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实现内涵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2010-08-15王向岭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内涵办学学院

王向岭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430)

高职院校实现内涵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王向岭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430)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正处于从规模扩张到注重内涵建设的转型期,加强内涵建设已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文章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内涵发展为研究个案,探讨了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内涵等几个关键性问题,强化教学中心地位、践行寓学于工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环境,是高职院校实现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

高职院校;内涵发展;教育质量

教高〔2006〕16号文明确指出:“把学校的发展重心放到内涵建设、提高质量上来,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完善5年一轮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体系,在评估过程中要将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双证书’获取率与获取质量、职业素质养成、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顶岗实习落实情况以及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作为重要考核指标。”这一精神,正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含义最权威的描述。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面对规模扩大与质量提高的双重压力,充分发挥行业办学与政府管理这一独有的双重优势,以内涵保规模,以规模促内涵,坚持质量优先,对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办学定位、发展战略、教学模式、管理机制及人才培养模式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构建了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由弱变强、以小转大的理论框架与实践模型。

一、理性思考,解读内涵式发展的内涵

内涵式发展是指在稳步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通过办学理念和发展方式的创新,优化教育结构,改革完善专业设置、开发利用教育要素的潜在优势,提高教书育人水平和质量,实现跨越发展。内涵式发展的主要体现首先是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其次是学校规模适度,专业设置合理,课程建设完备,文化底蕴增强,办出特色,形成品牌等。内涵式发展追求的最高目标是“特而精”,是以追求学校整体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发展,追求的是学校整体效益的提高。通过内涵式建设,整合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取舍、充分利用,使学校的各种资源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实现学校效益的最大化,即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学院面对转制之初底子薄、积累少、适应力不强、自我发展能力弱等难题,主动适应广州市、广东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深入省内外办学优秀的高职院校调研,请杨应崧、姜大源、马树超等知名专家来校讲座,“清空”陈旧的思想观念,学习借鉴先进院校的办学理念,科学构建了“依托行业,适应学生、适应市场、适应政府”的开放办学模式,实施了“做优轨道交通类专业、做强先进制造类专业、做精电子信息类专业、做实现代服务类专业”的发展战略和对策,实现了办学规模和办学条件的历史性跨越,“造血”功能和办学实力大为增强。特别是攻坚克难,从朝阳基地到羊城校区,再到花都工学结合基地的拓展,狭缝中求生存的扩张方式和丰硕喜人的办学成效,坚定不移走出了一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内涵式发展之路。

二、突出重点,强化教学中心地位

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应突显教学中心地位,需要在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队伍优化、育人环境、人才培养等方面狠下功夫。学院为引导教师自觉提高业务能力,通过“说课”、实施教改与科研奖励、派遣骨干教师赴澳大利亚、新加坡考察职业教育等激励措施,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创立了“品德高尚+技能精湛+创新奋进”人才培养规格,全面探索践行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和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

1.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专业是组成高职院校的基本单元,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心,任何高职院校都应把专业建设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基于高职教育自身的特质,其专业建设不应遵循学术逻辑,而应遵循市场逻辑,应走出校园,在社会大范围内寻求教育资源的优化重组,构建专业培育大平台。学院始终秉承服务地方及区域经济,紧跟产业发展的专业建设理念,对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校企合作共同培育特色优质专业,针对之前专业设置单一,体系架构弹性小,系统功能不强的状况,适时设置新专业,调整改善老专业,以专业结构的优化、专业内涵的拓展和专业优势的打造,突出人才培养的特色,提升学院人才培养核心竞争力,初步构建了以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化铁道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数控技术等4个特色与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4大专业群,形成了“前延后伸、相互依托、资源共享”的专业发展新格局。

2.科学完善课程体系。我国高职教育多年来一直沿袭普通高校学科式课程模式,以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构成的知识型课程体系,高职课程过于强调课程的学科性和系统性,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这就要求必须改革传统的学科型课程体系,按照高职教育实施能力为本的要求,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学院以优化课程内容作为切入点,安排大量教师或专题调研,或利用各种机会深入用人单位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分析论证,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工作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体系,推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核心课程改革,推行“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基于岗位工作任务的教学方法,创建了“共建、共享、共授”课程建设机制,逐步构建了国家、省、市和学院四级精品课程建设体系。

3.精心构筑人才高地。要实现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要突出和强化高职教育的特色与优势,以全面提高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素质为中心,培养中青年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坚持依法治教,深化改革,调整师资结构,建设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院以移交市政府管理为契机,审时度势地提出“人才强校”战略,按照开放性、职业性和实践性的要求,一手抓人事分配改革,一手抓内培外引,在搞活内部分配、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引进、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等方面进行了超常规的改革和探索。

三、校企联动,践行“寓学于工“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根本出路就是企业和社会参与,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道路,通过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主体联动,共同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学院转制发展五年来,积极与地方行业企业合作,尤其是针对实训基地建设,拓展各种层次的合作,形成了一套富有特色的、较为成熟的“产教一体、寓学于工”人才培养模式。

1.工学结合模式。《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就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职业教育要“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工学结合基地是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践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在校外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践工作。学院在广州花都粤宝丽工业园建立的花都工学结合基地,就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实现了真正的“产教一体、寓学于工”的人才培养模式。

2.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模式是基于市场和社会需求为目标导向的职业院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培养人才的范式,它指的是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下,职业教育为满足企业人才需要而进行的可复制的实践办学的一种发展样式。学院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上,按照“引企入校、实境导向、贴近生产、多元投入、校企共建”的思路,达到与行业企业“互设共建”生产性教学基地,实现从“订单培养”到“教学工厂”的新突破,并借助委员单位丰富的资源组建了近百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生自主经营超市、地铁司机训练基地、花都工学结合基地、朝阳实训基地、铁路“红十字救护员”培训基地、数控实训车间、京龙汽车维修中心、教学酒店等融教、学、做一体化校内仿真工作环境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在学院建成。

3.订单培养模式。订单培养模式是指职业院校针对用人单位需求,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签订学生就业订单,并在师资、技术、设备、实训等办学条件方面合作,通过学校、企业两个教学地点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产学结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是省内外订单培养模式探索与践行的先行者,始终按照技术领域和岗位(群)能力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根据企业所需的人才规格,与企业一起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和实验实训方案,实现了学习内容与工作岗位的结合,实现了学生毕业即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四、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高职教育由于历史传统短暂、学制短、缺乏学术深度而一直为传统的高等教育所排斥。但是高职院校作为一个系统,校园文化氛围是必不可少的影响要素。简单来讲,校园文化氛围可以整合全校的资源,可以通过历史使命、学习实践、办学目标、办学条件等各种不同因素来营建“校园文化”,对实现内涵式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影响。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尽可能突出“职业”特色,彰显“职”的特点,重新规划校园布局,对校园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和建设,美化优化校园物质环境;构建了“创新+主动”为核心价值的校园文化。将更多的企业特征、职业特征、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融入到校园文化之中。通过确立以“创新每一天”为校训,开展“主动教学、主动管理、主动服务”等三主动活动,激励教职工用心想事、尽力做事、设法成事,工作满负荷,办事高效率,促进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团队精神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知识素养与能力素养的统一,构建具有职业人文特点的高职和谐校园文化。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6-11-16.

[2] 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高〔2008〕5号)[Z].2008-04-09.

[3] 滕勇.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2):46-47.

[4] 毕素梅.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着力点[J].机械职业教育,2008(10):15-16.

[5] 阮彩霞,王向岭.高职做实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10(1): 13-16.

G640

A

1671-8275(2010)04-0093-02

2010-05-05

王向岭(1982-),男,山东菏泽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办专职研究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訾兴建

猜你喜欢

内涵办学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挖掘习题的内涵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学院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