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型 H1 N1流感 15例临床分析

2010-08-15王利花任红梅王旭东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肺野危重症流感

王利花,郑 哲,任红梅,王旭东,侯 婕

(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山西太原 030053)

甲型 H1N1流感是由变异后的新型甲型 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飞沫、气溶胶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少数病例病情重,进展迅速,可出现病毒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损伤,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1]。研究发现继发性细菌感染后可使病情迅速进展,甲型 H1N1流感患者还可能死于继发性细菌感染,约占死亡病例的30%。现对住院的 15例重症、危重症甲型 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利于诊断、鉴别诊断,更好地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病死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 15例患者中,男性 5例,女性 10例,年龄 18岁 ~70岁。9例危重症,6例重症。11例有明确的流感接触史。15例患者甲型 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阳性。均符合卫生部2009年第 3版制定的《甲型 H1N1流感诊疗方案》的诊断标准。

1.2 临床资料

15例患者中孕妇 1例,产后 5例,合并冠心病 1例,合并支气管哮喘 1例,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例,盲人且患先天性心脏病 1例。从发病到就诊时间最短1 h,最长7 d。

1.3 临床表现

15例患者中发热 15例,咳嗽 13例,咳痰 12例,(痰呈粉红色的黄黏痰),气促 8例,乏力 5例,头晕 2例,恶心 2例,鼻塞、流涕 1例,全身肌肉酸痛 1例,胸痛 1例,腹泻 1例。查体:8例患者肺部可闻及湿啰音和(或)哮鸣音,3例呼吸音粗糙。

1.4 辅助检查

首查白细胞降低者 6例;白细胞增高者 4例,均为产妇,经治疗后降至正常的时间分别为5 d、8 d、10 d、12 d;白细胞正常者 5例,其中 1例为产后。从发病到白细胞下降到最低的时间分别为 2 d、3 d、3 d、5 d、7 d、9d、14 d;贫血者 6例,其中 1例孕妇,5例产妇;心肌酶谱异常者 6例;肝功能异常者 12例;低蛋白血症 6例;尿蛋白 1例;血沉均快;D-二聚体均呈阴性;C-反应蛋白均呈阳性;支原体抗体阳性者 2例;Ⅰ型呼吸衰竭者 9例;8例痰涂片可见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2例培养出真菌;5例危重症患者查T细胞亚群,NK细胞均低于正常。12例患者痰涂片均显示革兰氏染色阳性球菌和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痰普通细菌培养结果均显示咽部正常菌群,1例痰真菌培养结果显示有白色念珠菌和曲霉菌生长。

1.5 X线检查

15例患者肺部均有病灶,双侧肺野可见病灶者 12例,单侧肺野可见病灶者 3例;心包积液 1例,双侧少量胸腔积液者 5例,其中 4例为产妇;病灶形态表现为多样化,呈大片实变影、肺不张、结节影、斑片影及索条影,病灶吸收快慢不一。1周复查病灶完全吸收者 3例,病灶在单侧肺野且较轻;3例双侧肺野呈弥漫性分布的患者在发病 2个月时做了随访,病灶基本完全吸收,在靠近胸膜处仅留有很淡的散在磨玻璃阴影。

1.6 治疗与转归

a)抗病毒治疗。15例全部口服奥司他韦,危重症者150mg,每日 2次,5 d后改服75mg,每日 2次,共用7 d~10 d;重症者75mg,每日 2次,服 5 d后停用;b)3例患者出现 ARDS,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脱机时间分别为10 d、11 d、16 d,12例患者均使用面罩和鼻导管吸氧,氧流量根据氧饱和度来调整;c)退热药物使用扑热息痛、地塞米松、柴胡;d)1例危重症患者静脉点滴甲基强的松龙80mg,每日 1次,用3 d,1例静脉点滴甲基强的松龙40mg,每日 2次,用1 d;e)抗生素治疗。使用泰能、利奈唑胺、头孢哌酮、头孢噻酚、甲硝唑、莫西沙星、美洛西林钠舒巴坦;疗程不等,最长 1例达27 d。3例危重症患者病情好转时出院,住院时间分别为21 d、27 d、33 d,出院时肺部胸部CT显示仍然可见弥漫分布的病灶,3例患者经随访,结果2例出院后未再使用抗生素,1例患者嘱咐间断使用阿齐霉素,且 3例患者在发病 2月时复查胸部 CT显示病灶均基本完全吸收,在靠近胸膜处仅留有很淡的散在的磨玻璃阴影。f)保肝、营养心肌、输白蛋白等支持对症治疗;2例危重症者输血浆。全部患者待病情均好转后出院,无死亡病例。

2 讨论

重症、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点,a)孕产妇、有基础病者及有流感接触史多见。b)病史短,临床表现流感样症状轻,呼吸道症状重,个别患者出现头晕、恶心、腹泻等症状,危重症者查体肺部可闻及湿啰音和(或)哮鸣音。c)大多数产妇白细胞增高,贫血多见 ,其余患者白细胞正常或降低,多脏器损害明显。d)胸部影像显示:肺部均有病灶,双侧肺野多见,危重症者病灶范围广泛,有的合并心包积液或少量胸腔积液,并且病灶形态表现为多样化。e)除了抗病毒治疗外,需要吸氧、保肝、营养心肌等综合治疗,肺损伤严重时可以考虑应用糖皮质激素,合并感染时应用抗生素治疗,危重症患者面罩吸氧仍然不能缓解Ⅰ型呼吸衰竭时,应该尽快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必要时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接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f)重症、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需要综合治疗,肺部病灶广泛者病灶吸收慢,所以治疗疗程长。

基于以上特点,甲型H1N1流感需要和其他类型的病毒性肺炎、非典型肺炎、肺结核、肺水肿、肺不张、胸腔积液、弥漫性肺泡损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药物诱导的肺部病变、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对一个疾病要想做出及时的、准确的诊断,需要详细的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影像资料等来进行综合判断。对于感染性疾病而言,最关键的是病原微生物的检出,但是,一些病原微生物的检出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在冬春、秋冬交季之时,一定要警惕甲型 H1N1流感的暴发流行,可疑病例及时,做甲型 H1N1病毒核酸检测。

众所周知,流感患者原则上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但是对于重症、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在症状发生后的3 d~5 d内病情开始迅速恶化,可迅速进展为 H1N1引起的原发性病毒性肺炎,引起呼吸衰竭和(或)其他器官衰竭导致死亡。此时患者的免疫力低下,NK细胞低于正常,个别患者在病情严重时使用糖皮质激素,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患者继发细菌感染,使病情进一步加重。少数患者在24 h内就发生呼吸衰竭,需要立即入住重症监护病房,需要接受机械通气支持,一些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后还可能发生继发性感染。目前,单纯病毒性肺炎并不常见,病毒和细菌双重感染较单纯病毒感染更严重,需要加强监护,病死率也更高[2]。研究还发现,继发性细菌感染后也可使病情迅速进展,甲型 H1N1流感患者还可能死于继发性细菌感染,约占死亡病例的30%,主要致病细菌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3]。因此,甲型H1N1流感患者合并细菌感染时要尽早给予经验性抗微生物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本资料 15例重症、危重症患者全部使用了抗生素,抗生素的抗菌谱不一,疗程长短不一,最长达27 d。随访患者显示患者在疾病恢复期,不用抗生素病灶可以继续吸收,可见甲型 H1N1流感有自愈性。因此,我们在抗生素的使用上存在不合理现象。多个不同研究已经证实,PCT在宿主抗细菌感染防御中具有细胞因子样作用[4],所以有助于鉴别细菌感染和其他炎症反应或传染性(如病毒)疾病[5]。因此,PCT监测不仅可以限制抗生素的过度使用[6],而且可以早期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3]。

综上所述,由于甲型H1N1流感患者呼吸道症状明显,血象不高,影像特点是肺炎样表现,痰检出致病菌阳性率不高,所以,首先应该判断是原发性病毒性肺炎所致还是继发性细菌感染所致,应该根据痰的特点、影像特点以及痰培养、PCT等的结果来综合判断;其次选择最经济、最有效抗生素,应该根据患者年龄、影像特点、既往患基础疾病、使用抗生素情况、患病时是在医院还是社区以及痰培养的结果来选择;第三,抗生素应用的疗程,什么情况下及时的停用抗生素,避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菌群失调,这个问题有待于专家进一步指导和研究。

[1] 高贵现,马 云.甲型 H1N1流感的预防与诊治[J].山东医药,2009,49(19):43.

[2] Falsey AR,Walsh EE.ViralPneumonia in Older Adults[J].Clin Infect Dis,2006,42:518-524.

[3] Christ-Crain M,MullerB.Biomarkers in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Diagnostic Guides to Antibiotic Prescription,Prognostic Markers and Mediators[J].Eur Respir J,2007,30:556-573.

[4] Christ-Crain M,Muller B.Procalcitonin and Pneumonia:Is It a Useful Marker[J].Curr Infect Dis Rep,2007,9:233-240.

[5] Ip M,Rainer TH,Lee N,et al.Value of Serum Procalcitonin,Neopterin and C-Reactive Protein in Differentiating Bacterial from Viral Etiologies in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J].Diagn Microbiol Infect Dis,2007,59:131-136.

[6] Christ-Crain M,Stolz D,Bingisser R,et al.Procalcitonin Guidance of Antibiotic Therapy in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A Randomized trial[J].Am JRespir Crit Care Med,2006,174:84-93.

猜你喜欢

肺野危重症流感
改良肺部超声评分与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氧合状态及呼吸支持模式的相关性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肺野分割和肺炎筛查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儿童肺部CT定位像精准扫描策略
冬春流感高发 加强防治最重要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临床观察
秋季谨防牛流感
猪流感病的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