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庭珍《筱园诗话》的修辞特色谈
2010-08-15刘毛娟
刘毛娟
(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淮北 235000)
朱庭珍《筱园诗话》的修辞特色谈
刘毛娟
(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淮北 235000)
云南著名诗人、诗论家朱庭珍所著《筱园诗话》是一部理论性和实用性较强的专著。它涉及诗歌、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领域里许多重要问题,其中论及修辞,并颇有自己的见解。
朱庭珍;《筱园诗话》;修辞;特色
朱庭珍,云南诗坛的一位巨匠。作为晚清云南独具特色的诗人,其诗文及其论诗专著皆因其生前位低,又偏于西南一隅,导致长期没有被文学史及批评史界所重视。近一二十年来,对朱庭珍诗论的研究出现了微热的状态,涌现出一批具有较高质量的学术成果,[1]36-43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或新的结论,为后者研究提供了宝贵材料。[2]76-87
关于朱庭珍的《筱园诗话》,前人对它的研究大都集中在诗论上,[3]69-73所涉及修辞方面的研究很少。本文从修辞学角度研究《筱园诗话》,来探讨《筱园诗话》独特的修辞美。
一、典故的运用
关于用典这一修辞手法,刘勰在《文心雕龙·事类》里将其释为“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4]452刘勰界定用典的定义,并未对其作细致的阐释。朱庭珍却对用典这一修辞手法作了详细的阐释,并说明它具体运用的方法及所取得的效果。如《筱园诗话》卷一中云:
大抵用典之法,在融化剪裁,运古语若己出,毫无费力之痕,斯不受古人束缚矣。正用不如反用,明用不如暗用;或借宾以定主,或托虚以衬实;死事则用之使活,熟事则用之使生;渲染则波澜迭翻,熔铸则炉锤在握……杜陵句云:“美人细意熨贴平,裁缝灭尽针线迹”,放翁云:“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皆个中精诣也。学者详之。[5]263
卷三也云:
使事用典,最宜细心。第一须有取义,或反或正,用来贵与题旨相浃洽,则文生于情,非强为比附,味同嚼蜡也。次则贵有剪裁融化,使旧者翻新,平者出奇,板重化为空灵……[5]301
从上面两段引文可以看出朱庭珍肯定做诗用典,并认为其妙处正如严羽所言“如镜中之花,水中之月。可以神会,不可以言传。”另外,朱庭珍还指出用典要细心,首先取义,其次要经作者融化剪裁,要运古语若己出,不可受古人束缚。具体做法是多样的,可以正用、反用、明用、暗用等,但最关键要与题旨相融洽,以此达到“文生于情”之效,否则“味同嚼蜡”。由上段引文还可看出,朱庭珍强调用典的高妙之处在于毫无痕迹。他引用杜少陵的诗:“裁缝灭尽针线迹”和陆放翁“天机云锦用在我”来说明此意。其实,用典与作家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着重要的联系,牵涉到作家的才能问题。知识渊博,加上创新的才能则会使写作游刃有余。
二、比、兴手法
关于比、兴的修辞手法,朱庭珍在卷一中指出:
诗有六义,赋仅一体。比兴一体,盖为一种难题立法。固有不可直言、不敢显言、不便明言、不忍斥言之情之境,或借譬喻,以比拟出之,或取义于物,以连类引起之。反复回环,以致畅叹,曲折摇曳,愈耐寻求。此诗品所以贵温柔敦厚、深婉和平也,诗情所以重缠绵悱恻、酝酿含蓄也,诗义所以尚文外曲致、思表纤旨也。一味直陈其事,何以感人?后代诗家多赋而少比兴,宜其造诣不深,去古日远也。[5]268-269
比兴是一种做诗的方法,亦是一种修辞手法。“比”即比喻,“兴”即起兴。上段引文中朱庭珍把比兴放到一起探讨。他认为凡不便直言、显言、明言、斥言之情境皆可采用比兴的手法来表述,这就从某方面给出了比兴手法的运用范围。还指出不管是比喻、比拟或是起兴皆可达到曲折摇曳之状,说明比兴手法的运用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充满韵味。关于比兴手法所取得的效果朱庭珍给予了具体的说明,例如对于作品来说,它可以使作品温柔敦厚、深婉和平,诗情缠绵悱恻、酝酿含蓄,诗义文外曲致、思表纤旨。对作家而言,比兴手法的运用可以避免直言其事,使难以言表的情感采用委婉含蓄的手法来表达,避免生硬晦涩之语,减少了与读者的距离感,更易与读者产生共鸣。可见朱庭珍是高赞比兴手法的。
三、炼句、用语、用字
对炼句的阐述,朱庭珍在其《筱园诗话》卷四以律诗为例来阐释:
律诗炼句,以情景交融为上,情景相对次之,一联皆情,一联皆景又次之。然一联皆写情则两句须有变幻,不可一律,致犯合掌之病。一联皆写景亦然,或上句写远下句写近,或上句写所闻下句写所见。总写一句自有一句之意境,两句迥然不同却又呼吸相应,此为至要。[5]316
在此,朱庭珍结合情景来谈炼句。认为炼句最佳状态是“情景交融”。所谓“情景交融”是指景中含情、情中含景的诗句。他认为如杜工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王右丞“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常建“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等诗例“皆是句中有人,情景兼到者。”所谓“情景相对”是指一句情一句景的诗句。如宋之问“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顾况“一家千里外,百舌五更头”等句即是。对于一联皆情,一联皆景的,朱氏认为须有变化,不可一律,要迥然不同但又呼吸相应才可。此例已不再举。关于炼句朱氏在卷一中还强调“炼句则贵生辣警拔,力厚思沈,又须无斧凿痕迹,虽炼而不伤气格乃为上乘。”[5]265-266在卷四中朱氏从情景角度谈炼句,很有特点,在卷一中他又将炼句与气结合而论,强调自然、力厚,就更有特色。炼句、炼气同等重要,炼句使“句健而能举”,炼气使“气健而能举”,二者结合使文章厚而雄壮。
朱氏论用语认为:
诗不可入词曲尖巧轻倩语,不可入经书板重古奥语,不可入子史僻涩语,不可入稗官鄙俚语,不可入道学理语,不可入游戏趣语。并一切禅语丹经修炼语,一切煞风景语,及烂熟典故与寻常应付公家言,皆在所忌,须扫而空之,所谓“陈言务去”也。[5]321
可见朱氏对用语要求严格,戒律颇多。从引文可知,朱氏反对尖巧、古奥、僻涩、俚语、理语、游戏趣语等,主张做诗求雅、求庄重,反对诗世俗化,这充分反映了他重雅轻俗的思想。朱氏做诗还主张“以我运法”,强调灵活运用诗法,化熟为生,化古为新,不难看出这与他所戒律的内容有相抵触之处。为了遏制诗语言的世俗化,他大力倡呼:“有志之士,急须别裁伪体,扫除群魔,力扶大雅,上追元音。”这更加体现了他“风雅”的复古之思。
至于律诗中运用虚字实字问题,朱庭珍在卷四有云:
诗之工拙,句之软健,在笔力气势,不在字虚实之。用虚字者能庄重精当,使虚字如实字,则运虚为实,句自老成;用实字者能生动空灵,使实字如虚字,则化虚为实,句自峭拔。是在平日体贴之功,临文运用之妙耳。[5]296
朱氏反对赵松雪:“七律中二联以用实字无一虚字为妙”。认为他“矫枉过正,未免偏矣”。他认为诗之工拙,在于笔势的强弱,并非虚实字所能决定诗的好坏。虚字、实字只要用得恰当,皆能成妙句。虚实的效果可以相互转化,虚字的运用庄重精当,可以运虚为实;反之,实字也能如虚字一样产生生动空灵之感,贵在用得贴切,妙句自成。
四、命意谋篇
命意谋篇属于修辞的部分,关于命意谋篇,朱氏举了律诗这一诗体作为例子,他认为五古要根据法度求变化。指出:“作五古大篇,离不开规矩法度。所谓禅明变化者,正从规矩法度中出,故能变化不离其宗”。[5]265要想作好五古先须懂法度,之后才可妙用法度。他赞赏杜甫善规矩法度,认为他的大篇:“端倪莫测,如神龙出没云中”,“顷刻数变,使人迷离”,可见杜甫真正做到“人转法华”,“以我运法”。同时,朱氏道出杜甫做诗的秘密之方:运用《左传》、《史记》的笔法,并称此方为“千古独步”之方。对于七古作法,朱氏同样强调依法度求变化,尤其强调“不以词接而以神接,不以句转而以气转,或不接之接,不转之转,尤为大家不传之秘,入无上上乘禅矣。”可见神、气对做诗笔法的重要性。
五、“中和”的修辞审美论
朱庭珍对诗的语言风格、表达形式采用“恰到好处”的修辞审美论,且看《筱园诗话》卷一所云:
孔子曰:“过犹不及。”又曰:“中庸不可能也。”《尚书》亦曰:“允执厥中。”释氏炼妙明心,归于一乘妙法;道家九转功成,内接圣胎,同是一“中”字至理……是以太奇则凡,太巧则纤,太刻则拙,太新则庸……必造到适中之境,恰好地步,始无遗憾也。[5]269
朱氏的“适中”说是一种中和之美在修辞中的具体表现。所谓“中和之美”是一种普遍的和谐关系、关系形态或结构。“它的深层,是鲜明而突出的理性精神,凝聚着‘中’、中庸的精髓;它的表层,是普遍而谐和的关系结构,弥漫着‘和’的精神。”[6]50卷一引文中的“中庸”、“允执厥中”、“中字至理”、“适中”等等里面的“中”正是“和”的精神的表现。朱氏的这种“恰到好处”的“适中”说,实质上是对修辞理论的重要发展。在他之前也有论修辞体现中和之美思想的,如唐代皎然在其《诗式》中云:“诗有四不:气高而不怒,力尽而不露……”另南宋吕祖谦《古文关键》中也论及文法需注意“笔健而不粗、句新而不怪、语新而不狂”等,其实质都是为了避免“过犹不及”,达到中和之美的境界。[7]59而朱氏却明确提出了“适中”的修辞原则,较之更进了一步。
总而言之,朱庭珍的《筱园诗话》不论是在用典、炼句、用语还是在“中和”的修辞审美论上都展现了其独特的修辞特色。为我们研究中国修辞发展史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同时对修辞学理论的发展和不断完善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1] 王志强.评朱庭珍《筱园诗话》[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3(4).
[2] 杨开达.朱庭珍的诗歌理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2).
[3] 陈良运.论《筱园诗话》的诗学价值[J].思想战线, 2003(3).
[4] 文心雕龙全译[M].龙必锟,译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
[5] 张国庆.云南古代诗文论著辑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1.
[6] 张国庆.中和之美[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7] 宗延虎,李金苓.中国修辞学通史:近现代卷[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张彩云
I207.22
A
1671-8275(2010)04-0061-02
2010-01-18
刘毛娟(1981-),女,安徽蚌埠人,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08级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