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农民工创业问题

2010-08-15郑志远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年5期
关键词:创业者农民工培训

□文/郑志远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还未消退,国内经济回升的势头还不稳定,我国的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之下,引导返乡农民工中有技术、有资金、有能力的群体开展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就愈发显得重要。返乡农民工创业成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的途径之一。合理有序地引导部分农民工返乡创业,不仅有利于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而且对于实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同步推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我国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就已经出现农民工返乡创业现象,进入新世纪后,农民工返乡创业步伐正在明显加快,许多农民工在城市打工过程中积累了一定资金、技术、经验之后,选择了返乡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潮流和趋势,并呈现了与以往不同的特点。

(一)鼓励广大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势在必行,农民工自身初步具备创业优势。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在个人、家庭及宏观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做出的选择,是在收益与成本分析基础上的一种理性选择。外出的农民工虽然整体上文化水平不高,但他们在务工中通过不断的学习,思想观念也不断转变,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一定的创业资本,为返乡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外出打工成为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孵化器和催化剂,返乡创业是他们借机施展打工积累的经验的机会,因而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较高。

(二)受制度环境因素和农民工个人素质的影响,创业困难较多

1、国家对农民的创业政策体系尚未建立,地方创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由于国家缺少对返乡创业的明确政策,一些地方政府不重视农民工返乡创业现象,认为农民工创返乡创业是“小打小闹”,交税少,发展慢,只能解决他们自己就业增收的问题,对县域经济发展、财政增收作用不大。因此,在税费减免、建设用地、创业培训等方面,特别是融资问题上地方政府与创业者难以形成合力,严重制约了创业者的积极性。

2、农民工自有资金不足,缺少创业资金支持。资金不足是制约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最为关键最为主要的因素。很多农民工的创业计划大多是由于资金不足而流产。目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融资渠道单一,由于农村金融体系的残缺,除了向亲朋好友筹借外,创业者多是靠银行贷款,但贷款周期长,成本高。国家政策性贷款和财政扶持贷款极少,缺乏信用贷款,因此创业者融资极为困难,创业宏图也就无法实现。虽然农民工具备开拓精神和创业精神,在进城务工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技能,但总体上受教育水平较低。根据《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提供的调查数据,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多数返乡创业者因缺乏核心竞争力、缺少经营管理、技术支撑、缺少专业培训等,而显得力不从心,难以将企业做大做强。

二、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一些政策建议

农民工返乡创业,既是出于他们自身利益的市场行为,又具有社会效益。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以创业促进就业,拓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增收的途径,有助于缩小城乡区域间的差距,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因此,要本着“尊重创业、因势利导、积极支持、完善服务”的方针,采取更为积极的措施,促进农民工创业。

(一)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实行优惠政策,从政策层面上予以创业者支持和鼓励

1、健全服务体系,改善创业环境。制定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税费、土地使用、创业培训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切实解决农民工返乡创业普遍遇到的融资难、办事难等问题,搭建农民工返乡创业服务平台,提供创业办理手续的“绿色通道”。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和政策咨询,加强法规建设、规范市场秩序,为创业及经营创造良好的环境。进一步强化政府效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努力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各种高效、便捷的服务。

2、拓宽融资渠道,改善金融服务。农民工创业过程中,融资渠道单一,资金短缺情况比较突出,因此国家和地方政府要鼓励金融机构给返乡农民工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信贷资金支持,各国有商业银行要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活跃的市县分支机构授权,按照商业银行规范提供贷款。各融资机构要创新工作方法,有针对性地解决现实问题。政府应加大政策落实监督力度,着力加强对返乡农民工创业扶持政策的执行力,确保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政策落到实处,产生实际效果。

(二)着力提高农民工的自身素质,健全创业辅导和培训体系

1、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升返乡农民工的自身素质。鉴于农民工培训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培训将产生较大的正外部性,因此可以创新培训理念,努力构建完善政府主导、企业支持、个人自愿、社会参与的培训投入机制。培养一批善经营、精管理、勇创业、乐于带领群众致富的新型农民工创业者,全面提升创业者素质,以适应市场变化,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降低农民工创业风险,使之在促进全面创业,振兴县域经济中发挥主要推动作用。

2、健全创业辅导和培训体系。农民返乡创业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种重要途径,同时它也是农村人力资源的再开发,因此应当成立专门的指导服务机构,提供信息咨询,创业辅导、培训和技术支持,与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关的政府机构、金融机构、科研教育机构、培训机构、行业组织和其他社会机构,相互协调,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参与的中小企业与农民工返乡创业服务网络体系。培训的内容要理论结合实际,让创业者有亲身实践的机会;鼓励成功的企业家和创业者将经验传授给创业者。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免费创业培训,因势利导,积极扶持,进而使返乡农民工成为复合实用人才,造就现代化农业经营主体。

综上所述,农民工返乡创业,不仅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而且在带动劳动力就地转移,促进全民创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因而政府应该从政策层面给予多方面支持,积极引导,使农民工返乡创业形成新的高潮。

[1]韩俊.论农民工新趋势[M].红旗文稿,2008.9.

[2]邓大松,刘昌平等.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人民出版社,2008.9.

[3]黄德林.中国农民创业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4.

[4]孙光德,董克用.社会保障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

[5](美)玛丽·库尔特.吴秀云译.创业行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张成义,熊志坚.西部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及对策[J].商业研究,2003.11.

猜你喜欢

创业者农民工培训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创业者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创业者要勇敢地喊出“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