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产业向苏北和谐转移问题研究
2010-08-15魏晓卓吴君民
□文/张 洋 魏晓卓 吴君民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沿海地区许多以出口为导向的企业面临重重困难,产业转移被提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可以说,一方面金融危机使许多企业遭遇生存危机和发展危机;另一方面它又加速了国内产业转移的进程,使市场重新洗牌。而在后危机时代,产业转移的总趋势也没有改变。当前,一些企业本着危中有机的观点,认为危机与后危机时代正是“入场”的最佳时机,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鸡蛋不能全放在一个篮子里”,分散投资才能得以保全。本文分析了危机与后危机时代苏南产业向苏北转移的相关问题,抛砖引玉,以更好地促进产业和谐转移。
一、转移方的部分制约因素探讨
(一)苏南地区发展的限制。传统意义上的苏南包括苏州、无锡、常州三市,江苏省委、省政府在制定“十五”计划时,把南京、镇江划入了苏南范围。虽然当前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大大高于苏中即苏北地区的发展,但苏南地区地狭人广、资源欠缺、环境容量已达饱和,国际金融危机也使其经济发展水平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企业的顾虑
1、产业结构方面。苏南第一产业比重较低,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三种产业逐渐趋于合理。而苏北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产业结构还处于较低阶段,尤其是苏北第一产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非农产业就业机会少。这就意味着并不是什么产业都适合转移。
2、投资回报率方面。首先,如果企业总公司仍然设在苏南地区,只是在苏北地区开设分产业作为自己的腹地,那就必须考虑昂贵的交通运输费以及运输途中不可避免的损耗所带来的损失;其次,在苏北地区设立新厂房和新生产线的投资数目也是不可小觑的;再次,对于一个陌生的新环境,能否打开市场、赢得消费者的信心也是一个未知数。并且,产业转移后可能丧失苏南产业集聚而具有的规模经济效益、网络效益和创新效益。面对上述未知风险,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余温尚存、资金短缺、银行借贷困难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即使苏北地区有着劳动力成本低、土地资源成本低、资源丰富等优势,苏南企业仍没有把握确信其投资回报率是值得的。
3、高新技术产业水平方面。一些苏南企业事实上仅是跨国公司产品的加工组装基地,高新技术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仍不足,这使得它们缺乏产业结构升级的技术基础,存在对目前产业结构的一定依赖,缺少产业转移的动力。并且,在金融危机的肆虐下,苏南有关政府部门出于财税收入、本地人口就业等问题的考虑,也不愿企业大量外迁,这就使得一大部分可以进行产业转移的空间损失了。
二、承接方的部分制约因素分析
(一)工业化进程缓慢,且尚处于初级阶段。苏北欠发达地区尚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产业结构还处于较低水平。加之苏北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大,工业发展无法系统地进行,仅靠几家企业的带动是不能改变现状的。缺少产业集群,配套能力不足是其承接的主要制约因素。
(二)自我发展能力差,支持力度不够。对于长久以来的发展制约,单靠企业或个人的努力很难改变现状。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对于一些能够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产业,有关政府部门却没能及时给予其财政政策上的支持和帮助,使得原本可以继续发展和壮大的企业夭折了,带给地区建设无法估量的损失。
(三)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人才流失严重。受苏北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的影响,技术人才的匮乏也是其承接力受阻的重要因素。事实上,一些拥有专业技术的人才由于自感在苏北地区没有用武之地,才选择了较发达地区作为自己的事业发展地,从而导致了人才的流失,这对于发展高新技术的产业是莫大的不幸。
三、促进产业和谐转移的思考
(一)产业转移切实可行,争取实现多方共赢。面对以上提及的转移方和承接方的部分制约因素,我们仍然相信产业转移是可行的。首先,产业转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产物,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其基础就是区域间的经济差距。这就好似物体间有了温度差,“热传导”现象不可避免。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热传导”的基础上,再给予“摩擦”,使其效率加快;其次,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处于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一般首先出现在高梯度地区,然后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几个阶段。处在衰老阶段的产业,在原地已没有了生存空间,就需要向低梯度地区转移。然而,一些衰老和停滞型产业虽然是发达地区急需转移的类型,但并不是最适合转移的产业,必须考虑欠发达地区政府的意愿和该地区的承接力度。金融危机给产业转移增加了推力,但是产业转移是推力、拉力、阻力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要寻求平衡点,使得推力、拉力、阻力相互协调配合,使综合效率达到最高,争取实现企业、政府、环境“三赢”的局面;再次,随着苏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该地区一些竞争力相对下降的传统产业或衰退型产业,可以通过向苏北等较低经济梯度地区转移的方式,凭借那些地区劳动力成本低、资源丰富的优势,获得新的利益和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也可以腾出空间承接国际新一轮的产业转移需求;另一方面可通过产业转移来延伸优势,获取区外资源,节约成本,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拓空间。
(二)设立区域协调机构,发挥各级政府作用。要实现由政府直接参与产业转移到间接引导产业转移的转变,就必须有超越地方政府的协调机构,在这样的协调机构管理下,地方政府形成了利益一致的板块,进行区域之间的协调才有可能取得实效,否则就只能是苏南和苏北各地方政府之间低效的竞争与合作。而政府要做的事情是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和政策服务,提供适宜产业区域转移的市场环境,扮演好区域产业转移服务者的角色,对区域产业转移进行调节和指导。比如,进行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对鼓励类、限制类、关停类等各种类型的产业做详细的分类指导。又如,成立区域产业转移援助基金,为符合区域产业转移条件的产业或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再如,加强劳动力安置政策,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协助企业安置受产业转移影响的劳动者,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保持社会安定。
(三)选择恰当转移方式,兼顾短期、长期效应。为提升产业转移的效果和苏南、苏北双方的利益以及企业发展的稳定性,不同产业或企业应选择不同的转移方式和途径。苏北要依托自身区域的比较优势,围绕近期和长期产业发展规划,认清自身实际状况,加强区域企业或产业联盟、合资与合作,推进产业转移的多元化,消除产业转移对廉价劳动力的依赖,逐渐形成产业与人才等资源的集聚,推动苏北经济的发展。
(四)发展教育培育人才,研究开发原创技术。当今区域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苏南和苏北经济发展最根本的动力。而苏北要想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就必须构筑人才高地,就要走人才培养和引进联动发展的路子。应重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突出职业培训教育,为苏北工业化发展提供合格技术人才。要制定优惠政策,以提供适宜工作和安居环境等条件,吸引各地人才前来创业和工作,并构建系统、完整的人才循环机制。要加大科研力度,集中力量突破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高新技术的核心环节,并注重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技术,促进产业技术基础的积累和工业产品比较优势的递进。要逐渐形成促进科技创新和创业的资本运作及人才汇集机制,鼓励组建“产、学、研”以及企业联合攻关的横向技术开发联合体。
(五)理性承接产业转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江苏省政府就组织开展了为期3年的化工企业专项整治行动。苏南地区大量化工企业被关闭,这给苏北一些县、区带来了招商引资的契机,个别地方甚至喊出了“小化工,在苏南不能活,何不到我们这里挪个窝”的口号。然而,为了切断这些企业的“后路”,江苏省政府及时制定了关闭标准,严格监督管理,取缔不符合标准的企业。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环境保护的最佳状况就是防止一切污染物的产生,然而这是不现实的。正如科斯所说,如果绝对限制烟囱的冒烟,那么伦敦到现在还是一个小村庄。可见,为了追求经济的发展,人类往往是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寻求某种均衡。苏北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也要挑挑拣拣、精打细算,汲取一些发达地区的经验教训,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六)休养生息厚积薄发,和谐发展再创辉煌。近年来,江苏省政府、省环委会和省环保厅、发改委、经贸委等部门出台了审批“关门”、抬高“门槛”、提标升级和“削二增一”等一系列限制苏北地区化工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是为了确保苏北地区化工类产业的良性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不少产业转移的机会,似乎未来的经济效益并不大,某些地区的发展可能将处于缓慢、甚至停滞的状态。
但是,有专家指出,不要认为经济陷入停滞状态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它是“后危机”时代最典型的特征之一。日本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基本上是保持着零增长的状态,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日本成功地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转型优化。我们看到的是像索尼、任天堂等适合日本岛国经济特点的创意产业的兴起,看到的是日本在节能、环保等领域远远站在了世界的前列。也许这就是零增长背后的内涵,利用相当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用时间换空间,可以真正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1]穆文龙.江苏省区域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
[2]刘远柱.江苏省区域产业转移问题对策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8.7.
[3]张兆同.促进苏南产业向苏中和苏北转移的思考[J].现代经济探讨,2007.10.
[4]郝朝君,董金玲,张赴宁.长三角产业转移与苏北地区经济发展[J].商场现代化,2006.08X.
[5]郝朝军.苏南与苏北产业转移的机制与政策研究 [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7.5.
[6]白雪梅.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7]林麟.污染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8]魏晓卓.苏南产业向苏北转移中的协调效应的理性思考[R].镇江:江苏科技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