病。对于呼吸机治疗过程中呼吸道感人的发生率为 18%~60%,感染发生率每日增加1%[1]。有报道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可以明显减低。

3.2 选用合适的导管 选用的导管弯度合适,套末大小合适,一般气管套管末与内口的距离为 1cm。保持合适的气囊压力,一般维持在 1.96~2.94kPa,一般气囊充气 6~8m l,所以我们打气时尽量用 10ml注射器。气囊压力要保持在安全范围内。人工起到气囊压力过高,时间过长都会引起气管黏膜受压缺血,甚至发生溃疡和炎症[2]。有研究证明,当套囊内压力超过 2.94kPa时气管黏膜血流开始减少,达 3.92kPa时可导致气管黏膜的缺血性损伤,超过 4.90kPa时,可导致柱状上皮的坏死甚至可以导致多种并发症[3]。气囊内压力过小会导致导管移位。

3.3 气管导管的固定 气管导管的固定松紧适宜,气管插管用胶布、绳带、弹力固定带、口腔固定器等根据情况合理选择,妥善固定好导管位置,松紧度以能放一小指为宜。气管插管上呼吸机时采用直接对合的方法,避免旋拧动作。

3.4 加强气道湿化 人工气道的病人失去呼吸道湿化功能,吸入的全部气体必须在体外进行充分湿化;(1)保证合适的环境温度,应用空气湿化器,保持空气湿度 60%~70%,室温 18~20℃,避免使用取暖器,气候干燥时室内多洒水。(2)对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的病人采用湿化罐温度一般情况为31~35℃,进行持续的气道与湿化。 (3)加强人工气道建立最初 8h内,气道湿化。特别是对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时出血较多的病人,在人工气道建立的最初 8h内,应每 15~30min湿化吸痰 1次以及时清除积血,防止血痂形成。(4)做好停机期间的气道湿化,应重视停机期间人工气道的湿化,保证湿化液 250m l/d,可采用:(1)间断湿化法。改进既往从导管口注入湿化液的方法,先将吸痰管插入气道,从吸痰管中注入湿化液,以减少逆行污染。加强湿化效果,并且吸痰后留置 3~5ml/次湿化液于气道内。 (2)输液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法,湿化液滴入的速度 6~8ml/h。(3)雾化湿化法,雾化 3~4次/d,20min/次,值得注意的是突然增加湿化会导致干痂分泌物湿化后膨胀,加重气道阻塞。

3.4 导管移位根据移位的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理。

总之,护理人员要密切监测人工气道病人的呼吸,气道压力,血氧饱和度等情况,正确区分吸痰管插入困难的不同原因,及时进行对症处理,并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

1 丁少芳,梁瑛.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J].心肺血管杂志,2001,8(2):22-24.

2 Saijedi P,Maaroffi V.Themacroscopicchanges of trachealmucosa following tight versus loose control of tracheal tubecuff pressure[J].Acta Anaesthesiol Sin,2002,40(3):117.

3 俞森洋.现代机械通气的监护和临床应用 [M].北京:中共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390.

猜你喜欢

密闭式摩擦阻力气囊
空间机构用推力滚针轴承摩擦阻力矩分析
航空发动机起动过程摩擦阻力矩计算分析
密闭式吸痰法与开放式吸痰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超大型集装箱船靠泊分析
高田气囊案
密闭式矿热电炉生产锌粉节能优化设计
Observation on Activities of Air Sac in Opened Body Cavity of Chicken
气囊助浮大型导管架下水可行性研究
不同类型垃圾收集设备的环境影响分析
肉鸡气囊炎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