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的英美文学教学*

2010-08-15赵秀兰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英美建构主义建构

赵秀兰

(西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的英美文学教学*

赵秀兰

(西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建构主义理论是当今课程改革的三大现代教育理论依据之一。近年来学者们对建构主义理论的研究表明:建构主义主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较好地遵守了人类的认知规律。本文将建构主义理论运用到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重要课程——英美文学课的教学中,探讨如何在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进行英美文学课的教学,为该课的教学改革尽一份力量。

英美文学课;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自 20世纪中期以来,建构主义成为一种盛行于世界的广泛的思潮,影响了各种思想领域,也大大影响了心理学和教育学,并成为当代一种占主流地位的教育思潮。从 20世纪 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界何克抗等专家提出将建构主义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并力图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建立全新的教学设计原则和方法体系。与传统教学方式中总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而忽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相区别,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构主义经过了长期的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已经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笔者试图将建构主义理论运用到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重要课程——英美文学课的教学中,探讨如何在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进行英美文学课的教学改革,以讨教于同行。

一、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英美文学课是高校英语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简要介绍作家所处时代的历史年代及作家生平、代表作;分析其作品风格特点,包括作品主题、人物、叙事视角,写作特点等;以及作品选读和赏析等。根据国家教育部 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授课内容可包括:文学导论;英国文学概况;美国文学概况;文学批评”。英美文学有着时间跨度大、内容多、涵盖面广、异质文化性的特点,但授课时数有限,所以传统教学多采用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式的教学方式,即“一块黑板、一本教案、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把教师教案中知识传递到学生的头脑中或笔记本上,把学生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让他们生吞活剥、死记硬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生就业压力迫使高校不得不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改革,英美文学课缺乏实用性,因此,课时数不断地被压缩,授课教师大多只是给学生一个文学史大致的框架,再根据时间填补一些作品分析。而学生根本无暇阅读经典作品,无法达到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理解。传统的“一言堂”式英美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教师在唱独角戏,从头至尾都是教师在滔滔不绝地给学生们灌输英美文学史以及其中的重要思想流派、主要作家及其重要作品。这种教学方式完全无视学生们的已经积累的知识经验,简单强硬的从外部给学生“填灌”知识。把教学工作简单化为知识的传递,教师只不过是把自己课前准备好的知识呈现出来,教师似乎象征着知识权威。这样的教学无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不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文学现象的理解,不去根据学生的想法来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更不把学生的原有的知识经验视为新知识的生长点,把学习过程视为学生们对所学新知识的接受、处理、转换和理解。这种被动学习使学生失去了直接与文学作品产生共鸣和交流的内在动力,也就逐步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认为文学课的学习只是机械的知识储存过程,文学课没有实用性,不重要。因此,文学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而建构主义理论提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积极地建构知识的学习理论,为英美文学教学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卡茨、和维果斯基等。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虽然繁杂,但其核心内容可概括为: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探索和发现,并主动地建构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是人类经由磋商后达成一致的一种社会建构,随着人们对外界的认识程度的深入,知识会得到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就会随之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收信息和刺激,而是由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即学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根据外在信息,借助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其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对外部的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通过新旧知识和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来建构意义。每个学习者都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并不简单是信息量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学习过程并不简单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因此学习过程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必须主动地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强调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在建构意义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和分析有关的信息资料,要善于把当前学习内容尽量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对所学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因而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呈现者和权威的象征,而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教师必须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尽可能组织协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学生可以通过共同探索、相互交流、独立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来展开他们的学习。教学是逐步减少外部控制、增加学生自我控制学习的过程。

三、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的英美文学教学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英美文学教学中应注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方式,转变学生传统式接受学习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法,实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1)教学原则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以此为理据,英美文学教学应该把握以下几个原则:1)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把“以学生为中心”作为出发点,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2)把学习和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3)组织和引导学生们一起讨论和交流,营造协作学习的教学环境,帮助和指导学生利用各种工具和诸如文字材料、书籍、音像资料、CA I与多媒体课件以及 Internet上的信息资源,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不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学活动也不再是在教师的监督和控制下,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在教师的支持、帮助和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信息加工者和意义建构者的主体作用,通过讨论与交流等协作学习,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2)英美文学课堂教学模式由于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文学课学习本身就要求学生要参与、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而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却剥夺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参与、交流的机会,学生只是消极被动的接受知识,根本不能发挥学生积极参与文学阅读和欣赏的能动性、创造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倡导的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互动的合作关系。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以此为理据,英美文学课教学中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交互式、讨论式、发现式、研究式、任务型教学方法,尽量减少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的控制,使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作品,理解和欣赏作品的语言技巧及文体修辞,由被动地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其语言能力,分析和理解能力,并通过独立探索、讨论交流、协作学习等方法来剖析思想观点、谋篇布局、人物性格特征,积极建构关于该作家、作品、文学流派及历史背景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审美情趣。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有求,要求教师不仅要吃透教材,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而且还要不断地学习文学理论和文艺批评方法,及时地了解一些文学动态,改变教学方法,精心地设计教学情景和教学任务。传统的考核评价体系有待改进。文学课程的传统考核方式有两种,一是侧重考核学生对文学知识点的记忆,大多是选择题或名词解释、简答题等;另一种是让学生在期末写一篇对某部作品的分析评论的课程论文作为考试。前者要求学生为了考试机械地死记硬背,而不是让学生从文学课中真正学会赏析文学作品和提高其文学审美能力;后者虽然让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发挥的空间,但不能全面地考核学生在整个学期中的学习效果。为了全面而有效地评价学生,必须建立立体的评价机制,内容应该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 (即自主学习能力;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和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三个方面的评价);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学生们讲授、讨论和答疑解惑的过程中观察并记录的学生的表现;撰写阅读心得、读书报告、作品赏析或学期论文的情况;学生最后的总成绩可由三部分构成:平时成绩 (约占40%)、学期论文 (约占 20%)和期末成绩 (约占 40%)。

总之,只有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遨游在文学的海洋之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学欣赏能力、独立探索和分工协作的能力,实现师生之间是平等、互动的合作关系,才能达到文学课教学的目的和英语专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G40-059.3

A

1006-5342(2010)04-0098-02

2010-01-10

西北师范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美国文学的教学改革”的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英美建构主义建构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建构游戏玩不够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