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黄道周奏疏看其军事思想

2010-08-15石美莹

怀化学院学报 2010年12期
关键词:黄道周中兴军事

石美莹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福建漳州 363000)

从黄道周奏疏看其军事思想

石美莹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福建漳州 363000)

明末名臣黄道周虽没有完整系统的军事著作,但以一介书生积极参与军国大计,多次上疏,要求改革朝政,整顿军事,在军饷、兵制、练兵、用兵、选将等方面提出许多独到的军事主张,试图实现其强兵济民、巩固明王朝统治的治国理想。在民族危亡之际,黄道周毅然出师抗清,进行了短暂的军事实践,最后以身殉国。虽然其军事思想与行动最终未能挽救明王朝覆亡的命运,但其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是值得肯定的。

黄道周; 奏疏; 军事思想

Abstract:Famous official of Ming Dynasty2Huang Dao-zhou didn't write a complete military works,but he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national military plans.He repeatedly presented his Memorial to the throne,requiring the reformon imperial government and consolidation of military management.He put forward many unique ideas about soldiers'pay and provisions,military system,military training,and generals -election,etc to strength the army and protect the people as well as to consolidate the rule of Ming Dynasty.When the nation was in peril, Huang Dao-zhou resolutely resisted the Qing troops,andfinally diedfor the nation.Although his military ideas and practice ultimatelyfailed to save the fall of Ming Dynasty,their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nd theoretical value cannot be denied.

Key words:Huang Dao-zhou; memorial to the throne; military thought

在明清易代的大变故中,有两种人面对现实作出了不同的抉择,一种是手举白幡投降清朝,出卖了人格与灵魂,最后也被清朝纳入“贰臣”之列,如洪承畴、钱谦益等。另一种却是奋起反击,以寡敌众,最后宁死不降,慷慨就义,却被清廷谥为“忠端”,如史可法、黄道周等。近年来,学界对黄道周的研究逐渐深入,但有关黄道周军事思想的研究较少,《明漳浦黄忠端公全集》中共收录其奏疏68封,其中有涉及军国大事的奏疏就有40余封,以崇祯朝最多,共30余封,(本文引用的奏疏均出自《黄漳浦集》)。[1]因此笔者不揣浅陋,试从黄道周奏疏入手,探讨黄道周这位明末名臣的军事思想,以期从另一个侧面来解读黄道周,恳请方家指正。

黄道周(1585—1646),是我国明末一位著名的政治家、理学家和爱国主义者。明末天启、崇祯年间,明王朝已处于穷途末路,政治腐败,军备废弛,内忧四起,外患纷乱,民生凋敝。在内外交困、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军事上败绩频传之际,为扶“大明王朝”这座大厦以将倾,作为一个深受儒家济世救民思想熏陶的士人,黄道周不计个人安危,多次上疏,积极参与军国大计,要求改革朝政,整顿军事,试图实现其强兵济民、巩固明王朝统治的治国理想。

孙子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计篇》)[2](P1)明末内外战争频繁,军事形势错综复杂,军事上的成败直接关系明政权的存亡,整顿军事,成了刻不容缓的事情。黄道周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历代兵家的军事思想,在奏疏中多次提出了关于军饷、兵制、练兵、用兵、选将等方面的主张,其军事思想可概括如下:

一、安定社会,停止增兵加饷

明末天灾人祸、内忧外患不绝,帝国财政入不敷出,统治者为了对内镇压农民起义,对外防御满洲铁骑入侵,只知一味添兵加饷,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到十七年(1644年),加派的三饷,达到每岁2 100多万两白银,《明史·食货志》记载“万历末年,合九边饷止二百八十万。今加派辽饷至九百万。剿饷三百三十万,业已停罢,旋加练饷七百三十余万。自古有一年而括二千万以输京师,又括京师二千万以输边者乎?”[3](P1904)这种涸泽而渔的做法,不但不能平息叛乱,反而使社会矛盾更趋尖锐,进而陷入了为御敌入侵而加派,因加派而逼民为寇,要荡寇又得加派的恶性循环中。“计绌于朝夕,议悬于岁朔,兴师则如涉海,治赋则如煮金,汩没沦胥,茫无畔岸。”(《拟汰冗滥清宿蠹以足军需疏》)形象地指出了当时的窘境。“天下岁入绌四百万,出几倍之。”国库入不敷出,而“人主不见贫国朝夕而征之;卿大夫士不见贫国朝夕而食之;将帅卒伍不见贫国朝夕百日益之。”(《拟汰冗滥清宿蠹以足军需疏》)结果自然是民不堪负,官逼民反。“饷散而不收,将骄而愈惰。”(《时务疏》)“赋多则蠹生,兵多则盗出。堆赋如堆肉,上恶而下不可食。聚兵如聚蠹,不毒人则毒其身。”(《拟汰冗滥清宿蠹以足军需疏》)

鉴于此,黄道周指出:当时四方旱灾,民力已竭,征敛不易;军队将骄兵玩,没有战斗力;剿抚失策,应重新检讨,解决的办法一是停止增兵加饷,安定社会。“兵不必多,饷不必倍”。(《拟论杨嗣昌不居两丧疏》)“谓天下之患,决不在兵饷。即一意兵饷,亦宜伏樽俎。探其要领,决不宜揭国以兵饷为事。”(《答户兵二部会议书》)为此,黄道周告诫崇祯皇帝要收民心,广积力,“罢可已之役,省不切之费,急取两定言天下之五议。”(《答户兵二部会议书》)以自己的节俭来告知天下,让老百姓都知道崇祯“端本塞源”,是为“百世之计”,希望明朝“百年磐石无事也”(《拟汰冗滥清宿蠹以足军需疏》)。二是整顿军队,汰冗省饷。“故欲治兵,则无为不可结之兵。欲足饷,则无为不可继之饷。欲汰兵,则思有不终汰之兵。欲省饷,则思有不终省之饷。”(《答户兵二部会议书》)鉴于当时的局势,应该说,黄道周从军饷入手的思路是深中时弊的,他以此为据,提出改革兵制的观点。

二、改革兵制,加强军队战力

明初朱元璋时创立卫所制度作为明代的基层军事组织,“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明史·兵志》)[3](P2175)到明中期后,随着土地兼并的发展,这种屯田自养的义务兵役制逐渐崩溃,募兵制成为明后期主要的兵制。《明史·兵志》载:宣府镇“弘治、正德以后,官军实有者仅六万六千九百有奇,而召募与士兵居其半。他镇率视此”。[3](P2242)与卫所军的自养不同的是,募兵制招收的是雇佣军,军饷全由政府拨支。政府把大量的军饷摊派到百姓头上,进一步加深社会危机,“今天下坠于阡陌,四民之半割而为兵,无事则束帛豢之,以为木人,有事则裹粮追之,如饲送马,纨衤夸之长又乐恣睢,不以百姓为意,守令庸庸以哺瞰为利,缓则索渍膏润,急则以城与敌,望风奔溃而已。”(《拟中兴十三言疏》)不仅虚耗国家粮饷,严重削弱军队战斗力,而且出现了借募兵之名贪污腐化的事件。募兵制的弊端已日益严重,黄道周效仿宋代王安石改革的保甲法,提出改革兵制的主张。

(一)“不以兵治民”。就地选民为兵,由地方官统一管理和操练,闲时耕作,战时出征,自备军需,寓兵于农,实行全民总动员。“以将帅之道一责之守令。计一邑万家而上,弓手健步,不待加额,已四、五百人。因而约之,五家为伍,伍录一人;十伍为井,得十人;九井为轨,得九十人;四轨为同,得三百六十人。井命长,轨命尉,同命率;十同之人听之邑令。”“罚平于率,而赏决于率,百同而上,总之郡守。”(《拟中兴十三言疏》)这种地方官领导下的民兵制较之募兵制,不仅节省军费开支,扩大兵源,还大大加强了防卫能力。[4](P33)他建议:“屯守之兵取于畿近,狎水土者,授之耕地,半其廪食,倍攻战之数,使各分里,以里为制。急则征其全力,缓则使自为食。”即屯兵于农,“屯急则以卫屯,战急则以卫战。”(《答户兵二部会议书》),使明政府从事急则添兵加派、添兵加派则事愈急的困境中摆脱出来。

(二)“不以远兵治近民”。废主客兵制,就地练兵。明初实行卫所军户制时,为加强对军队的控制,实行主客兵制,即当地兵和外地兵互相交错,互相挟持,防止军队叛乱,如以万全都司一卫一所嵌山西行都司之境,大宁都司五卫一所嵌蓟州守备之境,互相牵制。明末实行募兵制后,仍沿用此法,其结果是士兵不习地性,水土不服,屡吃败仗。辽左之变,朝廷为了抵御满清军队,将江淮等地的南方兵,调往关外和辽东兵一起抵抗满清军队,黄道周指出:“关东之地,百物殷阜,惯于欢娱,而使之去亲戚,就死亡,将冀为用,不亦〈束〉乎?”,“千兵所过,万人之馔,不逞无赖者因而生心。”(《拟中兴十三言疏》)不仅达不到抵御外敌入侵的目的,还可能成为祸乱的根源。为此,他认为应“一意练幽蓟通莱之兵,勿复骚然,急遐方之召,则天下之供饷可以不增,而奢酋桀骜抵隙之思可以衰息。”(《拟中兴十三言疏》)意即就地练兵,一举多得,在军情危急,以民兵代募兵又不能一蹴而就的情况下乃是一“权宜之计”。[4](P33)

(三)“不以兵治兵”。慎重对待战争,不轻易言战。在狼烟四起,遍地烽火的情况下,明朝统治者急于用军事手段平息农民军,和遏止清人西向,希望能速战速决,好抽兵合力。黄道周冷静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为今之道,不以兵治兵,但曰不以战为战而已矣。”“故惟能战之士,必战之将,而后可以不战;可以不战,而后可以与战。”(《拟中兴十三言疏》)他认为不能一味讲求拼杀,急功近利只会适得其反,应该让军队休养,恩惠于兵,充分调动士兵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为国而战。“今诚得深智之士,择要言慎,默而守之,用数百里之听,不急与叛将为难,而日与五军士欢饮荡佚,不惜千金之赏,不出数月,而叛将之首函于帐下矣。然后缉河西之旧,遵颇、牧之意,千里之地,一、二年可冀尽复也。”“但急内治而焚市虎之箧,则师不顿而功可纪矣。”(《拟中兴十三言疏》)

三、用兵有法,重视“三才之道”

在用兵战术和军队建设方面,黄道周继承和发展了《周易》“三才之道”与古人的军事思想,从“天、地、人”三个方面探讨军队建设方法,以期能得天时,用地利,致人和,做到战无不胜。

(一)“致一以定人”。要致人和,一要集中兵权,二要赏罚严明,三要选贤任能。明末战事频繁,统治者为防止将领拥兵自重,故竭力分割将权,关外有巡抚,有经略,关内有总督,有总理,到战时出征,必选二、三名地位相等者相参谋,形成多人为将,将领之间互相牵制的局面。但将权过于分散,缺乏能指挥全局的统帅,往往贻误战机,酿成大错。如辽东经略熊廷弼和巡抚王化贞不和,据《明熹宗实录》载:“经抚参商,终日争战争守,致刍粮腐于海滨,器杖朽于砂碛,道将掣于两难,士卒疲于进退,至诸臣章满公车。”很快明军就在广宁大败。而且“今之为将者,度功不遽成则挤一以为难首,逮事之欲败则持一以为祸臼”。(《拟中兴十三言疏》)出现将领之间胜利时互相争功,失败时互相推卸责任的现象,导致军心失散。因此,黄道周强调要致人和,除了集中兵权外,还要做到赏罚分明,“以画一不二责死绥之臣,致谋不同期于臣,致志不同期于死,悬必中之的,注金而射之,百日之内,其士可战矣”。(《拟中兴十三言疏》)

在边疆危机吃紧的情况下,明廷迫切需要像袁崇焕这样的封疆大吏来拯救朝廷。可惜昏庸的崇祯帝中了后金的反间计,处死了袁崇焕,就连首辅钱龙锡也被牵连入狱。黄道周挺身而出,连上三疏救钱龙锡,“凡边场事最难言,胜负相倚,一彼一此。”(《救钱龙锡疏》)“但驭将之法,不可阴骄其心,恐后帅藉口前帅,则斧钺之用不灵。”(《救钱龙锡二疏》)“今东疆之事,诸臣所嚅嚅不敢出口者,不过两言耳。不讨则必归于战,不战则必归于款。故维讨可以制战,维战可以制款。”(《救钱龙锡三疏》)终使钱龙锡获释出狱,改戌定海卫。在内外交困中,首辅杨嗣昌、宣大总督陈新甲、辽宁巡抚方一藻串通一气,力劝崇祯与清议和,黄道周连奏三疏,弹劾三人的误国行径,主张全力抗清。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凡贼之所以不灭,为不得要领,屡抚屡纵,将骄于上,卒于下,委蛇迁延,时时起,以兵单饷绌为词耳,非果尝试挫弱不复也。”(《拟论杨嗣昌不居两丧疏》)。他建议边军应择“文武匹用”者为帅,“但选诸直言敢谏之臣及诸胆识强敏者,持绣斧监诸道军,因粮于省,因兵于郡,因将于士,因赏于贼,间选十数制科,开兵冲敌,州县令其自举能者授之。”(《拟论杨嗣昌不居两丧疏》)“宋儒有言:‘边帅之材即不可得,当于缙绅廉干有识中求之’。”(《放门回奏疏》)“最切者在起废籍批鳞强项之臣,使为秦、豫、襄、庐诸道监军,但约贼平授之节钺,勿以别户分畦,销其壮志。”(《求言省刑疏》)黄道周深知要使明军增大军事上取胜的可能性,要着之一就是要使用兵者多从历代忠臣名将身上吸取兵法上的教益。崇祯十六年(1643年),他抱病编写了《广名将传》一书,从史书选录由周至明历代名将一百七十余人传记,述其功过,究其作战得失,并加韵文断赞,其“用武之先资”[5](P1)的目的显而易见。

(二)“乘五以用地”。要重视对地形的研究和利用。孙子云:“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阝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孙子兵法·地形篇》)[2](P102)黄道周进一步发展了孙子的军事思想,指出:“天地之道,动于五险,以其所生而因为之杀,故金木水火土五者,大胜之治也。”(《拟中兴十三言疏》)辩证论述了军队在金木水火土五种不同的地形条件下的行动原则,“车骑之地,不利步兵;弓弩之地,不利短击,长戟之地去剑,矛铤之地去长戟,剑之地去弓弩……故车骑所趋,必在广野,土治其胜而火赴之,不过百里而应步兵,剑所趋必在险危,祸生于金而水赴之,不过二十里而应长戟矛铤……进退之下,是皆可治水祸”。故而“为将者,度其地形,以制多寡,度出入,进退不失,故不战而常可以战,不设伏而多开径,延敌而莫之敢入也”。(《拟中兴十三言疏》)因此他强调要重新认识关外地形,“夫坌河以西,地形曲折,每百里内外而五技之胜皆具,诚委心计之将,揆悉其数……百日之内可致矣”。(《拟中兴十三言疏》)

(三)“参三以申天”。用兵机动灵活,避实击虚,出奇制胜。孙子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孙子兵法·势篇》)[2](P41)黄道周继承了这一观点,指出“师有矛,有权,有劲,有奇,有正,有疑。多疑则不奇,多奇则不疑”。(《拟中兴十三言疏》)他认为战术死板,各军缺乏协同配合是明军战事失利的原因之一,“今之战者,动十余万,分将数十敌之,所在则多寡屡折,相去守险或百里或七八十里,一将失利,则彼此溃走”。(《拟中兴十三言疏》)黄道周认为要做到战术的“奇正”变化和避实击虚,灵活主动地打击敌人,关键在于各军之间要密切配合,首尾相顾,“以一军而参二军……以为要,首尾不乱,度其三驾,递为锋距,以下当上,以上当中,以中当下,故必一负而获两胜”,(《拟中兴十三言疏》)以收避实击虚之效。同时,各军协同配合“三军之屯,相去不过十里,故政不失”,(《拟中兴十三言疏》)“奇正”之变自然而生。

四、审时度势,确立战略思想

在内忧外患的处境下,明政府捉襟见肘,朝廷大臣们对一些军事要塞的守或弃犹豫不决。黄道周清醒地分析了当时的军事形势,提出“治边在于形势”。即要筹划战局,审时度势,集中兵力,做好重点防御。如辽东重镇辽阳,远离京城七百里,是兵家必争之地。黄道周上书崇祯:“曰决弃辽阳则用益兵,决不弃辽阳则未可尽散新饷。”(《拟汰冗滥清宿蠹以足军需疏》)“最宜者在宁锦训练六师三军,豫为截伏捣坚之策,勿以若弃若存,复成瓦注。”(《求言省刑疏》)他主张把有限的兵力财力,据形势有侧重地分布在最关键的地方,“东疆之形势存乎宁锦。”(《补牍陈言疏》)“凡东疆要会,在宁锦而不在宣云。陵寝周防,在宣云而不在于锦义。”“诚使宁锦与宣云合心,敌出而捣其虚,敌归而截其后,则宣云之间正所以致□而取之也。”(《论陈新甲疏》)

崇祯十七年春,风云骤变,皇朝更迭。凤阳总督马士英等拥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建立南明第一个小朝廷,偏安一隅的局面,危如累卵。黄道周建议以南都定鼎,则福建、江右皆为首藩。应以闽之建阳、赣之雯镇、浙之衢州作为根本重地,积极组织力量,反击清军。“则臂指之形成,藩屏之义固矣。”(《时务疏》)此外,黄道周又提出了“用江南之物力,固江北之边圉”(《时务疏》)的观点,即向北御,向南巩固。他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曰先复燕京,而后可以都钟陵”、“曰先召勤王而后可以言讨贼、“曰先讨闯贼而后可以平群盗”、“曰先理山左而后可以丘山右”、“先靖河淮而后可以定江汉”、“曰先复承天而后可以收全楚”、“曰先镇滁州辐后可以固江淮”、“曰先定进取而后可以议镇守”、“曰先树儒臣而后可以用武将”、“曰先礼乐而后可以树刑威”(同上)等十个观点,分清轻重缓急,先易后难,这对当时束手无策的明政府而言,不失为一种良策。由此可见,在纷繁复杂的政治、军事情形下,黄道周仍能保持清醒的战略意识,体现了统观全局的才略。

黄道周根据当时的社会环境,在奏疏中提出这些军事思想,虽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成熟的军事思想体系,但对国事艰危的明王朝而言,却有着积极的历史意义,最后他也进行了军事实践。1645年7月,黄道周毅然出师抗清,无奈明王朝大势已去,黄道周纵有冲天的抱负,也改变不了北上出关的失败命运。12月24日,兵败被俘,1646年3月5日在南京慷慨就义。受历史条件所限,黄道周的军事思想最终未能在实践中得以体现,但其进步的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仍值得肯定和研究。

[1][清]陈寿祺编.明黄漳浦黄忠端公全集[M].旧排印本.

[2]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研究部《孙子》注释小组.孙子兵法新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7.

[3][清]张廷玉等撰.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彭文宇.评《拟中兴十三言疏》[A].黄道周研究论文集[C].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

[5][明]黄道周注断.广名将传[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5.

On Huang Dao-Zhou's Military Thought Based on the Study of His“Memorial to the Throne”

SHI Mei-ying
(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Zhangzhou City Vocational College,Zhangzhou,Fujian 363000)

K248

A

1671-9743(2010)12-0041-03

2010-11-06

石美莹(1974-),女,福建云霄人,漳州城市职业学院讲师,从事地方史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黄道周中兴军事
黄道周和徐霞客的灵通山印记
黄道周之灵通山行迹考
中兴微量元素水溶肥在秋洋梨上的应用试验
北京爱华中兴纸业:夹缝中求生存
西古光通中兴而立:下一个30年使命万类互联
黄道周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