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课堂教学中的师爱
2010-08-15王等等
王等等
(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爱是教育的灵魂和精神,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说 ‘爱孩子',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1](P25)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最主要的表现形态,作为教师和学生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和意义世界的最主要的活动方式,更需要教师爱的光芒的普照。正因为课堂教学中有了师爱,才使其超越了简单的知识授受,成为一种激励、引导及完善学生成长与发展的生命实践活动。
一、课堂教学中的师爱的内涵及其价值
爱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它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灵魂和精神。师爱,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而这种爱体现在课堂教学情境中就构成了课堂教学中的师爱。从本质上说,师爱是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教师对学生的一种自觉、真诚、普遍、持久的爱,是一种充满科学精神和献身精神的爱,是人世间一种极具魅力的特殊的爱。[2](P83)师爱相对于父母子女之爱、兄弟手足之爱及亲朋好友之爱而言,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它既不是基于人们之间的血缘关系,也不是出自任何形式的个人需求,而是教师在与学生相互交往的过程中情感的一种真实的流露。
师爱是师生交往过程中的特殊的情感。任何一种情感,都具有自身无与伦比的魅力与特殊性。对儿女来说,母爱是伟大的;对朋友来说,友谊是最真挚的;对学生来说,师爱则是最神圣的。师爱是世界上一种特殊性的情感,是一种不计回报、无私的、广泛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神圣的爱。[3](P69)它超越了本能、利益等诸多因素,是教师对学生抱有的一种特殊的高尚情感。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可能无缘无故地产生,并非教师行为规范规定教师要对学生有爱的热情,教师就可以做到。爱是一种心灵相通而生长的一种情感。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在与学生接触、了解和不断交往的过程中,出自内心深处的一种悦纳其学生的内心体验,是心甘情愿的付出,是一种想到自己学生的存在就产生的愉悦或关切、关注。
课堂教学中的师爱对于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高效运行,对于学校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及目标的实现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这样说,没有师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没有师爱,就没有真正的课堂教学活动。
第一,课堂教学中的师爱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培养塑造人的事业,而教师则是促使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专业人员,教师工作的终极目标在于引导学生精神成人。在学校实践中,教师工作的主要场所在课堂,教师工作的主要方式是课堂教学。因而,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心才能孕育、启迪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走出蒙昧和无知,走向开阔、明朗的生活世界。一个教师,如果对事业、对学生缺乏真诚的爱,如果没有对教育教学活动的真诚的投入,其工作就成了匠人的工作,教育就会成为没有灵魂的简单机械的重复,就不可能真正成为唤醒、生成学生美好精神世界的活动。同时,课堂教学中的师爱不仅仅是个人的一种态度,不仅仅是个人对个人产生的一种积极的、肯定的情感。它是一种社会性的评价,学生往往把教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信任与教师对自己的评价联系在一起,同自己在教师心目及班级中的地位联系在一起。因此,课堂教学中的师爱在学生心目中具有不同寻常的价值。简短的表扬、信任的目光、真诚的鼓励等,都可以在学生内心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使学生沐浴在春风之中,感到温暖、欢乐和幸福,从而激发起对美好事物的自觉追求。
第二,课堂教学中的师爱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课堂教学中的师爱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同时还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挥着作用。首先,课堂教学中的师爱使学生充满自信。课堂教学中的师爱使教师时时处处对孩子充满着耐心和忍耐、信念和信任。而体验到教师信任的学生由此受到激励,对自己的前途和发展充满了自信。其次,课堂教学中的师爱有助于有效的课堂管理。关心学生的教师会把帮助学生取得成功当作乐趣,而对学生表示关心能影响学生的行为,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当教师充分展示他们对学生的关心,以一种亲热的方式教学,给学生设定富有挑战性的期望来表示他们对学生充满信心时,学生会做得更好。再次,课堂教学中的师爱给学生亲密感和安全感。课堂教学中的师爱使学生感受到学校、课堂犹如家庭般温暖,学生可以大胆地和教师讨论问题,充分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对于那些在家庭中遭受暴力、虐待和忽略的孩子,课堂教学中的师爱则给他们提供了他们生活中在其他地方所缺少的某种稳定感、可靠感和一般性支持。最后,课堂教学中的师爱能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转变,它使学生的心灵转向,从而潜在地改变学生的人生道路。
第三,课堂教学中的师爱是影响教师教育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课堂教学中的师爱不仅仅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对教师自身的教育生活质量也有重要影响。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相处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比与其他任何人的都多,教师同学生所说的话也比其他任何人的都多。因此,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身心状况。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缺乏爱的意识或能力,与学生关系不融洽,甚至紧张,导致了其情绪、情感的紧张、焦虑等,给其身心带来了负面影响。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最终会导致躯体内起保护作用的激素的枯竭,进而削弱躯体对付未来造成紧张之其他因素的能力。而紧张的引发主要是由于爱的缺乏。一个精神上完整的人,一定是能够爱别人和为别人所爱的人。所以,教师不要吝啬爱,能够在课堂教学中爱学生,说明教师自身有爱的能力,也是教师自爱的表现。
二、课堂教学中的师爱的表征方式
师爱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体现在教育教学活动,尤其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时时处处和方方面面,而且在不同的教师身上、在不同的课堂情境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因此需要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和师生关系中予以领会和把握。一般来说,课堂教学中的师爱,主要体现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期望、理解和宽容等。
(一)尊重
尊重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的一种态度和方式,其基本含义是指把自己和他人看成是一个独立的、自由的、完整的、具有独特天性、人格和尊严的人。[4]弗洛姆认为,尊重并不是惧怕和敬畏,尊重意味着能够按照其本来面目看待某人,能够意识到他的独特性。尊重同时还意味着关心另一个人,使之按照其本性成长和发展。[5](P253)在现代文明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平等的关系,每个人的人格尊严都应当受到尊重。而以维护学生健康成长为己任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更应该是一件毫无疑问、理所当然的事情。所谓尊重学生,就是把学生当成一个具有独立人格、个性,富于主动性和发展性的个体来培养。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才可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师生之间才可能形成一种融洽的心理关系。如果我们的教育离开了这一起码的基础和前提,那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包括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是低效的,而且有可能是无效甚至是负效的。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尊重首先表现为教师不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学生是人,作为人来说,其首要的权利是生存权。生存权是人的生命安全和生活保障的权利,是享有其他人权的前提。任何人出生后即获得了生命权,享有生命安全不受侵害的权利,儿童有生命安全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其次,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意味着教师应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学生不仅是人,而且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的个体。学生是有思想感情的个体,意味着学生具有自身独立的人格,他有自己的需要、愿望和尊严。而这一切,要求得到无条件的尊重。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还意味着教师应接纳学生的不同意见。传统上,我们往往把学生看作是成人的雏形,认为他们和成人没有本质性的区别。因此,往往按照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行为,用成人的思维方式来评价学生的言行。其实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独特的看问题的视角,因此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与看法不一定与成人完全相同。这种不同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得到教师的接纳与认可。
(二)期望
人际期望是人际交往的重要范畴,它是指人际交往过程中,双方各自根据直接或间接得到的有关对方的信息,去推断或预测对方的性格特征及可能出现的行为。[6](P559)期望对生命成长而言是一种能量,是对生命信任的表现。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和成长自信。国外相关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较高期望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或使学生的行为更加符合社会规范。
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在于将学生视为被教师 “教育”、“塑造”和 “改造”的对象及装知识的容器,教师要求你怎样做你就得无条件地按照要求去做,教师给你什么知识你就得装什么知识。长此以往导致教师对学生缺乏信任与期望,导致学生缺乏学习自信和成长自信。其实,学生是人,是活生生的具有生命活力的能动体。学校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的 “我和你”的关系,而不是人与物之间的 “我和它”的关系。基于这样的认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对学生充满期待,要相信学生,给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选择的空间。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有积极的求真、致善、创美的愿望,有自主学习、自主选择的能力,有自觉改正错误的心向和能力等。
期望同时还意味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不失望、不放弃、不漠视。相关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主要体现在:一是教师对儿童的成长要始终满怀期望,并通过肯定、信任的语言,满意、喜悦的神情来传达这种期望,给儿童带来巨大的力量。二是创造性等待。所谓创造性等待是指给个体生命的成长 “留有时间”,并在这一时间中,不断地给生命提供有效能量。也就是说,教育教学不能无条件地追求立竿见影,不能以确定性的态度对待生命的成长。时间是生命的一个特性,时间会带来质变,时间会带来奇迹,所以教育需要 “等待”,而且是 “创造性等待”。[7](P63)
(三)理解
理解是人存在的方式,理解着也就存在着、生活着,失去理解,人生变成一片无意义的虚无,而世界对人则成为陌生的东西,人就无家可归,而理解使世界具有意义,成为人生存的寓所。[8](P42)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对其成长与发展及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具有特殊意义,它是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的前提和关键。学生渴望教师的理解,他们喜欢有情有义的,能读懂他们、理解他们,对他们信任、坦诚相待的教师。一项对初中生的调查表明,初中生最喜欢的教师类型,选择 “能很好理解学生心情的老师”占调查学生人数的80%。而一项师生心目中好教师应有的品质的调查表明,在21个选项中,学生选择位于第一位的是 “理解、信任学生”。教育教学活动,尤其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许多问题及情境,都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解能力。
教育教学活动尤其是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相互理解和相互沟通的过程。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所作所为其实很渴望得到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当然,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一个与成人世界既有联系,又有鲜明不同的独立世界。如相关研究表明,幼儿之间的 “打闹”并非成人眼中的 “不友好”、“侵犯”、“欺负”等负向行为,而是孩子们之间的 “交往”行为。因此学生的某些行为按照我们成人的思维方式来判断,可能是不可理解和不可接受的,但是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可能是完全正确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能够经常进行换位思考,跳出成人世界走入儿童世界,以儿童的方式理解儿童的行为,以儿童的方式来看待儿童自己。
(四)宽容
宽容是对待异己的观念和信仰持公正、理智的态度,在不妨碍他人的前提下,容许别人自由地行动和独立思想。[9]诚如爱因斯坦所言,“宽容就是对于那些习惯、信仰、趣味与自己相异的人的品质、观点和行动作恰如其分的评价。这种宽容不意味着对他人的行动和情感漠不关心。这种宽容还应包括谅解和移情。”[10](P78)宽容是课堂教学中的师爱的又一重要表现方式。爱本身就包含着宽容,缺乏宽容的爱是不完整的、有缺憾的爱。甚至可以说,不包含宽容的爱,并不是真正的爱。就学生来说,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尝试的冲动,而且他们还不具备正确的判断是非的能力,容易受到一些外在性的良莠混杂的信息的影响。也就是说,犯错误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组成部分,不犯错误的学生几乎是不存在的。
其实,学生成长发展中的错误,对学生个体来说并非都是坏事,它也具有一定的正面的价值,一个人的成功就是不断超越错误的过程。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互相影响、互相交流的过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可能会犯一些我们教师不能理解或不能忍受的错误,但这需要我们教师的宽容。教师只有对学生抱有一颗宽容的爱心,才能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崇敬、信任和亲近,才能建立起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也才能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会在课堂教学中以自己的宽容换来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和满意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课堂教学中的师爱的达成策略
师爱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尤其是课堂教学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现实课堂教学活动中并不见得时时处处都充满着师爱,也并非所有的师爱都起到了其应该起的教育作用。这就是说,在教育教学活动,尤其是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爱的达成需要教师讲究一定的策略,或者注意一定的原则,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往往适得其反。
热爱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师爱不仅仅要求教师有爱学生的感情,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这种爱,从而推动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师爱既体现了教师的师德问题,更体现了教师的能力素养问题。当然,对于不同的教师个体,在不同的教育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情境中,对师爱的理解肯定是有差异性的,而这种差异性必然导致每位教师施予学生爱心的方式是千差万别的。尽管如此,对于我们每位教师来说,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尽其所能地给予学生爱心,使学生能感受到师爱的滋润和沐浴。
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以下几个方面是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爱心时应该注意的。
(一)给予学生平等的爱心
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每一位学生其实都渴望得到教师爱心的滋润,每一位学生其实都希望能够成为教师眼中的 “好”学生。因此,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是学生对师爱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爱学生的基本原则。这也是教育公平所追求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一些老师总在无意间关注了两头的学生,即所谓的学习优秀的学生和学习相对比较困难的学生,而忽略了大部分中间的学生。也有一些老师遵循遍洒阳光的原则,既不对优等生另眼相看,也不对后进生不理不睬,而是一碗水端平,平均地向学生分配师爱。其实,这两种做法都不是最理想的,也不是真正的 “公平”的师爱。真正的公平的师爱是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前提的。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爱心时应首先考虑到全体学生,给予每一位学生师爱的滋润。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对那些性格孤僻内向、缺乏自信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要尽量避免使那些需要个别关爱的学生因得不到及时的关心和充分的爱护而逐渐丧失学习的自信和动力,也要避免不需要太多关心的那些独立能力较强的学生感觉到教师关爱的束缚,失去了个人独立选择的自由。
(二)师爱的度的恰当把握
在一些老师的观念中,认为师爱贯穿在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深入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师爱才显得不空泛,才落到了实处。这样才算理解学生、感化学生、教育学生。有些老师与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形影不离,对学生过分地宽容。其实,这些想法做法虽然很好,但是并不见得就是很科学的。
教师毫无原则的爱并不见得就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有效的空间距离,会产生喜欢或提高喜欢的程度,距离太近或是太远都不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我们当老师的都要明白这个道理,这样才能给学生恰当地释放师爱。青少年心理学也认为,人的青少年时期是一个相当躁动与诡秘的时期。青少年学生并不希望将自己的一切都袒露给家长和教师,而是希望能够拥有自己的天地,能够在属于自己的时空里独自思索,自由生活而不受干扰。因此,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在给予学生师爱时,应该把握好度——要适度,不要毫无原则地给予学生爱心,否则往往适得其反,得不到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适当地运用批评
许多老师可能认为,师爱意味着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肯定、表扬、赞赏和奖励等正面的、积极的手段。其实,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对犯了错误的学生的批评、处罚也是师爱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师恰当的批评、处罚对学生也具有积极的教育作用,也是师爱的重要表现。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还要善于运用好批评,以达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虽然批评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但是教师在运用批评时一定要讲求方式方法的正确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批评就是说服的过程,目的在于让对方听从,有时光是理由充足还不行。要让学生信服你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应使用不同的方法。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每一个眼神、表情,甚至每一个细微的手势,切忌由于仓促或一时心急而导致不良后果,因为学生有时会因教师的一个不经意的眼神、手势而使学生自尊心受到伤害。
总之,课堂教学中的师爱不是抽象的、空洞的,也不仅仅是教师的内心愿望与情感,而是具体的、现实的、鲜活的,是可见可感的。它存在于课堂教学活动的时时处处和方方面面,需要我们教师用心感受、准确把握、恰当给予,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高效运行。
[1]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 (第 3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龚乐进.素质教育下的教师道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唐凯麟,刘铁芳.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和学新,王文娟.近十年我国“尊重与教育”问题研究评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8).
[5]弗洛姆.为自己的人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6]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7]朱小蔓,等.教育职场:教师的道德成长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8]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9]朱家存.宽容:主体性教育的又一目标[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3).
[10]海伦·杜卡斯,B.霍夫曼.爱因斯坦论人生[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