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2010-08-15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社团组织高校学生社团

许 峰

(黑龙江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哈尔滨 150030)

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许 峰

(黑龙江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哈尔滨 150030)

大学里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组织沟通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能力。社团活动能够使大学生富于创新性、协调性,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社团活动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大学生的自信,同时也让他们深刻感受到团队的合作精神;大学生的情绪调节管理能力也得到提高;人际关系有良好的改善,这也是自我能力的体现。实践表明,社团活动能够开阔视野,扩大人际交往范围,有力地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校;社团活动;大学生;综合素质

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外在表现为经济力量、国防力量和科学技术的竞争,内在则表现为人才的竞争,人才素质的竞争,谁在素质上占优势,谁就能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权。为此,时代对高校提出了培养高素质、高质量专门人才的强烈呼唤。作为高校学生社团,它是由志向或爱好兴趣相同的学生自愿组织并经高校有关部门批准的群众性业余团体,是高校校园文化和隐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途径。

一、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无论何种类型的社团活动,无不包含着思想教育的内涵。通过加入社团、参与社团活动、参与社团管理等多种途径与社团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交流知识的过程中,增强集体观念,训练和培养自己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同时,社团成员在共同信念的鼓舞下,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将由认同感过渡到荣誉感,由荣誉感升华到对集体的责任感。

2.有利于完善和提高大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目前,高校学生社团千姿百态,学生加入某一个社团,可以在社团成员群体中自觉地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加入社团的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当他们加入到社团这样一个具有较强发散性的组织中,在平时的活动和交往中会感受到不同专业同学的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在这种交叉的相互影响下将使每一个社团成员从中受益。

3.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首先,社团成员通过参加社团管理、参与社团活动能够锻炼各方面的能力。由于社团成员的平等性,使每一个社团成员都有参加社团管理的机会,使他们在管理社团、组织活动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协调能力等。其次,社团的各种活动为社团成员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通过学术性活动,可以开阔视野,培养独立思考和科研能力;通过服务性活动,可以培养组织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等。

二、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种类及特征

1.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和研究型社团组织。如红旗社团、党章学习小组等。这些学生社团的组织和成员人数目前在总数中所占比例不大,但思想政治性强,政治方向鲜明,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很重要的一个阵地。

2.学术和专业学习实践型社团组织。这类社团目前在高校发展趋势很强,它们的宗旨是研究专业学术问题,消化、深化和实践专业知识,提高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社团组织。目前,以本专业和相关专业为主体组成,跨系、跨学科的这类社团在高校的发展也比较快,学校也比较重视这类社团,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如我校的大学生科技协会、计算机科技协会等。

3.社会服务型社团组织。这类社团具有义务服务性质,以献爱心服务他人为宗旨,他们通过社会实践,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宣传奥运知识、环境保护等,受到学校的鼓励支持和社会的好评。各高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爱心社等社团的活动往往是最为频繁的,大学生们不仅无偿为同学们提供服务,而且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体现出当代大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4.兴趣爱好型社团。这类社团是社团的传统形式和基础,如我校的大学生艺术团、跆拳道、乒乓球等协会,这些社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够从多方面锻炼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延续和创新

1.各个社团文化的传承。学校的很多社团都有一定的历史,有的社团在多年的工作和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底蕴和特色。例如计算机科技协会的科技之星活动,测绘系测绘杯等活动多次受到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所以,对于优秀的社团文化我们要坚持继承下去,而且一定要将社团自己所拥有的文化、特色发扬传承下去。

2.充分发挥协会外联力量。有了赞助单位的支持,各个社团的活动质量才会大幅度地提高,广大同学开展活动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鼓舞和提高!建立长期的合作单位,保持长期的合作的趋势,这样社团活动就会少了很多的局限性,社团组织才会慢慢壮大起来。

3.跟随时代步伐,把握时代机遇,与时俱进将永远成为社团工作创新的具体手段。例如北京申奥的成功,许多体育竞技类协会都开展了“迎接 08奥运、展我学子风貌”的健身活动。另外社团还要时刻关注当代大学生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当代大学生最需要什么。现在很多大学生迫于巨大的就业压力,在校期间就努力做兼职和寻找锻炼的机会,但社会上的陷阱很多,很多不法之徒就利用当代大学生的这种心理设下陷阱,导致许多大学生上当受骗,给大学生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借于这类现象的存在,很多社团组织通过开展专家讲座、受害人的现身说法、图片文字展、发放安全手册等形式的活动,来告诫和提醒身边的每一位同学,整个活动得到了社会及广大同学的一致认可。

4.开放性创新。学生社团要树立开放意识,努力打破系、校的界限,加强学生社团之间的联系沟通与协作交流,积极进行社团的跨系、校的交流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社团自身发展,提高学生社团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四、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1.提高大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增强大学生人格自我完善意识。人有自觉的能动性,这种本性就决定了人从开始接受教育时就不是纯粹地被动接受,而是有选择、有取舍、有目的地主动接受。社团活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培养强烈的自我构建意识,培养自尊、自重、自爱、自强的精神,促进了学生对人生价值的肯定和对高尚人格的渴求。在社团里,每个成员都是集体的主人,有权利管理社团的事务和活动,有义务为社团的生存和发展作出贡献,这种形式充分体现了成员的主体意识,发挥了大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互动中更清楚地认识了自我,这种主人翁的地位和成员间的互动也促使每个成员更加追求自我完善。

2.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富于创新性、协调性的思维习惯。社会发展不仅要求大学生要有较好的专业知识,更要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其在人才竞争中的地位。他们积极主动地通过社团寻找适合自己的舞台,充分挖掘自身潜在的创新能力,提高实践能力,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3.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大学生的自信,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通常一个成功的大型活动的举办需要良好的团队合作力量,从策划到组织再到实行等,单凭一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因此,如何发挥团队精神,成功把活动举办好是关键。群体氛围能提高工作效率,成员之间充满信任,从而能激发成员的创造力;群体内高度的凝聚力,会提高群体成员的士气,明确活动的动机,自觉地努力完成工作。而当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时,则产生了高峰体验,加强了对自我的肯定,从而自信心有了显著提高。

4.人际关系有良好的改善,自我广延能力得到体现。大部分同学在社团中或在班级工作中与同学们相处得都很融洽,人际关系良好,有热情交往的能力。人际关系是生活中的一门艺术,如何进行恰当的沟通,在一个人的成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社团活动的参与,增加了与同学们接触的机会,交流也随之增多,增进了同学们的友谊。而且,也学会了如何化解对于一个活动方案产生的不同意见的冲突,学会了如何能够在竞争中合作。

5.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道德素质,即一定社会价值观念内化成人的个性的有机组成部分,并表现为个性的倾向性、动力性的稳定的特征,具有主体性、实践性和内化性的特点。社团活动过程中的相互交往和相互作用。从某种层面上看,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教师教学的延伸,学生学习活动的继续和自身知识积累的升华。尤其是专业社团活动,可以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对课程知识学习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拓展智力水平,激发创新欲望,提高创新能力,有利于将来更好地发展。

五、结论

作为大学生步入社会的桥梁,与社会沟通的渠道,高校社团在大学生健康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可以通过社团各种活动不断用社会规范约束着自己的行为,学习与社会相适应的各种规范、知识、技能和生活方式,使自己在各个方面得到协调发展,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并与社会之间达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和协调。总之,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在培养大学生创造能力、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在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社团活动定会为培养高素质、高质量人才,发挥其自身特色作出应有贡献。

[1]王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2]李晓兵,颜洁丽.论高校社团文化的思想教育功能[J].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1).

[3]陈衷,佳帆.大学时期要做的 50件事[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朱 岚)

G455.7

A

1001-7836(2010)03-0037-02

2009-12-01

许峰 (1982-),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助教,辅导员。

猜你喜欢

社团组织高校学生社团
缤纷社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河北省遥感应用协会被评为河北省5A级社团组织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群体决策中隐性社团组织的识别
全国各省、市、区期刊工作社团组织名录
苏区社会格局中的社团组织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