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的渗透
2010-08-15柳晓江
柳晓江
旅游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的渗透
柳晓江
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交际策略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较快捷的方式,是英语学习者为了克服由于原有水平较低而造成的交流障碍而采用的手段。拟以我校2008级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英语听说口语交际能力的交际策略使用、存在的问题、研究方法和改进措施
交际策略教学;学生英语口语现状;策略研究方法;交际教学对策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在国际市场上备受青睐,为适应其需要,很多院校都设立了旅游英语课程,旨在培养更多具备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了解旅游经济规律和旅游法律法规,熟悉导游业务,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能以英语为工具从事旅游工作、能面向旅游第一线的人才。在对旅游专业学生的外语教学中,旅游及旅游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渗透越来越大,在教授旅游英语时,应当充分讲解本土旅游文化知识。没有旅游文化就没有旅游业。旅游本土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
一 旅游英语的特点
1.旅游英语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实践性。
旅游英语有很强的应用性。从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学要求看,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把英语教学分为基础阶段和应用提高两个阶段,并把应用提高阶段分为专业英语阶段和高级英语阶段。旅游英语的教学是属于应用提高的专业英语教学阶段,强调应用性是其本质要求。旅游英语教学中的专业英语阶段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量本专业词汇、常用句型、熟悉本专业的文体形式的基础之上,更强调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来分析,旅游英语的市场化倾向很明显。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交流的不断增长,外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社会对应用型外语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旅游英语专业的毕业生除了要掌握与从事工作密切相关的旅游知识之外,更应具备较高水平的外语应用能力,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2.旅游英语知识覆盖面广,文化底蕴厚。旅游英语的专业知识面覆盖极广,主要有三个知识覆盖面:一是历史文化知识和相关的理论知识,包括历史、宗教、地理、民族、风土人情、风物特产、文化艺术、古建园林、旅游景点、历史典故等;二是与旅行游览相关方面的旅游常识,包括交通、货币、通讯、卫生、甚至法律常识、热点话题等;三是广泛的专业知识,包括客源市场的地理概况、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以及民情、风土民俗、思维方式等。国外与国内有着巨大的文化背景的差异,旅游英语的学习者必须具有丰厚、广阔的基础知识作后盾,才能在语言的实践中运用良好。
3.旅游英语要求有突出的口语表达能力。
与其他专业不同的是,旅游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必须突出口语训练,这是由旅游业及相关行业实际情况对从业人员要求所决定的。英语导游服务的特点是,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英语词汇之后,将我国的名胜古迹以及涉及到旅游方面的各种知识和问题用英语以口语的形式表达出来,以达到相互交流和了解的目的。这就要求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要强,要能用外语和外国旅游者交流文化,沟通思想,表达自如。旅游专业的英语教学,突出口语表达是教学的特殊要求。
二 文化与教学
1.旅游文化与外语教学。
学习外语不仅是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也是接触和认识另一种社会文化的过程。如前所述,旅游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是一种特定的文化。旅游英语教学的过程也是让学生接触感受旅游社会文化的过程。因此,在《旅游英语》教学过程中,旅游文化的渗透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把文化教学寓于旅游英语教学中,才能称得上是文化教学;只有用文化教学指导旅游英语教学,学生才能更好地接触、认识和感受旅游文化。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实用,是交际,但现在不少外语教材只注重“有来”,只注重西方文化的输入,不注重中国文化的输出,对中国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浓郁的风土人情却很少介绍,即所谓“无往”。学生学了这样的教材,对西方的事物和文化有了一些了解,对自己国家的东西却不会讲、说不清、道不明。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包括研究生、教师,甚至教授在外国人面前没有话说。教材不合国情是聋哑英语的主要原因。
2.旅游本土文化知识缺乏。
许多年轻人知道“圣诞节”的来历,喜欢“情人节”的浪漫,熟悉“复活节”的典故,知道莎士比亚的“悲喜剧”,有的甚至还通晓“潘多拉的盒子”,但不知道“清明节”的神圣肃穆,“端午节”的来龙去脉和“七夕节”的爱情故事,当然,对孔子、孟子、《唐诗三百首》以及《古文观止》了解就更少了,对母语文化缺乏重视,不知道自己的根之所在,盲目地崇拜西方文化和思想,在缺乏深厚的母语文化底蕴的情况下,急功近利地去突击英语的表层学习,其结果只能是对两种语言都一知半解,跟在他人后面行事。人们一味地强调目的语文化教学,单向地导入目的语文化,片面地理解和吸收目的语文化,对母语文化一直很少涉及,使母语文化教学受到前所未有的轻视和冲击。作为交际主体一方的文化背景——中国文化之英语表达,基本上仍处于被忽视状态。笔者曾对师范毕业班(50人)进行了一次中国本土文化内容的抽样调查,试卷共20个题,试题涉及文化的各个层面,要求学生用英语表达本土文化内容,结果发现所有被试者对本土文化的表达几乎无从着手,有的按字面意思翻译,有的只注意到语句通顺和语法的正确性,有的不知所云。正确率每题只有10%到15%。由此看来,高专师范英语教育忽视了母语及本土文化的渗透。
3.在旅游英语教学中通过英汉比较思维模式差异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
在旅游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本土文化的教学,注重学习者母语文化外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时通过英汉比较思维模式差异,使学生认知、理解这种文化差异,有意识地参照得体、恰当的文化背景来进行交流。既然是交流,就要在吸收、认可外来文化的同时,传播我博大精深的本土文化,把握“语际共性”,正确导入“中国英语”。所谓“语际共性”,是指英语和汉语之间所共有或应当共有的东西。它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等基本层面。在这个意义上,绝大多数英语母语者所遵循的语言标准,可以被认为是构成这个“共性”的基础。所以在重视母语文化对中国学生负面影响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对英汉两门语言的语际共性的研究,只有这样,对母语影响的认识才能真正是全面的和辨证的。在我们的文化教育中,提高学习者语言能力的同时,要让学习者了解、学习和研究目的语文化,培养他们这两种文化的表达能力。在教学中鼓励两种文化的互动,既要让学生学习外族文化知识、吸收和借鉴外族文化的精华,也要保持自己的民族身份,输入和输出本土文化,让外族人了解中国本土文化的精髓。
4.侧重于文化差异的主体介绍,向学习者进行本土文化信息输入。
长期以来,我们除了在讲授英汉技巧时强调中西思维方式、语言表达形式的差异,一向都比较排斥本土化的东西,可就文化而言,无论是母语文化,还是目的语文化,内容之广,要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侧重于文化差异的主体介绍不失为有效途径之一。如:跨文化交际学者胡文仲提供了很多很好的文化训练法,比如,信息提供法和原因分析训练法。教师可以就我国的历史和文化习俗等情况,通过做演讲、放录像、提供阅读材料、组织讨论等形式向学习者进行母语文化信息输入。同时,教师还应提供一些反映我国文化与异文化冲突的事件,然后提供几种解释,要求学习者从中选出他认为合理的解释,最后再与正确的答案作比较并展开讨论。比如,在西方,人们习惯用蓝色(blue)来表示沮丧、消沉或者淫猥、下流,但在中国文化中蓝色却被用来表示肃穆、严肃;淫猥、下流的意思是用黄色来表示。红色一词在说英语国家是用来表示愤怒、气愤的意思,但在中国文化中却用来代替革命。同样绿色(green)在不同文化中也有不同文化意义,在西方它可能被联想为“缺乏经验”,而在中国文化中,绿色代表春天,代表新生和希望。同样,白色在西方文化中可能是纯洁、天真无邪的象征,人们结婚时穿白衣裙,white day是吉祥日;但在中国白颜色被用来象征恐怖、象征死亡。另外,还应有意识地渗透被收入英语词汇的中国词汇,如:kow-tou(磕头),kongfu(功夫),tofu(豆腐),litchi(荔枝),chow mein(炒面)等。这样,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在思想上得到启迪,进而自觉地上升到对主体文化差异的认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5.利用网络优势,获得本土文化的中国表达法。
当代美国语言学家克拉姆斯基说“语言教学就是文化教学。“文化教学”是指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本国文化、外国文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养成尊重、宽容、平等、开放的跨文化交往、理解、比较、参照、摄取、舍弃、合作、传播的能力。自从提出“地球村”概念以来,人们利用互联网进行交流,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网上查找新的中国英语词汇,作为一种文化补充资料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加强中西文化的对比分析,以提高文化兴趣,提高语言教学的效果,例如可以告诉学生查看一些中国英语网页。让学生“进入”到英语国家的文化氛围中。还可以让学生通过BBS,E-mail,blog,MSN 等方式交网络笔友,对文化差异进行有益的探讨。
四 结束语
综上,英语才能更加充分地显示其作为全球通用语言的特征和强大的生命力,真正促进全球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发展,才能根治中国本土文化聋哑症,才能为祖国建设培养具备“双语”的人才。
1.摆玉萍:专门用途英语与普通用途英语课程学生相对满意度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2009(2):137
2.路王林康月磊:论文化变迁对学校德育影响的机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9(2):68
3.陈静:从语言学的角度看跨文化交际[J].外国语,2009(2):82-83
4.张立达:旅游英语教学实践中的旅游文化渗透[J].锦州市教师进修学报,2009(5)
Studyon College Students’Spoken English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Liu Xiaojiang
English is a communicative tool.The aim of English teaching is to train and develop students’ability to use it.Communication strategy is one of the basic and convenient approaches to develop learners’language competence.Communication strategy refers to the means employed by the language learners to overcome communication breakdowns due to their insufficient language resources.This paper tries to make an analysis of the communication strategy adopted in college students’spoken English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improvement,and of the problems faced with.The paper also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concerning the study approache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poken English.
communication strategic teaching;current situation of spoken English;strategic research methods;communicative teaching suggestions
H319
A
1672-6758(2010)03-0095-2
柳晓江,讲师,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成县。邮政编码:742500
Class No.:H319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黄其辉 郑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