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冀州地区的人口流动
2010-08-15刘广瑞
刘 广 瑞
(邯郸学院 科研处,河北 邯郸 056005)
魏晋南北朝时期冀州地区的人口流动
刘 广 瑞
(邯郸学院 科研处,河北 邯郸 056005)
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冀州的地理界定和历史地位入手,着重结合冀州地区人口流动的由外徙内和由内迁出两种类型的史料,分析人口流动的特点。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北中南部地区已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且在精神层面上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冀州;河北中南部;人口流动;魏晋南北朝
人口流动问题,历来引起学者的重视。昔陈寅恪先生曾经指出:
晋代自八王之乱以来,战乱相寻,天灾迭萌,人民除了不能走或不愿走的以外(此种人产生的影响与流民一般大),都外逃以避难。胡族统治者为了控制人口,也凭藉武力,强迫徙民。由此出现了北方人口大流动的现象。两晋南北朝三百年来的大变动,可以说就是由人口的大流动、大迁徙问题引起[1]。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历史上黄河流域人口第一次大流迁。在这一历史时期,以冀州为中心地区的人口流动趋向及由此引起的社会变化,既是魏晋南北朝社会变迁的反映,也是冀州本地区历史地位变化的关键时期。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冀州地理界定及历史地位
冀州,在历史上作为一个行政地域单位,包涵 3个含义:首先,相当于今省一级的行政单位;其次,相当于今设区市的一级行政单位;最后,相当于今县一级的行政单位。3个级别的冀州所指范围不尽相同。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冀州是指省一级别的行政地理单位。曹魏时期将冀州治所从邺迁到了信都(今冀州市旧城),下辖 13个郡国,辖境覆盖了今河北中南部及山东、河南一小部分。西晋时期,冀州统 13郡国 83县,辖境覆盖了今河北中部及山东东北一部分。后赵、冉魏时期,冀州统 16郡,辖境与西晋大致相同。前燕时,冀州初治常山,后徙信都,领 13郡,辖境与后赵大致相同。前秦,以冀州牧镇邺,另置冀州刺史,治信都,辖 21郡国,辖境与曹魏时期大致相同。后燕,冀州治信都,统 23郡,辖境与前秦时期大致相同。北朝时,冀州所领4郡辖境覆盖了今河北中部及山东东北一部分。可见,魏晋南北朝时期,冀州辖境最盛时包括今河北中部和南部、河南北部、山东东北部一小部分。随朝代的更替,冀州辖境由大渐小。所以,历史上的冀州辖境具体范围因时而异。与此相对应,反映这一历史时期的古代文献对冀州一语的具体运用便有了不同的空间含义,它有时指省一级别的,即包括河北中南部地区,与幽州对称,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冀州;有时指设区市一级的,如清代直隶冀州,辖武邑、衡水、新河、南宫、枣强等县,辖今衡水市南部和邢台市东北部地区;有时指县一级的,如今天的冀州市。本文所指的冀州便是魏晋南北朝时冀州辖境强盛时主要行政区域,即今河北中南部地区。
东汉时,冀州乃是“天下之重资也”[2]191,“民人殷盛,兵粮尤足”[2]6之地。经曹操经营,“冀州户口最多,田多垦辟,又有桑枣之饶,国家征求之府”[2]499。“晋永嘉大乱,幽、冀、青、并、兖等州及徐州之淮北流民相率过淮,亦有过江在晋陵郡界者”[3]1038。北魏以后,“河北数州,国之基本”“国之资储,唯藉河北”[4]380。这些都反映了冀州所在的河北中南部已呈现初步开发的趋势。冀州“其地有险有易,帝王所都,乱则冀安,弱则冀强,荒则冀丰”[5]423。可见,河北中南部历史地位的重要性。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冀州地区的人口流移
(一)由冀州往外迁徙
1)魏黄初元年(220年) ,曹丕“欲徙冀州士家十万户实河南”,后因辛毗等反对,“帝遂徙其半”[2]696。
2)嘉平四年(252年),关中饥,司马懿“表徙冀州农夫五千人佃上邽”[5]785。
3)西晋末,五胡崛起中原,晋室倾覆,中原人民相率南迁,形成了“黄河流域历史上有记载以来的第一次人口大迁徙”[6]292。据谭其骧《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7]一文研究晋永嘉之乱后,属冀州河北地区在外省侨置郡县的有:江苏省有长乐等郡县;安徽省有阳等郡县;湖北省有邯郸县;河南省有广平郡、广平县;山东省有武强等郡县。
4)在长江下游,据《宋书》记载“冀州刺史,江左立南冀州,后省。义熙中更立,治青州,又省。文帝元嘉九年,又分青州立,历城,割土置郡县。领郡九,县五十,户三万八千七十六,口一十八万一千一”[3]1098。另外“侨置魏郡、广川、高阳、堂邑等诸郡,并所统县并寄居京邑,改陵阳为广陵。孝武宁康二年,又分永嘉郡之永宁县置乐成县”[5]463。在南徐州、徐州也有冀州侨民。南徐州所领南清河郡,“领县四,户一千八百四十九,口七千四百四”[3]1044;徐州所领阳平郡“领县三,户一千七百二十五,口一万三千三百三十”[3]1051。
5)在长江中游,包含有冀州南迁人口的则有雍州侨置的广平郡和弘农郡。广平郡,“江左侨立,治襄阳,今为实土。《永初郡国》及何志并又有易阳、曲周、邯郸,并见在。无酂、比阳。徐无复邯郸县。易阳、曲周,孝武大明元年省。邯郸应是土断省,领县四,户二千六百二十七,口六千二百九十三”[3]1141。所领广平县“南度以朝阳县境立”[3]1141,酂县、比阳县、阴县。弘农郡,“宋明帝末立,寄治五垄。领县三,邯郸县、圉县、卢氏县”[3]1144。
6)据《城固县志》乡村条记载,该县在清初有“邯郸村”。这个村名可能就是西晋末邯郸南迁移民留下的地名。城固县属今陕西汉中地区。由此可见,邯郸一带南迁的人口为数不少[6]295。
7)东晋建武元年(317年),晋将邵济“攻勒渤海,虏三千余人而还”[5]2727。
8)前燕四年(340年),慕容皝遣兵“进渡武遂津,入于高阳,所过焚烧积聚,掠徙幽、冀三万余户”[5]2821。
9)前燕十三年,河北大乱,流民二十余万渡河投奔了东晋,十一月,司、冀二州氐、羌流民相率西归,路由枋头,共推苻洪为主,“有众十余万”[5]2868。
10)冉魏永兴二年(351年),“贱盗蜂起,司冀大饥,人相食。自季龙末年而闵尽散仓库以树私恩。与羌胡相攻,无月不战。青、雍、幽、荆州徙户及诸氐、羌、胡、蛮数百余万,各还本土,道路交错,互相杀掠,且饥疫死亡,其能达者十有二三”[5]2795。
11)前秦建元二十一年(385年),符丕“率男女六万余口进如潞川。骠骑张蚝、并州刺史王腾迎之,入据晋阳”[5]2941。
12)后燕二年(385年)十一月,慕容农镇龙城,“农于是创立法制,事从宽简,清刑狱,省赋役,劝课农桑,居民富赡,四方流民前后至者数万口。先是幽、冀流民多入高句丽,农以骠骑司马范阳庞渊为辽东太守,招抚之”[8]3356。
13)西晋建兴三年(315年),后燕“废代郡,悉徙其民于龙城”[8]3382。
14)西晋建兴四年,后燕慕容德、慕容麟“击贺讷,追奔至勿根山,讷穷迫请降,徙之上谷,质其弟染干于中山”[8]3388。
15)北魏天兴元年(398年),占据燕南赵北地区,后燕慕容德“自邺帅户四万南徙滑台”[8]3461。
16)北魏天兴元年正月,拓跋珪“徙山东六州民吏及徙何、高丽杂夷三十六万,百工技巧十余万口以充京师”[4]32。
17)北魏天兴元年十二月,拓跋珪“徙六州二十二郡守宰、豪杰、吏民二千家于代郡”[4]34。
18)北魏泰常三年(418年),明元帝拓拔嗣再“徙冀、定、幽三州徒何(鲜卑慕容部)于京师”[4]58。
19)北燕太平六年(414年)五月,冯跋遣褚匡出辽西临渝,从海道到章武,迎取冯氏旧邦党族,“匡寻与跋从兄买、从弟睹自长乐率五千余户来奔,署买为卫尉,封城阳伯,睹为太常、高城伯”[5]3131。
20)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6年)三月,“徙定州丁零三千家于京师”[4]102。
21)北魏永平五年(512年),河北饥“令饥民就谷燕、恒二州及六镇”[8]4602。
22)北魏武泰元年(528年),北镇流民在河北起义,“幽州平北府主簿河间邢杲,率河北流民十余万户反于青州之北海,自署汉王,号年天统”[4]258-259。
23)北魏永安元年(528年),尔朱荣镇压葛荣起义,流民“流入并、肆者二十余万”[9]4。
(二)由外地迁往冀州和冀州内郡国之间的流移
1)西晋永兴三年(308年),并州饥荒,数为匈奴所掠,都县莫能自保,“东嬴公腾之镇邺也,携并州将田甄、甄弟兰、任祉、祁济、李恽、薄盛等部众万余人至邺,遣就谷冀州,号为‘乞活’”[5]1624。
2)西晋末年,石勒起兵,河北人口四散流移,或避居青、齐,或过江南徙,或往依并州刘琨,或流落辽西段氏和辽东慕容廆。后来,流移并州的士众得不到刘琨的存抚,于是又流落幽州,归王浚,而王浚谋称尊,不理民事。这部分流民又往辽西、辽东,投奔段氏和慕容氏,慕容廆以冀州流民数万家侨置冀阳郡。晋建兴二年三月,石勒拔蓟,杀王浚,分遣流民各还乡里。
3)晋建兴二年七月,石勒破茌平(今山东平西南)、酸枣〈河南延津西南),“徙降人二万余户于襄国”[5]2724。
4)刘汉建元元年(315年),石勒“徙平原乌丸展广、刘哆等部落三万余户于襄国”[5]2725。
5)刘汉麟嘉元年(316年),石勒部将支雄、逯明“击宁黑于东武阳,陷之,黑赴河而死,徙其众万余于襄国”[5]2725。
6)刘汉麟嘉元年十二月,石勒“迁阳曲(今山西阳曲西南)、乐平(今山西昔阳)户于襄国”[5]2725-2726。
7)刘汉光初元年(318年),勒攻靳准,“巴帅及诸羌羯降者十余万落,徙之司州诸县”[5]2729。
8)后赵元年(319年)五月,石虎“徙陈川部众五千余户于广宗”[5]423。
9)后赵七年,石虎克石梁,“执刘岳及其将王腾等八十余人,并氐羌三十余人,送于襄国”[5]2698。
10)后赵太和二年(329年),破上邽(今甘肃天水)杀汉刘熙、刘胤及其王公卿校三千余人,“徙其台省文武、关东流人、秦雍大族九千余人于襄国”[5]2701-2702,“徙氐羌十五万落于司、冀州”[5]2745。
11)后赵建平四年(333年),“徙关中豪杰及羌戎内实京师”,“以(符)洪为龙骧将军、流人都督,处于枋头”[5]2867,姚弋仲“率部众数万迁于清河”[5]2960。
12)后赵建武二年(336年),“索头郁鞠率众三万降于季龙,署鞠等一十三人亲通赵王,皆封列侯,散其部众于冀、青等六州”[5]2764。
13)后赵建武四年,石虎拔令支,“乃迁其户二万余于雍、司、兖、豫四州之地”[5]2768。
14)后赵建武五年九月,后赵将费安破晋石城,遂掠汉东,徙七千余户于幽冀二州。“遂掠汉东,拥七千余户迁于幽、冀”[8]3034。
15)后赵建武五年九月,石虎以李农“监辽西北平诸军事、征东将军、营州牧,镇令支”[5]2770,后“以辽西迫近燕境,数遭攻袭,乃悉徙其民于冀州之南”[8]3035。
16)前燕建熙五年(364年),燕将李洪“拔许昌、汝南、陈郡,徙万余户于幽、冀二州”[8]3195。
17)前秦建元十六年(380年),苻坚以长乐公苻丕“都督关东诸军事、征东大将军、冀州牧,”“分三原、九嵕、武都、汧、雍氐十五万户,使诸宗亲各领之,散居方镇,如古诸侯。长乐公丕领氐三千户”[8]3295。
18)后燕建兴二年(387年),慕容垂“立刘显弟可泥为乌桓王,以抚其众,徙八千余落于中山”[8]3379。
19)北魏天兴元年(398年)九月,乌桓张超“收合亡命,聚党三千余家,据勃海之南皮”[4]33。
20)北魏泰常三年(418年)五月,攻北燕,掠其民万余家而还。延和二年(433年),北魏楼勃“别将五千骑围瓦城(据校勘记,“瓦城”应为“凡城”),文通守将封羽以城降,收其民三千余家”[4]82。
21)北魏延和三年六月,拓跋健“督诸军讨和龙,芟其禾稼,徙民而还”[4]84。
22)北魏太延元年(435年),拓跋丕伐北燕,“丕等至于和龙,徙男女六千口而还”[4]85。
23)北魏太平真君五年(446年),北部民反抗被镇压,将近“五千余落”被“徙冀、相、定三州为营户”[4]97。
24)北魏太平真君六年,魏“南略淮泗以北,徙青、徐之民以实河北”[4]100。这次数字不明,估计规模不小。
25)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北魏“略金乡、方与,迁其民五千家于河北。高凉王那至济南东平陵,迁其民六千余家于河北”[4]100。
26)北魏太平真君八年二月,将“高阳易县民不从官命,讨平之,徙其余烬于北地”[4]101。
27)北魏太平真君十二年,拓跋焘兴师南下,兵锋直达长江北岸,“降者不可胜数”,正平元年“以降民五万余家分置近畿”。后发生“南来降民五千余家于中山谋叛”[4]106,证实被安置在河北的也不少。
28)北魏兴安元年(452年),镇压陇西屠各王景文起义,“徙其党三千余家于赵、魏”[8]3982。
29)北魏延兴元年(471年),镇压沃野和统万敕勒反抗,迁徙“于冀、定、相三州为营户”[4]135。
30)北魏景明三年(502年),破鲁阳蛮“徙万余户于幽并诸州及六镇”[8]4521。
31)北魏孝昌元年(525年)六月,北镇起义失败后,“时北镇降民二十余万,诏昱为使,分散于冀、定、瀛三州就食”[4]1293。后成“众号百万”的起义大军,邺下一战,“数十万众,一朝散尽”[10]。
32)北魏永安三年(530年),高欢率流民二十多万自并肆入河北[9]4。
33)东魏天平元年(534年),迁都邺城。“是时诏下三日,户四十万狼狈就道”[4]1806。《魏书》载“改相州刺史为司州牧,魏郡太守为魏尹,徙邺旧人西径百里以居新迁之人,分邺置临漳县”[4]298。
34)东魏天平三年,元善见诏“尚书可遣使巡检河北流移饥人”[4]300。
35)北齐天保三年(552年),高祥率军“伐库莫奚,大破之,俘获四千人,杂畜十余万”[8]5077,“分赉将士各有差。以奚口付山东为民”[9]56。
36)北齐天保四年,高洋破契丹,“虏获十万余口、杂畜数十万头”,“所虏生口皆分置诸州”[9]57。
37)北齐天保八年,“议徙冀、定、瀛无田之人,谓之乐迁,于幽州范阳宽乡以处之。百姓惊扰”[11]。
38)北周宣政元年(578年),诏“山东流民新复业者,及突厥侵掠家口破亡不能存济者,并给复一年”[12]115。
39)北周大象二年(580年),杨坚将“邺城邑居皆毁废之”[12],徒其民散居各郡县。
如上所列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冀州的人口流移从地域上讲,或由外徙内,或由内迁出两种。由冀州往外迁徙型,迁徙地有今河南、江苏、安徽、湖北、山东、甘肃、陕西、辽宁、山西及朝鲜半岛等地。由外地迁往冀州型,主要来自山西、山东、河南、辽宁、甘肃、陕西等地。迁移的范围也很广阔,东到朝鲜半岛,西到陕甘地区,北至山西北部,南到江南。除了以上两种类型,还有途经河北而散居诸州郡者。居民的迁徙大多是被迫的,或因饥馑就食;或逃避战乱;更多的是统治者虏掠人口,充实京畿或开发某一地区;有的是为了控制豪右,巩固地方统治;还有的是为了调整河北地区土地与人口分布的不均,形成这种由狭乡徙之宽乡的移民现象。从移民成分看,移入冀州的有北方诸少数民族及流民降户、秦雍大族、青齐土民和晋宋降户等,流出的大多是本地汉民及徙来移民。
魏晋南北朝时期,冀州人口流动频繁,对河北中南部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人口流动形式之一就是汉族的外迁和少数民族的内迁,两者又促进了民族融合。汉族外迁表现在冀州人往外迁徙型。魏晋南北朝时少数民族的内迁表现在东北的契丹、库莫奚、北部的鲜卑等民族由辽东经辽西、幽蓟、中山至襄国、邺城等地。西北的氐、羌等民族由西北穿过太行山脉经中山、常山至襄国、邺城。汉族的外迁与草原民族的内徙,引起了汹涌蓬勃的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运动,这大大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在物质层面上,河北中南部得到开发。首先,起自曹操据有邺城,至永嘉之乱告终,河北中南部得到初步开发,区域位置的重要性逐渐加强。其次,东魏北齐时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历经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北东部的面貌虽然还没有多大的改变,但其中部和南部,都有了较大的变化,河北在中原王朝心目中的地位提升了”[13]。在魏晋以前,河北中南部并不起色,经过魏晋南北朝后,人口重要迁移地如襄国、邺都成了繁华的都市。在精神层面上,汉化和胡化同时进行,但汉化是主流。西晋以前河北中南部的世风民俗本来东南西北兼而有之,但魏晋时期大批少数民族和流民的迁入迁出使得民风变得更加胡化。同时,在服装饰物、房屋建筑、饮食习惯、婚丧嫁娶等方面,也明显地融入了少数民族的习俗。
[1] 陈寅恪.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M].合肥:黄山书社,1987:113.
[2] 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 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 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5] 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6] 孙继民.河北经济史: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7] 谭其骧.长水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99.
[8] 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9] 李百药.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10] 李延寿.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1756.
[11] 魏徵.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676.
[12] 令狐德棻.周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1:116.
[13] 蒋福亚.魏晋南北朝河北经济的发展[M]//蒋福亚.魏晋南北朝经济史探.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61-74.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of Jizhou Area in the Period of Wei-jin and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LIU Guang-rui
(Depart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Handan College, Handan, Hebei 056005, China)
This article, starting with the defining of the geographical and historical position of Jizhou in the period of Wei-jin and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data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migrating into and out of Jizhou area,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and holds that, in the period of Wei-jin and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Hebei was the national economic centre and had apparent changes in spiritual realm.
Jizhou;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Hebei; floating population; Wei-jin and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K235
A
1673-2065(2010)06-0033-04
2010-06-18
刘广瑞(1982-),男,河北沙河人,邯郸学院科研处教师,历史学硕士.
(责任编校:卫立冬英文校对:吴秀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