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号屠场》—颠覆传统叙事模式的元小说

2010-08-15姚娜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虚构手法

姚娜

《五号屠场》—颠覆传统叙事模式的元小说

姚娜

《五号屠场》是冯尼古特具有后现代主义元小说特征的反战小说。小说通过采用拼贴,跳跃的时空观,现实与虚构交替等多重元小说叙事技巧来实现反战的宏大叙事,同时实现了多重叙事话语之间的“对话”效应,开创了虚构文本和现实之间的“张力”。文本的多重终极意义也在“对话”效应和“张力”之中得以体现。

元小说;拼贴;对话,张力;非线性叙事

《五号屠场》是冯尼古特打破传统叙事模式,运用后现代主义元小说叙事技巧,根据亲身经历写成的一部具有强烈反战意义的作品。作者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个对敌无害、对友无益的主人公毕利·皮尔格里姆。小说具有深厚的文学底蕴。拼贴,跳跃的时空观,现实与虚构交替等多重元小说叙事技巧的运用,使得小说成为一本关于小说的小说,具有典型后现代元小说的特征。元小说中蕴含的写作手法已成为后现代文学的创作倾向,小说本身蕴含表达主题的内在功能。而元小说的特殊形式与结构值得细致研究,不仅因为它所带来的文学创作的形式,同时因为它提供了所有虚构作品呈现现实的新视角。对元小说的探究能够重新界定小说这种传统文学体裁,并赋予其新的文学身份。

一 后现代主义下的元小说

后现代主义作家在很大程度上是解构理论的积极实践者。解构批评否认存在任何固定的结构、终极价值和意义,追求互文性和运用拼贴手法实现其游戏性,这些特征都鲜明地体现在后现代主义作家的作品中。而元小说是后现代主义小说中的一种奇特的小说形式,它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内容和与表现形式,小说的创作过程是对形式和叙事进行反思和结构的过程。元小说注重小说的结构和形式,小说的情节不再是小说的焦点。元小说家试图通过突显各种错综复杂的创作形式来使得读者参与文本建构的过程,从而体会文本的深层意义。1967年巴思在《枯竭的文学》一文中就提出了小说家颠倒形式与内容关系的做法预示小说艺术正在走向衰竭。然而,巴思后来又发表了《重获能量的文学》一文,对此前对于文学发展现状的悲观态度进行了修正。他指出,小说家将叙述形式等同于叙述内容的处理方式并非意味着新的实验小说对传统叙事成规的全盘否定,而是超越了小说艺术和小说批评长期以来一直在“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分水岭。那些可以被广义上称作“关于小说的小说”的元小说形式,其意义不仅在于建构“故事”,同时也是为了创造一种全新的叙事形式。

“元小说”一词最早由威廉·加斯提出。他认为应该“把小说形式当作素材”的小说称作“元小说”。它是后现代叙事学理论的术语,一般来说,元小说具有明显的自我意识,或称自反性的自我指涉性写作。事实上,许多评论家都试图对元小说进行界定。然而,任何一种界定都无法全面涵盖元小说的特点。元小说的显著特点就是其结构和形式的“不确定性”。元小说语言的不确定性与现实的不确定性合并在一起,模糊了现实和虚构之间的界限。元小说夸大突显并揭露现实和语言的不确定性。它通过连续将日常的不同交流形式同化来实现其文本的建构。小说中不存在专用的小说语言,小说中不乏有回忆录﹑日记﹑历史﹑现实的对话记录以及新闻报道等各种形式的语言。这些语言相互质疑它们所呈现的现实,并相互形成对比,从而实现了元小说的整体叙事语言的“自省性”,这种“自省性”通常是内在体现的。

巴赫金将这种各种语言形式之间的对比过程称为小说潜在的“对话”过程。而元小说使得这种小说文本潜在的“对话”性变得明确,并突显所有不同虚构语言的实质。元小说通过对不同叙事语言的运用,实现了对各种叙事话语的同化。被认为经典的虚构形式的现实主义小说通常抑制了这种文本潜在的“对话”性。元小说往往基于一个基本的且持续的“张力”来进行。这种“张力”体现在对于“虚构”的建构和对于“虚构”的揭露。换句话说,元小说在创作“虚构”的同时,向读者声明它创作“虚构”的行为。创作“虚构”的过程和声明创作“虚构”的行为两者共同构建了一种“张力”,这种“张力”打破了“艺术创作”和“艺术评论”之间的界限,使其合二为一共同实现对现实的诠释和消解。正如华莱士·马丁指出的:典型的元小说“在一篇叙事之内谈论这篇叙事”,“将叙事本身加以主题化”,讨论“‘虚构叙事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是关于小说的小说。

二 《五号屠场》的元小说特征

《五号屠场》是冯尼古特打破传统叙事模式,运用后现代主义元小说叙事技巧:现实与虚构交替﹑拼贴,跳跃的时空观等多重元小说叙事技巧的运用以此表现出一个支离破碎、混乱不堪的世界。使得小说反战的主题得以深化。

1.虚构与现实的交替。冯尼古特的代表作《五号屠场》》无疑是一部典型的元小说作品。在《五号屠场》开始的第一章,冯尼古特就交代了写作经过,并明言这本“小说”,他以此刻意给这部小说贴上“元小说”的标签—竭力突显小说本身的虚构行为。在第一章的结尾处,作者就宣布书已写完:“现在我已经写完了我们这本关于战争的书,下次可要写一本有趣的书啦。”最后,作者提前公布了书的开头和结尾:“书的开头是这样的:听:毕利·皮尔格里姆挣脱了时间的羁绊。书的结尾是这样的:普—蒂—威特?”

在整个第一章,作者都在谈论作品的创作过程,即小说具有明显的自我指涉性,提醒读者作者即将讲述的故事的虚构性,使得小说徘徊在现实和虚幻之间。作者采用自我指涉性的叙事意图是试图让读者在他看似虚构的故事中,切身感受他的亲身经历—战争所带来的灾难,从而表现反战的主题。在此后的章节中作者并未再突显小说的虚构性,作者甚至两次出现在小说中和主人公毕利在一起,以求使读者相信:战时他就和毕利在一起,他的故事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如此一来,作者在开篇时所表现小说虚构性的元叙事又被消解,其元小说指向自身虚构性的特性在其后的章节中消失。由于“元小说的一个明显特征是自我指涉’与‘揭穿’,作者揭示创作过程以及其虚构性,接着对其建构的虚构性进行消解,冯尼古特这样做,构建了元小说独特的“虚构”的建构和对于“虚构”的揭露之间所形成的张力。

2.独特的拼贴手法所实现的叙事。拼贴是后现代主义作品惯用的叙事手法。拼贴将一些看似毫不相关的事物粘贴在一起,以此影射一个错综复杂、混乱不堪的世界。后现代主义作家认为客观世界变得混乱、破碎、断裂无法通过传统的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准确将分裂的现代世界进行呈现。冯尼古特把不相似的东西粘在一起,在最佳的情况下将其构建成一种新的现实。与此种观点相对应,创作上采取碎片式拼贴手法正好可以表现出客观世界的无规律性、荒诞性。

冯尼古特在作品中将引语、典故等各种表达结合起来。小说在几个章节中均使用了拼贴手法,引用历史记实、圣经、杂志、毕利办公室﹑墙上挂的祈祷文、福音书、美国士兵的家书、四重唱歌曲等,通过大量直接引用的形式,将作家描写的德累斯顿轰炸滥杀无辜的历史事件通过拼贴呈现在其作品中。作者在作品中仅提供事件片断给读者,而最终文本的意义需要读者能动的阐释,才能得以深化。独特的拼贴手法使得文本具有开放、意义不确定的特点。开放的文本,不受固定形式约束的文本,给予了读者鉴赏文学文本的能动性,不再被作者权威的话语所支配。

《五号屠场》虽然采用了典型的后现代主义艺术手法,却并没有使得文本的意义在拼贴的文本建构过程中消解,通过独特的拼贴手法,使得读者接收到一幅现实混乱世界的全景图,并跳跃时空的限制,纵观战争给予世界的混乱,从而实现小说文本反战主题的深化。独特的拼贴手法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向读者呈现混乱,断裂的现实,使得反战主题实现了其宏大叙事,并且使得小说从形式和主题上具备多元化的特征。

3.非线性的时间叙事—时空一体。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均采用以故事时间为顺序的线性发展叙事策略。线性叙事的特点表现为叙事时间和故事时间吻合并且同步,旨在表现现实主义作品是对现实的模仿和再现客观现实,故事情节的展开是按照现实的时间、发展顺序展开的,同时按照故事发生的现实地点进行呈现,体现了其单一的且不可逆转的线性特征,且是封闭性的创作。从而揭示了确定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引导读者领悟作者所希望读者领悟到的生活哲理,读者是被动的,被束缚在作者的单一的、片面的价值观念和理解层面中。而《五号屠场》中的叙事显然打破了传统的现实主义叙事模式。作者叙事没有固定的时间,地点。时空不断转换,叙事形式不断变更。小说有这样一段描写,“听!毕利·皮尔格里姆挣脱了时间的羁绊。他就寝的时候是个衰老的鳏夫,醒来时却在举行婚礼。他从1955年的门进去,却从另一个门1941年出来。他再从这个门回去,却发现自己在1963年。”冯尼古特用这种独特的时空倒错的叙事手法使毕利的所有战争经历,都从历时事件,变成了共时事件,人物穿梭于不同的空间,自由驰骋在时间隧道中。这样的叙事手法使得故事人物毕利从一个被动的事件经历者,转化成一个能动的事件体验者,同时缩短了不同事件的叙事距离,使得看似混乱的事件,合成为时空共同体。

这种时空共同体,使得主人公不会像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家笔下的主人公,在经历战争硝烟之后,在经历了时空不可逆转之后,作为一个回首往事的主人公来平静的体验战争所带来的一切。这种穿越时空的手法使得主人公将战争的点点滴滴,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事件,全盘地、共时地、真切地亲身感受所有事件所带来的总体创痛。冯尼古特非线性的时间叙事—时空一体叙事手法,呈现了战争硝烟勾勒的全景图,使得读者同主人公一起身处在那个凝固的不堪的战争历史,充分深化了反战的主题。同时,打破常规的时空倒错叙事手法使得荒诞﹑断裂﹑混乱的现实得以最真实,最立体地呈现。

三 结语

后现代主义作家冯尼古特的《五号屠场》虽采用了新奇的元小说技巧,但它并没有颠倒形式与主题的关系,所采用的拼贴、文本的自我指涉、虚构与现实交替等艺术手法不仅仅实现了反战的宏大叙事,同时实现了多重叙事话语之间的“对话”效应,开创了虚构文本和现实之间的“张力”。文本的多重终极意义也在“对话”效应和“张力”之中得以体现。

1.William H.,Gass.Fiction and the Figures of L ife[M].NewYork:Alfred A.Knopf,1970.

2.Barth,John.The Literature of Exhaustion in The Novel[M].Bradbury:Fontana Press,1990.

3.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M ].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4.库尔特·冯内古特:五号屠场·上帝保佑你,罗斯瓦特先生[M].云彩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年

5.库尔特·冯内古特:五号屠场[M].上海:译林出版社,1981年

Slaughterhouse Five-A Metafiction that Breaks the Traditional Narrative Modes

Yao Na

The novel Slaughterhouse Five is an anti-war novel that contains the postmodern meta-fictional features.The novel adopts several means of artistic expressions such as collage,transcending space-time ideology and the alternation between fiction and reality,so that the novel can accomplish the grand narrative of anti-war.Meanwhile,the novel accomplishes the effect of“dialogue ”between multiple narrative discourses and creates the“tension”between fiction and reality.The multiple ultimate meanings of the novel have been also reflected in the“dialogue ”effect as well as the“tension”.

Metafiction;collage;dialogue;;non-linear narrative

I712.074

A

1672-6758(2010)03-0131-2

姚娜,硕士,助教,宝鸡文理学院,陕西·宝鸡。邮政编码:721000

宝鸡文理学院重点科研项目(ZK0884)阶段性成果

Class No.:I712.074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猜你喜欢

后现代主义虚构手法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虚构的钥匙
七步洗手法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元艺术与后现代主义
融媒时代,如何正确地“非虚构写作”
后现代主义的幻想
浅谈后现代主义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论文学创作中的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