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研究型教师进修学校的思考
2010-08-15滕佩君
滕佩君
(大连市西岗区教师进修学校,辽宁大连 116021)
关于建设研究型教师进修学校的思考
滕佩君
(大连市西岗区教师进修学校,辽宁大连 116021)
为推动西岗教育跨越式发展,大连市西岗区教师进修学校积极构建研究型教师进修学校体系,完善区域教育发展思路,提升区域教育的研究和服务能力。文中详细阐述了研究型教师进修学校的内涵、理念、管理机制、工作载体、资源整合,并结合实例介绍了有关教师教育、校本研修的教研模式和研修方式,总结了西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建设研究型教师进修学校的主要成效。
研究型;教师进修学校;教师教育;校本研修
教师进修学校面临五个挑战:新型教育对优质教育人才、技术资源的新需求,教育内涵式发展对教育的专业支持能力的新需求,部分相对弱势学校快速发展对研训工作方式方法创新的新需求,教师注重专业成长对教师培训服务能力的新需求,新形势下研训工作的自身发展对机制和队伍建设的新需求。为进一步推动教师教育工作更快、更好发展,西岗区教师进修学校立足职能,围绕区域教育跨越式发展目标,积极探索“研究型”发展道路,逐步构建起适合区域教育的和谐、优质、内涵发展的研训服务新体系。
一、树立研究型工作理念,完善区域教育发展思路
1.研究型教师进修学校要构建以研究为轴,“指导、研究、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
区域教育跨越式发展必然推动教育的专业化进程,使教育这一系统中的分工更加细化,对教研培训指导的要求越来越高。新时期教师进修学校的基本职能,已经由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基地,拓展为研究区域和微观教育的专业机构,并直接和间接地成为提供社会服务的部门,充分发挥教研室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1]在这三种职能之中,研究作为教师进修学校连接政府和学校、理论和实践、问题和方法、需求和服务之间的转化器,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表现状态和发展水平。只有研究基础上的指导,才是有效的指导;只有研究基础上的服务,才是优质的服务。同时,研究型教师进修学校并不是这三种职能简单相加,而是三者系统、综合地有机统一,通过高度实践性的区域和微观教育研究,为区域教育跨越式发展提供优质专业支持。
2.研究型教师进修学校要建立以推动教育科研和培养优秀人才为核心的组织发展目标
组织目标是开展各项组织活动的依据和动力,是环境因素、组织系统本身以及组织成员三方力量相互协调的产物。教师进修学校传统的工作模式更多依靠的是行政管理,依靠各种政策和上级的指令开展工作,更多强调的是执行力而不是创造力。而在区域教育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的新形势下,各学科、学校、研训人员甚至教师个体都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发展态势,为此需要建立一种注重参与、强调自我、重视成果的系统管理方法,把管理的重点转移到行动目的上去,实现以人为本的主动性管理。在实践中,我们把立足实践的教育行动性研究和问题式研究作为重点,注重把普遍性教育原则、内容、方法向本土、实践、多元转化,围绕推动教育科研和培养优秀人才这一核心健全管理体系,实现“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2],做到“了解中小学,研究中小学,服务中小学”[3],加强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使全区教育的发展激情和活力竞相迸发[2]。
3.研究型教师进修学校要努力在区域教育均衡、和谐、优质、内涵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型是教师进修学校发展历程中跨越普及型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是“有为而治”的高级形态。在区域教育发展体系中,教师进修学校必须主动转型,彻底转变传统的“转而不化,联而不动,训而不练,研而不究”的被动局面,以更高的办学水平,更积极的研究精神,更先进的研究理念,更丰富的研究载体,成为区域教育内涵发展的理性枢纽,优质发展的重要保障,和谐发展的有效支撑,均衡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建立研究型管理机制,牵动区域教育内涵式发展
1.构建区域教育研究组织核心体系
在进一步创新和强化教师进修学校各部职能作用基础上,我们建立健全了区教师教育中心、区教学研究中心、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和区学前教师教学中心等专门组织机构,负责研究成果的汇集、转化和输出,统揽全区教育研究、指导工作,形成了强有力的区域教育研究组织核心。
2.健全两纵三横的区域教育研究网络
在纵向上,构建了贯穿中、小、幼各阶段,涵盖干部教师各层面的行为化、专项化课题研究体系和问题研究两个体系。在课题研究体系中,大力提升“高效课堂”“小班化”等区域性课题研究的牵动性作用,通过专题讲座、交流研讨、听评课、点校引路、集中研讨等形式,为区域课题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和可操作的行为指导,推动教学改革实验等各项工作。
3.强化四个牵动性的研究端点
一是突出一个研究专题牵动,我们以高效课堂教学为核心,启动了区域小班化教育研究课题,成立了区域高效课堂教学专家组及学科项目组,开展了高效课堂教学标准等研究工作,服务区域教育发展。二是打造一个领军群体牵动,我们充分发挥名校长、名师在区域教育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建立了名校长工作室、特级教师培养工作室、名教师培养工作室、优秀班主任培养工作室等工作站点,不断完善培训体系,优化培训策略,努力打造专家型校长和研究型教师。三是深化一种教育思想牵动,配合区教育局成立的冷冉教育思想研究推进中心,加强对教育家冷冉教育思想的学习研究和创新发展,推进“情·知教学”的不断深化。四是打造一支尖兵队伍牵动,围绕新时期研训工作“通业务、会管理、懂技术、善研究、凝特色”的新要求,大力加强研训教师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单兵作战能力,逐步建立研究型校园文化。
三、创新研究型工作载体,提升区域教育的研究和服务能力
1.通过分层次竞赛激发全区教师的研究热情
始终保持全区教师旺盛的研究激情是建设研究型教师进修学校的重要课题。依据专业成熟度,把教师层次划分为新教师、初职教师、中职教师、高职教师,根据教师层次的不同设置符合个性需要、有针对性的研修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展研究型竞赛活动。新教师参加“达标课”竞赛,促进新教师专业化的快速成长;初职教师参加“新星杯”,促进年轻教师提升理论素养、学科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中职教师参加“希望杯”,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促进名优教师向专家型教师发展;高职教师参加“风采杯”,把游离于常规市、区研修体系之外的,教龄15年以上或已获得高级职称的教师组织起来,继续激发他们专业成长。
2.通过开发本土化教育课程提升教师研究能力
教师教育课程是教师研究、学习、成长的重要承载体。进入”十一五”,随着课程改革深入到课堂教学,“十五”期间的预设性课程已不能满足干部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组织研训教师深入教学一线,发现学校管理和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加大教育课程和研训专题的开发力度。根据基层学校在教学质量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开发“运用SPSS软件进行测试分析”研修专题,提高教师自主研究分析教学质量的技术水平;根据学校管理干部观议课水平不高的问题,研发“如何观议课”研训专题,组织校级干部现场观议课活动,锻炼各校管理者的观议课能力;根据区域内分流教师存在的问题,研发“如何提高分流教师再入职起点”研训专题,切实提高分流教师再入职起点。
3.通过创设各式研修活动增强教师的研究实效
我们在完善传统的研修方式基础上,先后创设了“个性打造”“三层调研”“行为跟进”“联合教研”“按需服务”“教科研联合调研”等多种特色研修方式,并重点推进了“案例分析型”教研活动和“教学视频切片采集与应用”教学研究,实现了教师成长需求的有效应对。在“个性打造”研修中,采用名师带徒等方式,聘请专家对教师进行个别指导,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培训。在“三层调研”研修中,分层次开展蹲点跟踪指导、培优指导和常规指导,对起始年级、毕业年级和薄弱学校、薄弱学科等进行重点调研与扶持改造。在“行为跟进”研修中,加强了以“听、评、议、研、导、跟”的下校指导方式与“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教研新策略,帮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疑难。在“联合教研”研修中,我们以跨学科、跨区域和跨学段的方式,让不同背景的教师聚在一起,让差异成为研修的资源,拓宽教师的专业视野。在“按需服务”研修中,接受基层学校的邀请,为基层学校举办专业讲座、协助策划大型活动、制定规划、指导国家省市级参赛课、课题研究或专项教育教学问题诊断等提供上门服务。在“教科研联合调研”研修中,将研训教师分语文、数学等6个学科大组,向学校管理层对各学科教学问题进行调研反馈,便于学校整体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并通过跟踪回访,确保研修实效性。
四、整合研究型优势资源,拓展区域教育的发展空间
1.积极搭建外埠研究学习平台
选派部分研训教师、基层学校校长、一线教师去日本、美国参训,赴上海、北京、南京等教育发达地区或培训基地挂职,并邀请全国著名教育教学专家、特级教师来我区进行讲座及现场指导,实施“学科带头人优教工程”“金雁工程”“骨干教师异地挂职工程”,促进名优教师个性化发展。开展了市内跨区名校间的“同城异校”学习锻炼活动,研究和探索在相同地域文化背景下,教育发展差异的关键所在。注重开展“学后研究”,每位外出学习者返回后,都安排在全区范围内进行考察汇报,使“异地学习”的效益最大化。
2.积极构建信息网络研究平台
坚持“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理念,开通“西岗教育网”,实施网络研修,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对区域中小学教育的服务水平。开辟网上交流园地、学科公共邮箱、教学资源库,建立干部教师博客群组等网络交流互动平台,加速资源的交流共享,让学员借助网络相互学习、共同研讨,为学员们提供更便捷的培训服务。建立网络电视台,将名优教师教学现场、知名专家讲坛实录、研修活动真实过程在网络电视台重现。
五、发挥研究型枢纽作用,提升对区域教育发展的服务水平
1.建设研究型的校园文化
大力倡导“研究型”文化建设,定期召开“研究型”专题研讨会和专题推进会。坚持把展示研训教师学术魅力作为促进研训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力手段,积极为研训教师提供在全国首届中小学小班化教育研讨会暨环渤海地区论坛、戴尔·互联创未来敏特英语数字化课堂研讨会、海峡两岸数字化学习与未来教室高峰论坛等教育教学大会与外请知名专家、特级教师同台竞技及现场交流、点评的机会,鼓励优秀教师外出讲学。利用“圈地学习”“进修讲坛”、专题培训、读书沙龙、课题交流研讨、异地学习考察等载体,不断更新研训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在理论学习、实地考察和经验交流中实现综合素质再提高。
2.让研训教师置身于实践中提升研究能力
全体研训教师联合部分学科骨干成立个人“研训教师研修室”,并在基层学校或进修学校实名挂牌,围绕日常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组织学科骨干教师广泛开展合作型教学研究与实践活动,仅2009年就先后在各学科推广70余个既有理论支撑又有可操作性的研究专题成果。2010年,学校进一步深化教学研究,建立教学研究成果发布会机制,以研究成果发布会形式推广研究成果。突破了研训教师“只指导,不上课”的先例,组织研训教师开展了人人挂职锻炼上常态课,人人在区域现场会上实践课、示范课的递进式实践研究活动,激发了研训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的示范引领意识,赢得了教师的广泛认可。
3.为研究型进修学校建设提供刚性保障
近年来,西岗区教育局在保证区域教师队伍素质提升上注重投入。2009年,全区人均教师培训经费达到了3 500元,研训教师培训专项经费达到30余万。同时,注重区域性推动,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构建起培训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先后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高效课堂教学”的指导意见(试行)》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实施项目引领,积极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与保障机制建设”等研究项目,进一步健全全区研究培训工作体系,为创建研究型教师进修学校提供了强大动力。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N].中国教育报,2001-07-27(2).
[2]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中国教育报,2010-07-30(1).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EB/OL].(2002-04-27)[2010-08-20].http:// www.eol.cn/20020427/3025581.shtml.
[责任编辑:阅文]
Thought on Construction of Research-oriented Teachers’Training School
TENG Pei-jun
(Dalian Xigang District Teachers’Training School,Dalian 116021,China)
To promote leap-forward development of Xigang District education,Dalian Xigang District Teachers’Training School constructs its research-oriented school system,improves reg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thought,and enhances research and service capacity of regional education.The paper expounds connotation,notion,management,work carrier and resource integration.It introduces research mode and training methods of teacher education and school-based research,and it summarizes the achievements made by the school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search-oriented teachers’training school.
research-oriented;teachers’training school;teacher education;school-based research
G658.4
B
1008-388X(2010)04-0022-03
2010-11-05
滕佩君(1964-),女,辽宁大连人,中学高级教师,大连市西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