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当代诠释
2010-08-15王彩红
王彩红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江苏徐州 221008)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当代诠释
王彩红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江苏徐州 221008)
拥有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全面成长的前提,大学生所身处的时代问题与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及自身的特点,决定其心理复杂性。大学生人数之巨,所肩负的任务之艰,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意义之重,决定高等院校必须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更好地发挥大学生在未来建设的主力军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意义;对策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时空的延伸与扩展,给予人们更多自由和选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烦恼和心理负荷。大学生作为其中一个特殊群体,在当今及未来社会中作用凸显,近几年,大学生群体人数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所身处的时代问题与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及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决定大学生心理和思想的复杂性,大学生群体的人数之巨,所肩负的任务之艰,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意义之重,决定要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和教育大学生,发挥大学生群体在未来建设的主力军作用。
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社会竞争的激烈,价值观的多元化,产生心理问题的人数不断上升。大学生是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他们思维活跃,自我和独立意识增强,但自我意识偏差且情绪不稳定,易产生心理矛盾。据一次全国调查显示,有23%的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其中一些人因悲观、沮丧、烦恼、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情绪导致心理失调,有的甚至发生出走、自杀、凶杀等事故。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新知识、新观念的主要承载者,是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和中坚力量,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希望。《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上的竞争……”。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作为祖国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我国大学生肩负着艰巨的历史使命与责任。这要求高校不仅要注重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也要关注他们健全的人格,要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情智并重、身心健康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意义
社会的发展首先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的基础是健康心理的形成,心理健康教育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符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
(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过多地强调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等教育,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缺乏重视,常常把心理问题当思想问题来处理,这不仅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也狭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弱化了其功能。实际上,健全的人格是良好的思想品格的重要因素。大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独立与依赖,交往与封闭,理想与现实充满困扰,这些困扰往往和人生观、价值观交织在一起,心理问题的解决,是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前提,这个过程中,包括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心理要素。因此,学生的心理素质如何,将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为基准,调整大学生的认知结构,扩展认知视野;调节大学生的情感过程,帮助他们保持乐观的情绪状态;培养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指导他们挖掘自身潜能。由此,会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背景,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
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高等教育的任务。高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还要有优良的心理素质,较强的社会适应力和心理调试能力及健康的人格,只有大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得到平衡发展,才能达到素质培养的要求,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既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结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所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对于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
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自身的全面和谐。在这三对关系中,个体的人自身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大学生肩负着未来和谐社会建设的使命。他们的人格发展、道德品质、价值观念、行为准则能否适应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能否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参与者和实践者,将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这要求高校教育要引导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具有健康的人格特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自身的和谐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大学生在环境适应、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等方面的心理压力,如不及时加以解决,不仅影响到学生个人的和谐发展,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为此帮助学生化解矛盾,提高认识,增强信心,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呼唤,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三、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以人为本,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要回归生活,贴进生活,在生活中培养乐观健康的心理;要回归幸福,在幸福中感受生命的真谛。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回归人性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回归人性,即“以人为本”,具体就是以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归宿,以人为中心,也以人为目的。它挖掘属于人的特质,以充分地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丰富人、发展人、完善人,内含着对人的生活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的崇敬,对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内在价值尺度,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以人为本”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高校中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满足大学生合理需要。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回归生活
在教育中,要促进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充分尊重受教育者个人发展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回归生活意味着放弃教条的原则、规范,从个人的、现实的生活出发,具体来说,就是要关注和引导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正如陶行知所说:“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现代人格的培育离不开对生活世界的关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要关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要直面人的生活现实,把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结合起来,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切关注人的需求、生存现状、生活条件与保障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沟通和心理疏导,帮助其解惑,缓解压力。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回归幸福
幸福是人类生活的主题,以育人为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关注人的幸福,应成为一种提高大学生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正如马克思所言,“一切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幸福指数关怀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导向。近几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呈增长趋势,以抑郁症者居多,抑郁症者典型的特点是丧失对幸福的感受能力,找不到生活的意义,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大学生幸福感的缺失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幸福化的教育,不仅关照大学生生存环境,培养他们积极的生活态度,还要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关照心理幸福,增强快乐体验及价值感。通过教育,使人理解幸福的含义,体验幸福的境界,提升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以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人全面、和谐发展的内在诉求。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与时俱进,倡导新理念,才能获得新鲜的血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本身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1] 边和平.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咨询的契合[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7(12):84.
[2] 孙红梅.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7(1):108.
[3] 王东莉.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价值建构的现实背景[J].浙江社会科学,2004(11):204.
The Contemporary Interpretation on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ANG Cai-hong
Having healthy psychology is the precondition to comprehensive growth of college students.It determines the psychological complexity that the complicity of present situation and social influence as well as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They takes up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undertakes a rough assigh2ment a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future social development.We should attach weight to psychology health education,which should be well guilded and educated preparing to be the main forces of social construction in the future.
psychology health education;necessity;significance;strategy
G641
A
1671-8275(2010)04-0100-02
2010-05-21
王彩红(1982-),女,安徽萧县人,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海 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