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教学中教师不良情绪的自我调控

2010-08-15吴海清

怀化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声乐情绪思维

吴海清

(怀化学院音乐系,湖南怀化418008)

情绪具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积极的情绪可以让人充满激情,精神饱满,心情愉悦;消极的情绪则会让人精神不振,思维紊乱,急躁易怒。人的情绪是在活动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教师的情绪在工作、生活等方面由于各种原因也会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都会引起教师情绪在教学过程中的变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因此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其情绪不仅会影响到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更会影响到学生上课的情绪。[1](P24)在声乐课堂上,教师的一言一行,包括面部表情、语言表达、手势比喻、示范演唱等一系列的情绪表现,对学生的情绪控制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P93)因为声乐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它抽象,非直观,如声带、各种共鸣腔体、整个发生状态都是摸不着看不见的,教学活动的进行只能通过教师启发、示范等教学手段使学生通过的思维活动把握自己的发生机能,把持良好的发生状态进行完美的歌唱运动。因此,声乐教师课堂情绪的好坏对整个教学效果的影响是巨大的。作为声乐教师,应具备自我调控不良教学情绪的能力。

一、教师不良情绪的产生原因

1.受客观因素的影响

在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节奏驶入了“快车道”,各种竞争和压力相继袭来,教师也被毫不留情地推入到市场竞争中。超负荷的工作运转,无情的竞争,复杂的人际关系,生计问题,住房危机,职称评定,及科研任务等都给教师带来了精神上的紧张和压力,影响着教师的正常情绪。

2.受身体状况的影响

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声乐教师每天坐在钢琴边给学生上课,长时间的讲课、做示范、弹伴奏,长期以来极易犯一些职业病,如咽喉炎、嗓音疲劳、肩周炎、颈椎炎等疾病,这些疾病都会给声乐教师带来身体上的不适,从而影响了教师的课堂情绪。另外,在季节变换或天气变化时,人们也极易患一些小感冒,或教师本身已患的其他的疾病,以及女教师的生理周期等,也都会对教师的情绪产生不良影响。

3.受学生情绪的影响

在声乐课堂上,常常遇到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配合,不耐烦,对老师不满等情绪。当老师在激情地给学生做示范时,学生却毫不在意地望着窗外;当老师在耐心地给学生分析讲解作品时,学生却表情麻木、目光呆滞、开小差;当老师在用心地给学生纠正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时,学生却东张西望显得不耐烦;当老师老师给学生布置作业时,学生却觉得老师布置的歌曲太小或不好听而表现不满的情绪。每当这时,老师的情绪都毫无疑问地也会受到的影响。

二、教师不良情绪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不良情绪通常表现为情绪低落,精神不振,说话声音低沉,表情严肃呆板,讲课缺乏激情,心烦意躁且容易冲动,对学生无名发火等。如果老师带着这样的情绪进行教学,无疑会在学生心理上造成压抑和紧张感,很容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学习情绪障碍。对声乐教学而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是微妙,声乐教学的模式通常是一对一或一对二的模式,老师与学生是面对面,近距离地进行教与学,老师的一举一动,甚至一些微小的面部表情变化都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当老师带着不良情绪到课堂上时,学生不但会立刻感到紧张和压抑,还会表现出不知所措,从而造成师生关系紧张,课堂教学难以正常进行,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声乐课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对声乐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

在自己多年的声乐学习和教学实践中,我深切感受到,声乐教师的课堂情绪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对基础较差、接受慢、悟性不好的学生,老师的一言一行尤为重要。如果老师不注重自己的教学情绪,对这类学生一味地讽刺、挖苦、训斥的话,那么学生的自信心就会受影响,自尊心也会受到伤害,甚至使学生怀疑自己的能力而放弃努力。对一些学习热情较高,但又急于求成,想一步登天的学生,老师如果没能正确的开导和引导,而只顾对其进行批评、训斥、表现出对其不满,那么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受到挫伤,学习思维受阻而失去了正确的学习思维方式,这样会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重者会选择躲避学习,常以逃课或以各种理由请假来逃避声乐的学习。而对那些对声乐学习无多大兴趣,但声乐课又是必修课不得不上的学生来说,课堂情绪更是不能随随便便。如果老师常抱着“反正这些学生也不想学”这种心态来教学,课堂教学不严谨,松松散散,教态不认真,敷衍了事,那么在学生的心理上也会产生无所谓的心理,从而影响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三、教师不良情绪的自我调控

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如何处理好这种双边的关系,教师的态度起着很大的作用,只有遵循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互动原则,才能建立起和谐协调的师生关系。[3]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教师教学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声乐教师作为声乐教学直接的实施者,应当能够认识自己的不良情绪,并学会有效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

1.心理的自我调控

在声乐课堂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不管自己心情如何,在课堂上都应展现积极的一面来面对学生,不能以消极的情绪来干扰正常的教学气氛,更不能把不良情绪带给学生。[4](P83)而人活在各种关系复杂的社会中,不如意的事随时都可能遇到,这些不如意的事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我们的正常情绪。面对失意我们不能悲观、懊恼,而应从心理上去正确认识它,只有从主观意识上正确的看待、分析这些问题,我们才能够去正确的处理它。当遇到困难时,从心底里要想开一点,因为困难只是暂时的,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当遇到名利不公时,要放开心胸,接受现实,因为世上没有绝对公平的事情,不要斤斤计较;当受到他人的冷言冷语时,不要太在意,不能以恶言相撞,那是他个人的行为,不值得自己大动干戈地和他理论,影响自己的心情;在课堂上,要把自己所有的不愉快抛到脑后,因为这时候,只有学生才是最重要的,其他任何事情都是次要的。声乐教师只有做到了心理的自我有效调节,声乐课才能有效、有序地进行。

2.语言的自我调控

在上声乐课时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每当在课间休息时,下一节课的学生就会早早的来了,在与学生交谈时,有些学生会表现得很拘谨,不敢与老师交谈,问一句答一句,而且声音轻、细,放不开。这时,老师如能放下架子,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用轻松、亲切、自然、随意的语言与交谈聊天,这时学生往往也会表现得轻松自然,对老师的敬畏感全然消失,把老师当成了朋友,而无所不谈。在随后的课堂上,学生的情绪也会变得格外轻松和积极,跟老师的配合会更加默契,课堂也会气氛非常和谐。

当老师在激情地、不厌其烦地给学生纠正问题时,学生却不论如何都领悟不到,这时老师的情绪就会变得激动,一些带有情绪色彩的语言也会表达出来,学生受老师语言情绪的影响就会变得紧张,越紧张就越做不好,越做不好就越紧张,越着急。如果这时教师能调整心态,变换语言的表达方式,例如:“这个问题相对而言是比较难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不过没关系慢慢来,你已经有进步了,下节课再做得更好些。”那么这样既没给学生压力,也缓解了老师自身的情绪,相反的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当在教学中遇到学生学习状态差、不积极、不配合,教师的情绪也会受其影响,这时如果老师用训斥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只会使学生情绪更加消极,如果这时老师能控制情绪,以开导、鼓励的语言对其进行教育,那么学生的情绪就会得到激发,自信心得到鼓励,而学习兴趣也会越发地浓厚。因此,在声乐课堂中,教师语言的自我调控显得尤为重要。

3.思维方式的自我调控

在教学中,教师常用自己固定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和解决问题而常常得不到良好的效果。当遇到学生上课表情木讷、老师做示范不去模仿,不去找感觉、问问题笑而不答,不配合等问题时,用正常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就是:“这个学生对学习没兴趣,或对老师不满,老师这么积极地教都是在唱独角戏,白费力气”。老师便也会以随便的态度对待学生。殊不知学生有学生的苦衷,如果这时老师能换一种思维方式来看待和理解这个问题,其结果将会大不一样。我曾经和有类似情况的学生交谈过,其实学生不是对老师不满,也不是对学习没兴趣,而是一时理解不了老师教授的知识,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而老师对学生的问题又不断强调,非让学生马上理解、领悟不可,因此在学生的心理就造成压力,从而出现了上述不良情绪的表现。如果老师能转换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自身出发,在自己的身上找出问题所在,去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方式,那么学生将会感到轻松,而改变之前的情绪去配合老师。例如,对初学的学生,应循序渐进,不要一开始就要求过高,布置的歌曲太难,学生很难做到,要让他们充满信心,取消顾虑,克服在学习声乐中的畏惧情绪,教师必须抓住学生演唱中的主要问题去解决,不宜提的问题太多,只要找到了主要问题,给予合理的提示,其他问题将迎刃而解。[5](P90)

学习声乐的过程是枯燥的、艰辛的,因为它抽象,看不见摸不着,很多学生由于进校基础较差,各方面条件也较弱,因此学了一年半载后都没有什么明显的进步。而对这样的学生,如果教师的教学目标太高,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达不到要求,教师便极易产生急躁情绪,久而久之对学生的厌倦情绪就表露出来。这时学生就会产生自卑、厌学的情绪,觉得自己笨,不是学习声乐的料,便从此失去学习的信心。这时,教师如能转变思维方式,从实际情况出发,考虑事情的客观实际性,那么困难将迎刃而解,问题将不是问题。因为在现如今,师范类院校除了培养专业人才外,同时也担当起普及提高人的基本素质的任务。音乐师范院校的毕业学生不一定人人都从事音乐专业相关工作,他们可以选择多种行业的工作。因此,当教师认识到了这个层面的问题后,就会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基础特点、不同的接受能力,调整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做到因材施教,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教学。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思维方式的自我调控是调节教师不良教学情绪的重要手段,教师必须学会灵活运用。

总之,良好的课堂情绪对提高声乐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声乐课堂情绪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声乐教师的调节。然而教师并非圣人,同样也有七情六欲,同样会因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产生不良情绪。但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要学会有效的调节、调控自己的不良情绪,善于及时化解不良情绪,营造愉悦轻松的教学气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黄春丽.浅论教师情绪的起因及调节策略[J].考试周刊,2009,(2):24.

[2]严月明.声乐教学中的“搭桥”“添剂”——谈声乐教学中的情绪调节[J].电影评介,2009,(2):93.

[3]莫小文.浅谈声乐教学中学生的自信培养[J].艺术探索,2009,(6):111.

[4]曹风.声乐教学与情绪的关系[J].高教经纬,2008,(16):83.

[5]李晓玲.如何获得良好的歌唱习惯[J].怀化学院学报,2007,(12):90.

猜你喜欢

声乐情绪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