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有效管理的几点思考
2010-08-15王勇咸宁学院图书馆湖北咸宁437100
王勇(咸宁学院图书馆,湖北咸宁437100)
高校图书馆有效管理的几点思考
王勇
(咸宁学院图书馆,湖北咸宁437100)
高校图书馆是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的机构,是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图书馆有效管理是提高图书馆工作水平、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根本保证。
图书馆;有效管理;高校;困难
高校的三大支柱是图书馆、师资、仪器设备(实验室),高校图书馆在高校的作用显而易见。高校图书馆既是服务育人,也是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重要机构,同时还是高校文献信息中心。但在实际工作中,图书馆在学校中的尴尬地位使图书馆管理的效果大打折扣,如何来提高图书馆管理的有效性是图书馆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影响图书馆管理的几个原因
1.家属多,难以管理。在高校,有的人甚至一些领导都认为图书馆工作不需要多少专业知识。因此学校在解决教职工子女就业、安排引进高级人才的家属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图书馆,图书馆成了为学校“解忧”的部门。
2.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及人员结构不合理。单纯从学历来看,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几乎都是大专及以上文凭,在享受学校各种待遇的时候一点都不能少。但要实际开展业务工作的时候,真正能胜任的并不多。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图书馆员的学历背景中相关专业毕业的多,信息管理(图书情报)专业的少;函授、自考毕业的多,全日制毕业的少;文科(特别是中文)专业多,理科专业少,有关现代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的更少。另外,图书馆员有目的、分层次参加继续教育的机会少。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看起来工作认真负责,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但还是避免不了图书馆整体素质低的状况。
3.图书馆工作缺乏活力和激情,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长期以来,图书馆工作就缺乏竞争,图书馆在学校定编、定岗中也经常被边缘化,工作人员的工资是国家标准,奖金是平均分配。图书馆馆长的任务好像就是维护秩序、保持稳定、注意安全。没有竞争、缺乏激情的工作,导致图书馆员失去创新、钻研业务的动力。无形中也使得在图书馆的读者服务中出现一些隐性拒绝服务,影响了图书馆的服务效果,也扼杀了一些有潜力的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图书馆在学校得不到重视,地位低。高校图书馆的性质、任务决定了图书馆应该是一个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高校办学条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实际上高校图书馆并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因为高校图书馆需要较大的经费投入,而图书馆的价值只有通过读者利用后间接体现出来,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由于这种特点,让很多人产生一种图书馆可有可无的感觉,使得图书馆工作人员出外进修难、评职称难,在解决家属、分房、学校福利等方面也都不能同教师平等对待。
二、图书馆管理上存在的困难
这些年来,图书馆管理者也在图书馆管理上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落到实处的往往是纪律方面的约束,而在其它方面的效果却并不好。
1.约束性差
由于图书馆家属多,这些家属牵涉到学校的各个部门,好多是领导或高学历、高职称的家属,管理起来难度大,对这些人员图书馆管紧了她(他)不听,而图书馆也没有有效的约束措施,管松了又影响到对其他人的管理,所以在图书馆管理中往往在时间上是做得比较好的,因为这是各项工作最基本的底线,但工作的管理却效果不理想。
2.职业认可度低
由于图书馆学科地位不高,现实图书馆工作地位也不高,使很多人认为图书馆工作不需要太多的文化知识。工作内容是简单的借还,工作任务就是“看门”。这样的印象让部分到图书馆工作的人觉得没有出路,自我价值得不到认可,造成对专业知识不想学,也学不进。由于认识不到工作的意义,对图书馆的各项管理措施也就难以真正执行。
3.角色定位不准
服务是图书馆的根本,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工作人员认识不到这一点,往往把自己定位在管理者的位置,认为自己是老师,是图书馆资源、服务的管理者,而不是为读者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服务者。这样的观念在图书馆不在少数,正是认识不到图书馆服务的重要性,图书馆管理者的管理理念也难以得到这些工作人员的认可。
4.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
图书馆是学校的一部分,其管理体制必须与学校保持一致。由于目前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使图书馆在管理上不可能超越学校的管理体制,这种体制使得图书馆工作缺乏应有的竞争和激励机制。不能充分调动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5.管理者的惰性。客观上由于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发展机会较少,发展空间狭小,少有成就感和优越感,主观上由于他们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能很好地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因而使得高校图书馆在整个高校的结构布局中有种被边缘化的趋势。
三、图书馆有效管理几点建议
面对图书馆存在的这些问题和困难,图书馆如何来开展有效管理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服务流程
图书馆的大多数工作是直接面向广大读者,服务分散,每一个工作人员的不当言行都有可能影响到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影响到图书馆的形象,甚至学校的形象。因此我们要在与学校的体制相适应的条件下,加强制度建设,制定规范的服务流程,科学合理的制度建设是员工遵守纪律的前提条件,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用制度和规范的服务流程来约束工作人员的服务行为,也让图书馆管理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2.目标管理与考核相结合
以目标为导向,强调实际效果,追求图书馆管理效果是图书馆有效管理的灵魂。实行图书馆有效管理就是要比实绩,不摆花架子,不作表面文章,一切管理工作都要制定期望目标、实施标准、考核办法、奖惩条例等,同时加强目标管理的检查和落实,以保证和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果。考核时做到德、能、勤、绩四结合,用岗位目标责任制来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和激励,充分挖掘内部潜能。
3.人本管理和个人责任相结合
图书馆人性化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它是从满足人(包括读者和馆员)的根本需要出发,通过道德的引导、理解、认同、尊重、关爱、平等等极具人性化因素的渗透,充分调动人的激情与活力,使每一个人的能力都得到最有效的发挥,自身的价值得到最大化的体现,激发出巨大的个人创造力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但人性化管理是有前提条件的,没有条件的“以人为本”等于是放任,责任是人性化管理的底线,如果责任不能落实到位,而侈谈人性化管理,只能是一句空话。
4.争取学校的政策支持
图书馆要开展有效的管理,离不开学校的支持,特别是在员工的激励方面尤其突出,如果没有对员工的激励机制,管理就难以落到实处。因此,图书馆管理者在对内管理的同时,还必须具有对外交往的能力,争取学校对图书馆的政策支持,包括
图书馆在学校工作中的定位,图书馆的福利待遇,图书馆人、财、物的管理等。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措施,很容易让图书馆管理流于形式。
5.注重图书馆部主任的培养
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好坏,是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但千万不可忽视部主任的作用。部主任是图书馆管理中部门业务管理和队伍建设的具体组织和实施者,图书馆管理离不开部主任这支中坚力量的有力支撑。因此,在高校图书馆特别要注意部主任的选用和培养,这是高校图书馆管理队伍建设的需要,也是图书馆有效管理的需要。
有效管理是提高图书馆工作水平、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根本保证。没有有效的管理,就不可能有一流的服务。因此,保证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有效性对图书馆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王勇.现代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途径及方法[J].咸宁师专学报,2002,(4).
[2]曹安斌等.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研究[J].现代情报,2010,(1).
[3]龚军慧.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有效模式[J].图书馆论坛,2006,(4).
[4]程运玲.浅谈图书馆管理的有效性[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2009,(11).
[5]季叶克.谈图书馆有效管理之方法[J].河北科技图苑,1999,(3).
[6]李玉梅.影响高校图书馆管理有效性的几点因素[J].沈阳师范学报,2000,(2).
G251
A
1006-5342(2010)09-0178-02
2010-06-22
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07d360)和咸宁学院科研项目(Kz0604)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