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曾国藩的读书方法及其现实意义
2010-08-15张俊青
张俊青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文博学院,重庆400030)
论曾国藩的读书方法及其现实意义
张俊青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文博学院,重庆400030)
曾国藩作为晚清声名显赫的中兴名臣,被尊奉为“立德、立功、立言”的三立完人,其学问造诣得到世人认同。他终生以读书自娱,形成了一套合理、有效的读书方法,如读书应多和良师益友交流,确立远大志向等,这些方法对我们现在读书做学问仍然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曾国藩;读书;方法;现实意义
世间自古读书治学之人多不胜数,然而能做到立德、立功、立言的却屈指可数。许多人一辈子以蛀书了却一生,并无什么建树。曾国藩能在历史上众多的读书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代通儒,实现人生“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得益于他有一套十分合理、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现拟对曾国藩的读书方法及其现实意义作一初步探讨,以加强对曾国藩的研究。
一、读书要交友拜师
为人处世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正是这个道理。读书也是如此,到一个学术氛围浓、人才济济的地方读书,有助于交流学识看法,探讨学术真谛,促进个人的成才。
对于读书环境的潜移默化作用,曾国藩有很深刻的认识。他在致诸弟信中写道:“兄少时天分不甚低,厥日后日与庸碌鄙者处,全无所闻,窍被茅塞久矣。及乙未到京后,始有志学诗古文并作字之法,亦洎无良友。近年得一二良友,知有所谓经学者、经济者,有所谓躬学实践者,始知范韩可学而至也,司马迁、韩愈亦可学而至也,程、朱亦可学而至也。慨然思涤尽前日之污,以为更生之人。”[1]56
曾国藩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认识到:在乡间局促之地,人的思想和眼界都被严重地蒙蔽,亦难以找到良师益友,所以曾国藩支持诸弟离开乡间到省城读书,而且强调择师选友一定要审慎。择师的标准是“品学俱优、勤严并著”,且要“善讲善诱”,选友则要选择道德、学问能够与自己“互相质证、互相切磋”以“匡己之不逮”,这样,“明师益友,重重夹持,能进不能退也。”[1]40
曾国藩就是以这样的标准来选择良师益友的。刘传莹,湖北汉阳人,专攻古文经学,精通考据。曾国藩向他请教古文经学与考据;刘传莹也向他请教理学。于是二人互相切磋,取长补短,成为至交。通过与刘传莹的交往,曾国藩大大弥补了自己古文学上的不足,拓展了学识。
与好友吴嘉宾的交往,曾国藩在与诸弟的信中如是说:“蕙西尝言:‘与周公瑾交,如饮醇醪’,我两人颇有此风味。故每见辄长谈不舍。”并认为其“识见最大且精,尝教我云:‘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此语正与予病相合。盖予所谓掘井多而皆不及泉者也。”[1]35吴告诫他用功专一,曾国藩深以为然,认为自己以前就是读书过杂而导致一无所成。于是,他决定:“读书要专守一经,读史则专熟一代。”无论读什么书,都要从头到尾,一本书没看完,决不看其他的书。
此外,他还经常与吴廷栋、何桂珍等人讨论理学,向邵懿辰讨论古文经学。这些朋友在读书做学问上都颇有成就,同他们的交往大大增长了曾国藩的学识,使以前久居乡间为科举而读书的曾国藩在读书的深度、广度上都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曾国藩深知:“师友挟持,虽懦夫亦有立志。”[1]34所以他除和朋友交流外,更注重求访名师。其中大学士唐鉴、倭仁对他一生的读书治学影响最大。
唐鉴是湖南长沙府人,翰林出身,他“潜研性道,宗尚闽海”[2],治朱子之学尤有成就,在京师士林中颇有声望。道光二十一年,曾国藩购得一套《朱子全集》,为弄清治学的门径,他登门求教唐鉴。唐鉴对曾国藩这个谦逊好学的小老乡十分喜欢,便循循善诱。对此,曾国藩在日记里详加记载:“至唐镜海先生处,问检身之要、读书之法,先生言以《朱子全书》为宗。时余新买此书,问及,因道此书最宜熟读,即以为课程,身体力行,不宜视为浏览之书。又言治经宜专一经,一经果能通,则诸经可旁及,若遽求兼精,则万不能通一经。”[3]92为了更好地使曾国藩认识理学的重要性和关键作用,唐鉴还对传统学术文化的结构作了如下论述:“为学只有三门,曰义理,曰考核,曰文章。考核之学,多求粗而遗精,管窥而蠡测;文章之学,非精于义理者不能至;经济之学,即在义理内。”[3]92唐鉴这一番既要精通圣典,又要关心民事、留心经济,既要修身又要治国的话语,使曾国藩“昭然发蒙”。
自拜唐鉴为师,得此为学之方开始,曾国藩便严格按照理学家的要求修身养性,潜心钻研义理之学。唐鉴一面传授读书之法,要求他熟读《朱子全书》;另一面要求他重视“检身之要”,不自欺。称“近时河南倭艮峰前辈用功最笃实,每日自朝至寝,一言一动,坐作饮食,皆有札记。或心有私欲不克,外有不及检者皆记出。”[3]92
曾国藩依照唐鉴的指引,向倭仁请教修身之道。倭仁不仅对理学有深刻的领悟,重要的是他的自身道德修养与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达到了高度的和谐,为士大夫所折服。倭仁告诉曾国藩:“研几工夫最要紧,人心善恶之几与国家治乱之几相通。”所谓“几”,即思想或事物发展过程中刚刚显露出来的苗头。“研几”,就是抓住这些苗头认真研究,发现其发展趋势,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克几省复”,将那些不符合封建圣道的杂念消灭在微露苗头之时,以便自己的思想能始终沿着先贤所要求的方向发展,并进一步将学术、心术、治术连为一体,使学问得以增长,道德得以提高,从而逐步体验和积累治理国家的政治经验和才能,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境界。
曾国藩按照唐鉴、倭仁的教诲,按照从道德自省到经邦治国的路径身体力行,使自己的思想与人格得到升华。
师是学习的引路人,自学求师是我国学者治学成功的重要经验。孔子师郯子、苌弘等贤人,不耻下问,提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见解。《学记》总结出“学学半”的教学相长原则,认为学习者一半靠自己学,一半靠师教。韩愈《师说》中指出“古之学者必有师”,要“不耻相师”。曾国藩正是因为在读书求学的道路上,不停地结交朋友,拜访名师,才做到取长补短,使自己的学问不断精进,最终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
21世纪是学习型社会,学习伴随我们的一生。在学校里学习时,有很好的学习环境,有老师和同学可供求教交流,我们可以在互相的切磋交流中找到自身的差距,弥补自己学识上的不足。走出学校后,没有现成的老师和同学供我们交流问学,但越来越发达的交通、通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方便,我们可以采取网上交流方式,还可以通过电话、书信往来或者亲自登门拜访来切磋学问。如果我们善于求师,就会少走很多弯路,最终成为有识之人。
二、读书先立志
读书环境,有无良师益友的启发和指导,对读书者影响很大,但曾国藩不是一个环境决定论者,他认为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读书者本人。如果读书者本人“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能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静之乡、神仙之境皆不可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1]38
曾国藩在看重读书环境的同时,更强调读书人自身的立志。他在给弟弟的信中写道:“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读书立志“譬如树木,志之不立,本则拔矣,是知千言万语,莫先于立志也”[3]152,“若自己不立志,则虽日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反之,“人苟能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1]94
曾国藩在谈读书三要素中,首先讲的就是有志:“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1]48他说,“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1]39民胞物与,讲的是内圣,内圣为的又是外王。内圣而外王,是曾国藩所立之志,他之所以有识,博采众学;之所以有恒,一生问学不辍一直坚持到生命垂危,皆源于这一远大的志向。也正是长期这样孜孜以求,他才积累了可堪“匡时救世”、“肩任天下大事”的渊博学识和丰富经验,以学问建立不朽事功。
曾国藩还结合自己的体会阐明了志向不立的消极影响。曾国藩在41岁时自省说:“我常不能自持,若有所失,我想这大概是志向不能树立时,人就容易放松潦倒,所以心中没有一定的努力方向。没有方向就不能保持宁静。志向没树立,见识又短浅,想求得心灵的安定就不那么容易了,常在小处计较,引起小不快,又没有时间加以调理,久而久之,就是引盗入室了啊!”
1840年以后的七年,曾国藩一直在翰林院、詹事府担任闲散文职,这两个部门无事可做,但曾国藩立定大志,他体察到国家面临危机,大量读书,广为交游,留心历代治乱的经验,为日后事业打下了基础。而且在自己已是朝中大员时,仍然拼命读书,砥砺于学,“早起温经,早饭后读二十三史,下半日阅读古文,每日共可看书八十页,皆过笔圈点。”[1]15
意志是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它与奋斗目标紧密相连,是人之所期、意之所主的内在心理与行为表现,因此,意志牵动着人的理想、抱负和愿望,决定着人的意向、行为与奋斗方向,推动着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它是读书的支柱与动力[4]。同曾国藩一样,古今学者都把意志坚定看成是学习成功的首要条件。孔子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说明意志力的强大作用;孙中山指出:“立志是读书人最要紧的一件事。”立志对学习的动机、情感、方向、目标发生直接作用,是学习达到成功的先决条件。
但是近观现在却很难发现立定志向埋头读书的人,更多的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即使在学习氛围最浓、学习环境最好的大学校园里,也只有在期末考试来临时,才看到人人手捧书本的情景。读书更多的变成了一种应试手段,一种被迫而为之的事情,当然就谈不上有意向、有目的地读书了,也就更谈不上读出大学问、大成就来了。因此,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发出“大学读完却什么也没学到”的感慨,才会在工作中觉得“书到用时方恨少”。21世纪是终身学习的时代,只有立定志向,才可能学有所成。
[1]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一)[M].长沙:岳麓书社,1985.
[2]曾国藩.曾国藩全集·文集(第四卷)[M].长沙:岳麓书社,1986:36.
[3]曾国藩.曾国藩全集·日记(一)[M].长沙:岳麓书社,1986.
[4]希炳臣.学习原理与方法[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211.
(责任编辑:乔瑞雪)
K825
A
1001-7836(2010)02-0008-02
2009-11-20
张俊青(1983-),男,湖北襄樊人,2009级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