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意识与育德功能分析
2010-08-15黄成忠
黄成忠
(广东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广东广州510090)
感恩意识与育德功能分析
黄成忠
(广东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广东广州510090)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以及当前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等方面的共同影响,人们的感恩意识日益缺失,已成为我国目前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在高校中,一部分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问题更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阐释感恩意识时代价值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感恩意识在培育人的道德品质方面所发挥的功能作用。
感恩意识;培育;道德品质;功能分析
古语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乌鸦有反哺之恩,羊羔有跪乳之德”。感恩,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的基本品格。感恩意识是一种以感恩为思想内涵,以爱的奉献、责任意识和道德养成等为主要的价值取向,以报答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行动自觉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是一种植根于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然而,感恩意识的缺失已成为当前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特别在高校中,一些学生精神空虚、缺乏动力、不求上进,不比成绩比消费,不讲朴素讲阔气;一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把父母的付出和他人以及社会的帮助看成理所当然,漠视宝贵的亲情、友情。这既是感恩意识的缺失,也是感恩文化教育缺乏的体现。当前,构建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的感恩文化体系迫在眉睫。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感恩文化,将会大大推进新的感恩意识的构建,也对当前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育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感恩意识的时代价值
(一)责任意识是感恩意识的核心。感恩,就是意识到今天自己获得的一切,不是凭空而来,除了自己的努力,还有许多人在背后的创造和奉献。个人懂得感恩,他就会更多地为他人着想,为社会整体利益着想,在行动上就能为社会服务。感恩意识可以增强人格魅力和提升成长力量,从而使人们更具有社会责任感。
(二)感恩意识有利于道德养成。道德养成是感恩意识的归宿。感恩既是一种爱,也是一种美德,感恩之德会使人与人之间增强团结和信任,理解和宽容,不求索取及对等的回报,以助人为乐,以与人为善为荣。感恩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一个人当他懂得了感恩就会体悟到人生的意义,对生活就会充满热情,就能不断提升人的道德习性。
(三)感恩意识具有爱的价值。如果说,爱是人类最崇高的情感,那么,因爱而生的感恩之心则是爱的升华。当爱成为一种鞭策,当感恩成为一种自觉,当我们心怀感激之心真诚地感谢他人,我们的生活将因此而更加美丽。马克思指出:“恩情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一个良好的纽带,更是连接大到国与国、地区与地区,小到家庭与家庭、人与人,进而支撑起一个社会。”[1]作为一个人,只有心中有了爱,才能看到别人对自己的关怀和友善,才能看到事物美好的一面,所以感恩是一种爱。
二、感恩意识与育德功能分析
感恩意识的育德功能,是指感恩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意识形式在道德养成教育过程中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感恩意识培育是一种教育资源,大学生在感恩过程中得到引导、启迪和熏陶。良好的校园感恩意识培育在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过程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和作用。在感恩的育德功能系统中,主要有认同的功能、激励的功能、熏陶的功能和规范的功能等。
(一)认同的功能。通过感恩等内容的教育和实践,使大学生对感恩意识以及报恩行为等方面给予认同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感恩”是一种认同,这种认同应该是从我们心灵的深处萌生的一种认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感恩是一种积极、正面的肯定行为,它意味着感恩者对对方行为的肯定,这种肯定会强化做善事的人的心理,以后遇到类似情况,他还会那样做。[2]比如,一个学生在考试时竟然忘记了带笔,在其正心急如焚的关键时刻,你递上一支笔,想想这个时候肯定会激发起他的感恩之情的,以后看到类似的情形,想到自己的这个经历,就会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去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感恩说明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系有着正确的认识;报恩,则是在这种正确认识之下产生的一种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责任感。这是感恩意识培育的基本意义。大学生从小到大,有父母的养育之恩,有老师的教育之恩,有朋友的关怀、帮助之恩等。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大学生生活在一个多层次的社会环境中,都要从这个大环境里获得一定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机会。感恩本身就来自于社会生活,且与人的情感和品质交融在一起。所以感恩意识的培育必须从生活实际出发,以学生的生活世界为依托,引导学生在形象直观,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体悟和认同感恩,养成感恩的习惯。
(二)激励的功能。激励功能主要是指感恩意识对大学生在其思想道德品格形成当中能够产生一种内在的推动力和满足感。感恩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当大学生懂得感恩就会体悟到人生的意义,便会对生活充满热情,心态的改变就会带来性格的改变,就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习性。感恩是大学生与他人相处的“润滑剂”,在人的社会生活中,“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他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且只有达到自己的目的才能成为他人的手段,——这种相互关联是一个必然的事实”[3]。感恩意识可以引起人对人的兴趣,让人的心灵纯洁而高尚,满足精神方面的要求,可以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形成一个和谐而令人愉悦的心境。懂得感恩的大学生,就会懂得相互理解、相互关爱,才会对生活和别人心存感激,才会领悟关爱的真谛,才会生活得更有情趣和更有意义。如河南许昌大学生张尚昀因家庭变故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在困难的情况下,他以一颗宝贵的孝子之心,毅然一边修习学业,一边打工为母亲治病。他虽历尽艰辛,但却百折不挠,孝心不改。[4]张尚昀是一个“当代孝子”,在他身上折射出的大义至孝的传统美德和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不仅令全社会震撼,更是引起了众多大学生的感情共鸣。
(三)熏陶的功能。熏陶功能主要是指通过感恩意识的教育,可以使感恩教育的内容不断丰富,感恩教育的方法不断改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德行不断完善。通过感恩教育让每个人都懂得在享受着因别人的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生活。当大学生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大学生一种行为上的熏陶、暗示,让他们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感恩教育的目的是让大学生深入了解“恩”,深切体会“恩”,不忘所受之“恩”,并将“恩”施之于需要之人;唤醒他们对他人的爱心,学会重视、尊重和感激别人对自己的付出,营造出一种温馨的人文关怀的氛围。例如,他人为我们做好事,我们感谢他人,这既是对他人行为的肯定,也是对对方的尊重。同样,当我们为他人做好事时,对方也会感谢我们、尊重我们。这样相互感激、相互尊重就会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益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5]
(四)规范的功能。规范功能主要是发挥感恩文化制度在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制度文化是学校传统、指向、规范的链环机制,是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对学生观念的有形教育,是培养学生公正平等、民主法治、理性精神、爱心乐为、责任奉献等方面崇高品格的有效途径。如2005年8月上海市在新修订的《中学生手册》中把“学会感恩”作为一项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列入其中,要求学生遵守和履行“学会感恩”的行为规范,这将为学校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渗透感恩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思想道德教育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群体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培养学生公共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抓手。[6]它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学生群体中的每位成员产生教育作用和约束作用,以规范性支配着每个成员的行为,使生活在这个群体中的成员不断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方式。高校也可以在规章制度中把“学会感恩”作为一项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列入其中,通过严格的、文明的感恩制度文化的约束,激励大学生自尊、自爱、自律、自励。自觉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做到对他人、对人民、对社会自觉履行道德义务,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三、大学生感恩意识培育的路径
大学生感恩意识的习得并非生而知之、与生俱来的,需要教育的引导和环境的影响,使大学生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质和责任,进而外显为感恩的行为。要实现感恩意识培育目标,使感恩意识成为大学生的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大学生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大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
(一)社会方面要积极营造“感恩”的氛围。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要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将大学生感恩文化的培育与学习实践“八荣八辱”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结合起来;将感恩教育活动与公共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大力宣传表彰社会生活中的知恩报恩的典型事例,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感恩情怀,努力营造全社会人人感恩的社会氛围。有了这种社会氛围,大学生“浸润”其中,就会很容易受到感染,逐渐形成知恩报恩的道德情怀,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路径。[7]
(二)高校方面要主动搭建“感恩”的平台。学校要搭建“感恩”平台,充分挖掘大学生的生活素材,用身边鲜活生动的例子来开展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育。如引导大学生算算自己的生活帐,从学生家庭实际和学生消费实际出发,从学生感受最深的地方进行感恩教育,对大学生有更大的触动,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另外,高校要深度挖掘节日的内涵,利用教师节、清明节、中秋节、国庆节、父亲节、母亲节等等的传统节日,教育大学生学会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同学和感恩自然等等[8],着力培育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三)家庭方面父母要树立“感恩”的榜样。在家庭,父母在大学生感恩意识培育过程中具有首要的作用。父母要以身作则,要有明确的感恩意识并且身体力行,才有资格教育自己的子女。如果父母对他们自己的父母都不孝,你怎么奢望子女对你孝呢?从引导的角度说,父母践行感恩,子女才有学习的榜样。另外,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要适度“放权”,让子女学会“自理”。相当一部分中国家庭的教育模式是“全日制”的教育,吃穿住行包括教育全给孩子安排妥当,造成大学生从小的自我空间严重缺失,心理上依赖于“索取”而非“奉献”,长大以后,很多家长就产生困惑,为什么大学生不懂得体谅别人,甚至父母?!其潜在背后的原因还在父母本身![9]因此,父母不要把自己子女的事情全部包下来,反而必须要求子女承担一些家务劳动,让子女学会“自理”。这样才能真正培育大学生的感恩意识。
(四)大学生自身要成为践行“感恩”的先锋。学会感恩,健全人格,应当成为大学生终生的必须课。对大学生来说,感恩思想的培育,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社会责任、自立意识的体现,一种追求人生成就的精神境界。学会感恩,就是大学生在面对父母的养育、亲人的关怀以及社会所赋予的美好幸福生活时,要意识到这些恩惠来之不易,知道这是“他人”无私奉献的结果。而大学生学会报恩,则是在此基础上的一种更高层次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大学生学会感恩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在家里,要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经常为父母分担做家务;在学校,要感激师长的培养之恩,积极学好本领;在社会,要勇于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6.
[2]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66.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473.
[4]石明臣,范廷僚,贾耀钟,等.张尚昀:孝义震动社会[N].许昌日报,2005-07-05(3).
[5]张桂全.感恩意识与感恩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6(1):32-33.
[6]胡虹霞.高校德育应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5):13.
[7]任现品.略论儒家文化的感恩意识[J].孔子研究,2005,(1):93.
[8]祝国超.论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29.
[9]范从红.谈谈政治教学中的感恩教育[J].教学研究与实践,2008(1):35.
(责任编辑:佟群英)
book=41,ebook=41
D 648
A
1001-4225(2010)04-0090-04
2010-01-20
黄成忠(1970-),男,广东饶平人,广东工业大学文法学院硕士,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