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政党制度与民主政治建设

2010-08-15顾仁华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政治协商多党合作民主监督

顾仁华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7)

中国政党制度与民主政治建设

顾仁华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政治智慧的结晶。政党制度是否合适,一看是否符合国情,二看是否促进生产力发展,三看是否保持了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群众是否满意。中国政党制度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政党制度 民主政治建设

一、多党合作制度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关系长期和谐的重大举措

胡锦涛总书记在笫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政治优势”[1](P3)。在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基本特征。中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这种国体相适应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集中体现。多党合作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体现,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政治智慧的结晶。历史证明,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经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已经成为了蕴涵和体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对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关系,实现我国政党关系长期和谐,根本在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在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要促进多党派团结合作;既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又要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作用;既要重视做好民主党派的思想引导工作,又要真诚接受他们的民主监督;既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又要积极支持民主党派自身建设”[1](P3-4)。“四既四又”是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关系的指针,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党际关系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可以认定,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政党关系的和谐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是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特点,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政治优势。作为执政的共产党必须在“共产党领导”这五个字上下功夫,不断完善和加强共产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建设,逐步实施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同时更要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上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要不断从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视角来探索和研究总结如何加强和完善我国的政党制度建设,这不仅有利于多党合作制度的完善,而且有利于推进我国政治制度的完善,更有利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关系更加和谐,从而更有利于共产党执政的长期性和稳固性。

多党合作制度是新中国成立后创立的一个崭新的政党制度,构建中国特色政党关系,即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确立并巩固发展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的亲密关系,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是我国政治制度中最显著的特点,双方在“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进行民主协商、科学决策,同心同德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亦经半个多世纪的实践,符合和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和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显示了多党合作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二、从如何发展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作用看民主监督的重要性、迫切性

当然,在新世纪新阶段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作用如何进一步发挥,还得从巩固我国多党合作的长期性和不断发展的高度去认识民主监督的历史作用。民主监督是民主党派的最基本职能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集中体现,民主党派监督的最基本形式是提意见、作批评,是一种最有广泛性、最有代表性、最有灵活性、最有民众性、最有建设性的“柔性”监督,也是民主党派对共产党发自内心的真诚真心的监督。就目前我国的现状,民主监督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和问题,一是认识民主监督不到位,二是民主监督的定位不明确,三是民主监督无权威性,四是民主监督制度不健全和机制不完善,使民主监督流于形式等等。为构建和谐的新型社会主义政党关系,要创造条件充分保障民主党派履行民主监督的权利;要建立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这是多党合作的首要条件。广开言路,形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广开言路,广纳群言的民主氛围;要不断扩大民主党派知情范围,让他们知情出力,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参与程度和力度;要建立民主监督渠道,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民主监督的效能;要尽快建立和健全民主监督的反馈机制,反馈意见做到及时、准确、畅通、无误地送到党和政府领导手上。从而保障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真正在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不断推进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更加显示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不同于一般的群众监督,而且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代表性、群众性和组织性。这种监督具有构建执政党与参政党党际关系和谐,带有政治联盟、合作议事、合作共事、共商国是的特点和优点;民主党派监督是更具有组织、高层次、高质量的行之有效的监督,目前在我国现行监督体系中更具有其他监督形式和监督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方针的指导下,尤其在改革开放30多年中,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具大的作用,诸如在反腐倡廉、长江三峡工程、京九铁路、社会建设、民生问题、医疗卫生改革、环境保护、资源开发与利用、西部开发、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外开放、对台工作等工作中提出了中肯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民主党派紧紧围绕我国重大政治、经济决策而积极参政议政、实行民主监督。他们不仅找到了位置和坐标,而且真正体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不仅巩固了执政党与参政党亲密合作关系,而且也保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的健康发展。所以,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不是“摆设、形式、样子、花瓶”,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是极其严肃的、极其认真负责的政党政治行为,有鲜明的政治目的和鲜明的政治要求,他们更有严格的政治界定。所以,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绝对不是、永远不是作为执政党和人民政府的对立面和旁观者去搞什么“权力分割和分散”和“权力制约”。要使民主监督职能不断得以延伸和扩展,形成监督合力,增强民主监督的权威性,提升民主监督的地位。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要与时俱进,不断拓展民主监督的深度与广度。就民主党派成员参与的普遍性,以及民主党派成员来自社会不同层次、不同界别而言,人才荟萃,他们既有各方面专家学者学科带头人,又有工作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还有社会各界名流代表人士,更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更能集中反映民智民意民生。他们的身份决定民主监督的可靠性、客观性、真实性,所以,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优势与特点,对拓展民主监督的深度与广度,对推进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作用,无疑是重要的保障。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生事物不断涌现,民主监督的内容也随之拓展,民主监督的范围进一步拓宽,新时期新阶段对民主监督提出了新要求,民主党派特约员要务实事、干实事,坚持持证监督,有职有权,并不断提升特约员监督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参与政府、法院、检察院、工商、物价、行政管理等专项治理、监督检查。参与党风、政风的监督检查。参与社会热点事件的调查与监督,诸如民生问题、物价问题、医疗改革、住房、基本建设、干部公选、招考等等。这里要求党和政府及时主动与民主党派互通情况,通报党委、政府主要工作计划、任务、目标、法规、人事任免等大事,广泛听取民主党派的意见和建议。当然,民主监督必须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主党派是中国的参政党,实行民主监督的真正目的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紧紧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开展民主监督。二是坚持非权力制约运作。也就是说民主监督重在推进党的建设和政府工作上,而不在于权力制约,找准自己的坐标和位置,把握好民主监督的“度”,在“度”上下功夫。三是坚持实事求是。民主监督就是求真务实,出于公心,真正与共产党一条心,同心同德搞建设,真心实意谋发展,真正做到“帮忙而不添乱,尽职而不越位”。四是坚持沟通配合。民主监督既要与党和政府部门沟通,了解党和政府当前工作意图,又要与党派、团体和各界人士沟通,传达党和政府工作意图,推动民主监督有效的力度、深度、广度和合力的不断提升。

中国共产党有同各民主党派合作几十年的成功经验表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地位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动摇,才能真正实现我国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才能实现国家富强和谐,人民生活美满。实践证明: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础是牢固的,多党合作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是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和考验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作用发挥得越好,我们的事业就越兴旺发达。当然,各民主党派还要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要不断提高提意见﹑建议的水平,既要准确﹑正确地提出意见,又要提出切实可行﹑可操作的改进措施或解决问题的方案,真正有理﹑有据﹑有力﹑有针对性﹑可行性与可操作性,从而保证民主监督的真正效果。

百年历史,百年风雨,铸就了当代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得出这样一个结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结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各种政党力量在寻找适合中国的政党制度,不断较量、不断磨合、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共事共同努力的结果。百年历史证实,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才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

[1]中共中央统战部研究室.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精神解答[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6.

D665

A

1671-2803(2010)05-0029-03

2010-05-03

顾仁华(1949—),男,江苏盐城人,原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詹 松

猜你喜欢

政治协商多党合作民主监督
《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是做好新时代政治协商工作的基本遵循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确立70年的主要经验及启示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发展70年的三维认识
传递民主党派声音 讲好多党合作故事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应当稳立本位
参政党民主监督实效性诊断及强化之道
人民政协民主监督七个重要关系辨析
大数据运用于参政党民主监督初探
人民政协是否具有作为政治协商载体与主体的双重性——再谈政治协商的主体问题
政治协商各方良性互动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