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中国第四纪冰川*
2010-08-15程东来景才瑞钟学斌
程东来,景才瑞,钟学斌
(1.咸宁学院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2.华中师范大学 地理系,湖北 武汉 430079)
再论中国第四纪冰川*
程东来1,景才瑞2,钟学斌1
(1.咸宁学院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2.华中师范大学 地理系,湖北 武汉 430079)
李四光教授生前曾致力于中国第四世纪冰川研究。其成果后来集于《中国第四世纪冰川》(科学出版社)与《李四光全集》(第二卷,湖北人民出版社)中。他与当时一些中外反对派进行了有理有据的辩论,基本上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同意。建国后又再一次引起不少人争鸣,最近一些新的研究成果迭出,很有再一次讨论其分布与冰川类型的必要。
李四光;中国第四纪冰川;冰川类型;极大陆型冰川;亚大陆型冰川;极海洋型冰川;亚海洋型冰川
一、争鸣过程
关于中国第四世纪冰川的研究发展过程,就是一个百家争鸣的过程,曲曲折折,反反复复,李四光教授经过艰苦的调查研究与从各个角度的争辩,大体上在《冰期之庐山》[1,2]中得到学者们的同意,也被不少中外学者承认与引用。但在建国后又时起时伏的引起争论,本来百家争鸣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也是党发展科学进步的方针,百家争鸣是件天大的好事,相互推动科学的发展。但若“我们明确无误地认为,中国东部 3000-2500m以下的中低山在第四世纪期间从未有过冰川活动[3]”。这就有点绝对化了,自己发现不了问题,找不出新的解释的窘境。这不是下了封门令,一锤定音了吗?
最近不少研究成果又打开了研究之门。如海洋出版社于 2008年 12月出版的叶培英、徐兴永、赵松龄三位的专著《海岸带黄土与古冰川遗迹》[4],又如 2003年 12月由海洋出版社出版的李乃胜、石学法、赵松龄、于洪军四位的《崂山地质与古冰川研究》[5]专著,还有 2009年 6月由地质出版社出版的施满堂、俞建长二位的《冰期白云山》[6]专著等,均说明中国东部低山丘陵和低山地出现过多期古冰川活动。刘东生院士又明确无误地认为:“更新世期间,山东丘陵一带普遍发育了低海拔型古冰川,留下大量古冰川遗迹。许多古冰川期遗迹已经进入陆架区,展示了陆架沉积与古冰川活动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更新世多次出现的冰期时代,北方冷空气强劲,特别是频繁的寒潮活动,不断地带来大风、低温和降雪,不仅在北方加大了黄土的堆积速度,而且还使华北古湖周边的低山丘陵和中低山地出现了多期冰川活动。大量调查资料已经证实:有的古冰川遗迹已经深埋于古华北湖的底部;有的则延伸到黄海陆架区;有的则构成山东半岛所特有的冰碛海岸;有些巨大的古冰川漂砾还会形成冰碛小岛。冰期时期降落在冰川活动区和积雪分布区的黄土物质,在冰雪消融时会将其带入古华北湖中,或者带入陆架,而成为黄渤海陆架沉积的物源之一,这就是我国东部,特别是华北古湖的周边黄土堆积剖面部分缺失的原因。与时俱进,改革开放以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面对这些客观存在的冰川遗迹,刘东生院士进一步明确无误地指出:“中国第四纪 (时代)的研究,过去对生物演化、气候变迁等方面的工作较多,而对区域性的,不同沉积物类型的成因和他们之间的演化和特征性的讨论则较少。东部是中国第四纪研究发祥地,是一个研究较多的地区,对其地质历史似已有了“定论”。从科学研究上来说,这是一个发现不了的问题,找不到新的解释的“窘境”。李培英等同志这本书(指海洋出版社于 2008年 12月出版的《海岸带黄土与古冰川遗迹》专著——笔者注)全面而系统地把华北地区东部做了全新的阐述和讨论,并在理论上有所创新,走出了这种“窘境”,值得庆祝和学习。(这)本书使人们可以重温以往的认识,也使人们在开始认识中国东部地质中,全面系统地认识东部,认识中国的全部[7]。刘东生院士最后在为这本书所作的“序言”中介绍说:“这是一本发人深思的富于想象力的书,愿广大读者喜欢它,理解它[7]。我之所以在这里不厌其详的介绍刘东生院士的新认识与学术观点,就是希望重新打破“定论”,走出“窘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面对这些新的客观事实,温故而知新,重新讨论中国东部的第四纪冰川问题,促使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上一个新台阶。其实,孙殿卿院士也认为中国东部中低山地是存在第四纪冰川遗迹的[8]。
二、冰川类型
其次,有关冰川分类问题,从形态上来说,分为大陆冰盖 (或称大陆冰川),是大范围的冰川,如第四纪时欧洲西北部的大冰盖与北美洲加拿大的大冰盖。另一种是规模、范围不大的山地冰川,点状分布,未连成大片。再一种就是以上两种之间的山地冰川进一步发展为山麓冰川。但从冰雪的物理性质分类,有人分为极大陆型冰川、亚大陆型冰川、海洋型冰川三个类型。若从层次上来说,首先应该分为大陆型冰川与海洋型冰川两个大类型。大陆型冰川从其大陆性程度不同,既可再分为极大陆冰川与亚大陆型冰川两个次一级的冰川类型,那么海洋型冰川也可以从其海洋性不同,也可再分为次一级的极海洋型冰川与亚海洋型冰川两个亚类型。这样层次对等地把冰川分为极大陆型冰川、亚大陆型冰川、极海洋型冰川、亚海洋型冰川四大类,比较合乎逻辑。刘东生院士新提出的“低海拔型古冰川”,应该属于极海洋型冰川,这样就容易理解刘东生院士之所以对于《海岸带黄土与古冰川遗迹》[4]这本书专著的厚望。说它“值得庆贺和学习……愿广大读者喜欢它,理解它[7]”。
三、结 论
我们对于中国东部中低山地在第四纪时有过冰川活动是坚定无疑的[8~10],应该从事实出发,从已存在冰川遗迹出发,有根有据地论述中国东部中低山地的古冰川活动。那些以中国西部现代极大陆型冰川与亚大陆型冰川的现有海拔高度如何,来推测中国东部中低山地的古冰川海拔高度,到底有多少可靠性与可信性是很难说的。信者可以“明确无误地认为,中国东部 3000-2500m以下的中低山在第四纪期间,从未有过冰川活动[3]。不信者也可以从现有的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说:“更新世期间,山东丘陵一代普遍发育了低海拔型古冰川,留下大量古冰川遗迹[7]”。科学就是对客观事物的客观规律的客观反应,而不加带任何主观的成分,不看中国东部现存的客观存在古冰川遗迹;而推猜或说推论。再或说推算出来的海拔高度,难免或多或少带有一些主观成分,这一定可信吗?
[1]李四光.中国第四纪冰川 [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75.
[2]李四光.李四光全集 (第 2卷)[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
[3]施雅风.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 [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4]李培英,徐兴永,赵松龄.海岸带黄土与古冰川遗迹[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
[5]李乃胜,石学法,赵松龄等.崂山地质与古冰川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3.
[6]施满堂,俞建长.冰期白云山 [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
[7]李培英等.海岸带黄土与古冰川遗迹 [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
[8]孙殿卿,周慕林,潘建英.中国第四纪冰期 [J].地质学报,1977,51(2):101~108.
[9]景才瑞.庐山没有第四纪冰川吗[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1,(4):42~46.
[10]景才瑞,刘昌茂.再论庐山冰川遗迹 [J].地理学报,1987,(3):82~86.
P343.6
A
1006-5342(2010)04-0137-02
2010-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