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管子》的孝道思想

2010-08-15韩广忠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行孝管子子女

韩广忠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 100872)

浅析《管子》的孝道思想

韩广忠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 100872)

与三晋法家不同,《管子》一书蕴含着丰富的孝道思想。《管子》孝道的意涵包括两个方面:其本质是一种利父母的德行;其规范是“养亲”、“敬亲”。与孟子不同,《管子》孝道的基础源于趋利避害的人性,父“慈教”是孝道产生的先决条件,父之“势”是孝道产生的外在诱因,避开“五害”是孝道产生的环境基础。《管子》为了“牧民”,而提倡大力推广孝道,其具体推广措施是:加强教化,以孝选才,赏罚之法等。

孝道;慈教;趋利避害;赏罚

一般认为,先秦法家主要有两个流派:一个是以韩非为代表的三晋法家,另一个则是以管子为代表的齐国法家,两派虽然都重视国家法治主义,但在伦理道德方面的立场却迥然不同,三晋法家不重视伦理道德的作用,而齐国法家却非常强调以德治国。作为齐法家的代表作,《管子》不但把礼、义、廉、耻提高到国之四维的高度,而且对许多其他德性范畴都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其中孝道就包含在内。《管子》中“孝”字出现了35次之多,除了一处是以人名“孝己”出现外,其他34处都是在明确谈论孝道,可以说该书中蕴含着丰富的孝道思想。另外,《管子》一书是以齐国文化为背景的,而齐文化的主流则来自于先齐东夷土著文化,因为姜太公被封于齐后,并没有一味推行“周礼”,而是采取了“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史记·齐太公世家》)的政策,从而齐文化保留了先齐东夷文化的主要特色,因此齐文化与大力推行“周礼”的中原文化有不同之处。故以齐文化为背景的《管子》孝道思想与以恢复“周礼”为己任的先秦儒家孝道思想比较起来,必然有其独特之处。

一、孝道之意涵

何谓“孝道”,《管子》一书是从两个方面来解释的:孝道的伦理本质以及孝道的具体规范。

1.孝道之本质。《管子·戒》曰:“孝悌者,仁之祖也。”也就是说孝是仁的一种原初形态,这与《论语·学而》中的“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表达的意思基本上是一样的。而“仁”是什么呢?孔子认为是“爱人”(《论语·颜渊》),即认为仁是人的一种内在情感——爱,而管子却有不同的看法,《管子·枢言》云:“彼欲利,我利之,人谓我仁。”也就是说仁是有利于他人的一种德行表现。显然,在《管子》那里,作为仁之原初状态的孝也是一种利人的德行。仁是处理一般人伦关系的德行,那么孝应该是处理何种人伦关系的呢?《管子》对此作了明确的回答,《管子·形势解》曰:“孝者,子妇之高行也。”也就是说,孝乃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一种高尚德行。结合上文,可以得出,在《管子》中,孝是子女所应做的有利于父母的一种高尚德行。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管子》中其他讲孝道的地方也是从子女对父母的孝来谈论的,并没有把孝用在其他非父子的关系之上,更没有把孝拓展至家庭之外,这与儒家孝道有所不同。

2.孝道之规范。所谓孝道规范就是指如何行孝,在这方面《管子》认为行孝必须做到“养亲”和“敬亲”。首先,要做到“养亲”。《管子·轻重己》:“教民为酒食,所以为孝敬也。”意思是说要孝敬老人就要为老人提供必要的吃喝之用。其次,要做到“敬亲”。《管子》认为长幼之间要保持距离,如《管子·五辅》曰:“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贫富有度。凡此八者,礼之经也。”对父母如何保持距离呢?该篇接着说“为人子者,孝悌以肃”,也就是说对父母要有恭敬的态度才符合孝的标准。除这两条规范之外,《管子》全书再也没有提出其他的规范要求,这与儒家的养亲、敬亲、悦亲、顺亲、谏亲、无违、不怨、不远游、忧其疾、传宗接代等孝道规范比较起来就差得太多了。笔者认为这可能与齐国文化背景有关,上文已交代,齐国文化的主流继承的是先齐东夷文化,这种文化保留着许多上古文化之遗风,在上古时代,“孝道是伴随着家庭的出现而出现的,其自然意义是指对父母的能养和敬事,属于私德的范畴”。[1]显然《管子》孝道保留了这一原初特色。

二、孝道之基础

孝道的基础指的就是孝道产生的根源是什么,或者说是因何而产生的。人们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往往是与其所持有的人性观念紧密联系的。例如孟子坚持人性本善的观点,认为作为德目之一的孝道根源于人的天性,《孟子·尽心上》明确指出了这一点:“人之所以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滤而知者,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

《管子》与孟子不同,其所坚持的是自然主义的人性论思想,并不关心人性之善恶。《管子·禁藏》曾云:“夫冬日之不滥,非爱冰也;夏日之不炀,非爱火也。为不适于身便于体也。”也就是说,冰、火之可用与否关键看是否对身体有利。接着又云:“其商人通贾,倍道兼行,夜以继日,千里而不远者,利在前面也。渔人之入海,海深万仞;就波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故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渊之下无所不入焉。”《管子》作者正是在这些经验事实中总结出“夫凡人之情,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管子·禁藏》)。也就是说人性具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按照这种人性论,《管子》认为孝道的产生与外在利害紧密相连。下面作具体分析。

首先,父慈教是孝道产生的先决条件。按照趋利避害的人性论思想,《管子》认为孝道本质是利人的德行,人们要产生这种德行,一定是为了寻求另一种对应的心理需求或者心理满足。《管子》认为这种心理需求或者满足就是来自父母的慈教,《管子·形势解》道:“父母者,子妇之所受教也,能慈仁教训而不失理,则子妇孝。”显然,父母之慈教能给子女以安全感并帮助其健康成长,子女正是感受到这种来自父母的“好处”而尽孝道的。否则,如果感受不到这种好处,孝道是不可能被奉行的,正如该篇下文所说:“父母暴而无恩则子妇不亲”。也就是说,如果父母对自己不好,子女就自然对父母也不亲、不孝。显然此处揭示了一条重要的孝道产生机制,那就是亲情感应。宋儒朱熹认为:“‘感应’二字有二义:以感对应言,则彼感而此应;专于感而言,则感又兼应意,如感恩感德之类。”(《朱子语类》第6卷)也就是说“感应”既有“感”又有“应”,是二者的统一。亲情感应也是如此,因感受到亲情之爱,而产生感恩之回应。西方学者斯宾诺莎也认为:“感恩或谢忱是基于爱的欲望或努力,努力以恩德去报答那曾经基于同样的欲望或努力,以恩德施诸我们的人。”[2]161《管子》的孝道即是如此,子女的孝道是因感受到父母的慈爱而产生的感恩回报。如果感受不到父母的慈爱,就不会以尽孝来回报父母。这就很好地体现了伦理的相互性,也高扬了人格的平等性。

其次,父之“势”是孝道产生的外在诱因。《管子》认为孝道产生的外在诱因就是来自于对父母的依附性。而子女对父母的依附归根到底是因为父母掌握着制约子女的“势”。《管子·法法》云:“凡人君之所以为君者,势也。……在臣期年,臣虽不忠,君不能夺也;在子期年,子虽不孝,父不能服也。故《春秋》之记,臣有弑其君、子有弑其父者矣。”这里的“势”既可以指物质上的占有之“势”,也可以指权势地位之“势”。《管子》认为,按照趋利避害的人之本性,只有“势”在父母一边才能诱导子女尽孝,因为这些“势”可以为子女带来物质或地位上的好处,自然可以吸引子女恪守孝道,如果“势”在子女一边,父母不但无法吸引子女行孝,而且无法制约子女,甚至会导致子弑父的悲剧。另外,《管子》认为人在成家立业之后随着对父母的各种依赖的减小,也就削弱了父母制约子女的权势,子女对父母的孝心也会减弱,正如《管子·枢言》所言:“生其事亲也,妻子具,则孝衰矣。”那么大家会问,穷人家的孩子以及“妻子具”之人由于对父母的依赖性低逐渐就不尽孝了吗?《管子》认为按自然情况是会这样的,但由于国家的存在,就会扭转这一局面,政府会大力宣传孝道并“化民成俗”以形成行孝的舆论压力,以及通过赏罚激励人们行孝。显然通过这些途径其实就变相地增加了父母的“势”。

最后,避开“五害”是孝道产生的环境基础。上文已述,孝的本质是“利父母”,但这种“利父母”首先是建立在“自利”的基础之上,而“自利”的第一步就是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3]78-79《管子》就是从去除人的生存障碍的角度来讨论孝道的产生的。《管子·度地》写道:“故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人乃终身无患害而孝慈焉。”即行孝必须先除去五害。五害指的是什么呢?《管子·度地》接着说道:“水,一害也;旱,一害也;风雾雹霜,一害也;厉,一害也;虫,一害也。此谓五害。五害之属,水最为大。五害已除,人乃可治。”也就是说,只要这五害不除,人的自身安全就得不到保障,按照人的本性,人避害都唯恐不及,哪有心思去考虑孝道问题。另外,五害不除,必然会导致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家庭都没有了,又怎么会产生依托于家庭父子关系的孝道呢?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孝道必然是以人过上安定生活并组建家庭为前提条件的,正如马新先生所说,孝道是伴随着家庭的出现而出现的。

三、孝道之推广

《管子》开篇即用“牧民”点出了全书的主旨,即全书就是围绕如何“牧民”(治理国家)而展开的,该篇第一段点出“牧民”所需注意的经济、法度、道德等问题正是书中后文各章得以展开的主题。因此,如何才能治理好国家,《管子》认为首先是要加强道德建设。正如《管子·牧民》所言:“守国之度,在饰四维。”在这种背景下,《管子》非常重视孝道的作用,《管子·山权数》曰:“桓公曰:‘何谓决塞?’管子曰:‘君不高仁,则国不相被;君不高慈孝,则民简其亲而轻过。此乱之至也……’”也就是说君主不高扬仁孝,国民就会轻视亲人而易于犯错,这样就会导致天下大乱。那么君主如何推广孝道呢?下面我们就谈谈《管子》孝道推广的措施。

1.加强教化。加强教化是国家推广孝道的重要途径。如何更好地进行孝道教化,《管子》认为首先要“定民之居”,《管子·小匡》云:“桓公曰:‘定民之居,成民之事奈何?’管子对曰:‘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不可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哤,其事乱。是故圣王之处士必于闲燕,处农必就田野,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也就是说只有同一类人居住在一起,才能使其言行更易于统一,以便更好地化民成俗,使道德教化更易于进行,甚至不用国家出面,民众特别是知识阶层也能自发地互相进行教化。《管子·小匡》接着说:“今夫士群萃而州处,闲燕则父与父言义,子与子言孝,其事君者言敬,长者言爱,幼者言弟……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另外一个加强孝道教化的途径是通过学校的教育。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的私塾学堂已经兴起,而礼仪道德是学堂的主要授课内容之一。《管子·弟子职》就描写了当时学堂授课的内容:“先生施教,弟子是则。温恭自虚,所受是极。见善从之,闻义则服。温柔孝悌,毋骄恃力……”显然孝道已经纳入了当时的教学内容之中了。再加上,当时的齐国不但私学盛行,而且国家还创办了公办学堂——稷下学宫,许多道德教育名师都曾在该学宫讲学,诸如孟子、荀子、慎子等,学堂教育渐渐成为了齐国道德教化的主要途径。

2.以孝选才。《管子·君臣下》认为:“选贤遂材,而礼孝弟,则奸伪止。”意思是指只有选材与礼孝悌结合起来,国家才能得以安宁。另外《管子》还认为“匹夫有善,可得而举”,后来又说:“孝者,子妇之高行也”。也就是说国家要唯善是举,而孝则是一种高行、大善,那么孝理所应当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一个标准。并且《管子》还给出了以孝选才的程序:“凡孝悌、忠信、贤良,俊材,若在长家子弟、臣妾、属役、宾客,则什伍以复于游宗,游宗以复于里尉,里尉以复于州长,州长以计于乡师,乡师以著于士师。”(《管子·立政》)也就是说要从基层一级级上报,然后“桓公亲见之,遂使役之官”(《管子·小匡》)。如果瞒报,就会受罚,“有而不以告,谓之蔽贤,其罪五”(《管子·小匡》)。这种把孝作为选官任官的标准,与后世儒家“举孝廉”制度有相通之处,这种制度的好处就是确实把许多有德之士选入了官员队伍,使得官员队伍更加清明,对于巩固国家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这种制度也有其僵化的一面。例如在汉朝,许多人打着举孝廉的幌子,唯亲是举,或按自己的喜好是举等,由此滋生了腐败,连汉明帝都感叹:“今选举不实,邪佞未去;权门请托,残吏放手。”(《后汉书·明帝纪》)。

3.赏罚之法。《管子》的孝道推广非常注重因循人性,由于人性都是趋利避害的,因此孝道推广也要以利害引导之。管子在回答桓公决塞问题时说道:“君不高仁,则国不相被;君不高慈孝,则民简其亲而轻过。此乱之至也。则君请以国策十分之一者树表置高,乡之孝子聘之币,孝子兄弟众寡不与师旅之事。”(《管子·山权数》)意思是指孝道对于国家稳定至关重要,君主高扬孝道,就要用金钱奖赏孝子孝行,用免去兵役的奖励来激励孝行,以树立起行孝的表率和模范。《管子·大匡》也认为:“士庶人闻之吏贤、孝、悌,可赏也。”而对不孝的惩罚也是很重的,甚至要以杀头之罪论处。《管子·大匡》云:“从今以往二年,嫡子不闻孝,不闻爱其弟,不闻敬老国良,三者无一焉,可诛也。”这种利益引导的孝道推广方法对人们的孝行激励作用是很大的,但也有其不完美的地方,“赏”问题不大,但是“罚”问题就来了。其一,诉讼问题。一般情况下,父母鉴于亲情只会选择忍让,而不会状告自己的不孝之子。其二,程度判断问题。不孝一定会有程度的差异,但对其程度判断是很难的,因为孝是外在行为与内在感情的综合体,这就对取证带来了难度。

四、小 结

可以说,《管子》走的是先国家,后家庭,再个人的法家路线,强调功利主义,看重孝道的外在诱导因素,认为治理国家,必须发扬孝道。如何发扬孝道,那就要按照趋利避害之人性,先由国家帮助人们除去五害 ,再通过“教化”、“惟孝是举”、“奖惩”等措施激励孝行,然后宣传“父慈”、“父势”对孝道的激发作用,这样就会极大地调动人们的行孝积极性。人人都行孝,自然“奸伪止”,国家也就易于治理了,这就是《管子》孝道思想所追求的东西。这种孝道思想最大的弊端就是缺乏从内在修养的角度来论述,经验证明,道德的弘扬既需要外在激励,也需要人们内在修养。在当今社会,我们要从这部巨著中汲取智慧,扬其长,避其短,以服务于今天我国的孝道弘扬。

[1] 马新.论孝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异化[J].孔子研究,2004(4).

[2] 斯宾诺莎.伦理学[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On the Ideas of Filial Piety in Guanzi

Han Guangzhong
(Philosophy School of Renm 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100872,China)

Unlike the SanJin Legalists,the book Guanzi contains rich ideas of filial piety.The meaning of filial piety in Guanzi includes two aspects:its nature is a kind of moral behavior which benefits parents;its no rm s are“providing for parents”,“Respecting parents”.And different from Mencius,it’s ideas on human nature w hich is the basis of filial piety in Guanzi is seeking benefits and avoiding losses.Kind teaching of parents is a prerequisite for filial piety generating,the parent’s“ascendance”is external incentive of filial piety generating,avoiding the“Five Pests”is environmental foundation of filial piety generating.For the purpose of good governance,Guanzi vigorously promotes filial piety,the specific promotion measures are:to strengthen civilization of filial piety,selecting talents by filial piety,rewards and punishments of the law.

filial piety;kind teaching;seeking benefits and avoiding;losses;reward and punishment

B82-051

A

1671-2544(2010)02-0014-04

2009-10-30

韩广忠(1978— ),男,山东嘉祥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祝春娥)

猜你喜欢

行孝管子子女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王祥行孝故事探析
“行孝”故事口头/书面表述差异与传播实践中的价值发生问题
浅谈小学生孝道文化的教育
孝顺父母
滚球游戏
搞不定的水管子
《管子》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