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2010-08-15陈娟,刘玲
陈 娟,刘 玲
(安徽大学,安徽合肥 230039)
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陈 娟,刘 玲
(安徽大学,安徽合肥 230039)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继承和发展。全面、深刻地把握二者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我们在新的发展阶段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更好地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朝着更加健康、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科学发展观;关系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而灵活的运用,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我们现阶段落实科学发展观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主要内容
实践就是指人们所从事的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的感性物质活动,是人与对象、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实现统一,从而最终使人类获得生存、发展和解放的社会历史过程。实践的本质就是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三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自身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的总和正是现实世界中的基本关系。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1]并从实践出发去反观、透视和理解现实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世界,它本身就是对人类实践活动中各种矛盾关系的一种理论反思,所以实践的内容就是它的全部理论内容。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总结了国内外发展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经验,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而提出的关于发展这一实践的全新理念。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我们应当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是科学发展观的中心内容,回答了“要不要发展”的问题。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都必须依靠发展。在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的今天,我们要坚持和平发展观,做到既通过利用世界的和平环境来发展自己,又能通过自身的发展来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为了更好地坚持以人为本,我们必须把人作为整个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把“人才强国”战略作为我国发展的根本战略,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求在发展中实现速度与结构的协调、质量和效益的统一,从而促进各方面的发展都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进行。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我们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以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让自然资源不会因为过度开发而枯竭,能够永远地为人类利用,从而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永续发展。
(四)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各种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中把握发展机遇、提高应对风险和挑战的能力,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
三、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继承和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所讲的“以人为本”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主体性原则为基础而提出的。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原则是指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人民群众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在创造和享用社会财富的同时,其自身也在向着自由和全面的方向发展着,也在实现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同社会理想。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就是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科学发展观所具有的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原则的本质属性,是一切为了群众的目的性与一切依靠群众的创造性的有机统一,是财富创造的广泛性与财富分配的公平性的有机统一。而现实中国的成功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上都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原则。
(二)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的实践领域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实践内容的全面性的重要思想。在这个现实世界中,人为了得以生存和发展,其自身也相应地会有多方面的需要:个体需要和群体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改造客观世界的需要和改造主观世界的需要等,并且这些需要是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变化发展的。人们进行实践活动,最终目的在于满足人自身的各种需要,这就决定了实践领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实践内容的全面性。科学发展观讲全面发展,就是要求我们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使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必须稳步向前发展,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所讲的协调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系统性原则。协调发展,是对实践中的各个要素和各种实践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自觉的反映和把握所获得的正确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性原则是指: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一切事物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一切事物都处在系统演进的发展变化过程当中。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有机体理论认为,既然社会系统中的各种要素之间都有协同作用,要素之间就只有始终保持优化组合的状态,才能够维持整个社会的动态平衡和良性互动,从而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的结构,以更好地推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既然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体,而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那么从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人类的社会实践也是一个系统,即是由实践的各个要素(实践主体、实践工具、实践对象)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所组成的比较复杂的有机整体。实践的各个要素、各种实践活动之间必须相互适应、彼此协调、良性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实践在整体上的和谐与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依据系统性原则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系统演进规律,坚持了唯物辩证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统一,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关于“一”与“多”统一的思想,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系统性原则加以继承和发展所得到的正确理论。
(四)科学发展观讲可持续发展,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关于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相统一的思想为基础的。它是对人无法摆脱自然条件和规律制约的自觉的认识,这正是解决人的当前欲望的无止境与人类主体长期存在和发展的需要之间的矛盾的正确方法。马克思指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人们为了真正地实现自由,那就必须在顺应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要按照自然界本身的面目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科学发展观讲可持续发展,从实践观的高度说,就是要求我们在发展中要认识和处理好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关系,正确处理人们的永远不会得到满足的欲望与人类主体必须长期存在和发展的需要之间的矛盾,自觉地处理好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以达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从而使发展能够永远进行下去,不仅要实现我们这一代人的发展,而且要尊重子孙后代的发展权利,给他们留下充分的发展条件和充足的发展空间。
总之,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容相当丰富,作为正确的理论,在指导人们实践活动的同时,其自身也在不断发展。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在新的阶段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助于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从而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李秀林,王于,李怀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5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 张景容.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9).
[5] 于慧.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新发展[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1).
[6] 乔翔.近年来科学发展观研究综述[J].长江论坛, 2007(1).
[7] 李庆明.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8(9).
[8] 曲澎.科学发展观的实践阐释[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5).
A8
A
1671-8275(2010)04-0004-02
2010-05-20
陈娟(1986-),女,安徽萧县人,安徽大学2009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刘玲(1988-),女,安徽亳州人,安徽大学2009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
责任编辑:张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