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缪凤林的日本史研究

2010-08-15卢朝允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凤林史书军阀

卢朝允

(上海大学 历史系,上海 200444)

略论缪凤林的日本史研究

卢朝允

(上海大学 历史系,上海 200444)

作为一位爱国历史学家,在民族存亡绝继的抗战时期,缪凤林潜心于日本史的研究,目的在于激励国人抗战,抵抗外来侵略。为此缪凤林的日本史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批判日本古代历史之虚伪,以打击敌人的民族自信;二是探索日本军国主义的渊源,揭露日本人的侵略本质,以警醒国人,并指出在侵略面前,中国人民只有抗战,别无他途。

缪凤林;日本古代史;日本军阀;坚决抗日

缪凤林(1899-1959),字赞虞,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在学生时代,缪凤林就曾跟随其师柳诒徴研习日本史,课外更是喜读黄遵宪的《日本国志》。缪凤林在东北大学、中央大学等校任教期间,都曾讲授日本历史课程,勤于搜集日本史相关史料。“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军进逼华北,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激发了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缪凤林研究日本史的决心。他说中日关系近代最密,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的人数甚多,而我国学者对日本史的研究却“最不经心”,以致“黄遵宪殁后数十年,求一书能继《日本国志》者,杳不可得。”[[1]这激起他要撰写一部《日本通史》的宏愿,“以雪此耻”。由于当时他正在全力撰写《中国通史纲要》,随后又因时局变动的关系,撰写《日本通史》的宏愿最终没有实现,不过他并没有放弃对日本史的研究,相继发表《中日民族论》、《日本军阀论》、《日本开化论》、《日本史鸟瞰》等重要文章,并于1933年出版《日本论丛》第一册。在民族存亡绝继的抗战时期,缪凤林潜心于日本史的研究,目的在于激励国人抗战,抵抗外来侵略。所以他的日本史研究的主要集中在:澄清日本历史真相,以挫伤其民族自信;探究日本军国主义的渊源,揭露日本人的侵略本质。

一 “日本古代之真相及其开化之经过”

缪凤林认为“欲明日本古代之真相,首当辨日本古史之真伪”。为便于研究,史学界一般把日本历史分为上古、中古、近世三个时期,上古与中古的分界限为大化革新,中古与近世的分界限为明治维新,日本的古代历史便包括上古与中古两个时期。现存日本最早的史书为712年成书的《古事记》与720年成书的《日本书纪》,其中仿中国正史体裁编撰的《日本书纪》更是被称为日本的第一部正史。《日本书纪》分日本历史为神代与人代,神代自开天辟地始,后有被称为造化之祖的三神,继之为天神七代,地神五代;人代自神武天皇始,传至大化革新时,为第三十六代天皇孝德。后世的日本史书大都参照《书纪》,以记述日本古代历史。缪凤林认为所谓的神代是日本史家虚构的产物,其目的在于“以地为胎生,以祖为物化,盖犹北狄南蛮之推本其祖,自以为狼鹿神犬者无殊”。[2]P26而关于人代之上古史的记载,也多由后人臆造而来,可信性同样较低。缪凤林从两个方面来论及日本上古史之虚伪,第一“诸帝系统年代,盖多出后人臆造”,第二日本史书对其上古史的记载多窃取自中国史书。

有关日本上古史诸位天皇的系统年代为后人臆造,原因有三:其一、日本史书对诸帝年寿的记载存有明显漏洞。据日本史书记载,自神武天皇至成务天皇,前后十三代,历时竟有851年,每位天皇在位时间长达65年之多,而这十三位天皇当中竟然有九位的寿命超过100岁,其中垂仁、景行等天皇的寿命更是高达130多岁,“其虚妄不言可知”[3]P4。其二、日本史书对上古纪年的记载有误。日本到隋朝即推古天皇时才有甲子纪年,史书关于隋朝以前年纪的记载,多由后人根据“口碑相传”追记而成。据《日本书纪》,自安宁至开化的7位天皇,所记仅有其父母及生卒,“几无他事”,对其余诸天皇也是间隔十数年或数十年才记一事,“岂有既记其年而皆失其事乎”[3]P7。其三、日本史书有些记载明显与事理不符者。据《后汉书·倭传》与《三国志·倭人传》记载,到魏晋时,日本还分为百余个国家,并无统一之君主,“土酋林立,此兴彼仆”,但日史记载神武一族却累世称帝,“远溯周世,代无失名,谁其信之”。[2]P27

日本史书对其上古史的记载多为后人臆造,从其记载内容及用词达意方面也可见一斑。首先,日本史书对其上古诸帝谥号的记载,就存在明显抄袭中国史书的迹象。《日本书纪》上并没有关于上古诸帝谥号的记载,这也就证明神武以下诸帝谥号的行用肯定在《日本书纪》成书之后,即公元七二零年之后。便览日本史书,其上古诸帝的谥号多为“汉字之美者”,其中孝昭、孝安、孝灵、孝元诸号,更是直接取自中国汉代诸皇帝的谥号。日本史家“耻其建国之晚,与中韩相去霄壤”,故以盗来之汉字“追奉其臆造之土酋,以自附于文明”。[3]14其次,日本史书里面的诸多内容也是剽窃自中国古籍,甚至是原封不动的抄袭。其中《日本书纪》里内容抄袭现象最为显著,其关于雄略天皇敕语的记载因袭于隋高祖遗诏,仁德、武烈纪里的有些内容也是抄袭中国史籍关于尧、舜、桀、纣的记载,钦明二十三年讨新罗诏与陈霸先讨侯景的誓师文如出一辙,其对日本神代的记载开头便抄自《淮南子》里面有关天地之由成的记载。对于日本抄袭中国史书一事,缪凤林更是极力加以讽刺,以期达到挫伤其民族自信,鼓励国人抗日之目的。他说,“世之无耻者多矣,然未有窃人之史以为己史者,有之,盖自日人始矣”。[2]P28

经过研究,缪凤林指出日本历史萌芽于汉魏,史书记载始于唐代,而日本史书所记载的上古史迹则多出自后人的伪造。既然日本史书对上古史的记载不可信,那我们应该如何了解日本上古史呢?缪凤林给出答案,“考倭人隋唐以前之历史,当以吾正史为最可信之资料”。[2]P32因为日本自汉代便通使中国,魏晋、隋唐更有大量留学生、留学僧踏上中国的国土,而中国史书对日本的记载,便是直接来自这些使者、留学生及留学僧之口,可以说中国史书对日本的记载是日本“当时之实录”。据中国史书的记载,日本在汉代时还处于野蛮或是部落状态,“依山岛而居,凡百余国”,“更相功伐,历年无主”[4],而到隋唐时便进入文明社会,官员制度、礼仪制度等一一建立。在缪凤林看来,日本之所以由野蛮时代进化到文明时代,中国对其的影响不可低估,甚至是决定性的。据《日支交通史》记载,邪马台国卑弥呼女王时期,日人便对中国文化作热烈之钦慕,极思于政治方面亦如中国有统一国家组织,于经济方面如汉人有灿烂如花之生活。政治方面,日本在汉代时还是部落林立,而到卑弥呼女王时,已基本形成狗奴国与邪马台国南北对峙之势,并且建立起基本的礼仪制度,这一切皆由中国文化的刺激促进而成。日本由上古至中古的大化革新,更是直接学习于中国唐朝,各种法令、政制皆效仿唐朝,可谓是“唐化维新”,经“大化革新”,日本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经济方面,据考古学研究,早在汉代时,铜铎、铜剑、铜镜及璧玉泉货等就已经传入日本,《日本书纪》对日本向中国南朝求得女工事也有记载,此外,医药、蚕桑、染织、绘画等也相继或由中国或借道韩国传入日本。“大化革新”时更是学习隋唐的税法在日本实行租庸调的新税法。日本国都的建造也效法与中国,日本古史的所谓宫殿“大者不过围以木栅,经营迁徙,事甚简易。自与隋唐交通,乃深感皇居之陋”,所以迁都平成,以唐朝都城长安为样板,建造国都,“为日本有正式国都之始”。[5]P12中国对日本的影响,以文化最为突出。中国的儒学、文学、佛学先后由百济传入日本。日本甚至到唐代时还没有自己的文字,“其国仅通行汉字”,即使后来吉备真备造假名,也是取自汉字的偏旁部首。日本现存最早的两部史书《古事记》与《日本书纪》皆用汉字,且日本正史都是效仿中国正史的编年体。所以缪凤林说:“倭之臣服中国与否,倭人虽有争论,而其得吾国之文化,则莫不公认。”[2]P43

缪凤林认为日本脱离部落时代,而渐成国家之形式,皆由中国文化孕育而成:“中古之和魂为上古传入之华化陶铸而成,近世之和魂为中古之华化陶铸而成,原始日本民族除原人所有之兽性与生活技能外,固一无所有,其有獉狉而进于开明,而置身于世界强国之林,悉吾华文化直接或间接孕育之力。”[5]P10但是日本知恩不报,并且以怨报德,其侵略中国的野心由来已久,近代以来更是变本加厉。中国人民不能再坐以待毙,而是要奋起反抗。因中国的经济、武器不如日本,有些人说到抗日就悲观消极,认为“抗日必败”。缪凤林正是以他充满爱国的激情,揭开日本虚伪的古史,以挫伤日人的民族自信,并借此宣扬中国悠久之历史、灿烂之文化,以此为国人鼓气,在精神层面战胜日本。

二 日本军阀之历史及中日关系

虽然日本的开化皆由中国文化孕育而成,但自隋朝时日本就已经开始寻求与中国平起平坐,日本国王遣使隋朝,国书上便称“日出处天子致书日落处天子”,大有两帝并立之势。缪凤林认为日本民族的天性与温和的三韩民族不同,而这一天性即日本人自称的“大和魂”,日本民族的特点的确使日本变成了世界强国,但也同样使日本掉入了军国主义的深渊。回看日本历史,军阀对其国家的统治占了大半,而近代以来日本极力的对外扩张与侵略,也是对其古代军阀思想的因袭。日本自神武开国,分上古、中古、近世三个时期,上古历史多属后人臆造,自孝德天皇至文德天皇实为日本史之黄金时代,但为时只二百余年,文德天皇时藤原氏专权,大政移于关白者二百十数年,经院政时代,后大权移于将门,自六条天皇至孝明天皇七百零二年,皆武人专政时代。此时的武人专政,虽无军阀之名,但有军阀之实。他们豢养武士,争夺权位,专天下之大权,代朝廷为政天下,而视朝廷如无物。明治维新之后,虽一度收回政权,但数十年的军国主义,使国家政权实际上操纵在军人之手,而其时的番阀政治,亦变相的新军阀而已。所以,缪凤林总结日本历史说,“日史以中世近代为主,而军阀之活动占其大半焉,虽谓日史以军阀为骨干,可也!”[6]P2

缪凤林认为日本军阀之专横,始于六条天皇,而其成因,远在藤原氏执政时就已存在,其中最主要的三个原因就是日本史家赖山阳提出的兵农分业、将帅专任、及国家之兵变为私人之兵。除此之外,缪凤林详细论述了源平二氏的兴起,而源平二氏即为日本最早的军阀,所以源平二氏兴起的原因也即为日本军阀兴起的原因。由于皇室子孙众多,日本自桓武天皇时,开始给一部分皇子皇孙另赐别姓,或在京都做官,或到地方为“国司”(地方官)。藤原氏以外戚身份执掌大权后,大肆排斥别姓,赐姓皇族在都城多不得志,而国司反倒可以专制一方,久而久之,便成为专制一方的地方军阀。桓武平氏与清和源氏正是此时在关东历经多世经营,建立起自己的势力范围。藤原氏专政时,日本贿赂之风盛行,朝廷纲纪紊乱,中央政令不及地方,盗贼蜂起,叛乱遍及全国,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地方大族纷纷通过豢养臣仆以为私兵等方法,培育自己的势力,其中以源平二氏的私兵最为厉害。由于匪乱频发,朝廷无力应付,便多次委任源平二氏代替朝廷征讨匪乱,久而久之,六军兵士皆成私人之兵,他们“知有平源,不知有国”,源平二氏之势随成,而最早的日本军阀也便形成。

日本军阀始于源平二氏,经平治之乱,平氏衰亡,源氏赖朝被封为征夷大将军,随开镰仓幕府。赖朝死后,大权归北条氏。后醍醐天皇时,天皇征伐北条氏,大权归于皇族,史称“建武中兴”。但两年后,足利氏举兵造反,日本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足利氏在北朝开室町幕府,室町幕府为日本极乱之世,各地混战不休,之后织田信长与丰臣秀吉起兵造反,推翻室町幕府。织田信长兵败自焚后,丰臣秀吉据其位,并统一全国,结束了日本的战国时代。丰臣秀吉之前的日本,虽时有战乱,但原因无外乎各军阀之间争夺领地与本国的统治权,而丰臣秀吉的出现却将日本的好战、军国主义引向了国外。1892年丰臣秀吉出兵朝鲜,并意欲将其作为侵吞中国的前哨,妄想要建立一个包括日本、朝鲜、中国、印度等国在内的亚洲大帝国。缪凤林认为:“以撮尔小邦,素仰中华为上国,承足利民历世称臣之后,竟欲灭韩侵明,合三国为一,日本军阀之有帝国思想,实行海外侵略者,故以秀吉为第一人矣。”[7]P7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康“代秀吉决天下事”,开德川幕府,自此日本“封建之局,一成二不变”,而日本军阀之政也大成。

“明治维新”之后,王政复古,德川家康归还政权。但长期的军阀政治,使国家权力仍然掌控在军人手中,二战之前,国家大权更是被陆军所控制,陆军在日本国内嚣张跋扈,对外采取侵略政策。与英、美、俄等国相比,当时的日本国小民贫,而其军部则以与三国争霸为唯一之国策,故连年扩军备战,军费一路飙涨,1931年日本军费为15亿元,而到1937年则涨到30亿4千万元。为解决连年增多的军费,日本政府只有大量增加财政赤字及扩大出口,而日本小国寡民及缺乏能源与战略物资的国情却又限制其经济发展计划。纵观日本军阀历史,联系日本实际国情,缪凤林认为日本实际上并不能长期支持侵略战争,原因有三:其一,日本经济不足以支撑长期战争;其二,日本缺少长期战争所必须的兵力;其三,中国方面的原因。日本以小国对中国施行侵略战争,其唯一的原则即为“以最小之力获最大之利益”,但是1932年的淞沪战争已经打碎了他们的如意算盘,中国以“数万之众,抗敌陆海空之精军,挟十九棋之武装,当最新式之利器,相持一月有余,敌人易帅增援,至于再四,我虽卒以援绝而退守,然由是知日军之威力,尚有其限度。”[8]P92

但是像淞沪抗战这样的事迹还是太少,横亘在国人面前的“甲午海战”的失败,是“济南惨案”的发生,是“伪满洲国”的成立等对日的耻辱。缪凤林认为中国人要想尽雪前耻,首先要从民族性上找出落后的原因,进而改进。他在《中日民族论》中说,与日本民族相比,中华民族存在四个缺点:“日人之独立自尊与吾之依赖自污异也;日人之努力向上与吾之腐化苟且异也;日人之责任观念与吾之不负责任异也;日人之国而忘私与吾之私而忘公异也。”[9]日本民族的“独立自尊”,使其在吸收中国和西欧文明的同时能够保持“以我为主”,并在适当机会“一举高飞”,成为世界一等强国。反观中国,虽自古以天朝大国自居,但却不止一次被异族入侵,更是出现大量民族败类,到近代,铁道、邮政、医院等一切民生设施皆由外人办理,甚至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军队与财政也交由外人训练与保管,与日人相比,“吾中华民族之依赖自污,虽倾长江之水,恐不能涤除净尽矣”;无论是隋唐时的历九死一生到中国求学,还是近代的远涉重洋到西洋学习强国之道,日本人都表现出了极其努力向上的民族特性。而中国人民虽已勤劳著称,但治理国家的“劳心之徒”却腐化苟且,不但没有雪耻御侮的准备计划,甚至还官商勾结,榨取民脂民膏;日本的“武士道”为日本国民道德之典型,讲求“言必信,行必果,己诺必诚,不爱其躯”。虽然中国的根本道德为“忠”,但自近代以来,战争期间弃城而逃的大帅不计其数,士兵更是视易帜缴械为平常,“求其保持武士之荣誉与资格而不可得也”;日本民族意识开启较早,经历史之锤炼,大和民族之国家主义、军国主义及帝国主义融合一起,造成一“坚强不拔之基础”,士兵受其影响,作战勇猛,宁死不退。中国有史以来便在宗法社会之中,其后果是家族主义盛行,很多人只知有家而不知有国。缪凤林认为国人不欲雪耻则已,如果想要尽雪前耻,如上之民族缺点必须改正,如国人皆如孙中山先生那样“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则“岂独雪倭寇之耻哉,百年来帝国主义者所加之耻辱,皆将雪之,而世界弱小民族之解放亦将由吾任之也”。[9]

战争期间,军队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力量,通过考察日本的军备情况,缪凤林认为中国要对抗日本,必须要加强国防建设。一方面购买先进武器抗击日寇,另一方面加强国防教育,并宣传战斗至上论,激励国人抗战必胜之信念。他认为欧亚很多国家由于不能战斗、或战斗力不充、或战斗意志不能贯彻始终,最终或是投降或是战败,而英、俄等国正是由于拥有较强的战斗力,才没有被侵略者征服,“观兹近事,亦足证国族与立,以全体性之战斗力与战斗意志为最要”[10]P14。所以,在神圣抗战之时,要集中全民族的人力、物力、财力,并以中国古时反抗异族的战争为榜样,坚决抗日。

论及国人抗日的态度,缪凤林更是把“坚决抗日”作为中国对日侵略的唯一反应。在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武力受阻,日本改变侵略策略,以经济合作为幌子,开始实施新的侵略政策。而有些中国人由于看不到武力抗战胜利的希望,悲观情绪慢慢滋长,也开始寄希望于日本的“互帮互助”。为了戳穿日本侵略者的野心,缪凤林提出“不畏避,不退让,不辞以力抗力”的对日原则。并针对日本的“经济提携”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揭穿其虚假的和平政策,即:经济合作须以整个国家为单位,日本要退出中国的领土;经济合作须以正正堂堂的态度,必须严禁走私及鸦片贩卖;经济合作之限于经济,绝不能牵涉政治;经济合作双方必须是对等的互利。为了警醒国人不要被日本的侵略政策所蒙蔽,缪凤林多次作文揭露敌人的卑鄙伎俩,他告诫国人,日本所谓的“国际互助”实是对中国侵略的加重而已,“是则在武力掠持之外,更加一层经济之侵略,任何经济提携之方案,只加重吾民族之桎梏”,“此种经济合作,较之武力侵略,其用心尤为险毒”,而中国要想取得真正之独立自主,摆脱亡国灭种之危机,“惟有以力抗力而已。”[11]

怀着“书生报国”之志,缪凤林慷慨激昂,痛陈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暴行,并极力倡导“以力抗力”,坚决抗日,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他爱国家爱民族的激情。作为一位爱国学者,虽不能上阵杀敌,但他以笔为枪,通过文章著述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和罪行,同样为抗战救国做出了重要贡献。

[1]缪凤林.弁言[C].缪凤林.日本论丛:第1册[C].南京:钟山书局,1933.

[2]缪凤林.日本开化论[J].国风,1932(创刊号).

[3]缪凤林.日本古代开化论[C].缪凤林.日本论丛:第1册[C].南京:钟山书局,1933.

[4]范晔.后汉书:东夷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5.

[5]缪凤林.日本史鸟瞰[J].国风,1933,(2).

[6]缪凤林.日本军阀论:一[J].史学杂志,1929,(2).

[7]缪凤林.日本军阀论:续二[J].史学杂志,1929,(3).

[8]缪凤林.日本军备与最近中日战争[J].国风,1932,(5).

[9]缪凤林.中日民族论[J].史学杂志,1929,(1).

[10]缪凤林.国史上之战斗观[J].思想与时代,1942,(9).

[11]缪凤林.论日本前途与中日关系[J].日本评论,1937,(1).

(责任编校:张京华)

On the Fenglin M iao study of Japanese History

LU Chao-yun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44,Chana)

As a patriotic historian, Anti-Japanese War in the national critical, Fenglin M iao concentrated on the Japanese history of the study. The purpose is to encourage Chines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foreign invasion. To this end Fenglin M iao of Japanese history mainly focuses on two aspects: First , criticism of Japan's ancient history of hypocrisy, to combat the enemy's national self-confidence; the second is to explore the origins of Japanese militarism, to expose the nature of the Japanese aggression in order to alert people, and pointed out that in the face of aggression, the Chinese people is only war, no other way.

Fenglin M iao; Japanese Ancient History; Japanese Warlords; Strong anti-Japanese

book=43,ebook=476

K261

A

1673-2219(2010)03-0043-04

2010-02-03

本文得到上海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编号SHUCX092066)的资助。

卢朝允(1981-),男,山东菏泽人,上海大学历史系2007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学史的研究。

猜你喜欢

凤林史书军阀
“铁裁缝”高凤林,为火箭焊“心”
高凤林:平静握住那杆焊枪
“汗青”原来是史书
传统与现代之间——民初社会中军阀的行动逻辑
为小人物喝彩
人 物
敬老梦的底色
在坏的时代能做好事
看不到目标比死还可怕
军阀袁世凯的三次背叛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