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思考

2010-08-15单柳迎阳德华

关键词:道德教育道德德育

单柳迎 阳德华

关于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思考

单柳迎 阳德华

道德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中的首要的根本问题。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道德失范现象日益凸显。从社会视角入手,指出复杂社会中出现的道德问题,并通过分析道德偏差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这对于我们正视当前道德危机,加强学校道德教育的有效性,从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道德;道德教育;困境

一 前言

在中国的德育理论和实践中,德育概念的界定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一些人采用广义的德育概念,认为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等等。而另一些人采用狭义的德育概念,认为德育只能是道德教育。本文所探讨的道德教育是基于广义的德育概念,并且认为道德教育的要旨不在于使受教育者了解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是怎样的,而在使他们掌握:人们的行为可能是怎样的?应该是怎样的?道德的理想是什么?人何以接近这种理想?道德教育如果离开了这一要旨,它就不可能成其为道德教育。它只可能成为某种社会学、经济学等等学科的教学与传授。

事实上,在人类的生活实践中,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不存在“无道德”的教育。学校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基地”,而道德教育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说,道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作用。道德,关乎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的维系,更关乎到每个人如何处事、安身立命以及行事的“为人”之道。而道德教育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一个人良好品格的培养,更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良好社会风貌的形成。因此,加强学校道德教育的有效性,这对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使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从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学校道德教育失效问题严重,使得道德教育步履维艰。笔者认为,道德教育失效所折射出来的不仅仅是教育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社会问题,而导致道德教育失效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道德教育要受到一定物质的、现实的、社会的因素所制约。道德教育作为一种精神的教育活动,同时必须是现实化的。为此,道德教育要从实际出发,并且要实现对现实的某种超越。每个人的思想与现实总有一种距离,在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之中,如何寻求二者之间的平衡,采用何种行为来接近这种道德的理想,是需要我们积极思考的。

二 当前道德困境及成因分析

1.当前社会的道德偏差。

笔者选取了以下四个比较典型的道德问题来反衬出当前社会的道德偏差。

第一,诚信缺失。诚与信一直是国人所公认的道德信条,同时也作为人与人之间建立正常关系的基础。但是,一些唯利是图、造假、“走后门”、暗箱操作的现象仍然存在。笔者看来,诚实守信不仅是一种道德操守,更可谓是“为人之德”的基础。实事求是、不虚假、不浮夸,用真实的现状去展示自我,去追寻自己的目标,脚踏实地地解决问题,认真正视并审视传统美德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这才是基础性的道德要求。

第二,个人与集体的偏差。曾经无数人以“雷锋”为榜样,并认为只有“利他”而“无私”才是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改革开放后,西方的价值观念引发了新的信仰冲突。在西方人的眼里,他们是以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为基石,崇尚个人权利高于一切;他们认为功利主义虽强调功利性,但追求的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而道德应顺应个人权利,因为趋利避害,趋乐避苦是人的天性。笔者认为:一种不同于本土思想的注入必定引发人们价值观的冲突,而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孰轻孰重的衡比是时代的必然产物。

第三,崇尚与平实的偏差。就“范跑跑事件”来说,也许我们从个人道德的角度,范美忠的做法并未违背自己的意愿和底线,但象他那样在危急时刻只顾自己逃跑的做法确实有违一个老师的职业道德,也必定是突破了教师这一职业的道德底线。我们也许会认为这个社会总是会呼吁人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把目标定的很高,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等。正如王小波所说:“你有美好的信念,我很尊重,但要硬塞给我,我就不那么乐意”。其实,笔者看来,崇高也好平实也罢,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罢了。我们也许觉得现在的道德标准拔高得让人无法企及,但是,如果我们没有一个高的标准去要求自己,也许我们又会觉得世界是那么的庸俗和平淡无奇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恐怕不能仅仅靠道德底线和基准来维系,那样的社会也不一定是令人幸福和美满的。

2.道德偏差之成因分析。

上述所提及的有关当前道德的偏差,其实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笔者只是在选取了现在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来作为突破的视角。产生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道德观念落后,道德意识薄弱。很多人对道德教育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导致道德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低下,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学校应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基地”,但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教育工作者更多地关心学校的“升学率”及学生的学业成绩,从而忽略了基本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教育,更忽视了学生品格和良好习惯的培养。

二是缺乏适应于当前时代的道德教育规范。随着全球一体化、多元化的趋势逐渐增强,传统的道德内容受到时代的冲击,各种思潮充斥着整个社会,这在无形中引发了道德危机。中西方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强烈冲突也造成了很多人伦理困惑,一些人的功利心越来越强烈,在思想和行为上都渐渐变得市侩起来,甚至丧失了基本的道德准则。道德规范体系的失效和失范更会影响到我们的青少年一代。青少年思想和行为还处于未成熟阶段,容易受到各种思想的影响,道德规范体系出现的混乱状态也将对青少年良好的个性和品格,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造成极大的影响,从而导致学校道德教育步履维艰。

三是道德教育的方式单一。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在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多采用灌输、说教的方式,把道德当成知识一样的传授,忽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让孩子感觉到枯燥乏味,甚至还带有强制性的意味。不仅如此,学校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还机械地将其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这无疑使得学校道德教育政治化了。

三 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对策

1.强化道德认知,重视道德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不言而喻,道德品质的形成是潜移默化的结果,是“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过程,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以道德认知为前提。因此,我们的道德教育要强化道德认知,增强意识,尤其在学校教育中要提升道德教育的基础性的重要地位。首先学校应该认真贯彻教育方针,加大道德教育的力度,从根本上摒弃道德教育政治化的观念,明确道德教育的目标,规范道德标准。其次教师应该重视道德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宽容学生。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打好基石,增强意识,才能为下一步道德教育工作做铺垫,否则道德教育只能是一座“空中楼阁”。

2.突出时代内容,提倡道德教育的形式多样化和全面化。

道德的现实化确实给当前的道德教育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我们既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要对传统道德进行批判和创新。所以,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应多样化、全面化。首先,当今的社会是法治的社会,强调道德底线,就是强调在法治社会中法纪教育是德育的保障。我们在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要重视法制教育,法制的内容不能缺失。其次,我们要重视榜样和先进人物的激励作用,但同时也应考虑到绝大多数老百姓的需求,善于发现和运用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典型,树立真正的道德楷模,使群众在真实的感人事迹中潜移默化地受到鼓舞。第三,我们要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道德观念和行为,鼓励老百姓参加道德实践活动,企望在法制健全的同时,通过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来提高社会上大多数人的道德修养,以促进社会风气和道德水平良性发展。

3.家校合作,发挥家庭和学校道德教育的双重作用。

学校和家庭作为青少年活动的两个主要场所,对培养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要想使道德教育有实质性的提高,必须结合学校和家庭的相互协调作用。第一,学校应更开放、工作应透明化,重视家长参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强化家校合作的理念。教育工作者应指导并引导家长有效参与管理学校事务,采用各种方式邀请家长访校,使家长融入到学校管理,融入到学生生活之中。第二,对于家长,要确立好自己在教育子女中的角色,认识自己在孩子品德培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承担自己在教育子女中的应尽的责任。家长还应变被动为主动,改变把教育完全交给学校的观点,多了解办学宗旨、教学效果和学生各方面表现,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活动。第三,增进家校互访频次,一方面通过教师家访来引导家长关注孩子良好品行的养成和健全人格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家长回访学校,参与学校事务,来督促学校道德教育的有效实行。只有家校共同协作,增进互信,才能最终实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之目标。

4.切合实际,发挥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作用。

社会的多元化也造成了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在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不断碰撞中,人们的价值观念也越来越难以趋同了。当今社会复杂化程度愈来愈深,单靠一两个典型示范的作用就想要达到全体民众的道德认同已经是不太现实。再加上信息技术的发达,网络媒体和各方面舆论的影响,给道德教育增加了难度。社会是道德教育的大课堂,我们应该利用好网络,新闻媒体的宣传力度,以弘扬主旋律为基调,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改善社会风气,优化我们的人文环境,形成良好的社会风貌。

1.鲁洁王逢贤:教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123

2.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4

3.鲁洁:道德教育:一种超越[J].中国教育学刊,1994(6):2-8

On Moral Education in China

Shan Liuying Yang Dehua

Moral education is a fundamental issue in our school education in China.The problem of disordered moral behavior are becoming more prominent.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meet the challenge of the moral problems through analyzing the causes of moral deviation.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solve the moral dilemma,to strengthen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in schools and to establish a harmonious society in China.

morality;moral education;dilemma

B82-052

A

1672-6758(2010)03-0033-2

单柳迎,在读硕士,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四川·南充。邮政编码:637002

阳德华,硕士,教授,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四川·南充。邮政编码:637002

Class No.:B82-052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刘丽萍 蔡雪岚)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道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