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高校校前区空间设计

2010-08-15李婧

关键词:大学城大学校园校园

李婧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 艺术与传媒学部,湖北 武汉430200)

武汉高校校前区空间设计

李婧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 艺术与传媒学部,湖北 武汉430200)

约瑟·路易斯·塞特曾经说过:“大学校园就是城市设计的实验室。”这句话形象地传达了两者的协调关系。随着高等院校的发展,高校校园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处于城市重要地位的大学校园环境与周边社会关系处理方面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在发展模式多元化的背景下,城市与高校校园两者面临着同样的挑战与机遇。

校前区;入口区;和谐;生态;集约

一、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大发展,中国高校的教育事业也在发生革命性的变革。这不仅表现在教育方式上,而且渗透到了校园环境、建筑的建设上,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影响着高校的改革;另一方面,高校的迅速扩张推动了城市经济发展。城市与高校不再是两个独立的部分,而是相互影响着发展的。大学就是城市,城市就是大学。城市与大学校园,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相互依存而发展着。

校前缓冲空间是校园与城市的过渡空间,是联系校园内部中心教育区和城市的空间纽带,是师生使用最为频繁的空间场所,各种行为在这里交汇,我们无法明确地界定这个空间是属于城市还是校园。由于它的存在,使得城市与校园的界限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消除,从而使两者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空间的连贯和设计的统一消除了城市与校园的隔阂,创造出内外一致,自然有机的整体形象。

二、校园“缓冲地带”相关概念

“缓冲地带”的概念是一种模糊性的中间领域。校前空间是指高校主要教学楼前的闲置空间,它是介乎于城市与校园的过渡空间的。

“缓冲空间”在高校校园中的运用正是灰空间理论的发展。高校校前“缓冲空间”可以被理解成校园的“门廊+门厅”,是由城市进入高校内部的中间领域,其中重要的标志建筑是高校大门。由此得出校前空间的形式应该是“城市+城市——灰空间+门+校园——灰空间+校园”。

文中的校前区是指进入校园后的一片相对独立的空间,是紧邻校园主入口以内的区域。各高校规模、性质和地理环境的不同,其具体模式也有差异。

由此可以得出校前空间的形式,应该是“城市+城市——灰空间+门+校园——灰空间+校园”。

三、国内外现状综述

17~19世纪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近代大学的发展。特别是在欧洲,它们受到文艺复兴的影响,在大学校园设计规划上基本还上沿用古典模式。当时的校园入口交汇空间形态,更多的是强调构图的完整与精确,而并非考虑到各种功能结构与行为模式,“设计结合自然”的观念并未形成。而真正实践了这一观念的是由托马斯·杰弗逊规划设计的弗吉尼亚大学。值得一提的是,弗吉尼亚校园的规划实践,体现了兼收并蓄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这样的规划模式对后来世界许多国家的校园规划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近几十年,一些国家由于发展高等教育,政府建设了一些规模较大的大学,如美国的一些规模达到数万人的州立大学、日本的筑波大学等,都成为新兴的大学。这些大学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学校的规模大,学校和学校所在社区形成规模较大的社会,人口常常多达数万。这种大学周围或大学校园本身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城镇,常常被人们称为大学城或大学区。大学城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教育活动和相关的科技开发活动为主要内容,许多人在大学城就业,为大学城服务。开放性是大学城永恒的魅力。大学城一方面吸引各国、各地的学者和学生,另一方面又与所在地区的发展互相融合,成为与当地居民、企业混合的城镇。牛津大学的图书馆、博物馆和医院都向社会开放;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都没有校园墙,没有校门,身处城市即是身处校园,也可以说城市本身就是一座大学校园,各个学院分布在全城的街道中,社区服务、公共交通可以说既是学校的,也是社会的。正是这样的开放性规划指导思想,使校园与城市被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在国内,近代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除了原有的大学校园,又新建了相当数量的新校园,如汕头大学、深圳大学等。这一时期的大学规划建设,主要是效仿欧美近代大学学院派体系,校前区域关系大致分为轴线对称和有机布局两种模式。建筑风格的取向是折中主义、中西并收。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结合校园建设,对大学校园周边,特别是校前空间的环境、治安大力整顿,校前空间建设也从单一走向多元化。这些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只有校园和城市互为支持,大学才能成为城市发展的源泉,而城市也才能成为大学高校发展的肥沃土壤。大学与城市的共同发展,必须而且必然走“校园——城市一体化”之路。

四、研究目的、内容、技术路线

(一)研究目的

我们观察了武汉相关高校校前区与周边交界区域的环境,对缓冲空间进行深入分析,找到各校校前区发展的共同点和不足点。由此为出发点进行概念设计,注重协调处理校园、城市的矛盾,力图创造一个和谐、集约、生态的校前缓冲地带。

(二)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1.现状分析

武汉是中国21世纪高等教育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著名高等学府蜚声中外。武汉地区拥有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百年老校,新中国诞生以后建设的一批高等学校(如华中科技大学等)发展迅速,在国内外都有较大的影响,并形成了宝贵的无形资产。

武汉高等学校主要集中在武昌地区,交通十分便利,现代通信发达,商业网点齐备,并且是区域性金融中心和信息集散之地,为高等教育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目前,武汉各高校校前空间类型分为4类,即历史型、整治型、新建型还有整合型。如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属于历史型,这类大学历史久远,声名远洋,在校园形态、风貌特色、文化底蕴等方面有显著优势,在设计上其校前空间特征更具文化型。再如武汉科技学院、湖北美术学院、武汉音乐学院等则属于整治型。这类学校的问题在于校前空间质量不高。同时由于学校历史较长,校园内部和外部形态上都出现了与城市脱节的问题,也就带来了整治、更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第三类校前空间是新建型。这类大学多是新建学校或是老校建分校的情况,所以在校前空间上比较能够与城市规划结合设计。整合型多是指大学城的新建,由于学校的扩大,许多高校把校区建在郊外并与周围的区域融合形成一个小的城市社区,如武汉东湖大学城、江汉大学等。这类大学校前区规模较大,内容比较丰富,相应的设计上工程较大,不容易出新。

2.提出问题

(1)如何确定这个“缓冲地带”的环境?

(2)如何对这种环境的各个现象做出回应?

(3)如何给生活在这一环境中的人们创造和谐、生态的环境?

3.解决途径和设计方案的提出

(1)优化“交通·流线”

目前大部分高校校前区的交通组织是人车共道。这在人、车流不大的情况下是合适的,但大多数高校规模都很大,一遇到上下课高峰期通行力就明显不足。在设计上要考虑人、车流向。主要手段有两种:一是平面上的人车,二是立交分离。由于校前区是一种动静结合的空间,应根据周边的环境,设置过渡空间、台阶、走廊等,以便形成公共生活场所。

(2)优化“空间·形体”

校前空间是由道路和校园建筑围合而成的区域空间,所以道路的设计和建筑的形式都会影响校前空间发展。

(3)优化空间景观,改善景观设施,体现中国特色

武汉高校的建设属于“主动构建”模式。在建设时我们必须对大学的发展做深入的研究,根据城市发展和高等教育的真正需要,改善校园周边景观设施,在校前交汇空间环境建设中,做到“三个坚持”:1)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全国性的大学城宏观调控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支持、指导、监督和协调作用;2)坚持兼容并收,借鉴典型的规划案例;3)坚持大学城中大学是主体,淡化商业气息,增强教育属性。目标是把大学城建设成以大学为主体、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特区”。

(4)恪守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

校前交汇空间环境建设应尽快走出盲目追求“地之大、楼之高”的商业怪圈,恪守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

校前空间环境的建设要遵循教育规律,时刻铭记“大学校园的形象在于文化特色,大学的品牌在于学术个性”。大学城不是娱乐城,不是商业城,更不是围城。大学城既要为社会服务,具有功利性,又要引领社会发展,不丧失其理性和自尊。

(5)设计结合自然

高校校前空间在规划设计时要始终以我国高校的历史文化为前提,将历史文化融入设计中。走“设计结合自然”的路线,进行科学规划,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五、可持续发展的展望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大学校园的建设也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1914年清华大学校园规划由美国建筑师墨菲主持设计。在一个校园内布置了两个学校:东部为8年制留美预备学校,西部为4年制的综合性大学。入口形态采用轴对称,轴线分别联系礼堂和入口,主体为图书馆,前区由教学楼围合,并有河流围绕校园边界。这样的规划格局,不仅决定了今后清华大学的总体布局,而且对中国其他校园规划设计及校前交汇空间形态产生重要影响。当时清华选址在城郊,与当时的北京城关系并不密切,因此校前交汇区域内外关系十分清晰。

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建筑师开尔斯在武昌东湖之滨的珞珈山上规划设计了武汉大学。他运用了中国传统的造园手法与建筑风格,与山地茂林相依成景,湖光山色相映成辉。与清华大学学校规划思路不同,武汉大学规划更多的是考虑如何利用山地特征,轴线对位的思想被扩展到换景、借景、移景,为创造富有地域特征的校园空间做出了示范。入口形态也不拘泥与平面关系,将竖向因素纳入到设计中去,体现了“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从这两种典型的成功案例,我们不难发现,设计师对校前交汇空间都进行了合理的、人性化的设计,在规划设计中并不是在雕刻建筑硬体的躯壳而是真切地运用校园中的真实空间规划来雕塑大学校园的灵魂。从目前的实践来看,我国大学校园建设的思想已经变得越来越成熟。与城市的协调发展思想正渗透到大学校园管理、设计、评价等各个领域,也出现了一大批设计精良的大学校前交汇空间。近年来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已不再局限于解决内部矛盾,而是积极地参与到城市环境,形成统一的设计模式。由此可见,对于校前交汇空间的有效设计是可行的,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1]伊恩·本特利,艾伦·埃尔科克,保罗·马林,苏·麦珞琳,格雷厄姆·史密斯.建筑环境共鸣设计[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建筑师[J].2004.109.

[3]高翼生.高校校园建设跨世纪的思考[J].建筑学报,2000.

[4]周逸湖,宋泽方.高等学校建筑规划与环境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5]贺国庆.德国和美国大学发达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0.

[6][英]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7]理查德·马歇尔.美国城市设计案例[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郑启贵,董中华.大学城的发展模式及其发展策略[J].学术论坛理论月刊,2003.

[9]杨贵庆.城市社会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大学城大学校园校园
“首届中国钢琴音乐周”在我校大学城校区举行
浅析大学校园热微环境
大学校园改造更新规划研究
为何用『象牙塔』比喻大学校园?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大学城经济对城镇化影响初探——以呈贡大学城为例
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图书馆
山西大同大学校园植物区系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