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方灌输教育方式的比较研究

2010-08-15艾红梅任志锋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9期
关键词:灌输受教育者道德教育

艾红梅,任志锋

(1.吉林工商学院,长春 130062;2.东北师范大学政治学院,长春 130062)

中西方灌输教育方式的比较研究

艾红梅1,任志锋2

(1.吉林工商学院,长春 130062;2.东北师范大学政治学院,长春 130062)

通过对古今中外灌输教育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和纵横比较,得到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始终坚持灌输教育的启示,并且要不断创新灌输教育的方法,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

中西方比较;灌输;方法

灌输教育即正面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通过系统的思想品德知识的传授,来构建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是一种由外向内的教育影响过程[1]。中国有灌输教育,西方国家也有灌输教育。灌输教育的方法一般不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具有较大灵活性,所以有着广阔的比较、借鉴的空间。

一、中国对灌输教育方法的探索

(一)古代儒家思想中关于灌输教育方法的理论

“灌输”一词虽然没有在儒家思想中出现,但是儒家德育思想中的许多教育方法适用于灌输教育。具有典型性的是以下三种教育方法:

1.因材施教

孔子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孔子强调,教育者在讲解政治问题和道德问题的时候,应根据教育对象不同的天赋能力,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并培养出相应的人才。朱熹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材。”这说明因材施教是孔子育人的特点。在古代道德教育、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儒家的思想家们不是笼统空洞地说教,而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特长能力、思想基础等方面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讲解、阐述。这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就是有针对性地灌输,可称之为针对式灌输。

2.循循善诱

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他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这段话的意思是:在教学时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如果还想不通,可以去启发他:如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辞表达出来,此时可以去开导。孔子强调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在教学实践中,孔子启发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思考分析,找出解决矛盾的答案。孔子反对单一、机械地灌输,提倡启发式灌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能在思考中加领会,加强了道德教育、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好学善思

好学善思是指人们为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应进行不懈学习和积极思考。学是求知的唯一途径,提高自身修养就应刻苦学习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礼节条文、圣贤言论。孔子曰:“学了到致其道”,“不学礼,无以立。”孔子是把握天下之道作为学习的最高目标,以学道、学礼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的。在他看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止要符合“人道”、“天道”的要求就必须学习,只有通过学道、学礼,才能有所作为。同时儒家的思想家还强调仅“学”是不够的,要在学习的基础上认真深入地进行思考。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与思不可分离。好学善思是儒家提倡的自我道德教育的方法,在古代主要是自主学习并且深刻地思索儒家典籍和圣人言论。这种方法强调受教育者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积极、主动地学习,也就是自我灌输。好学善思对受教育者道德修养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中国共产党对于灌输教育方法的探讨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党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灌输论,并且结合中国的实际和战争的具体形势创新出许多行之有效的灌输方法。这些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对革命战争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起到了巨大的保障作用,也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宝贵财富。

第一,配合各项政治活动,广泛宣传教育。比如,建国初配合当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土改、镇反、抗美援朝、“三反”、“五反”思想改造等运动,全面深入地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引导参加各项政治运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通过宣传教育,大大提高了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取得了思想战线上的伟大胜利。第二,即时树立典型,形象化灌输教育。在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期间,涌现出许多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党即时宣传这些英模的先进事迹,在全国掀起学英模、做英模的热潮。战斗英雄董存瑞、黄继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铁人”王进喜等,这些时至今日依然耳熟能详的英雄,是中国人心中的偶像,他们无私无畏的共产主义精神深深影响和造就了几代人。“学英模,做英模”的热潮也促进了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第三,加强理论学习,强调自我灌输。党强调理论学习尤其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加强理论修养,提倡自我教育。1951年 10月出版了《毛泽东选集》第一卷,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毛泽东选集》出版后,在全党全国范围内逐步开展了一个学习马列、毛泽东思想的运动。在教育领域,“马列主义基础”课成为各类高校的必修课,系统的马列主义教育在高校开展起来。通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培养了一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近些年来,灌输教育是理论界争论较多的一个问题。由于灌输方法的僵化和陈旧,灌输途径的单一,“灌输”背上了“一言堂”、“填鸭式”、“满堂灌”这样的恶名,成为现今中国教育改革的众矢之的,一度否定、甚至是取消“灌输教育”的声音甚嚣尘上。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灌输”。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党反复强调:没有正确的理论灌输,就没有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没有社会主义。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们要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新问题以及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环境的变化探索、创造出科学的灌输方法。科学的灌输方法,应当摒弃硬性灌输,做到与时俱进,与实践相结合。

二、西方对灌输教育方法的探索

(一)中世纪的强制式灌输

西方国家自古以来就重视道德教育,强调道德灌输。在一千多年的中世纪,基督教在西方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教会成为整个社会的精神支柱,而统治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在宗教教育的名目下进行的。基督教的道德教育主要是利用讲道、忏悔、祈祷等手段,系统地、长期地灌输《圣经》的道德观念和基督教义,用强制、控制的方式进行道德训化。

(二)近现代理性、实用的灌输教育方法

近代西方理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占主导地位,理性主义强调理性是可以通过灌输而获得的。持理性主义观点的教育家主要有捷克的夸美纽斯、英国的洛克、德国的赫尔巴特。这些大教育家的思想和学说,对西方各国教育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夸美纽斯指出,“人的心灵生来什么都没有写,但是什么都能写上。”在德育方法上,他认为应充分重视榜样、教导、示范、训练、惩罚、表扬等方法的作用。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论”,他认为人出生后心灵如同一块白板,灌输在形成人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之好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决定的。”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理论中,他提出了一个与“灌输”同义的概念——“训育”,根据他的见解,训育是指“有目的地进行培养”。他还构建了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道德教育的理论体系,并且明确提出,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以理性为特征的灌输教育方法其实质是在尊重人性、尊重人的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教学作为灌输教育的主要方式,尤其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二战以后,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在西欧风行一时,并且引发了西方国家的教育变革。杜威的德育理论都是围绕反对传统的道德教育和道德灌输而展开的,并把建立一种“无灌输的道德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杜威主张道德教育应采取“探究、商量和讨论的方法代替强制和灌输。但是,杜威所反对的“灌输”与笔者所倡导的科学“灌输教育”恰恰相反。杜威等所提出的“灌输”的基本特征就是强制性和封闭性,而他对灌输的批判也正是在这个含义上展开的。强制灌输是科学灌输论所批判和摒弃的,强制灌输不等同于科学的“灌输教育”。

20世纪 80年代以来,强调“灌输美德知识的品德教育”在西方国家复兴,并且在政治教育方面,政治社会化理论也蓬勃兴起。当今,西方国家的灌输教育方法独具特色:一是,渗透性和隐蔽性相结合。西方国家将品德知识和政治文化的内容散落在公民教育、历史教育、法律教育中。并且善于运用渗透性极强的“软灌输”,比如优化校园环境、誓约、参观博物馆、心理咨询、职业咨询、毕业庆典等,通过无孔不入的形式来宣扬资产阶级的优越性,统一人们的价值观念。二是,实践性和参与性相结合。主张设置活动课程,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发展,使学生在这种精心设计的情景中去认识和体会社会生活,获得经验并学会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20世纪 80年代以后,西方各国普遍开设劳动课,规定学生必须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倡导学生参与宗教仪式、体育比赛以及宗教仪式和政治活动等,并且这些活动都有法律保障和经费支持。

三、中西方灌输教育方法的异同

(一)中西方灌输教育方法的共性

1.重视灌输教育方法的研究

不管表面上是否承认,古今中外的统治者们都是非常重视灌输教育的。正如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奥勒姆所指出的:“任何社会为了生存下去都必须成功地向社会成员灌输适合于维持其制度的思想。”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家、思想家们,注意到了方法是达到灌输教育的目的、完成灌输教育任务的手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二战后,世界各国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灌输教育的方法问题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热门问题。

2.灌输教育方法出现融合趋势

尽管各国的灌输教育都是为本国的政治、经济服务的,但是由于方法一般不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各国之间灌输教育方法上的渗透、吸收、借鉴已成为了一种趋势。各国的灌输教育方法称呼不同,分类也不同,不过在具体做法上却是基本相同的。比如说,说理引导、典型示范、言传身教等这些我国灌输教育的方法,在西方国家也有,只是形式有所不同而已。

(二)中西方灌输教育方法的差异

1.中国侧重于直接灌输

积极的正面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在灌输教育中大力倡导的,并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广大受教育者进行正面教育和积极引导。无论是因材施教、学思结合、循循善诱,还是广泛宣传、理论学习、树立典型,都是直接应用在教育或教学中的方法。在我国,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设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课程,行政领域中也有专门从事宣传教育的机构。

2.西方侧重间接灌输

间接灌输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教学中,渗透到学校生活的各个层面,渗透到社会生活的点滴。西方国家非常重视间接灌输,将道德教育寓于学校管理、校园文化、集体活动之中。间接灌输寓教于娱乐,能使受教育者耳濡目染,不知不觉中达到灌输教育的目的。

四、启示

通过古今中外的灌输教育的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和纵横比较,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始终坚持灌输教育,并且不断创新灌输教育的方法。

(一)坚持灌输教育

灌输教育中国有,西方也有,中西方国家都在旗帜鲜明地宣扬本国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对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灌输,使之坚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信念,是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任何时候都不能舍弃。坚持灌输教育要始终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不动摇;要与时俱进,从内容、主体到方法、途径都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要大胆创新,勇于开拓,摒弃强制式的灌输方法。

(二)创新灌输教育方法

灌输方法的创新,应以科学灌输论为指导,结合时代特点和社会实际,对中西方的灌输教育方法进行合理的扬弃,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灌输教育方法。

1.说理与引导相结合

说服教育是灌输教育中常有的方法。但是说服教育不是教育者的单向影响,不是强制式灌输,说服教育要尊重受教育者,要讲求艺术性和灵活性。在实践中,教育者要事先了解受教育者的个性特点,然后采用艺术性强的方式和感染力强的语言去教育、引导受教育者。讲解、谈话、讨论这些都是说理和引导结合的具体方式。

2.情与理相结合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情与理结合注重寓理于情,要求教育者要以真实的情感打动人,以自身的言行感染人,以高尚的人格魅力陶冶人。情与理结合不仅在说服教育的场合,而且更要渗透到生活中,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推动和促进受教育者思想认识的形成。

3.针对性和普遍性相结合

针对性是指教育者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具体方式,即古人所谓的“因材施教”。针对性的个别教育,有利于发现受教育自身的优势和专长,有利于防止不良个性心理,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栋梁。另外,广泛的宣传教育,这种普遍性的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通过书报、电视、网络等媒介进行广泛的宣传。

4.直接性和间接性相结合

显性的、直接的灌输方法是我们国家灌输教育的传统和优势。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要将传统的直接灌输与间接灌输相结合,在发挥直接灌输的主导地位的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各学科教学、校园文化、校园管理、课处活动之中,突出间接灌输的基础地位,大力倡导环境灌输、渗透式灌输、活动灌输。

[1]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4.

Abstract:Through a systematic reserach and horizontal-vertical comparison of instilling education in China and abroad,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educators should stick to instilling education and continuously innovate the methods of i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Key words:comparison between China and theWest;infusion;method

(责任编辑:朱 岚)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W estern Way of Instilling Education

A IHong-mei1,REN Zhi-feng2

(1.Jili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s College,Changchun 130062,China; 2.The NortheastNor malUniversity,Changchun 130062,China)

G40-03

A

1001-7836(2010)09-0016-03

10.3969/j.issn.1001-7836.2010.09.007

2010-05-18

艾红梅 (1976-),女,吉林四平人,社科部讲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任志锋 (1984-),男,河北邯郸人,研究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灌输受教育者道德教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育是能力的培养 而不是知识的灌输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6-year-old girl uses lemonade stands to help fellow students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意识形态教育中的显性灌输与隐性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