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应用

2010-08-15福州市第十一中学翁晓君

海峡科学 2010年7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苏轼意境

福州市第十一中学 翁晓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指导学生“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提升审美境界”。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深厚的精神底蕴。

根据鉴赏的不同阶段,常用的审美方法有:“观”、“品”、“悟”。

1 观

观是读者透过艺术的形式符号在直观层次上初步感受和重建意象,接受者开始接触文艺作品,首先初步了解字符的意义,在这样的主体意识中,读者也许能直观地感受到美,但这个阶段对美的感受是浅层次的。

当然,观并不仅仅只是看,很多时候它还指读。我国的语言文字是优美而生动的,选入课本的更是这方面的典范。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通过优美而生动的语言文字可以取得直观的美感,尤其在古诗文阅读中。例如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首句七组十四个叠字,犹如信手拈来,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营造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韵效果,如徐虹亭所说:“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学生通过诵读,首先便能感受到其中凄美的意境。

2 品

品是指读者根据各自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和经验,凝神观照,发挥想象力,细致地品味作品。读者对艺术作品有了直观的了解后,必须将鉴赏活动进一步展开,才能使现象的重建得以实现。葛洪说:“夫文章之体,尤难评赏。苟以入耳为佳,适心为快,是少知意味之九成,《雅》《颂》之风流也。”[1]因为生活在日常社会中的人,随时处于审美的期待状态中。日常的意识形态转变为审美状态,需要阅读主体的积极参与,全神贯注,用志专一,静心体味。一件优秀的艺术品往往将其意味深深地蕴藏在形式符号之下,并不直露于外。因此,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解读过程。

对于中学课堂而言,品应该落实在鉴赏上。鉴赏美,包括鉴别和欣赏美。培养学生的鉴赏美的能力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密切相关,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感知能力又与对思想道德观念的理解有关,但更重要的还在于在生活中尤其是学习文学作品的过程善于发现美,善于从审美情趣上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了解作品的时代和主题,明确美丑与是非,培养学生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并能启发学生自觉地建立审美的习惯。

例如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前有小序曰:“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这首词叙事很简单,某个早晨是天高气朗的日子,几个朋友一起去郊游,待到高兴时,却下起了大雨,同行的人皆抱怨连连,怪天公不作美,这是游玩的兴致全无,可是有一人却与众不同。别人都在奔跑找避雨的地方,而他却听着雨打竹叶声,哼着小曲,慢慢地走着。同行的人一定都笑他疯癫,然而别人笑 “痴”,谁解其中味啊。这就需要了解苏轼的生平经历、时代背景了。宋神宗元丰二年八月,苏轼于湖州知州任上,以作诗指斥乘舆、讥切时政的罪名下御史台,酿成有名的“乌台诗案”。年底,诏责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翌年二月至黄州。这首《定风波》词就作于到黄州第三年的春天。

苏轼一生忠而见疑,直而见谤,此际落得个远谪岭南的下场,如何面对那些加诸己身不公的境遇?“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便是作者的回答。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自然界的风雨也好,政治上的风雨(指贬谪生活)也好,又都算得了什么,有什么可怕的呢?“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则是诗人宽慰自己,精神获得解脱的一种象喻。在了解了诗人生平经历及词的写作背景后,我们更加能感受苏轼乐观豁达的心境,赞赏他从容淡定地面对困难和挫折的人生态度。

3 悟

悟是主体对艺术作品的意象品鉴渐入佳境后,升华为对意境的感悟。清代薛雷说:“夫读之即熟,思之既久,神将通之,不落言诠,自明妙理。”悟是读者在意象重建中的灵感突现,读者的意识在悟的过程中逐渐活跃起来,意象也一步步鲜明。

对于文学作品,我们常提到意境。意境是文学作品描写的生活场景与作者的思想感情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文章的意境,能使学生在思想感情上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要引导学生进入意境,就要引导学生想象。叶圣陶说:“要鉴赏文艺,必须驱使我们的想象。”[2]在文学欣赏中,读者应当通过想象,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画面,补出文中作者没有直接说明的意思,体会文章的言外之意。例如王勃《滕王阁序》中“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一段,便可以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然后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景色,大家互相讨论补充,再现文中意境。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审美活动不仅在于获得意象,还在于获得完整的艺术形象,艺术形象的获得有时更需要根据文字叙述来加以想像。如《琵琶行》中作者写琵琶女自述身世时,写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诗人触景生情,想到自己由长安谪迁浔阳,产生了今昔感叹。琵琶女昔日在京城,“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和诗人被贬以前的情况有些类似之处,所以诗人才有感伤今昔之叹。欣赏诗歌形象时,把这些略去的内容补出来,才能真正理解。

总之,审美能力的培养并不等同于艺术教育,也不只是美学的学习,它的内容比艺术教育与美学学习要宽阔得多。只要我们坚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贯彻落实这项工作,一再反复培养,必会逐步完善学生个体审美心理结构,并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产生深远的影响。

[1](晋)葛洪.抱朴子·辞义[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3).

[2]叶圣陶.文艺作品的鉴赏[A]//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苏轼意境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从善如流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