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的思考
2010-08-15张淑萍
张淑萍
(大连教育学院,辽宁大连 116021)
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的思考
张淑萍*
(大连教育学院,辽宁大连 116021)
“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是大连教育学院“十一五”期间确立的奋斗目标。本文以终身教育思想、公共治理理论以及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学院工作实际为背景,结合大连教育学院“十一五”工作实践,从专业团队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标准体系建设、模式建设、基地建设以及网络平台建设六个方面出发,对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进行阐述。
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教师教育;教育服务
“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是大连教育学院在“十一五”期间确定的奋斗目标。在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的进程中,我们一直在思考现代教育服务体系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是什么,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的基本策略和实践路径是什么,现代教育服务体系发展方向在哪里。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和理论探讨,将有助于同类院校在改革与实践中的目标确定、路径选择,对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现代教育服务体系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1.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础
思想基础。现代教育服务体系的核心要素是“教育服务”。教育服务是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终身教育思想而出现的新的教育观念、教育结构和教育形式的外在体现。终身教育所倡导的从胎儿到坟墓的全程教育理念、超越围墙的教育思想以及自我向导的学习方式和丰富全面的学习内容,引发和推动了教育思想、观念的巨大变革。教育不再是单一的、阶段性的学校教育,而是在任何时刻都能以最恰当的方式为任何人提供必要知识和技能的终身教育。终身教育连续性、开放性、灵活性、多元性、国际性和整体性的特点,使教育体系涵盖了正式教育、非正式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将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统一起来,使实施教育的渠道和方式变得多元而富有弹性。终身教育思想不仅在理论层面推动了教育变革和发展,在教育实践体系的创新和发展中也发挥着巨大作用,成为教育机构推进教育改革、参与教育服务重要的思想基础,为教育机构甚至是中介组织参与教育服务提供了可能和空间。
理论依据。20世纪90年代起,公共治理理论开始兴起。公共治理理论是当代社会科学的前沿理论之一,20世纪末,该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政治体制和行政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领域。该理论认为:政府已不是唯一的治理主体,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私营部门和公民个人都是公共管理的主体。[1]根据公共治理理论,公共治理是由多元主体组成的公共行政体系,即政府在提供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公共服务市场化与社会化的方式,打破政府对公共服务的垄断,逐步从其分管的部分社会事务中解脱出来,由“全能型”政府向“有限型”政府转变,政府角色转变所留下的工作将会由委托机构、中介机构甚至是市场来共同承担。在这一理论体系下,像大连教育学院这样具备接受政府委托从事专业教育服务资质的专业教育机构,必须主动适应区域政治、经济以及教育发展需要,通过构建教育服务体系,面向社会开展多元、高效的教育服务,才能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与壮大,同时更好地发挥其服务社会的功能。
2.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的实践基础
我国1980年开始逐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目前,经过六次政治体制改革,政府职能日益清晰和明确,逐渐由“全能型”向“有限型”“有效型”“高效型”转变,政府的行政管理行为由“越位”“缺位”“错位”回归到了“退位”“到位”“正位”,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角色由传统的生产者、提供者向监管者、引导者转变,这些转变为专业机构或中介组织参与公共事务提供了空间。尤其是2001年11月,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教育服务作为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其服务模式由精英教育模式下的“为少数人服务”转化为大众教育模式下的“为多数人服务”,由卖方市场控制“供给型服务”转化为由买方市场主导、注重消费者需求的“需求型服务”。[2]教育服务对象的扩大、服务供给模式的转变,为专业教育服务机构面向社会开展全方位服务提供了可能和空间。
大连教育学院创建于1952年,是一所承担全市初、中等教育干部、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教学指导以及教育服务的成人本科院校。[3]长期以来,学历补偿教育和教学研究指导是教育学院的主要功能之一。随着教师素质的逐步提高,学历补偿教育的任务已基本完成,教育学院的教学功能不再是学院的主导功能。作为一所成人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则有待进一步开发。同时,经过近60年的探索与实践,大连教育学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面向学生、教师的服务经验,建立了相对完整有效的服务体系。作为区域教育业务指导部门,对区域教育宏观政策的把握、区域教育趋势的预测以及区域教育需求的调研等方面,也有着其他高校所不具备的优势和特长。可以说,在实践层面上,教育学院具有了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的可行性。
二、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的实践探索
基于对教育发展趋势、经济社会改革趋势以及学院工作实际情况的分析,2005年,《大连教育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用3~5年的时间,初步构建能为区域教育提供全面支持的现代教育服务体系,将教育学院办成和谐的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国内一流教育学院”的奋斗目标,并在实践中逐步加以丰富和完善。2008年学院第三次党代会对“现代教育服务体系”的内涵做了明晰。
现代教育服务体系的内涵是以教师教育为主业,以教育服务为基础,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为支撑,为区域教育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专业的服务。“以教师教育为主业”是与终身教育思想相伴而生的教育服务概念,服务场所集中以学校为阵地,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服务对象。“以教育服务为主业”则是教育经济学领域的“教育服务”,它的服务空间和功能绝不仅是学校这一个阵地,其空间要延伸到整个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其功能上是要创造一定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在“十一五”期间,大连教育学院围绕“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的目标,依托大连促进教育均衡,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浓厚教育氛围,凭借大连建设东北亚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全力推进全域城市化的良好经济基础,果断实施改革转型,积极创新工作理念,大胆推进教育服务实践,逐步构建起了功能较为完善的现代教育服务体系。
1.实施改革转型,建立现代教育服务体系的组织架构和人员管理体系
为适应新型学院功能定位的需要,体现民主治院的办院理念,大连教育学院在“十一五”期间实施了两次改革转型,推进了两轮干部人事制度改革。2005年,成功进行了第四轮机构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打破了沿袭半个世纪之久的研、训分立的传统格局,创立了“研训一体”的教师教育体制,建立了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基层学校提供教育决策参考和教育咨询服务的机构,初步构建了现代教育服务体系的组织架构和人员管理体系。2008年的第五轮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构建具有学院特色大学文化建设为载体,以促进教育学院大学本质属性和教职工大学意识的回归,努力建设一支与学院功能相适应的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为目标,进一步优化学院部门设置和人员配置,设立了教师教育办公室,统领全市教师教育工作;为各教师教育中心、教育服务部门增设了18个岗位。通过规范常态的聘任,初步建立了符合现代教育服务体系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2.创新教师教育,提高服务基层学校和教师的质量和水平
“十一五”,教师教育工作坚持基于需求、基于问题、基于标准、基于网络、基于创新的原则,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为目标,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有效实施了以“新课程、新理念、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的教师培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看教师教育的创新与成效。
教师教育的创新点。以自主与统领为区域教师专业发展推进模式,以“教研问题化、问题课题化、课题课程化”为工作路径,实现了“研训一体”的体制创新;以推进“校本研修”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实现了教师教育的模式创新;以“大连教师网”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实现了教师教育的手段创新;以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为重点,创造性开展了“原野行动”“抢占制高点行动”“绿洲行动”“鲁班行动”“燎原行动”“春园行动”等专项研训活动,圆满完成了各项教师教育任务。
教师教育工作的特点。一是研训专业化。组建专业团队、建立专业培训基地,以标准引领研训工作。二是培训管理精细化。实行“三线监控”管理体系,训前有调研和测试,训中有检查、评价,训后有考核与评估。三是培训手段现代化。教师教育档案、教师培训资源、研训活动指导、校本研修指导等研训工作都通过大连教师网网络平台推进和实施。四是培训成果特色化。以“文库工程”为载体,及时总结、提炼教师教育的成果、案例,研发教师培训的标准体系和课程体系,形成区域教师教育特色,以优质的资源为教师和学校提供专业、高效的服务。
3.开展专项教育服务,扩大教育服务的功能和空间
2005年第一次改革转型时,学院成立了9个教育服务部门,几年来,它们面向市委、市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决策需求、教育学院发展需求、中小学发展需求和社会市民需求四个服务领域,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领域,实施“课题牵动、项目推进、标准建设、基地引领”四大策略,开展有效的专业教育服务。教育服务呈现出以下特点:
专业化。首先是人员构成的专业化,其次是项目选择的专业化。教育服务的项目选择要经过需求调查→形成研究课题→开展课题研究→拟定服务项目→开展专项服务几个环节,这样就避免了项目选择的盲目和随意。同时在项目推进和工作考核中,还借助学院督察管理体制,保证项目推进的时间和成效。
特色化。作为区域教育教学研究、指导机构,学院要不时接受政府的委托,做一些政策性、全局性的服务工作。如学院承担的大连市中考命审题及质量分析工作、全市教师素质状况调查和中考相关政策调研等工作,为市委、市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市场化。教育经济学领域的“教育服务”,其服务项目的确定和服务内容的选择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如学院组织开发研制的《新课程评价与检测》系列课程资源,就是基于新课改后学生课外辅导资料杂、乱、差,急需规范和引领的现状而组织人员重新研发的系列课外辅导资料。通过规范发行渠道、适时监控、修订,保证了质量。基于需求设立的服务项目,经过专业、规范的包装和运作将会形成服务品牌,为拓展服务空间、提升服务功能奠定了基础。
4.提高教职工素质,建立教育服务的专业团队
专业团队是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提供高质量教育服务的前提和基础。组建专业服务团队的前提是要有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提高教职工素质是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根据素质提高长期性、全员性、全过程性的特点和要求,在素质提高工作中,学院主要采取“任务驱动、课题牵动、制度促动、督查推动”四大策略,科学规划素质提高实施方案,科学制定教职工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建立教职工专业发展档案;完善素质提高管理制度,鼓励教职工自主提高、自我发展;创新素质提高工作模式,定期举办素质提高讲座,组织教职工境内外基地培训,选派教职工到基层学校或同类院校挂职,通过多种渠道提高教职工素质;规范素质提高管理,实施重点工作项目督办,确保素质提高各项任务的落实,切实提高教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组建起专业、高效的服务团队。
5.强化规范管理,完善现代教育服务体系的管理机制
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对学院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规范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益,学院建立了以工作计划为前提、以工作日志为基础、以部门考核标准为依据、以完善的工作程序及督查管理为保障的内部管理体系。实施重点工作项目制,以项目管理的方式整合优势资源,形成工作合力,集中攻关;实施工作管理督查制,设立督查工作办公室,对学院月份工作进行过程监督;建立工作效果评估制,对重点工作项目效果进行多维度分析与评价,推动重点工作项目的落实,打造学院工作的特色和品牌。
三、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的策略
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是教育学院这一类型成人高校在新的教育发展趋势下发挥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项职能的基本探索。成人高校在由传统的“教学、科研”为中心向“社会服务为中心”转变中,其管理理念、管理行为和工作方式都会发生深刻的变革。
大连教育学院经过五年的探索与实践,初步建立了现代教育服务体系的组织架构、管理体系和工作方式,但是要完善现代教育服务体系,丰富其服务功能,还需要着重加强以下六个方面的建设。
1.整合资源,形成“专业化”的工作团队
随着一体、开放、多元、大学化教师教育发展和专业化、市场化、中介化的教育服务机构的出现,学院现代教育服务体系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发展机遇。人力资源是将压力转为动力、将困难变成机遇的重要力量。因此,在完善现代教育服务体系过程中当务之急是要打破地域和校际界限,采取外引内培、院校联动的方式,组建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集教学、科研、技术、管理、市场运作于一身的复合型工作团队。
2.科学设计,建立“特色化”课程体系
教育服务有别于其他领域的服务,知识型是其显著特点。课程体系建设无疑是教育服务知识含量的重要载体。要建立功能完善的现代教育服务体系,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重要的衡量指标。要坚持立足优势、突显特色、倾斜农村、服务急需的原则,坚持“研训问题化、问题课题化、课题课程化”的研训思路,按照需求导向、品牌引领的专业服务策略,形成内容全面、理论体系完整、实践案例丰富、地域特色鲜明的培训课程体系,初步建成精品课程超市,形成培训课程菜单,赋予服务对象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3.规范管理,建立“科学化”的标准体系
标准是引领工作的指针和规范工作的依据。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对规范服务程序、提高服务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完善现代教育服务体系,要加强各类标准的研发,发挥标准的统摄作用,自觉运用标准规范工作,在工作实践中完善标准,进一步提升标准的实践价值和指导功能。
4.创新方法,探索“多元化”服务模式
服务方式的选择会影响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教育服务也不例外,由于服务对象的多层次性、服务内容的多样性、服务主体的多元性,其服务方式的选择也是灵活多样的。但是无论哪一种模式的选择,都要遵循教师教育、教育服务的规律。因此,要加强对教师教育、教育服务工作规律的研究,构建具有区域特点、学院特色的教师教育模式;加强教育服务理论研究和标准建设,形成评估、咨询、监测等各项教育服务的标准范式,形成区域特色,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学院的影响力。
5.统筹协调,建立“本土化”的服务基地
学院要延伸服务链条,拓展服务功能,服务基地是重要平台。因此,要加大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其他教育培训机构以及一线学校的资源联盟与有效合作,整合和管理好现有培训基地、教育服务基地和学生学习实践基地,发挥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搭建起教师教育、教育服务、学生实习培训资源平台和工作平台。
6.依托网络,构建“现代化”的服务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服务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手段。教育服务作为新兴的产业领域,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拓展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是现代教育服务体系需要解决的一个基本的课题。因此,要按照“务实性”“互动性”“自主性”原则,进一步加强大连教师网的建设,进一步丰富网络资源,完善网络功能,建立面向家长、社会的教育服务平台,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总之,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是大连教育学院办学理念的创新,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借鉴。现代教育服务体系的内涵界定还不够清晰和明确,实践探索还需进一步提炼和总结。因此,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将以完善现代教育服务体系为方向,以学院特色大学文化建设为动力,以教师教育为主业,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构建立足大连服务辽宁功能比较完善的现代教育服务体系,把学院建成在辽宁教师教育和专业教育服务方面居于核心地位发挥龙头作用、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一流教育学院。
[1]周翠萍.政府在教育服务供给中的定位[J].上海教育科研,2010(6):31.
[2]田汉族.教育服务理论提出及其实践价值[J].大学教育科学,2005(5):9.
[3]靳雁涛,骆东升.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的理论与实践[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10):12.
[责任编辑:阅力]
Thoughts on Constructing Modern Education Service System
ZHANG Shu-ping
(Dalian Education University,Dalian 116021,China)
“Constructing modern education service system”is the aim established by Dalian Education University in“eleventh five-year plan”.On the background of life-long education idea,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ory,political system reform and the real situation of our university,the paper combines practice in“eleventh five-year plan”and expounds constructing modern education service system from the following six aspects:professional team construction,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standard system construction,mode construction,base construction and internet platform construction.
construct;modern education service system;teacher education;education service
G521
B
1008-388X(2010)04-0007-04
2010-11-11
张淑萍(1965-),女,山东荣成人,大连教育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