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生存下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

2010-08-15聂吉凤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媒介价值观

聂吉凤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重庆 400715)

媒介生存下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

聂吉凤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重庆 400715)

影响学校德育的因素众多,而大众媒体在其中居于重要地位,它几乎无限地拓展了人们受教育的环境。生活于其中的青少年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着来自媒介环境中信息和文化的熏陶,影响着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影响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媒介环境给学校德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媒介环境;德育;挑战

赫尔巴特更是明确地指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一个概念之中——道德。”“德育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1]影响学校德育的因素众多,如社区、家庭、同辈群体、大众媒体等。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由报纸、电视、网络、手机等媒介组成的媒介环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由于大众媒体具有“面向大众的直观、感性的包装特征,往往有比其他环境因素更易于产生吸引、影响青少年的功效。”[2]大众媒介几乎无限地拓展了人们受教育的环境,成为现代生存空间中一种无孔不入的弥漫性的存在,对德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媒介生存下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

媒介制造的大众文化呈现出开放化、多元化、商业化、标准化、平面化、模式化的特征。生活在媒介环境下的青少年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着来自媒介环境中信息和文化的熏陶,影响着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着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媒介生存下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冲击着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时期,社会化过程尚未完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容易受到媒介环境所隐含的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尤其容易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从而冲击着青少年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1.引导消费主义观念。媒介环境下的大众文化充斥着商业消费性的特征使许多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充斥着消费主义、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倾向,从而引发青少年在消费方式上一改以往节俭、实惠等传统取向而特别注重以新潮、变异、炫耀为特征的物质文化取向。其直接的结果是:导致由美国社会学家凡伯伦提出的“显示消费”和“显示休闲”现象的滋长:一是强化拥有心理和物质欲望,使青少年更关注和热衷于一时之欢;二是诱发拜金主义,使青少年容易以追逐金钱作为人生唯一目的。[3]

2.追逐商业化。媒介环境下的文化充斥着商业化的特征使许多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充斥着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倾向。一项针对“广告怎样影响了孩子的价值观”的调查,90.4%的家长认为教师广告影响孩子的言谈举止,从而影响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83.6%的家长教师认为某些篡改成语和俗语、取用别字的广告语影响孩子对知识的正确掌握;73%的家长教师坚决反对商业广告以儿童为形象代表。[4]很多广告通过富有吸引力的表现手法向青少年传达着一个理念:购买和消费广告中的产品你才能获得快乐幸福和满足。青少年这个不容忽视的潜在消费群体已经被商家看作是广告投放的目标对象。广告中充满对物欲的过度宣传,导致未成年人对物质的过分追逐和对消费的顶礼膜拜,从而形成一种消费至上的非理性消费。

3.倾向娱乐化。美国精神医学家E.D.格林认为,电视的煽情性和刺激性使很多美国人退化到了只会“边看电视边吸吮手指的地步”。[5]媒介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忽略了社会效益,不惜利用奇谈怪论、花边新闻或不健康内容迎合受众的非正常需求;或者炒作渲染格调低下的社会新闻和为满足感官而设计的肤浅内容;在娱乐节目中加入大量的“戏说”内容和抽科打诨的无厘头内容作为吸引受众的手段。在这类节目的诱导下,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受到了直接的挑战,很多人会产生不切实际的想法,“一夜成名”或“不劳而获”。

(二)媒介环境中青少年的异化。法兰克福学派把异化理论引入到大众文化的领域,认为传媒生产的所谓“大众文化”不过是一个奴役人、压迫人、束缚人的东西,是一种精神的枷锁和文化的鸦片。简言之,“异化的过程也就是人的主体性完全丧失,遭到本来由自己创造而现在却成了异己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奴役的过程。”[6]媒介环境下青少年道德人格显然产生了新变化。

1.产生人际交往障碍。媒介的兴起开启了人类社会交往的一个新时代,其意义就在于:它不仅是我们可用可不用的工具,而且是我们必须生存于其中的世界。[7]大众媒体创造了一个虚拟的世界,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青少年在“虚拟社会”中进行人际互动,如通过短信、论坛、网络聊天等形式进行交流,交往中个人的性别、年龄、相貌、种族、身份、职业等一些重要的社会特征被掩盖,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防范。这种虚拟性和匿名性的交往方式会增加青少年内心深处的孤独、苦闷和迷茫。

2.弱化了青少年的批判精神。法国社会心理学家J.G.塔尔德在《模仿的法则》一书中指出,社会上的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而“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青少年由于自身的道德判断能力有限,不具备完善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更倾向于接受和服从别人的看法。青少年在接触媒介时的模仿更多地表现为无意识的、条件反射性的模仿。[8]

另一方面,新媒介的快捷性所造成的信息超载,让青少年难以应付,根本来不及对膨胀的信息做出理性的思考,致使批判的能力也在日渐消退。这正符合了法兰克福学派提出的“单面人”,指在技术理性统治下缺乏否定精神、没有批判意识、更无超越欲望的单向度的人。人失去了理性批判的一面,只剩下了接受和顺从的一面。青少年会倾向于从所接触媒介所宣扬的道德标准,模仿、顺从、认同媒介提供的道德规范,并将其内化形成自己的道德结构。

(三)冲击学校德育。在学校德育中,老师充当了“把关人”的角色,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权威地位不容动摇,选择什么,拒绝什么,都是由教育者主观控制,按照教育者的意志和预先设计的模式进行,这种教育方式具有明显的单向性,强化了教育主体的权威性。媒介环境下,面对共同的社会变化和新媒介的传播,有时甚至会出现教育者所接受的信息迟于或少于被教育者,从而失去了宣传、教育、解释的主题权威地位。

1.学校德育主体权威性受到冲击。学校环境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环境,而媒介通过各种信息的传播影响了校园风气、办学理念等,促使学校环境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着学生的德育人格建构。在媒介环境下,由于信息的丰富性和双向性等特点,不但为不同思想文化传播提供了空间和便利,而且也为青少年提供了选择和比较的可能,青少年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大大增强,给学校德育增加了难度,教育思想往往不能直接、有效地被青少年接受。面对共同的社会变化和新媒介的传播,有时甚至会出现教育者所接受的信息迟于或少于被教育者,从而失去了宣传、教育、解释的优先地位,教育者的主体权威面对挑战。[9]

2.对学校德育工作方式的冲击。首先,媒介环境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使得德育工作的主体和客体在信息掌握上的不对称性正在消失,教师与学生相比,信息优势不复存在。其次,在媒介环境下,信息具有高度的交互性,加快了信息的双向和多向的交流和传递,每个上网者既接受信息,又制造信息;即相互沟通,又相互感染,所有人的地位平等,在广泛参与中找到自身位置,直接冲击传统德育模式中单向性的教育方法。

二、学校德育应对之策

媒介环境对青少年道德观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有人悲叹:“学生的问题,校内的好解决,社会这块难办。5+2=0甚至等于负数,说的就是学生一周在学校接受5天正面教育,周末离开学校的两天就全抵消了。”[10]媒介生存下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笔者建议:

(一)优化媒介环境。社会赋予大众传媒的使命在于协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平衡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众传媒在培养青少年健康正确的价值观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大众媒介主要存在道德不新、道德不清、道德不力和道德不从等问题。[11]大众传媒应该更多的关注人文关怀,树立青少年意识,为庞大的青少年群体开辟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特色作品;充分发掘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健康价值观和更好地促进其社会化的优秀题材;为他们精心选择融知识性、趣味性和教育性为一体的作品。大众媒体应努力实现教育价值、娱乐价值、审美价值的完美结合,发挥对青少年价值观的无形而巨大的塑造力量。

(二)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媒介参与度。以网络媒介为例,青少年是网络的主力军,而很多的教育工作者对网络知之甚少。不了解网络,就无法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状况,更谈不上引导他们应对网络给学校德育带来的冲击。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网络,了解青少年的心理,更加有效地与青少年进行交流和沟通,使师生互为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形成教育者和学生协同学习的模式,并筑起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

(三)加强青少年传媒素养教育。所谓传媒素养教育或媒介教育(Media Education),是指向受众传授有关广播、电视、电影、报刊、国际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特性、制作技术及其产品的美学欣赏和社会评析等知识,其目的是增强人们对大众传媒信息的辨别能力、过滤能力、承受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学会合理、有效地驾驭和使用大众传媒。如今,媒介教育在发达国家已经日臻完善。如澳大利亚的南威尔士1981年制定了《教育中的大众媒介》条例,要求从幼儿园到12年级都开设媒介必修课程;瑞士8至17岁的学童制作了两套电视系列节目:电视透视与电视现状,向孩子们讲授电视图像和电视语言。[12]

与其消极抵制大众传媒负面影响,不如通过媒介素养教育积极培养青少年正确对待这些影响的态度,使青少年获得媒介的历史常识和使用技能,充分认识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媒介,面对不良信息要加强自制力和自我过滤的能力,从而更好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

[1]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3]鲁洁.德育社会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4]彭洋,沈禾.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众环境[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6).

[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6]肖静.新媒介环境中人的异化[J].当代传播,2007(5).

[7]潘知常等.潘多拉的魔盒:大众传媒作为世界[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4).

[8]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9]舒娜.新媒介环境下青少年的思想教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

[10]夏伦勒.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成长的环境[N].中国教育报,2001.

[11]吕耀怀.信息伦理学[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

[12]宋昭勋.一门新兴科学:媒介教育[J].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2).

聂吉凤(1984-),女,山东淄博人,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在读硕士。

2010-09-07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媒介价值观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我的价值观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问题的理论反思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