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戈尔巴乔夫成为苏共最高领导人之原因简析

2010-08-15

怀化学院学报 2010年12期
关键词: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解体

蔡 舰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长沙 410081)

戈尔巴乔夫成为苏共最高领导人之原因简析

蔡 舰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长沙 410081)

文章指出苏联解体不是不可避免的,作为苏共最后一任总书记的戈尔巴乔夫不具备大国领袖的综合素质以及戈氏上台之后推行的激进改革是引发国家解体的直接原因。20世纪80年代苏联所面临的复杂国内背景和国际形势以及苏共领导集团的历史传统和戈氏个人资质等因素共同促使戈氏得以在1985年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认为苏共历史上始终缺乏成熟的制度来选拔和培养党和国家事业的未来接班人,这也是导致苏共亡党、苏联亡国的重要因素,值得深入思考与借鉴。

戈尔巴乔夫; 苏联; 民主集中制; 终身制

Abstract:This paper pointedout that the disintegrationof the Soviet Union is not inevitable.G orbachevwas the last general secretaryof the Soviet Communist Party,but he did not have the quality of the leaders of major powers,his radical reform is the direct cause of the disintegration.Why G orbachev to become the top leaders of the Soviet Union in 1985?This paper analyzed the reasons from four aspects: The complex domestic background of the Soviet Union,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in 1980s,the evolution of the Soviet Communist Party leadership groups and the quality of G orbachev.In Soviet history,has never mature systemfor selection and training the future leader of the party and the state's.This is an important reason leading to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Soviet Union,and it is worthy of deep thinking and reference.

Key words:G orbachev; the Soviet Union; Democratic Centralism; Tenure

1991年苏联解体,堪称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为重大的政治事件之一,综观苏联演变和解体的全过程,它不是因外敌入侵而瓦解,也不是因重大自然灾害而滋生变故,而是在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领导集团推行所谓“改革”的过程中亡党亡国。1985年3月,戈氏成为苏共中央总书记,此后不久即正式提出“民主化”、“公开性”和“舆论多元化”的口号。1988年6月,苏共十九次代表大会更进一步提出“人道、民主的社会主义”。且不论这一系列举措初衷如何,仅从历史事实上看,其直接后果在于苏联当局大开反社会主义制度、反苏联国家历史、反经济建设成就之绿灯,同时开放西方敌对意识形态,严重扰乱了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进而引发国内政治动乱、民族分裂,各加盟共和国出现严重离心倾向,反对派开始夺取各地政权。戈氏在此过程中应对乏力,步步屈从、退让,最终在1991年8月,苏共解体,同年12月25日,苏联亡国。

苏联解体近二十年来,俄、中乃及西方学者均对剧变产生的原因作过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诸多探究,尽管立场未尽相同、观点莫衷一是、评价更是迥异,但是有一点是多数研究者所达成的基本共识,即:戈氏上台后推行的激进改革是引发解体的直接原因。这一点也为戈氏本人所不得不承认。①

作为事件的亲身经历者,许多前苏联政要、俄罗斯学者都坚决否认苏联解体是不可避免的。如前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利加乔夫在2000年应邀访华时明确表示“苏联剧变和苏共垮台不是不可避免的”,改革未能得到循序渐进的实施,而以戈尔巴乔夫、雅科夫列夫、谢瓦尔德纳泽等为首的另一伙人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政治和经济的混乱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1]前俄罗斯联邦部长米哈伊诺夫认为,尽管当时(指苏联后期——笔者注)社会存在导致解体的因素,但同样存在能够消除这些因素、维护国家统一的足够有力的机制,这里的关键在于其领导人在制定大政方针时如何发扬成绩、纠正时弊。[2]很明显,戈尔巴乔夫既没有能够“发扬成绩”,也没有能够“纠正时弊”,于是导致解体的因素在1991年形成合力爆发,国家崩溃不可避免。前苏联著名持不同政见者、哲学家、社会学家亚历山大·季诺维也夫认为,苏联几十年的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尽管问题和困难也随之出现,但是“苏联完全有能力去战胜这些困难”,“苏联解体前,苏联社会所呈现出来的问题、弊病的严重程度,还不足以发展到非要削弱和搞垮这个国家的地步,然而,苏联的领导人和意识形态的理论家们的表现却是恰恰相反”。[3]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政要和学者对苏联解体持必然观点,但其中大多是苏联解体的获益者,如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

目前不论是中、俄还是西方,针对苏联解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原因探析和教训总结,对于引发解体的关键人物戈尔巴乔夫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他成为苏共中央总书记之后所进行的激进改革的得与失。另有部分亲历者指出戈氏并不具备国家领导人的素质。前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曾在《返回政治》一书中明确指出“戈尔巴乔夫不适合当领导人。这是一个错误,我们的错误”。[3]在其另一著作《大动荡的十年》中,他对此作了详细分析:

“我曾详细而公平地分析了改革的年代,仔细研究过国家领导层及其领袖的一个个行动。现在我作出了肯定的结论——就其气质和性格,戈尔巴乔夫不能成为真正的国家首脑。他不具备充当国家首脑的素质。”

“他既没有行动纲领,也不想有行动纲领。他做事往往是心血来潮,而且往往受他人左右。”“他秉性妥协性格变成了无原则的妥协,总是在对立力量之间两面倒,时而讨这部分人欢心,时而讨那部分人欢心,一而再玩弄手腕。”[4](P366-369)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何以能够成为苏共中央总书记?何以能够获得苏联最高权力?何以能够成为一个超级大国的领袖?本文就此进行一番探讨。

一、20世纪80年代苏联面临的国内社会背景迫切需要改革者上台

作为世界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经济建设曾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到20世纪70—80年代,苏联社会人民生活稳定,普遍享有较高程度的教育、医疗、社会公用服务保障,同时也具备突出的科技和军事实力,成为世界两个超级大国之一。在这一时期,苏联平均每10个家庭中已经有9个家庭拥有电视机,有7个家庭拥有洗衣机,有9个家庭拥有电冰箱。在70年代末,苏联私人轿车总数达1 200万辆,平均每7个家庭就有一部私人轿车。苏联公民在银行的储蓄存款超过200亿卢布,人均达1 000卢布。70年代苏联人民的文化程度也达到较高水平,平均每1 000人当中有650人受过高等和中等教育。苏联大多数的工业产品类型在生产规模上占主导地位,而在钢、金属切削车床、拖拉机、干线内燃机车、电动机车、水泥等重要类型工业产品的生产上位列世界第一。当时苏联勘探出来的铁、锰矿石储量以及煤和天然气储量也均占世界第一位。②

然而在此过程中,由于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苏联经济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若干问题。首先是粮食产量不足,苏联长期重视工业发展,而忽视农业发展,以致于国内粮食产量难以满足国民生活需求,经常需要到国外购买,产生了对粮食进口的依赖。其次是国内工业比重失调,由于受国际军备竞赛影响,苏联过分重视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发展,军工综合体开销巨大,极大影响了全国经济的良性发展。此外,由于西方实施的技术封锁,苏联的电子计算机等新兴科技没有能够跟上世界一流的步伐,这也影响到了世界新科技革命形势下国家的长远发展。

更为严重的是,20世纪80年代苏联政治体制僵化,官僚主义作风盛行,民主集中制流于形式。干部队伍的长期稳定使得各级领导层逐渐腐化蜕变,特权阶层日益膨胀,由此造成苏共与人民群众日渐脱离,执政基础逐步丧失。而勃列日涅夫等苏联领导人满足于既有成就,不重视对客观情况发展变化的研究,缺乏锐意进取和改革创新精神,并且生活上贪图享乐,使得社会上层奢侈浮华之风日益滋长,这也直接导致了社会矛盾趋于尖锐。广大民众迫切需要一位有魄力的改革者走上历史的舞台。

二、国际形势迫切需要能够缓和苏联与西方、与中国关系的领导者上台

20世纪70-80年代,苏联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首先是与西方的冷战愈演愈烈。苏联实力的不断增强引起了资本主义竞争对手的不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从多个层面竭力遏制苏联的发展。政治上扶植苏联持不同政见者和地区分裂势力活动,破坏苏联国内稳定;经济上控制国际原油和天然气出口价格,减少苏联外贸收益;在军事上进行军备竞赛,损耗苏联国力;意识形态领域大搞和平演变思想渗透,妄图颠覆社会主义政权。与此同时,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苏联领导人对于国际形势盲目乐观、过于自信,于是走上了对外扩张争霸、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道路。1979年12月,苏联悍然出兵阿富汗,结果历时十年、损兵五万,不仅成为国民经济的沉重负担,也极大影响了苏联的国际地位与形象。其次是与中国关系长期处于非正常状态。中苏两国在20世纪50年代本是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友好盟邦,但是由于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和双方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以及领土争端问题,两国关系在60年代走向破裂,进而演进成为70年代的全面对抗。中苏关系的破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美关系的缓和与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对于当时的苏联而言,如果继续与中国为敌则必将在国际形势上陷入更为被动的处境。

在这一世界环境下,苏联迫切需要能够缓和苏联与西方、与中国关系的领导者上台,而戈尔巴乔夫正是这一角色的合适人选。戈氏在担任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时即与西方国家领导人有过多次接触,并被西方普遍认为是值得打交道的人。在缓和中苏关系上,戈尔巴乔夫也做出了许多积极行动。1989年3月14日,刚刚继任总书记的戈尔巴乔夫即与前往苏联参加前任苏共总书记契尔年科葬礼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鹏举行单独会谈,明确表达了改善双边关系的真诚愿望。1989年5月15日,戈尔巴乔夫访华,促使了两国关系的全面恢复。

三、苏共始终未能形成选拔培养接班人的成熟体制

1898年,苏共前身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1917年通过十月革命夺取政权,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成立。如从1917年算起,至1991年垮台,苏共执政时间共计74年。在此期间,苏共领导集团主要分为列宁、斯大林、勃列日涅夫、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5个时期。

在苏共执政初期,列宁对领导层的人员配置有过较为科学合理的设想,如1922年列宁曾在政治局会议上说:“同志们,我们已是年过半百的人了,而你们,同志们,大家都是四十来岁的人。我们应当培养接班人,培养三十多岁和二十来岁的人,要从中选拔并培养他们逐渐担负起领导工作。”[5](P24)1922年底,列宁在《给代表大会的信》中分三个层次对6位中央委员依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首先是斯大林和托洛茨基这两位中央的“杰出领袖”,二人都是43岁;其次是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二人同为39岁;再次是两位“年轻的中央委员”布哈林和皮达可夫,分别为34岁和32岁。列宁在“政治遗嘱”中提到的这6位中央委员具有这样的年龄结构绝非偶然,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列宁关于领导层人员配置需要新老结合以保证党和国家的事业后继有人的思想。

然而到了斯大林时期,由于国内因素和国际形势的双重影响,苏联的中央集权大大加强,斯大林本人掌握最高权力长达29年之久,直到去世。领导干部的终身制给后来勃列日涅夫时期出现的“老人政治”埋下了伏笔。更为严重的是斯大林没有留下合理的接班人选拔制度,在他逝世之后,赫鲁晓夫通过内部政治斗争清除贝利亚、削弱马林科夫才得以登上权力金字塔的顶峰。

在赫鲁晓夫时期,苏共进行了若干改革,也规定了领导干部的任期制,但是鲁莽的政治经济改革引发了国内政治的不稳定。1957年莫洛托夫、马林科夫等人在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上提议撤换赫鲁晓夫党中央第一书记的职务并获得通过,然而赫鲁晓夫借助军队力量紧急召开“中央全会”,一举反败为胜将莫洛托夫等人打成“反党集团”。尽管如此,赫鲁晓夫最终还是在国内政治斗争中下台,1964年苏共中央主席团趁赫鲁晓夫在外度假之机召集中央委员开会,秘密决定罢免赫鲁晓夫,后逼迫赫鲁晓夫“辞职”,由勃列日涅夫接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

勃列日涅夫废除了赫鲁晓夫的干部任期制度,干部政策的长期稳定和任人唯亲直接导致了“老人政治”、“庸人政治”局面的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领导层愈加老化,甚至“其中许多人并无特殊的才能,已在台上呆了二三十年,如今由于自然规律的关系已不能履行职责。尽管如此,至今他们全都占着位子不下来”。[6](P12)苏联领导层的老化和不思变革也直接导致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迟滞,各种社会问题和危机不断积累,最终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诱因。

勃列日涅夫于1982年去世,其后两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安德罗波夫与契尔年科均是老态龙钟、病夫执政,在三年时间里相继去世。在此情况下,年轻的戈尔巴乔夫成为了苏联的最高领导人。

透过苏共历代领导集团更替的历史演变,可以看出苏共在最高权力的交接过程中始终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始终没有成熟的制度和相应的措施来保证最高权力的平稳交接。在产生新的最高领导人的问题上,往往仅由处于权力高层的极少数人决定,上千万的广大党员没有发言权,甚至一般的中央委员也没有发言权,民主集中制形同虚设。如此一来就出现了两个严重弊端,一则易于引发国内政治权力斗争,如赫鲁晓夫通过非常规手段翦除贝利亚、削弱马林科夫才得以掌握大权;二则难以保证产生各方面素质都足够优秀的领导人,如病夫契尔年科的上台,就完全是在台上长期执政的既得利益集团继续维护自身权力、地位与利益的结果。

二是始终存在领导职务终身制的消极影响。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均是在总书记的任上去世,赫鲁晓夫虽然提出了干部任期制,但是并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准备带头放弃权力而选择退休,相反他在批判斯大林高度集权的同时又为自己谋求大权独揽,在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同时又希望形成对自己的个人崇拜。到了勃列日涅夫时期,干部队伍长期稳定,乃至出现勃氏执政后期政治局委员平均年龄接近70岁的“老人政治”局面。干部年龄结构的过于老化对于选拔培养接班人是极为不利的。1980年,戈尔巴乔夫进入政治局,时年49岁。在老迈的领导集团当中,没有人能够成为5年之后戈尔巴乔夫登上总书记宝座的竞争者。

四、戈尔巴乔夫的个人因素

戈尔巴乔夫之所以能够进入苏联最高领导层,就其个人而言有四大决定性因素:

一是履历完整、工作经验丰富。戈氏1955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之后在共青团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委工作,直到担任团区委第一书记。1966年调任苏共斯塔夫罗波尔市委第一书记,由此走上地方党委的领导岗位。1968年8月任苏共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委第二书记,1970年4月任第一书记。戈氏于1978年11月当选为苏共中央书记,从此离开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进入中央工作。1979年11月当选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80年10月苏共中央全会增选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完整的工作履历为1985年3月11日戈氏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奠定了基础。

二是取得了勃列日涅夫等前任苏共领导人的信任。在勃列日涅夫时期任人唯亲准则大行其道的情况下,这一点也显得尤为重要。早在戈尔巴乔夫1978年成为中央书记时,契尔年科曾对戈尔巴乔夫说:“列昂尼德·伊里奇的出发点是,你站在他的一边。”[6](P10)既然获得总书记的青睐,戈尔巴乔夫平步青云也是可以预见的事实。勃列日涅夫之后,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对戈尔巴乔夫都颇为倚重。1985年3月,在决定新的总书记人选时,葛罗米柯等党内元老对戈尔巴乔夫的支持成为了戈氏上台的关键。

三是年轻而富有朝气。戈氏成为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委第一书记时年仅39岁,进入苏共中央政治局时年仅49岁。在1982年到1985年间,苏共连续三任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和几位显要的政治局委员(如苏斯洛夫、乌斯季诺夫等)相继去世,各方面都已经意识到“病夫执政”的局面决然不能再延续下去,然而政治局中的年轻干部却仅有戈尔巴乔夫一人,于是在政治局其他成员的支持下,戈氏顺利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

四是与其他可能人选相比,戈尔巴乔夫的综合素质更为突出。与长期担任乌克兰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的谢尔比茨基相比,戈氏更为年轻,更具改革精神;与利加乔夫和雷日科夫相比,戈氏进入政治局较早,资历更胜一筹。因此,戈尔巴乔夫可以说是当时苏共最高领导人的唯一合适人选。

结语

在苏共长达74年的执政历程中,始终缺乏成熟的制度和相应的措施来选拔和培养最高领导人的接班人。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干部政策的长期稳定和任人唯亲造成了“老人政治”、“庸人政治”的局面,大批年轻有为的干部难以进入国家最高领导层,严重不利于国家政治的健康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苏联面临着复杂多样的国内矛盾和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改革成为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务。在1982到1985年间三位总书记相继去世之后,政治局中最年轻的委员、时年54岁的戈尔巴乔夫成为了苏联最高领导人的唯一人选。不过戈氏并不具备一个大国领袖的综合素质,他所推行的激进改革直接引发了苏联政治和经济的大动荡,并最终导致人民离心、国家解体。其深刻历史教训值得长期思考和借鉴。在我国的发展进程中,应始终坚持党的领导,通过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来健全完善有限集权和有序民主,保证党和国家建设后继有人,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稳步前进。

[1]吴雄丞.苏联剧变的原因和教训[J].国史研究参阅资料, 2002,(23).

[2]吴恩远.关于“苏联解体的教训”一些流行观点的检讨[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3).

[3][俄]亚历山大·季诺维也夫.俄罗斯共产主义的悲剧[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4][俄]尼·雷日科夫.大动荡的十年[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5][苏]巴让诺夫.斯大林秘书回忆录[M].北京:知识出版社, 1982.

[6][俄]米·谢·戈尔巴乔夫.戈尔巴乔夫回忆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注释:

①2005年,戈尔巴乔夫分别接受了《光明日报》记者杨政和香港凤凰卫视记者赵一力的采访,明确表示操之过急的改革最终导致了国家的崩溃,见葛新生《苏联解体亲历者对改革历程的新认识》.

②见别索诺夫、普罗托季亚科诺夫《后斯大林时期的成就、问题和失败》.

The Reasons of Gorbachev become the Top Leader of the Soviet Communist Party

CAIJian
(Iunan Normal University,Public Administration College,Changsha,Hunan 410081)

K512156

A

1671-9743(2010)12-0044-04

2010-11-23

蔡 舰(1988-),男,江西九江人,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从事苏联问题与民主问题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解体
苏联1991年解体前的最后时光
“娃娃亲”因两家发展不同而解体
美空军又一退役气象卫星在轨解体
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对华和解政策探析
勃列日涅夫时期政治体制倒退及其严重后果
二十年后看戈尔巴乔夫
俄罗斯政界如何评价戈尔巴乔夫
俄罗斯有关1991、苏联解体和戈尔巴乔夫的民意调查
关于苏联解体:你所了解的一切都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