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城乡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及其当代诉求
2010-08-15奚建武
奚建武
政治与法律
邓小平城乡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及其当代诉求
奚建武
(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上海 200237)
邓小平城乡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城乡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它主要包含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关于城乡关系的价值目标、发展方向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二是基于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关于城乡关系的具体论述。前者是后者的底蕴、本质和规定,后者则是前者的展示和运用。邓小平城乡发展观具有前瞻性、实践性、人民性、全面性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品格。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是邓小平城乡发展观的当代诉求。
邓小平城乡发展观 科学内涵 当代诉求
一、邓小平城乡发展观的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经典作家的城乡发展观
1.城乡分离、对立的阶段性特征
城乡分离、对立是一个历史范畴。首先,城市的出现、城乡关系的分离和对立,与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对应。以城市的充分发展为标志的工业社会对以乡村为主要标志的传统农业社会的替代正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上的一部分人用在农业上的全部劳动——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必须足以为整个社会,从而也为非农业工人生产必要的食物;也就是使从事农业的人和从事工业的人有实行这种巨大分工的可能;并且也使生产食物的农民和生产原料的农民有实行分工的可能。”①《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16页。此外,城市的出现、城乡关系的分离和对立也表征着这一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足以弥补城乡之间的差距。“乡村农业人口的分散和大城市工业人口的集中,仅仅适应于工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阶段。”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3页。然而,这种生产力发展不足的城乡分离状况也为未来的生产力发展和城乡关系的变迁预留了极大的空间。
其次,城乡关系分离、对立的过程也是人类文明形态更替的过程,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方式跃迁的阶段性特征。
在马克思看来,“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着全部文明的历史并一直延续到现在。”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5页。马克思生活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代,也正是城市化迅速发展、城乡关系走向对抗、冲突的时代。马克思认为,近代工业发展史就是城市发展壮大、并最终战胜乡村,同时也是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型的历史。马克思指出:“古典古代的历史是城市的历史,不过这是以土地财产和农业为基础的城市。中世纪(日尔曼时代)是从乡村这个历史舞台出发的,然后,它的进一步发展是在城市和乡村的对立中进行的;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而不像古代,是城市乡村化。”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0页。
2.城乡统筹、融合的必然趋势和实现条件
马克思经典作家对城乡分离和对立的历史、辩证考察,着眼于对未来理想社会城乡关系的建构。马克思认为,“城乡之间的对立是个人屈从于分工、屈从于他被迫从事的某种活动的最鲜明的反映,这种屈从把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城市动物,把另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乡村动物,并且每天都重新产生二者利益的对立。”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4页。基于此,他们指出,未来的社会不是城乡关系分离、对立的固化,而是在新的基础上的平衡、协调和融合。
在马克思看来,“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社会统一的首要条件”,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7页。“城乡关系的面貌一改变,整个社会的面貌也跟着改变。”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7页。马克思经典作家关于城乡关系发展过程的基本思路是:古代社会因生产力低下、社会分工不发达,农业与畜牧业、手工业直接结合在一起,整个社会无城乡之别,浑然一体。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社会分工的深化,城市开始出现,于是开始了城乡分离甚至抵抗的历史。但城乡之间的关系并不仅仅停留于此,随着私有制的消除,旧的社会分工的逐渐消失,城乡之间将进行更高程度的整合,形成拥有二者之优势而又避免二者之缺憾的社会统一体。
马克思还提出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融合的基本设想。一是实现农业科技革命、商业革命的思想。马克思通过对英国等西方工业化先发国家原始资本积累过程的研究发现,农业的商品化、产业化经营,机器工业以及现代农业技术在农业的使用,才产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产业工人或农业工人的转移,促使城乡关系的大变革和大调整。二是充分发挥城市的辐射、聚集效应,实现城乡之间的产业统筹和人口融合。充分发挥城市在引导乡村中的积极作用,实现城乡之间更高程度的综合和整合。“正是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生活条件的接近才创造了消灭城乡对立的条件。”⑥《列宁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92页。
(二)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城乡发展观
从时间上来看,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城乡关系的探索经过以下两个阶段,形成了下述的城乡发展观。
1.党的工作中心从农村转移至城市,城市领导乡村、工业领导农业,城乡统筹兼顾
毛泽东全国解放前夕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强调指出:“从1927到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在乡村,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然后取得城市。采取这样一种工作方式的时期现在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点由乡村移到了城市。”⑦《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54页。又说:“城乡必须兼顾,必须使城市工作和乡村工作,使工人和农民,使工业和农业,紧密地联系起来。决不可以丢掉乡村,仅顾城市,如果这样想,那是完全错误的。但是党和军队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①《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54页。党内的高级领导人如刘少奇、周恩来等也多次强调要统筹兼顾,防止‘单打一’,周恩来曾明确指出:“城乡关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关系。一方面,中国革命要由工人阶级领导;另一方面,要使革命取得胜利,又必须依靠农民阶级和广大乡村。”那么“既然是集中的城市领导分散的乡村、工业领导农业,那么,是不是就可以不要依靠农村整个基础并从而忽视乡村呢?不能。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取消或忽视任何一方面。”②《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页。
2.城乡兼顾思想发生偏倚,行政主导下的城乡二元结构开始形成、固化,确立了农村、农业、农民为城市、工业、市民服务的思想
1956年党的八大召开以后,随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完成,实现现代化,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以工业为中心、以农业为基础、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开始确立。这一时期虽然强调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并举,但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的重心事实上放在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方面,发展农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仍是在城市。以1958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91次会议通过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以及60年代最终建立的以户籍制度为核心,以统购统销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和城市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为主要特征的制度体系为标志,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初步成型。从此,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不断固化,并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前。
二、邓小平城乡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城乡改革、实现城乡良性互动的思想,为当代中国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做好了思想和理论的准备。邓小平的城乡发展观主要包含着两个逻辑严密、互相联系的基本要素:一是关于城乡关系的价值目标和发展方向,以及考察城乡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二是关于城乡关系的具体论述,基于时间、地点、条件的转移为依据。前者是后者的底蕴、本质和规定,后者则是前者的展示和运用。邓小平城乡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及其理论特征为:
1.实践性
邓小平历来从哲学的高度去认识城乡发展问题,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的法宝,强调实践对解决中国城乡发展问题的支配性作用。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实践精神,邓小平在考虑和处理城乡关系时,总是从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出发,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着眼于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和效果。
早在上世纪60年代,针对中国农村出现的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城市困难,邓小平明确指出:“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③《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323页。针对当时特殊环境下,农村、农民负担过重,农业萧条等问题,邓小平又提出:“总之,要从这两个方面着手解决城市与农村的关系问题,一个是减少城市人口,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是调整公社、大队、生产队的体制,这也是一个大政策。我们要一步步地使农民缓过气来。农民缓过气来了,生产积极性就提高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就有希望了。”④同上,第326页。此外,他还强调:“恢复农业的另一方面的政策是工业要加强支援农业。第一,为农业需要服务的工业生产不能减弱,还要改善。支援农业的工业不能减,而且要搞好。第二,工业要着重解决人民吃、穿、用的问题,减轻农业的负担。”①《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326页。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农村面貌开始发生新的变化,这也直接和间接地带动了城市的发展,但一些地区,干部思想仍比较僵化,导致局部城乡地区出现徘徊、停滞的局面。基于此,邓小平再三强调关键是发展生产力的实践第一的观点,他指出:“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315页。“总的说来,现在农村工作中的主要问题还是思想不够解放。除表现在集体化的组织形式这方面外,还有因地制宜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不适宜发展的就不要去硬搞。”③同上,第316页。
2.前瞻性
邓小平是一个勇于开拓创新的伟大革命家,他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勇于思考,善于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重大的历史机遇,既脚踏实地,又高瞻远瞩,创造性和前瞻性地提出了很多关于城乡发展的新思想和新观点。
邓小平50年代初在《西南局城市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提纲》中谈到城市工作情况时说:“西南城市和较大镇子的人口近一千万,同时农村在经过减租退押土改之后,更加要求城市的领导。如果我们不加强城市工作,使城市工作和乡村工作,使工人和农民,使工业和农业,紧密地联系起来,如果城市前进的速度落后于农村,就有城乡脱节的危险,我们就会犯大错误。”④《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173页。针对当时城市还比较落后的情况,邓小平指出:“我们城市工作今天最薄弱的环节,则正是最中心的生产管理问题。我们必须在这方面加以努力。因为不搞好生产事业,特别是不搞好工厂管理,就不可能把消费城市变为生产城市,把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⑤同上,第174页。
就城乡之间发展的差距和不平衡问题,邓小平了然于胸,认为只要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个问题完全是可以解决的。在《拿事实说话》中,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在农村先见成效,但发展不平衡。有百分之十左右的农村地区还没有摆脱贫困,主要是在西北干旱地区和西南的一部分地区。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先进地区帮助落后地区是一个义务。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155页。
邓小平坚持历史发展的辩证法,针对中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未来前景提出了“两个飞跃”思想,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统筹、渐次达到城乡一体化提供了现实的道路。他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又是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⑦同上,第355页。
3.人民性
在城乡发展的主体和动力上,邓小平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向人民负责、一切依靠群众、向群众学习”的群众观点,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去”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党的城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总结中国的改革经验时,邓小平指出:“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做起的,农村改革的内容总的说就是搞责任制,抛弃吃大锅饭的办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呢?因为中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在农村,如果不解决这百分之八十的人的生活问题,社会就不会是安定的。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和其他的经济活动,不能建立在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贫困的基础上。农村改革经过三年的实践证明是成功的。”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117页。
面对农村未来持续发展的动力问题,邓小平从城乡统筹发展的高度,强调:“农民没有积极性,国家就发展不起来。八年前我们提出农村搞开放政策,这个政策是很成功的。农民积极性提高,农产品大幅度增加,大量农业劳动力转到新兴的城镇和新兴的中小企业。这恐怕是必由之路。总不能老把农民束缚在小块土地上,那样有什么希望?”②同上,第213-214页。
基于发挥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上的农村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极大地鼓舞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为改革向城市、向其他领域的全面铺开奠定了基础。“农村改革的成功增加了我们的信心,我们把农村改革的经验运用到城市,进行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我们的对外开放采取了多种方式,包括搞经济特区,开发十四个沿海城市。”③同上,第238-239页。
4.系统性
邓小平在城乡发展问题上的思考,不仅体现在对城市和乡村各自改革、发展和以及城乡统筹的思考,还体现在他把城乡关系与其它重要关系的相互作用联系起来,揭示了邓小平在城乡发展问题上的系统性的思想方法和工作原则。
在农业发展、乡镇企业的崛起,以及农村内部的工业化、城镇化等问题上,邓小平指出:“长期以来,我们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农村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农村每人平均只有一两亩土地,多数人连温饱都谈不上。一搞改革和开放,一搞承包责任制,经营农业的人就减少了。剩下的人怎么办?十年的经验证明,只要调动基层和农民的积极性,发展多种经营,发展新型的乡镇企业,这个问题就能解决。乡镇企业容纳了百分之五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乡镇企业反过来对农业又有很大帮助,促进了农业的发展。”④同上,第252页。
就城乡关系和其它重要关系的互动影响,邓小平强调:“一九八一、一九八二、一九八三这三年,改革主要在农村进行。一九八四年重点转入城市改革。经济发展比较快的是一九八四年至一九八八年。这五年,首先是农村改革带来许多新的变化,农作物大幅度增产,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副产品的增加,农村市场的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又强有力地推动工业的发展。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就是这样相互影响、相互促进。”⑤同上,第376页。
三、邓小平城乡发展观的当代诉求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城乡改革发展正进入关键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通过对邓小平城乡发展观的理论特征在新的历史起点的新解读,结合对党的16大以来,尤其是对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关于城乡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思路的新理解,不难看出,邓小平的城乡发展观在当代已经有了新发展和新诉求。
1.城乡发展观实践性的新诉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30年前发轫于中国农村的改革,以磅礴之势推向全国,谱写了改革发展的壮丽诗篇。邓小平是这场波澜壮阔伟大改革的总设计师,他总是强调大胆的试,大胆的闯,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强调改革实践对城乡综合发展全局的支配性作用。在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历史新阶段,邓小平城乡发展观实践性的新诉求就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推进,进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首先,在现有的城乡发展基础上,积极推进各种试点工作。例如,进一步推进以重庆和成都为标志的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进程,同时鼓励各地从具体条件出发积极探索城乡融合、统筹共建的实践。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既要解决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又要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而试点工作往往有成本小、影响不大、回旋余地充分、具有示范效应等特点和优点。
其次,在政府积极推进试点工作的同时,要鼓励多样性探索,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让群众的各种创新、创举、创意、创造不断涌现。如果城乡改革发展的任何事情都要等、靠、要政府红头文件许可的话,那么中国永远不可能有灵活的创新机制,也不可能有新事物、新产品、新的商业模式产生。处于社会急剧转型中的中国农村、农业、农民的变革,很多事情都是在农民群体性违法的基础上推进的,其实深入分析不难理解,只有置身于其中的当事人才能够最真实地懂得自己的诉求,表达自己的诉求,进而维护自己的诉求。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率先开始的,当时那样做是违反宪法的;而目前各地的农地流转和宅基地置换也是群众需要和地方发展、多方共赢催生的结果。因此,解决之道应是发扬法制精神,对于群众拥护、地方赞成、符合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大方向的各种创新活动,按照邓小平的说法,不合法的尽快使它合法起来;对于法律没有禁止的事情,就可以大胆探索;政府监管者包括立法机构的职责就是尽快地将经过多方博弈、市场选择、群众拥护的正确经验进行提炼、规范,使之合法化,继而推而广之,使之产生更多的溢出效应。
2.城乡发展观前瞻性的新诉求:2020年实现城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到2020年,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城乡、区域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进一步指出,到2020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上述目标的确立,反映了邓小平的城乡发展观在现阶段的新诉求。为实现上述目标,首先,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
其次,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此外,还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抓紧在农村体制改革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进一步放开搞活农村经济,优化农村发展外部环境,强化农村发展制度保障。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
3.城乡发展观人民性的新诉求:城乡居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一是推动城乡均衡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主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内容方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保障城乡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子女接受平等义务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二是在推动城乡平等就业的基础上,深化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就业是民生之本,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标志。应健全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三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城乡拆迁、土地流转中“居者有其屋”。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要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土地换社保”、“农村宅基地置换城市住房”等城乡统筹试点工作,健全城市廉租住房制度,确保“居者有其屋”。
4.城乡发展观系统性的新诉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我们党率领人民之所以能成功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道路,是因为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邓小平城乡发展观系统性的新诉求就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是把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具体地说就是,一方面,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把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到新水平。
二是把体制、机制形式创新与城乡发展实践内容结合起来。城乡发展的系统性实质上是有关城乡发展理念、政策、实践、探索联动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把体制、机制的形式创新与城乡发展实践内容结合起来,既要注重深化造成城乡二元结构的各种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农村金融体制和集体林权等体制、机制的变革,更要关注背后的公民迁徙、劳动就业、教育、财产和社会保障等实质性的变化过程,例如,户籍制度的改革就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结果,当各种条件具备以后,户籍制度的消亡自然水到渠成。从而使得城乡发展真正迈入一体化进程。
三是把城乡发展子系统与社会发展其它子系统结合起来。城乡统筹发展只是社会发展大系统里面的一个子系统,它的推进、创新、发展必须和其它子系统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整体效能。因此,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把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结合起来。
The Scientific Definition of Deng Xiaoping’s View on the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Its Contemporary Appeal
XI Jianwu
Deng Xiaoping’s view o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is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Marxism classical authors’.It contains two factors:one is the goal of value;the other is the concrete viewpoints.It is prospective,practical and comprehensive.The integration of the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countryside is the contemporary appeal of Deng Xiaoping’s view on the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Deng Xiaoping’s view on the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scientific definition,contemporary appeal.
奚建武,男,安徽芜湖人,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发展与城乡关系。
D641
A
1008-7672(2010)05-0057-08
肖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