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实践中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0-08-15刘华烈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村干部党组织培训

刘华烈,仕 超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电大工作部,安徽淮北 235000)

关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实践中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刘华烈,仕 超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电大工作部,安徽淮北 23500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仅仅是一个村镇建设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村民发展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建设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包括政治、文化、科技、教育、交通、社会等方面建设内容在内的有机整体。如何在新形势下提升村干部队伍素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更好地肩负起领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使命,成为各级党组织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干部;队伍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并作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一种社会状态,是广大农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为改变自身落后面貌而确立的一种奋斗目标,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加快社会发展战略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仅仅是一个村镇建设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村民发展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建设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交通、社会等方面建设内容在内的有机整体。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见“人”,又要见“物”,是“人”和“物”彼此协调、同步推进、共同提升的过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一种口号式的要求,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需要全民参与的伟大实践。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村干部队伍素质,村干部成为农村科技制富和发展农村先进文化的带头人,成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充分发挥村干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带头作用,更好地肩负起领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使命,成为各级党组织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

一、提升村干部队伍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确定教育发展目标是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其教育发展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批有识有为的村干部组织和带领农民群众开拓创业。目前村干部队伍的总体状况是好的,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与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同时,随着农村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优秀村干部难选的问题凸显出来,提高村干部队伍素质是抓基层、打基础、管长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村干部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担负着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职责。村干部的整体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到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有什么样的村干部,就有什么样的基层工作局面,党员和群众就有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和实际表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农村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一致努力。村干部直接面对农民群众,既是联系、宣传和团结群众的组织者,又是反映民情、民意和维护民利的实施者,其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的形象,关系到党群关系。

新农村建设涵盖面广、任务重,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特别是当前一些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如土地承包、拆迁、征地、招商引资、环境污染等等,已成为引发群众上访的重要因素。是否具有一支能够冲在前、顶在前、干在前的干部队伍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能否及时破解难题、化解矛盾的关键。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证明,就必须塑造一支善于解放思想,敢于攻坚克难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二、当前农村村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村干部工作缺乏亲民性。主要表现为在思维模式上,部分村干部只知固守传统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小农经济、自然经济意识根深蒂固,缺乏创新思维和战略眼光,有致富要求,但无致富思路。反映在工作中,部分村干部民主法制意识淡薄,工作方法简单粗暴;部分村干部工作责任心不强,个别人甚至很少到村里上班,工资报酬却分文不少,村民对此意见较大;还有部分村干部存在办事不公、谋私利现象,造成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有所降低。

(二)村“两委”关系缺乏协调性。主要表现为个别班子成员之间不团结,工作中不能相互补台,而是各唱各的调,互不买账,甚至出现各自为政、拉帮结伙等现象。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源于现行的选举制度与农民实际素质不相匹配,造成个别的农村家族、派系之间矛盾进一步深化,工作中很难融洽相处。

(三)党员教育管理缺乏持久性。主要表现为党员队伍年龄“老化”,发展和培养党员时常间断,“新鲜血液”补充不及时。党员教育工作不到位,集中不能学习经常,分散自学无人管理监督,由此引发了部分党员的党性观念淡化、宗旨意识不强、服务能力低下等问题。

三、提高农村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农村村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持之以恒、长抓不懈。各级党委必须不断解放思想、开拓思路,用发展的眼光统筹谋划工作思路,从加强领导、锤炼队伍、促进发展等多个层面巩固和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

(一)大力加强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村党组织书记的素质和能力。村党组织书记是村级领导班子的带头人,是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选准一个人,就能带好一班人,致富一个村。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把加强村党组织书记的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放在首位来抓,切实增强宗旨意识,时刻为群众着想,努力为群众办事,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特别是要使村党组织书记认识到,群众利益无小事,坚持从小事做起,把实事办好。要把提高村党组织书记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作为重点来抓,加强对现代农业、市场经济、实用技术及依法办事、民主管理、服务群众等方面知识技能的培训,抓好理论武装工作,突出实践特色,真正使村党组织书记搞清楚为什么要科学发展、什么是科学发展、怎样科学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把村党组织书记纳入整个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确保所有村党组织书记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县或县以上部门举办的集中培训。要有计划地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到先进村实地学习考察,进行短期实践培训。要加强村干部学历教育工作,培养“永久牌”的大学生村干部,并把村党组织书记作为重点来抓。要按照“三农”工作的特点和农民的需求,改进课程设置,完善教学方法,并把学历教育及日常培训和“双培双带”有机对接起来。要整合教育培训资源,注意整合运用大中专院校、职业学校、广播电视大学、农广校等教育培训机构和资源,开展村党组织书记的培训工作。如安徽省淮北市市委组织部依托淮北广播电视大学积极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改善农村人才结构,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科学文化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取得了较好的工作实效。同时,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电视上网”工程的作用,做到“周周有播放、月月有培训”。加强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的培养,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先锋工程,把更多优秀青年农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

(二)固本强基,构建堡垒。一是做到“选好人、用好人”。利用村两委换届的契机,采取“两推一选”、“三荐两审一选”等办法,严把入口关,真正把高学历、高能力、高素质的党员群众选进村班子。同时,按照合理搭配、优化结构的原则,把企业家、致富能手、服务意识强的优秀人才选进班子。根据村干部的潜能、特长等实际,科学合理地安排工作岗位,“定编、定岗、定责”,做到人人有工作、人人有责任。二是做到“边输血、边造血”。针对目前基层干部思想不稳定、工作压力大、工资待遇低等问题,抓紧制定为村干部办理养老保险金和提高村干部政治待遇等相关政策,为村干部排忧解难,解除后顾之忧。同时,增强造血功能,建立村干部工资制度,把工资同年度考核挂钩,特别是对在招商引资、发展特色产业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村干部要给予重奖,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村干部创业的热情。三是做到“大培训、常培养”。大规模开展村干部培训,重点根据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工作需要设置专业课程,培养高素质的、职业化的村干部。同时,要积极组织引导村干部直接参与农村产业化经营,增强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四是要做到“能懂法、善用法”。要经常开展“送法下乡”、“巡回讲课”和“现场咨询”等活动,努力使村干部成为政策法规方面的明白人,做到遇事想法、办事依法、言必合法、行必守法,善于从法律的视角来处理和判断问题,在法律的框架内开展工作。

(三)着眼发展,建立创业扶持机制。市、县区委组织部把村干部创业纳入“双培双带”先锋工程,把教育培训和创业就业衔接起来,积极引导村干部创业。一是提升创业能力。市、县区每年举办农村党员干部创业培训班,从参加培训的学员中遴选表现突出、有创业条件和愿望的村干部进行培训。二是树立创业典型。定期表彰“双带”先锋,利用报纸、电视等相关媒体进行宣传。组织村干部实地参观,交流创业经验,激发创业热情。三是加强创业帮扶。建立村干部培训档案,跟踪了解村干部培训效果及创业成果,并协调有关部门在政策、资金、项目、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扶持。

[1] 陶志刚,高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J].学术交流,2006(12).

[2] 顾益康.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中国农村经济,2006(01).

[3] 徐小青.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些认识[J].科学决策,2006(01).

[4] 李国祥.解读“十一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中国报道,2006(01).

[5] 余建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与实践[N].长沙晚报,2005-12-19.

[6] 朱启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6(01).

D616

A

1671-8275(2010)04-0006-02

2010-05-21

本文系淮北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科研项目“‘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模式与途径研究”(课题编号2008-A-10)阶段性成果。

刘华烈(1965-),男,安徽淮北人,淮北职业技术学院电大工作部主任,高级政工师。

仕超(1967-),男,安徽濉溪人,淮北职业技术学院电大工作部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石柏胜

猜你喜欢

村干部党组织培训
清华党组织公开
村干部带头 流翔高钙助力 共建大美乡村
山西旅游扶贫示范村干部培训班开班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这里的村干部,是这样“上班”的——略阳实行村干部“四化”管理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当前村干部职务犯罪高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