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应做好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2010-08-15李鸿嘉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辅导辅导员

李鸿嘉

(牡丹江师范学院西语系,黑龙江牡丹江 157012)

高校辅导员应做好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李鸿嘉

(牡丹江师范学院西语系,黑龙江牡丹江 157012)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高校乃至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高校辅导员作为一线的学生管理人员,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辅导员应提高自身心理素质,通过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等方式,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有效途径,做好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大学生;辅导员;心理辅导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经济社会状况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经济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复杂的社会变革给人们的心理状态带来了很大影响。市场经济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时代赋予大学生的任务越来越重,压力也越来越大,这势必会对大学生心理产生强大的冲击和震撼,使大学生产生一些心理冲突和困惑,造成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高素质人才培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课题,高校应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培养学生以健康的心态迎接时代的挑战,高校辅导员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和辅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

1.环境适应能力差,不能较好地适应环境

当代大学生经过高考,升入大学后,离开长期依赖的家人、朋友和熟悉的环境,面对大学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生活方式和学习特点,一些学生不能独立地处理生活和学习方面的问题,于是产生了紧张、恐惧、焦虑甚至厌学等不良心理反应。有的学生不能正确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反差,企图逃避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或者用攻击的方法发泄对现实的不满,或者消极颓废,不求上进,感到失意和压抑,还有的学生甚至可能因此产生自杀的念头。

2.社交能力差,缺乏和谐的人际关系

大学时代是一个人步入社会,开始社会交往最重要的阶段,而许多大学生存在着人际交往困难的问题,大一新生尤为突出。一年级新生由于刚刚步入大学校园,对大学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都很陌生,“面对新的环境,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等都与中学有显著的不同,一方面他们不再得到老师的细致关心和照顾,另一方面,同学都来自全国各地,他们的经济文化背景各异,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也不同,因而交往也相对比较困难”[1],加之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独立能力差,进入大学后会感到寂寞、孤独。家庭生活水平各不相同,在实际的生活中,大学生中存在着相互攀比、虚荣心强、金钱至上的思想,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们之间缺少真诚、沟通和友谊,导致一些不良的心理行为,例如自闭、嫉妒、自卑、怪癖等。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部分学生会遭受挫折,或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闷与焦虑,或企图对抗而陷入困境,并由此产生了心理健康问题。

3.学习和就业压力大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多,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竞争异常激烈,很多大学生意识到知识的匮乏和能力的欠缺对将来就业的不利,于是很多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参加计算机培训、英语过级考试、第二学历的学习等,长期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下,造成了过重的学习压力。个人前途和就业也是大学生心理压力中最大的因素之一,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在各年级学生中都存在。据调查,大学生毕业前心理压力较之过去明显增大,主要原因是毕业方向的选择、就业、考研、恋爱分合等冲突和事件[2],伴随就业压力而来的是焦虑、急躁、自卑等心理问题。

4.缺乏理性的恋爱观,不能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业的关系

爱情是大学生活永恒的话题之一,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当然渴望爱情,这是人之常情,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很多。首先,由于大学生的心理还不成熟,很多大学生对待爱情是草率的,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就盲目跌入所谓的爱情当中;有的对待爱情不够真诚,不够认真,目的不纯;有的大学生是为了排解大学生活的寂寞等等,有的大学生不能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因为爱情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对学业的完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大学生还存在着性意识的困惑,大学生的性生理已发育成熟,性心理也基本成熟,他们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性意识的困扰,如性幻想、性梦等,以及与之对抗的对性的压抑。这种困扰通常只带来一般程度的不安和躁动,但在达到严重的程度时,尤其是夹杂一些不科学的性观念的情况下,就会产生心理问题,陷入焦虑、紧张、烦恼、抑郁的消极情绪中,而影响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3]。

5.网络成瘾和网络自我迷失

大学生是站在时代最前端全面迎接互联网的人,最先品味到互联网带来的时尚生活,也最先受到互联网的影响。大学期间,自主支配的时间增多,一部分学习无目的的学生开始用上网来填充自己的大学生活。网络成瘾的学生对网络有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上网时感到心理满足,精神极度亢奋,下网后精神委靡,感觉不快。他们沉溺于网络后会产生情绪波动异常、抑郁、不爱与人交往、厌烦、沮丧、睡眠不足、考试不及格等等现象,导致他们精神压力过大,甚至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有的大学生在网络中迷失自我,渐渐失去了对周围现实的感受力和积极的参与意识,从而导致了孤僻、冷漠、欺诈和隐匿人格的心理,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和成长[4]。

二、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针对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不及时有效地进行引导和有针对性的教育,就会形成学生不健康的心理品质,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严重影响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这就迫切需要直接做学生工作的辅导员,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在实践上寻求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对症下药,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高校政治辅导员是工作在第一线的学生管理人员,与学生接触多,交流多,对学生影响广泛,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对于高校政治辅导员来说,对大学生实施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是其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日常工作中,思想政治辅导员既要扮演老师的角色,又要扮演心理医生的角色,要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多属适应和发展性问题,真正属于心理疾病并需要专业咨询和治疗的问题所占比例很小,而这些严重的问题可以及时转介给专业心理咨询师来解决,因此通过加强心理辅导知识的学习与基本咨询技能的培训,加上在具体工作中的实践锻炼,辅导员是完全可以做好大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

三、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1.辅导员要提高自身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提高心理辅导的影响力

高校辅导员良好的心理素质会直接影响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对大学生有明显的示范作用。辅导员的言行举止、兴趣爱好、意志品质和人格魅力等既是其内心世界的反映,又会在大学生中产生广泛的影响。辅导员的工作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影响、示范和感召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过程,也是师生之间思想、意志、品质、情感和人格等心理方面进行复杂和奇妙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过程,更是师生之间精神世界深层次、高品位的接触与交流的过程。因此,高校辅导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提高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力。

2.认真学习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心理辅导能力

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辅导员,学生工作对其个体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知识结构上,辅导员除要懂得社会学、教育学、美学、哲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还要接受有效的心理健康辅导或心理资格师培训,了解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辅导员应通过系统地学习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个性心理学、心理辅导和咨询、心理测量学、变态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构建合理的心理学知识结构”[5],并将其运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去。辅导员还要了解学生在性格、气质、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性,因为气质类型不同,其心理活动特征也就不同,对事物作出反应的速度、强度以及灵活性上也就有差别。这样辅导员就能正确对待不同气质的人,在工作中做到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使辅导员的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工作更具有针对性。

3.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及时发现并排除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辅导员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投入和情感交流。辅导员应经常深入到学生中,深入实际,了解学生的思想、心理活动,知晓学生的心声,并根据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群体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要经常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谈心,与学生谈心,一定要感情真挚,一定要充满爱心,对学生要无条件地关注。通过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敞开心扉,宣泄郁积的情绪。辅导员通过与学生谈心,既可以从学生的言谈举止中了解学生的性格和心理状况,通过现象看本质,了解学生的真实心理情况,又可以通过学生的倾诉找准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找出解决问题的合适方法。大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期间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困扰,不同阶段会有一些具有普遍性的关键问题,如大学生的适应性问题、考试焦虑问题、恋爱问题、毕业与择业问题等,心理辅导应抓住各个时期的关键来开展工作。

4.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在日常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

高校应该在日常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优化学生心理素质,塑造其健全人格,培养其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高校辅导员是学生工作最基层的领导者、组织管理者和协调者。要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可在辅导员日常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例如,在管理中可考虑学生自信的锻炼、心理调节能力的提高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为此,辅导员可积极创造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锻炼的岗位、有承担责任的经历和体验,从而在岗位上锻炼能力、在岗位上培养自信。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学生的心理调试能力,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坦然面对并正确处理在学习、成长、择业、人际交往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以健康的心态迎接时代的挑战。

[1]王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17.

[2]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6.

[3]胡晓兵.大学生健康导航[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2:151-153.

[4]冯刚.大学,梦起飞的地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195-196.

[5]袁贵勇.论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8,(13):94.

College Counsellors ShouldW ellDo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for College Students

L IHong-jia
(Western Language Department,MudanjiangNor mal College,Mudanjiang 157012,China)

The problem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attracted the universities'attention or even thewhole society. As the supervisors,college counsellors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education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In order to do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of college students well,counsellors should enhance their psychological qualities,study psychology, master some basic ways and techniques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enhance the emotion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unsellors and students,and actively explore some effective ways to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of college students,so as to do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for college studentswell.

college students;counsellor;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G641

A

1001-7836(2010)04-0041-03

(责任编辑:侯秀梅)

2009-12-30

李鸿嘉 (1982-),女,黑龙江延寿人,助教,哲学硕士,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辅导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