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研究综评
2010-08-15邓佑玲
邓佑玲
(北京舞蹈学院,北京100081)
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研究综评
邓佑玲
(北京舞蹈学院,北京100081)
作为一门分支交叉学科,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的研究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本学科的基本话语体系、学科建构等方面尚待深入和取得共识。中国美学本土化学科建设的困境与研究误区、民族美学研究力量的分散和后继研究队伍培养的部分断层,是影响民族美学研究取得长足进展的原因。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研究,要立足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视角,既要建立各民族审美文化的主位意识,避免在中华民族审美文化的整体中“缺席”,又要避免“自说自话”而忽视人类审美的共性规律。
审美资源;民族美学;少数民族美学;审美文化;
一、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的研究历史
少数民族的审美活动和美学思想可以追溯到史前的旧石器时代和神话时代,但是,对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思想的研究则始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1989年秋,在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汶川县召开了少数民族美学思想研讨会,标志着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研究的开始。这次会议以后,从不同角度研究少数民族美学的文章、著作也纷纷涌现。其成绩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召开专题研讨会。从1989年开始,专题研究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的研讨会有:(1)1989年秋在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汶川县召开的少数民族美学思想研讨会。会议认为,少数民族审美文化是中华民族审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文化资源丰富多彩,但相关的研究仍停留于分散的、浅层次的描述上。应从中华民族审美文化的整体出发观察研究少数民族的审美意识发展流程。由于这项研究工作刚刚开始,尚需要一些开拓性的研究。(2)1990年10月,由全国民族院校文艺理论研究会和湖北民族学院在湖北恩施市共同主办的全国少数民族美学思想讨论会。这次会议讨论了少数民族美学思想研究的现状、性质、途径和方法。会议还研究了少数民族美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方法,强调研究其个性的重要性。会议认为,编写一部少数民族美学思想史是当时民族美学思想研究的一项紧迫任务,并决定编辑出版《中国少数民族美学思想研究丛书》。当时设想的这套丛书1994年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1](3)1991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统战部、社科联、社科院等12个单位联合举办了广西第三届民族美学研讨会。会议力图回顾和总结民族美学学科建设的经验,探索民族美学理论发展战略和中华民族审美意识规律。会议从建立民族自信心、弘扬民族文化、开拓民族研究领域、与现代工业生产的结合等角度广泛深入地讨论了民族美学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并对民族美学主体、民族审美习惯、民族美学研究方法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2](4)1997年10月广西第四届民族美学研讨会。会议讨论了民族美学的定位问题、民族审美意识的界定及其特征、民族美学的研究方法论、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特征、民族审美意识与民族旅游经济等问题。[3](5)1998年11月广西第五届民族美学研讨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民族审美文化与民族旅游经济。会议讨论了民族审美文化、中华民族审美文化、民族审美文化教育、民族文化与民族旅游、民族旅游文化的特性等问题。[4](6)2000年召开了中国美学与民族艺术学学术讨论会。会议认为,目前的中国美学实际上只是中原汉民族的美学,未能将众多少数民族美学资源包容在内,需要建构一种将各少数民族丰富的美学资源包容在内的、名副其实的中国美学。(7)2009年在中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研究中心与中华美学会审美文化专业委员会、湖北省美学会等联合举办了首届全国少数民族审美文化学术研讨会,会议以少数民族审美文化为题,旨在探讨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文化如何建构,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文化如何抢救、整理以及审美文化研究的转型等问题。[5]
(二)出版相关著作。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出版了一系列中国少数民族美学著作,其中有影响的是:(1)1988年由全国民族院校文艺理论研究会主编的《民族风情与审美》。[6]这部著作的出版为后来少数民族美学思想研讨会的召开做了资料和方向性的准备。(2)1989年由全国民族院校文艺理论研究会委托编写的《中国少数民族古代美学思想资料初编》[7],初步整理和翻译了部分少数民族古代美学思想资料,为后来的民族美学学科理论和美学史的描写研究提供了原始资料。(3)1994年版了“中国少数民族美学思想研究丛书”五种,包括:《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意识史纲》[8]、《民族审美心理学概论》[9]、《民族艺术与审美》[10]、《初民的宗教与审美迷狂》[11]、《中国少数民族原始艺术》[12];2000年,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蒙古族美学史》等著作的出版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于中国少数民族美学学科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史论基础。(4)此外,随着整个中国美学研究向审美文化的泛化,少数民族美学研究也开始向民族审美文化研究方向转移,并出版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研究的相关专著,如彭书麟的《西部审美文化寻踪》[13]、朱慧珍的《民族文化审美论》[14]、于乃昌的《西藏审美文化》[15]、梁一儒的《民族审美文化论》[16]、向翔的《云南民族文化与审美》[17]、张文勋的《民族审美文化》[18]、蔡维琰的《云南民族审美文化漫步》[19]等。此外,从人类学和生态学等跨学科的角度开展少数民族美学研究的成果也颇丰,如王杰、王朝元主编的审美人类学丛书(2005),覃德清的《审美人类学理论与实践》[20]、黄秉生的《民族生态审美学》[21]等。在新世纪民族美学的研究专向人类学和文化生态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尝试建立审美人类学和民族生态审美学的理论框架。
(三)发表论文。自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有关少数民族美学的研究文章从一般性的描述介绍到学科建设研究,据不完全统计已达几百篇。从文章内容来看,主要涉及如下几方面:一是对各少数民族风情、各门类艺术与审美的描述研究,如《民族风情与审美》及《民族艺术与审美》两本文集中的文章。二是对少数民族美学的概念和基本理论、研究价值与意义的研究,如范阳的《民族美学的理论基础及其研究途径》[22],王世德的《论民族美学》[23],于乃昌的《走进边缘――中华美学格局中的中国少数民族美学》,指出少数民族审美文化和美学思想历史悠久、发育完整、蕴含丰富、形态鲜活,具有“现代性”价值和东方文化特征。他认为,21世纪中华美学应该加大力度研究少数民族美学[24]。三是对少数民族美学多学科研究方法、特别是田野调查、人类学等方法的探讨,如张利群的《论民族审美人类学领域的开拓和扩展》[25]、覃守达的《黑衣壮审美人类学研究及其开发应用》[26]、王杰的《美学研究的人类学转向与文学学科的文化实践》[27],王杰、覃德清、海力波的《审美人类学的学理基础与实践精神》,冯宪光、付其林的《审美人类学的形成及其在中国的现状与出路》[28]。以王杰为代表,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中心形成了审美人类学研究的群体,侧重于民族审美文化的人类学研究,同时也着力将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审美人类学研究的结合。四是对全球化、现代化语境下的少数民族艺术、民族美学发展方向的研究,如宋生贵的《民族艺术审美内涵的地域性特质及变异》[29]、《民族艺术的美学品质与民族文化的生态基础》[30]、《现代媒介传播中的民族艺术的审美接受》[31]。五是对少数民族美学分支学科基本内涵、民族审美模式的类型及形成机制的研究,如邓佑玲的《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模式形成机制初探》[32]、《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的学科内涵与研究内容》[33]。从知网用关键词“民族美学”搜索可得到82篇相关文章,用关键词“少数民族美学”搜索有30条符合要求的结果,用“审美人类学”关键词搜索则有165篇相关文章。从搜索的这些数据反映出进入新世纪以后围绕民族美学中心概念研究的沉寂和审美人类学研究的繁荣。
(四)创办刊物。1983年,《民族文学研究》在京创刊,该刊物是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文论和美学思想的专门学术理论刊物,创刊以来,发表了许多有关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的理论文章。后来,广西的《民族艺术》和云南的《民族艺术研究》以及西藏、新疆、贵州等省区的艺术研究刊物也相继创刊,为研究者探讨中国少数民族美学问题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平台。
(五)设立专业和开设课程。中央民族大学早在1988年就在民族学专业下开设民族艺术与审美研究方向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目前在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下仍开设民族艺术审美研究方向,培养民族美学研究领域的研究生。随后,许多综合性院校特别是民族院校先后开设类似专业。有的设在中文系或相关艺术院系,有的设在艺术研究所等等。例如,“审美人类学与民族审美文化研究”已成为广西师大中文学科文艺学学科创建博士点的重要研究方向。此外,许多院校还开设少数民族美学专业课和公共课,如,中央民族大学设立了“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与审美”课程,以单个民族为独立的教学单元,在民族学、美学、文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对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学、音乐、舞蹈、工艺美术、建筑、服饰等门类艺术,结合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自然生态环境进行较为全面的介绍和研究,为广大大学生了解和欣赏少数民族艺术和少数民族审美开了一扇窗口。这些课程的设立,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广阔的审美视野,另一方面,课程内容本身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及其对中国多元优秀审美文化的欣赏与借鉴、继承与创造的能力。《民族艺术与审美》等课程的开设为普及少数民族美学知识,扩大相关研究成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此外,笔者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教育理论建设研究”等课题,以及211工程建设项目中的“民族美学研究”也取得了较多的科研成果。近年中南民族大学新成立的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研究中心准备在近几年里,以土家族、苗族文化活动为基点,以集中体现民族审美意识的土家族、苗族艺术为中介,在田野工作基础上,广泛运用民族心理学、民族伦理学、文化人类学和民族社会学相邻学科的方法对其进行历史研究、比较研究和系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其审美文化的发展模式,从东方美学视角挖掘湖北民族文化的美学意蕴,使其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人类社会发展服务。在高等教育体系内的民族美学课程建设、专业建设以及专门研究机构的建立必将为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的研究提供坚实的阵地和人力资源保障。
总之,中国少数民族美学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学研究反思的学术背景中,成为“美学自救”的另一种补课,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美学格局”口号下美学复兴的热门话题,成为中国美学告别西向漫游而毅然“返回家园”的战略选择[34]。其研究从少数民族美学资料的搜集、整理、描述,到从美学、文化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角度的深入阐释,从初期的民族风情、艺术审美研究到20世纪90年代扩展到民族文化的审美研究,再转向21世纪的审美人类学和艺术人类学的研究,从资料的描述到民族美学学科理论和中国美学体系的建设研究,经过近20年的努力,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研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受重视到开始受到关注的过程。研究人员从20世纪80年代末主要是民族院校文艺理论课教师,发展到如今汇聚民族学、美学、艺术学等诸多领域的学者,科研成果从初期的描述研究到理论的提升和国家项目的立项,从专题研究到交叉学科理论建设,在研究的深广度上都有所提升,总体上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二、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目前,作为一门分支交叉学科,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的研究仍处于稚嫩阶段,尚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学科的基本界定、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本学科的基本话语体系、学科体系建构等问题的探讨,才刚刚开始。研究机构及研究力量分散、研究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进入21世纪以后,民族美学的研究处于相对沉寂的状态。原因是一部分早期民族美学研究人员由于退休等原因而疏于研究活动,一部分学者则转向艺术人类学等其他研究领域,还有个别研究者过早离世。总之,研究力量的分散和后继研究队伍培养的断层,无疑都是民族美学研究在新世纪不尽如人意的原因之一。在整个美学界和民族学界,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的研究还处于非常弱势的状态。中华美学会中没有中国少数民族美学专业委员会或者类似的分支机构就是一个突出的明证。
中国少数民族美学之所以处于目前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对美学的认识存在严重误区。中国的美学思想自古有之,不仅历史久远,内容丰富,而且自成一体。不过,中国没有西方现代科学意义上的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美学从西方引进刚刚走过一个世纪的时光。美学的引进对于中国美学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在这一引进过程中,西方的美学成为主流。近百年美学学科在中国的引进和发展,基本上沿用的是西方美学的一整套范畴和话语体系。这样,从美学引入中国的100多年来,似乎形成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即美学就是西方式的美学,中国美学也应当用西方美学的话语体系来建构。在这种观念影响下,不仅汉民族的许多优秀的美学思想未得到挖掘梳理,中国各少数民族的美学思想更难以进入中国美学的视野。当然,我国老一代的学者诸如王国维、蔡元培、宗白华、周来祥、叶朗等非常重视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无奈,他们的努力目前还难以全面转换西方美学话语习惯。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一谈到美学,无非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鲍姆加登、歌德、席勒等等。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也有不少学者开始反思中国美学学科建构中的困境,质疑西方美学范畴体系在中国文化土壤上的适应性问题,也试图立足中国文化传统建构中国美学学科。但其中的多数学者只看到汉民族的传统,而忽视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文化应包含各民族文化的元素在内,中国美学应包括各民族的美学在内的历史事实。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在本质上属于两种差异较大的文化体系,中国美学学科的建构从根本上来说,必须用中国的话语体系。如果说西方的美学是主体与客体二元对立的认识论的,中国的美学则是主体与客体合一的体验论的。因此,一谈到中国美学,在我们的头脑中,应当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康德、鲍姆加登、歌德、席勒等思想家和美学家的位置,但更重要的是要有孔子、老子、庄子、孟子等诸子百家以及刘勰、钟嵘、张彦远、严羽等思想家艺术理论家的位置,也应有举奢哲(彝族)、阿买尼(彝族)、元结(鲜卑)、法拉比(突厥)、元好问(鲜卑)、萨都拉(回族)、萨班.贡嘎坚赞(藏)、荔枝(回族)、纳兰性德(满族)、法式善(蒙古族)、伊湛纳西(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艺术家、艺术理论家、哲学家的位置。用西方美学来研究中国人的审美活动,这是无可厚非的,用西方美学的话语体系来建构中国美学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但是,从根本意义上说,中国的美学应当还是扎根于中国多元文化的土壤之上。
(二)中国美学学科发展“先天的营养不良”。笔者所说的“先天的营养不良”主要是从学科建设的资源及其发展历程来说的。学科理论范式是西方的,学科资源未及整合中华民族丰富的审美资源,学科发展时间不长。这都是中国美学学科发展“先天营养不良”的体现。如上所述,中国美学学科发展是在接受、阐释西方美学学科理论情景中展开的。中国美学学科的发展史更近于西方美学的接受史。因此,也有人说,中国美学应该被称为“西方化的中国美学”,而笔者认为是“西方化的中国汉族美学”。王国维引进了西方美学的学科概念,如“崇高”、“美学”等。朱光潜先生将完整的西方美学体系介绍给了国人,并使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文化中扎根。美学进入中国的第一阶段,在王国维和朱光潜、蔡元培等大师的学术思想中,尽管他们各自都有丰富的国学底蕴,但西方学术文化思想的影响仍十分深远。中国美学发展的第二阶段是新中国建国后,随着国家政治生活环境的变化,在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中国与前苏联建立密切友好的关系,因此,从半殖民地半封建脱胎而来的新中国,在如上诸多领域,广受前苏联的影响。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到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美学界沿袭前苏联美学界的话语模式,追寻美的本质问题,构建美学思想体系。中国美学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的这段时间。随着美学译丛以及学人进出西方各国,西方现代、后现代美学等学术思潮迅急冲击着中国美学等各个学术领域,美的本质问题不再是核心话语,建立在西方文化、西方美学基础上的中国美学体系遭到质疑。中国美学学人在解读西方美学经典文献如马克思的《巴黎手稿》、康德的《判断力批判》的基础上进入到学术反思、学术重建及挖掘中国本土美学资源,建设本土化的美学体系的新境界。台湾学者傅伟勋在1985年评论当时的大陆哲学的研究状况时说:“整个地说,文革结束以后不但有批判的继承,且有创造的发展倾向是美学这一部门。”他列举了朱光潜、蔡仪、宗白华的论集以及李泽厚、叶朗、周中明、杨辛、甘霖等人的著作后说:“我在美学这部门看到了一缕学术突破的小小的希望。”[35]台湾学者所说的学术突破或希望就是:美学理论的蜕变和民族审美意识的再生,其表现有三:一是对朱光潜先生所说的“见物不见人的美学的扬弃”,李泽厚由客观论唯物美学蜕变到“实践论美学”,蔡仪的“新美学”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重新改写,美学走向“人学”,以主体的人为主,美的问题与人相关联。二是新“天人合一”论美学的萌生和成长;三是对全人类艺术与审美超越的追寻,表现出向世界美学思潮汇合的努力。[36]
在反思中国美学在20世纪后半叶所走过的历程时,我们发现既有学术理论的蜕变和民族审美意识的觉醒与再生,但是就在这理论的蜕变和再生中,中国55个少数民族的审美文化仍被搁置或冷落在主流学术话语之外。在80年代美学探讨的园地如《美学》、《美学论丛》、湖北的《美学述林》、天津的《美.艺术.时代》、四川的《美的研究与欣赏》以及《美学新潮》等专业刊物,基本为汉族美学和西方美学所占领,少数民族美学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美学研究界仍处于“失语”状态。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除了学术研究自身的历史延续性因素外,也就是说到80年代,美学学人仍旧沿袭着五六十年代的话题与问题,即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另一方面的原因是传统的文化中心论思想的影响。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的“夷夏”观念,至汉时得到进一步强化,即形成“华夏中心”论,在中原地区周边分布的族群分别被贬称为“北狄”、“南蛮”、“西戎”、“东夷”。类似孟子的“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的文化中心观及文化史观影响深远。长期以来,由于这种文化偏见,中国美学理论和美学史的书写,自觉不自觉地单向度地局限于汉文化的视域里。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丰富的美学思想未能进入主流美学领域,少数民族美学研究长期处于弱势境况。
(三)忽视少数民族文化包括其审美文化在内的文化价值。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对于各民族走向世界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力弘扬民族文化有利于民族自觉、有利于促进文化多元化,有利于民族之间的和谐。少数民族审美文化是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少数民族审美文化建构的中国美学是不完整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建构中国美学的出路之一就是要充分挖掘和利用55个少数民族的审美文化。
(四)学科设置的不合理。对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的研究主要与以下几个学科有关:一是民间文学(民俗学)。这一学科主要研究少数民族的文学作品,包括神话、史诗、民间故事等口传文学,其方法主要借助于文学史等学科,有很大局限性。二是民族学。中国民族学的恢复与发展也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事情,而民族美学并非其研究重点。艺术人类学作为人类学的分支学科虽然对于民族美学、民族艺术研究比较直接,但由于刚刚起步,很难有突破性进展。[37]三是美学。如上所述,在美学被引进中国的百年发展历程中,不仅汉族的审美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理论阐释,少数民族的审美思想及其丰富的资源更难能进入主流美学研究视域。面向未来,应当结合现实,研究中国的学科设置,把中国少数民族美学学科放到应有的位置。
(五)美学仍然不受重视。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是,从课程设置、研究机构的建制、研究队伍的培养、课题研究经费的投入等方面来看,美学的重要性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在有限的经费投入上,少数民族美学的研究也很难争取到相应的位置。在学校教育中,审美教育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掣肘,难以真正施展拳脚。近几年,随着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大,民族地区的中小学以及个别高校在地方课程资源挖掘、校本课程建设中开始挖掘一些少数民族艺术审美文化的资源,但与其资源的丰富性及其价值相比,我们的利用和开发还远远不足,具有理论指导意义的民族审美研究亟待加强。
从美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来看,至今仍可以说,美学尚是一门不成熟的学科。在美学学科本身不成熟的情况下,中国少数民族美学学科建设的困境也是可以理解的。即便是汉族美学,也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少数民族美学面临目前的困境是建构中国美学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阶段。所幸的是,我们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随着美学研究、文化研究及其学科建设的整体反思,面向未来,少数民族美学不仅会有较快的发展,而且还会推动中国美学走向成熟。
中国55个少数民族的审美文化可谓浩瀚而多样,具体而微地探讨每一个民族的每一种审美文化事象,这是中国少数民族美学和中国少数民族美学史的研究对象,也是基础性的理论研究工作。面对55个少数民族丰富的审美文化,为了维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许多问题横亘在我们面前。例如,55个少数民族的审美模式或者审美个性各是什么?它们是如何产生的?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历程?这些审美文化有什么样的价值?不同民族的审美模式或者审美个性是如何体现在他们的音乐、舞蹈、美术、服饰、建筑和图腾中的?这都需要我们加强少数民族美学的研究来作出科学的解答。总之,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研究,要立足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视角,既要建立各民族审美文化的主位意识,避免在中华民族审美文化的整体中“缺席”,又要避免“自说自话”而忽视人类审美的共性规律,既要有主体资源的挖掘开发和建构,也要兼顾中华民族整体和世界其他民族的审美资源,在各民族审美文化的交流和比较中,探索各民族审美的个性和人类审美的共性之迷,以促进不同民族的相互理解与美好生活。
[1]宣国,素钦,光宗.全国少数民族美学思想研讨会纪要[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1(1/2).
[2]杨昌雄.深化民族美学研究,弘扬民族审美文化[J].广西社会科学,1992(2).
[3]黄天兵,韩佳卫.广西第四届民族美学研讨会综述[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1998(1).
[4]杨昌雄.广西第五届民族美学研讨会综术[J].广西社会科学,1999(2).
[5]邱书婉.走向多元化的少数民族美学——首届全国少数民族审美文化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5).
[6]全国民族院校文艺理论研究会.民族风情与审美[M].北京:红旗出版社,1988.
[7]鲁云涛.中国少数民族古代美学思想资料初编[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1989.
[8]冯育柱,于乃昌,等.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意识史纲[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
[9]梁一儒.民族审美心理学概论[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
[10]刘一沾.民族艺术与审美[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
[11]于乃昌,夏敏.初民的宗教与审美迷狂[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
[12]向云驹.中国少数民族原始艺术[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
[13]彭书麟.西部审美文化寻踪[M].武汉:武汉教育出版社,1999.
[14]朱慧珍.民族文化审美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
[15]于乃昌.西藏审美文化[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9.
[16]梁一儒.民族审美文化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17]向翔.云南民族文化与审美[M].昆明:晨光出版社,1994.
[18]张文勋.民族审美文化[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19]蔡维琰.云南民族审美文化漫步[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20]覃德清.审美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1]黄秉生.民族生态审美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22]范阳.民族美学的理论基础及其研究途径[J].学术论坛,1992(3).
[23]王世德.论民族美学[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3).
[24]于乃昌.走进边缘——中华美学格局中的中国少数民族美学[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0(1).
[25]张利群.论民族审美人类学领域的开拓和扩展[J].广西民族研究,2001(2).
[26]覃守达.黑衣壮审美人类学研究及其开发应用[C].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7]王杰.美学研究的人类学转向与文学学科的文化实践[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5).
[28]王杰,覃德清,海力波.审美人类学的学理基础与实践精神[J].文学评论,2002(4).
[29]宋生贵.民族艺术审美内涵的地域性特质及变异[J].阴山学刊,2004(3).
[30]宋生贵.民族艺术的美学品质与民族文化生态基础[C].2004生态美学研讨会论文集,2004.
[31]宋生贵.现代媒介传播中的民族艺术的审美接受[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3).
[32]邓佑玲.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模式形成机制初探[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
[33]邓佑玲.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的学科内涵及研究内容[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4).
[34]李祥林.谈当代少数民族美学研究[J].社会科学报,1999(2).
[35]傅伟勋.海峡两岸学术研究的发展[M]//大陆学者的哲学研究书评,《中国论坛》杂志社,1988.
[36]陈继法.马克思《巴黎手稿》与中国大陆美学的蜕变[J].东亚季刊,1993(1).
[37]张胜冰,魏云.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的现实困境与相关理论的探讨[J].思想战线,2001(6).
(责任编辑:翁奕波)
book=128,ebook=128
B 83.09
A
1001-4225(2010)04-0028-07
2010-04-20
邓佑玲(1966-),女,湖北建始人,土家族,艺术学博士后,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副院长。
教育部2009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审美理论与实践研究NCET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