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全球化内涵初探
2010-08-15丁银河
丁银河
(湖北经济学院 社会科学系,湖北 武汉430205)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全球化内涵初探
丁银河
(湖北经济学院 社会科学系,湖北 武汉430205)
当今时代最显著的潮流是全球化。全球化对传统民族国家的国家观念、主权观念、安全观念、地域观念等产生了巨大冲击,使以民族国家意识、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意识以及民族精神文化意识为基础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章从全球化本质、国家主权的让渡和维护、领土安全、非传统安全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探讨。
全球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当今时代最显著的潮流是全球化。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文明成果的共享。但是,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全球化对传统民族国家的国家观念、主权观念、安全观念、地域观念等产生了巨大冲击,使以民族国家意识、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意识以及民族精神文化意识为基础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有一种观点认为,现在已进入全球化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已经过时了。因此,一些师生对要不要进行和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种种质疑。本文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内涵进行梳理。
一、对全球化本质的理解有助于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由于存在着对全球化内涵理解的差异,学术界对全球化的本质主要有三种解释。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就是西方化甚至是美国化。新自由主义认为,全球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和发展,其主导力量一直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些国家并不是要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推动全球化,而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谋求自身利益的实现才发起和推进全球化。美国著名学者弗里德曼认为:“在全球化体系中,美国是唯一的、居于统治地位的超级大国,所有其他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从属于它。……我们不是老虎,全球化才是老虎。但我们最会骑老虎,而且我们正在对其他所有的人说,要么骑上来,要么滚开。我们之所以最会骑老虎,是因为我们把它从虎崽子养大成老虎。……全球化的脸明显是美国人的脸。它有着米老鼠的耳朵,吃麦当劳快餐,喝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用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或苹果公司生产的电脑……”。①这段话充分暴露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全球化浪潮给我们的国家安全带来了威胁。
第二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有利于各国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一国经济运行的效率无论多高,总要受本国资源和市场的限制,只有全球资源和市场一体化,才能使一国经济在目前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摆脱资源和市场的束缚。经济全球化,可以实现以最有利的条件来进行生产,以最有利的市场来进行销售,达到世界经济发展的最优状态,提高经济效率,使商品更符合消费者的需要。因此,全球化主要体现为市场经济体系在全世界的扩张。其他方面的全球化,都是从资本全球化衍生而来的。这种观点认为,支持全球化就是尊重 “市场规律”,顺应历史潮流。
第三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有利于全球问题的解决。所谓全球问题,是指当代国际社会所面临的一系列具有相当普遍性和复杂性,涉及全人类利益并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密切关注,通过协同一致的国际行动加以解决的问题。②一般认为,当代全球问题主要包括和平与发展问题、环境与资源问题、南北问题、人口问题、贫困问题、疾病问题、毒品问题和恐怖主义问题。全球问题的日益突出使传统的安全观受到挑战。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客观上要求各国人民克服国家、民族和集团偏见,超越意识形态的分歧,在对话、协调与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共同努力,寻求全球问题的有效解决。
这三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就其本质而言,在全球化进程中,由于发达国家既占有“游戏规则制定者”的优势,又占有经济发展水平高、起点高的优势,因此,全球化表面上的公平和正义掩盖了实质上的不公平和不正义。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本来就在世界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如果不积极从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采取措施加以应对,奋力改变这种状况,就会在竞争中更加失势,甚至很有可能会被全球化的浪潮所吞没。因此,对全球化本质的深刻理解有助于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二、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的让渡和维护教育
主权是国家具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对内和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全球化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我国的国家主权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一方面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本身发育还不完善,对国际惯例和游戏规则缺乏一定适应性与应变能力。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和跨国公司等非国家行为体数量的大幅增加,影响力的不断增强,逐渐侵蚀着传统的国家主权。所以,我国在国际交往日趋频繁的同时,国家主权受到的约束和限制也越来越多。
另一方面是社会制度对抗的延续。全球化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美国等西方国家把全球化作为推动西方化的工具,企图以经济手段达到政治目的。全球化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技术手段上更有利于西方政治制度和社会模式的输出,有利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政治渗透。中国作为当前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一直是西方“和平演变”与遏制的对象。在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国家利用我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不利地位,利用中国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时机,以各种手段干涉中国内政,妄图搞垮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所谓的“资本主义全球化”。“由于经济全球化由资本主义国家主导,其主要推动力来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无疑是一把‘双刃剑’。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正是利用和依靠这种推动力,逐步把所有发展中国家纳入资本主义体系,使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政治上成为他们的附庸。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③
与此相应,一些否定爱国主义的思潮也开始泛滥。在西方国家,一些学者纷纷放言:“民族国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民族国家的传统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已经过时”、“在这个相互依赖的世界里,主权不再有严格的宪法性解释”等等。“国内事物和国际事物之间的界限已愈益模糊,难以区分,一国内部的事件和变化会直接影响他国乃至全世界,因此他国和国际社会也就有权过问。”④在国内,也有学者指出,“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经济组织和跨国公司的作用不断增强,从而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超越国家主权,同主权国家发生矛盾。”⑤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当前的全球化趋势虽然没有改变主权的基本原则,但对主权原则提出了挑战。随着我国融入世界步伐的加快,融入世界的过程往往是以让渡部分主权为代价的,国家主权将面临越来越多的国际干扰。我们必须向大学生讲清楚,爱国是爱拥有对内最高权和对外独立权的中国,我们应该正确处理好国家主权与让渡部分主权的关系。
三、全球化与中国的领土安全教育
维护国家领土安全历来是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主题,从古代的“精忠报国”到近代的“救亡图存”,再到当代的“振兴中华”,都昭示着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气节。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我国国际利益的不断拓展,国内一些分裂势力的滋长与相互勾结,我国的领土安全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台湾问题是我国领土安全最大的不稳定因素。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把台湾作为一张“牌”来遏制中国。虽然美国政府有时会根据自己的国家利益甚至国内政治的需要,在台湾问题上的表态和对台政策会有所调整,但其两面性一直很突出。在发展中美关系的同时,力求在两岸之间找“平衡”。经验表明,美国利用台湾遏制中国的政策不会改变,其维持两岸不统、不独、不战的战略也不会改变。美国的两面政策不断误导、煽动“台独”势力,也是对我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挑战,严重损害和威胁我国的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
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直到二战结束,世界其他国家对“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这一提法没有提出异议,但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南沙问题”日趋尖锐和复杂化。目前的形势是,南沙群岛虽然主权属我,但越南基本控制了南沙西部海域,菲律宾基本控制了南沙东北部海域,马来西亚基本控制了南沙西南部海域。印度尼西亚和文莱两国虽没有直接占据南沙群岛岛礁,但印尼单方面宣布的专属经济区深入我国传统海疆线5万平方公里;文莱则对我南沙群岛的南通礁提出领土要求,企图划分我3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这些国家通过建立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制度,将其主张的海域范围覆盖了南海大部分海域且彼此重叠,同时也与中国主张的管辖海域范围形成重叠。因此,南海问题,不光是南沙群岛的主权和领土争端,还有着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海洋管辖区域的划分问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南海问题逐渐“国际化”的趋向比较明显。一方面,东盟一些国家加强了对我国南沙岛礁的“占领”,进行所谓的“经济开发”,构筑建筑物。另一方面,美国已经把南海问题纳入了它所谓的“亚太战略”,不断以各种隐性手段插手南海事务,南海问题“国际化”的趋向在进一步发展。
可见,全球化时代中国的领土安全问题不仅继续存在,而且受到来自更多领域和更多层面的影响。“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一些大国奉行的‘炮舰政策’和新经济殖民主义,使许多中小国家的主权独立和发展利益遭到严重损害,使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受到威胁。”⑥鉴于此,在全球化时代,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必须注重国家领土安全,要牢记邓小平的告诫,将“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⑦
四、全球化与非传统安全教育
非传统安全是指由非政治和非军事因素所引发的、直接影响本国和别国乃至全球发展、稳定和安全的跨国性问题以及与此相应的一种新安全观,指的是“免于由非军事武力所造成的一切生存性威胁”。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面临的非传统安全教育主要包括文化安全、民族分裂主义以及信息安全等方面。
一是文化安全教育。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全球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出了挑战。从理论上,西方社会将中国作为其文化的对立面。亨廷顿提出了“文明冲突论”,认为“在后冷战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未来世界的冲突将会是西方文明与中国的儒家文明和伊斯兰文明联合势力的冲突”。⑧从文化上把中国摆在了西方的对立面,为西方敌视中国、把中国作为防范和遏制的对手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实践上,西方文化大肆向我国渗透,强烈地冲击着我国的传统文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西方文明以商品、影视、网络等为载体,对我国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观进行冲击。具体表现为消费至上代替了勤俭节约,拜金主义代替了奉献精神,个人主义代替了集体主义,有的甚至连爱国主义也抛弃了。
二是民族分裂主义及其危害教育。当前,我国周边地区面临越来越多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我国周边地区是民族分裂势力、恐怖主义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的聚集地。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及境外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民族地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危害。“东突”恐怖主义势力与国际恐怖组织联系密切,在我国境内从事恐怖暴力活动。“东突伊斯兰运动”为“东突”恐怖势力中最具危害性的恐怖组织之一,其宗旨是通过恐怖手段分裂中国,在新疆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国”。近年来,“东伊运”在境外建立基地、培训暴力恐怖分子,不断派人潜入中国境内,策划、指挥恐怖破坏活动,先后制造了一系列暴力恐怖案件,导致群众140人死亡、371人受伤,并先后57次与中国警方进行武力对抗,导致中国警方26人牺牲、74人受伤。中国和美国官方都将其认定为恐怖组织,2002年9月11日联合国也将其加入恐怖组织名单,其危害性越来越大。其次是“藏独”。自1959年达赖集团叛逃国外后,公开鼓吹“西藏是独立国家”,成立“流亡政府”,重新组建叛乱武装,造谣诽谤,挑拨民族关系、利用舆论宣扬“西藏独立”。2008年拉萨等地发生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是达赖集团和分裂势力在国际反华势力的怂恿和支持下进行的又一次分裂祖国的暴力行动。另外,我国周边的跨国犯罪、走私、贩毒等问题也会影响我国的安全和稳定。
三是信息安全教育。信息安全问题现已成为各国信息活动和国家安全保障必须面对的经常性问题,它不仅给一国的信息化进程带来现实挑战,而且也给国家与国家之间带来新的制约关系。全球化的信息技术革命也对我国的信息安全也提出了挑战。信息设备数量和功能的增加,导致我国政府对信息扩散的控制能力减弱,国家的政治边界在互联网上受到侵犯。政府上网、政务信息化公开也增加了泄密的可能性。西方情报机构和公司利用互联网上设置情报监视系统获取情报。信息技术革命无疑一方面增强了信息技术先进国家的地位和主权,另一方面却削弱了像我们这种信息技术落后的国家的地位和主权。我们应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信息安全教育。
综上所述,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对它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全球化背景下,其他国家并没有削弱或取消爱国主义教育,而是进一步加强了这一方面的教育力度。⑨笔者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非但不能减弱和取消,而应更加强,特别是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讲清以上问题至关重要。并要在此基础上,坚持立足民族性、注重开放性,继承传统、不断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理念,进一步强化爱国主义理念。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自觉抵御“意识形态全球化”思潮影响、增强国家归属意识,抵御“西化”图谋、增强对社会主义祖国认同感,提高民族自信心、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强化国家利益意识、增强为国奉献意识。
注 释:
①浦启华:《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国家安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2001年第6期,第19页。
② 蔡拓,等:《全球问题与当代国际关系》,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70页。
③ 马福运:《邓小平理论的全球化视野探析》,河南师大学报,2002年第3期,第7页。
④ 李琮:《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79页。
⑤ 周春明:《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战略选择》,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第7期,第46页。
⑥ 江泽民:《增进睦邻友好 共创光辉未来》,人民日报,1999年9月4日第1版。
⑦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48页。
⑧ Samuel P Huntington:《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Foreign Affairs,Summer 1993年,第22,48页。
⑨ 赵存生:《全球化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国教育报,2008年3月4日第3版。Linda J.Skitka,Patriotism or Nationalism?Understanding Post-September 11,2001,Flag-Display Behavior,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005,35,10,pp.1995-2011.Douglas W.Blum,Official Patriotism in Russia:its essence and implications,Ponars Policy Memo No.420.J.Celeste Lay and Judith Torney-Purta,Patriotism and Political Patricipation Among Russian and American Adolescents.e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