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思考,在地行动——全球化时代的多元文化教育
2010-08-15冯建军
冯建军
(南京师范大学 道德教育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97)
对于21世纪的人类社会而言,最大的变化和影响因素之一则是全球化。无论从何时算起,全球化已经从最初的一种可能、一种趋势,发展到今天完全变成了一种无法回避、难以摆脱的客观存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我们生活在全球化的时代。全球化对当代社会包括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对于21世纪的多元文化教育而言,除了要继续解决民族国家内依然存在的族群冲突问题,还面临着全球化对民族文化发展的新挑战。作为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化的挑战,一定要增强文化的自醒、自觉意识,变 “被动”钳制为 “主动”的参与。所以,全球化时代的多元文化教育,必须思考在西方文化的强大势力面前,如何保持本民族的文化自主性,积极参与全球多元文化的构建,以一种主动的姿态,促进全球多元文化的健康发展,而不是被强行纳入西方文化所代表的 “世界主流的话语和价值体系”,沦落为全球化时代新的文化殖民主义。
因此,全球化时代,怎样保持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平衡,以民族文化为根,吸收西方文化的先进成果,丰富、发展和完善本民族的文化,同时,保持民族文化的开放性和先进性。这是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成为全球化赋予21世纪多元文化教育的新课题。
一、全球化及其效应
全球化是一个历史的进程,而不是一种单一的状态。在广义上说,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自由贸易的增加,人类的历史转变为 “世界史”,全球化已经出现。不过,今天我们通常所说的全球化,在时间上是指发生在20世纪后期,伴随着金融经济的全球流动、跨国公司的大量涌现以及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运用,使全球各领域的合作、相互间的整体性越来越强,世界正在成为一个 “地球村”。世界的统整是全球化的根本所在。动态地看,全球化是一个全球联合形成 “地球村”的过程;静态地看在某个历史的节点,全球化指一种全球一体的 “地球村”的状态。这种状态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会越来越密切,整体性越来越强。
全球化在内容上,最初是指经济的全球化,包括生产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和科技的全球化,然后逐步向社会政治领域、社会文化领域扩展。借助于金融资本的全球流动、自由贸易和跨国公司实现了经济全球化;借助于国际组织、政治联盟实现着政治的全球化;借助于因特网、信息技术和文化对外交流实现着文化的全球化。今天的全球化已经发展为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生态、环境等多领域、多层面的整体结构,而且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领域的全球合作会不断出现。
全球化在时空上,表现为一种 “世界的压缩”及 “世界意识”的增强。罗兰·罗伯逊 (Roland Robertson)指出,“作为一个概念,全球化既指世界的压缩,又指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的意识增强”。[1](P12)吉登斯 (Anthony Giddens)认为,“全球化的概念最好被理解为时空分延 (time-space distanciation)的基本方面的表达。全球化使在场与缺场纠缠在一起,让远距离的社会事件和社会关系与地方性场景交织在一起。”[2](P23)两位学者对全球化的认识是一致的,这就是全球化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超越了传统社会的孤立和封闭,其联系性和整体性增强。
综合全球化的内容和全球化的时空认识,笔者认为,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乌尔利希·贝克(Ulrich.Beck)对全球化的概括比较全面。他说:“全球化指的是在经济、信息、生态、技术跨国文化冲突与市民社会的各种不同范畴内可以感觉到的、人们的日常行为,日益丧失了国界的限制。”[3]这意味着,全球化是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人口、信息的跨时空转移。在这种跨越全球的时空转移中,促使人们对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考虑不能再局限于一种区域性的架构和局部的利益,而藉以全球的观点、跨文化的视域来看待。所以,全球化是在全球范围内突破时空的限制,实现各民族国家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一种统整活动,最终形成一种跨越国界的全球社会层面的沟通与网络。
内容的综合性和时空的压缩性,是全球化的客观表征。这样的全球化具体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或出现什么样的效应,这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认识,既要看到全球共同体的形成,又要看到对民族国家的削弱。
全球化的效应之一是全球一体化的形成。对此,马克思早在1848年,当资本主义处于发展初期时,就对全球化发展的一体化做出了预测: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与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4](PP.254-255)
今天的全球化,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借助于便捷的交通、互联网、信息技术等,实现着生产、贸易、消费、信息和文化的全球交流与传播,使人们的物质、文化和社会交往,不断跨越民族、国家的地域界限,超越制度和文化的障碍,其内在的相互联系不断增强,进而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全球化发展的第二个效应是 “去民族化”。民族国家的出现,是以相互对立为基础的。全球化就是要打破民族国家的封闭与对立,增强国家间的相互联系与内在的一致性,改变民族国家及其相应社会的性质,进而形成 “世界社会”。贝克指出:“全球化不能只被理解为民族国家间交互关系与作用的增强与频繁,事实上,全球化持续改变了社会的内在性质:约定 ‘社会'、‘政治'之架构,本身就有了问题,因为疆域原则成了可疑的原则”。[5](P4)民族国家是基于国家的权利和控制要求建立且塑造社会的,但在全球化进程中,存在于民族国家社会空间和认同中的思想、行为和生活的建构崩溃了。“越来越多的经济和社会的贸易、工作和生活形式,不再依国家原则组织起来的 ‘社会容器'中进行”。“经济、政治和生活形式不仅可以跨越古老的民族国家,它们也改变了民族国家内部的凝聚状态”。“世界社会意味着,各种打破并搅乱政治和社会的民族国家正统性的权力机会、社会行动、生活和认知空间”。[5](P91)过去的民族国家建立在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的基础上,国家与国家之间是一种对立与斗争的关系。全球化在把各民族国家相互联系在一起之时,也改变了狭隘的民族国家观念。虽然当代社会民族国家的主权依然存在,但超越民族国家主权的国际机构 (如联合国)和区域性的跨国联盟 (如欧盟)越来越多,并在处理国际事务和跨国世界议题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在这一点上,如同贝克所说,全球化在增强世界的整体性之时,也削弱了传统的民族国家的意识,跨越了民族国家的疆域。但就全球化在现阶段的发展而言,世界整体性的增强,并不等于使世界走向 “同质化”,泯灭国家的民族性。对此,赫尔德等提醒到:“国家体系与社会体系在更广泛的全球进程中交织在一起不等于全球整合”。“任何对于全球化进程的一般性解释必须认识到,全球化不是一个单一的状态,最好被理解为一个分化的、多面的进程”。[6](P37)
全球化要 “去民族化”、“去疆域化”,但并不是消灭民族性、疆域性,而是要将民族性、疆域性纳入到世界范围内考虑,在世界的相互联系中凸显民族性。为了在全球化过程中不被蚕食,各民族国家都会力争自己国家的利益,保持在全球化中的相对独立性。所以,全球化过程中,是全球化与本土化两股势力的较劲,最终导致全球化不是一种单一整体,而是一个多元一体,既有趋同的一面,更有多元的一面。
二、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走向
任何的文化都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情境性,是特定社会条件下特定人群生活的反映。由于各民族的生活场景和生活方式不同,其文化自然带有本土性和相对独立性,这是民族文化差异性存在的理据。在这个意义上,文化本身是多元的。即便是全球化,也改变不了文化多元的性质。问题是,如果没有全球化,各民族的文化与世隔绝,各自孤立,相安无事,世界文化保持着多元的姿态。但全球化借助于互联网、大众传媒使全球各种文化密切接触、相互交流和影响,各民族的文化能够以什么身份和地位存在,这取决于对待多元文化的态度。如果说多元文化存在是一种事实的话,人们对待多元文化的态度,则是一种价值判断。多元文化能够怎样存在,取决于我们对待多元文化的态度。
全球化时代,如何对待各民族的文化,有着不同的认识:
第一种观点是文化同质化和文化霸权主义。在这种观点看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制定了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并保证其有利地位,这就形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心与边缘的新二元对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霸权冲击着发展中国家民族文化的同一性、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其最终结果是消解非西方的文化,实现西方文化的同质化。美国学者斯特林·约翰逊 (Sterling Johnson)在谈及美国政治时指出:“从历史上讲,美国人拥有这样一种信念,即美国过去是、现在还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他们认为,美国所信仰的理论过去是、现在还是不仅对美国是正确的,而且对其他国家也是正确的。因此,为了使美国的使命得到传播,要么劝导、要么强迫弱小国家接受这些信条,文明由此带给非文明国家。”[7](P76)在全球化的今天,这种优越至上的民族文化观念,把自己的文化、价值和生活方式、行为规范视为最好的或者唯一合理的存在,强加给其他民族,并以此来衡量其他民族文化的优劣,使之趋同于强势文化。在这样的全球化进程中,民族文化将越来越 “去民族化”,世界文化越来越趋同,最终走向文化的同质化。文化同质化,在根源上是一种文化霸权主义。“文化霸权主义总是利用自己的经济和科技优势排斥文化多元化的发展,目的是用自己的价值观同化世界、改造实际”,[8](P38)使多元的世界由此变成单一的世界。
这种对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由于英语在世界文化交流中成为主导的话语,甚至是作为一种国际语言,成为学术研究和交流的世界通用语言。因此,在全球化时代,以英语为基础的西方学术文化,就主导了世界的学术研究,占据着世界霸主的地位。非英语国家的学术研究,为了达到国际前沿或先进水平,不得不追随西方的学术文化,以西方的学术标准来衡量非西方国家的学术研究,如中国的学术论文多以收录SCI、SSCI作为价值或水平考量的标准,而以本国语言在国内发表,其分量远不及在国外以英文发表。西方的学术文化发挥了一种学术引领作用,将西方文化的精神传输给了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接受了西方文化的引领,甚至 “引以自豪”,造成非西方国家学术上的依附性和文化的 “自殖民主义”。因此,不仅在发展中国家,即便是在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如法国和北欧诸国,面对强大的美国文化的入侵,也不得不制订一些措施,限制包括美国电影、电视和麦当劳餐馆在内的美国文化的扩展。[9](P126)
第二种观点是文化的一体化。文化的一体化不同于文化的同质化,就在于同质化是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一种霸权、侵略和殖民,最终强势吞噬弱势,按照强势的价值观塑造同质化的世界。一体化是指在全球文化流动的过程中而实现的一种文化整合和文化的统一。有学者认为,全球化的出现,不仅实现了经济的全球流动,而且也实现了文化的全球交流,尤其是借助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全球的文化交流更为便捷和普遍。全球化的效应是 “全球一体化”和 “去民族化”,使文化的民族性越来越少,而融入到 “地球村”和 “世界社会”之中,形成一种趋同的一体文化,民族文化的成分将逐渐被削弱而最后趋于瓦解。
全球化的一个特征就是全球整体性的增强,这不仅指时空的压缩和人类意识的增强,也意味着人类文化共同性的增加。全球文化的共同性,一方面来自于各民族文化本身的共同性。文化在根源上是人化,是人性的一种反映和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各民族的文化都会讴歌人类的真善美,使各民族文化的内核具有共同的一致性。另一方面。文化作为一种协商和社会交往的产物,随着全球化时代人们共同交往的增多,会形成 “地球村”的一种新文化,这就是特定的 “全球文化”,如全球伦理、全球价值观等。另外,全球化使各民族的文化在相互交流与碰撞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与吸收,也会改变文化的某些原质状态,在这个过程中,由此形成各民族文化的融合。
全球化使文化增加共同性,是毫无疑义的。但文化的共同性不能掩盖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只要有民族存在,各民族的文化的特殊性就有存在的正当性,它是民族身份的表现和认证。全球文化的融合是有限的,它不可能达到真正的同化或一体化。文化融合中的共同性,只是全球化文化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是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全球化中的文化是全球文化的统一性与民族文化的差异性的统一。所以,全球文化的发展不是走向一体化,而是要实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统一。全球化真正消除的是一种民族主义和原教旨主义的组合物,而不是要消灭民族的文化特色。诚如拉兹洛所说,“统一性完全不同于一致性,它不是基于消除各种差别,而是基于使这些差别在一个和谐的整体中整合”。[8](P39)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只要民族国家存在,文化既不可能走向霸权主义的 “同质化”,也不可能走向共同体的 “一体化”。因为这两种情况,在性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以泯灭文化的民族性和本土性为根本。即便是强势文化在推行文化霸权的情况下,都会受到弱势文化的抵抗,也会出现弱势文化向强势文化的渗透。但我们必须认识到,由于经济发展上的差异,强势民族国家可能借助经济强力向弱势民族国家施加影响,推行文化霸权主义。有西方学者甚至说, “全球化不过是帝国主义的另一名称。”[10](P43)虽然有点夸张,但作为发展中国家不能不提防某些发达国家可能有这份野心。所以,不能幻想全球化时代,各民族文化自然具有平等的地位,平等的地位是要我们争取的。面对全球化,我们不能被动卷入,任人宰割,而是要主动出击,牢牢地把握着民族文化的自主权,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主意识和自觉意识。但在全球化进程中,又不能闭关自守,走 “文化自我中心”和 “文化唯我论”之路,盲目排斥或惧怕西方文化的进入。
所以,对待全球化的文化,既要看到全球文化对民族文化的作用,看到全球文化一体、趋同的一面;也要看到民族文化对全球文化的影响,看到全球文化多样、本土的一面。它既不是全球一体化、同质化,也不是民族文化的中心主义、沙文主义,而是 “全球性与在地性的对立统一”,“全球化中的文化或文化的全球化,永远包含着世界的与民族的、全球的 (global)与在地的 (local)两种充满张力的要素;它是世界—民族的或民族—世界的,或者,是全球—在地的或在地—全球的。”[8](P99)用罗伯逊杜撰的词来表示这种状况就是“g localization”(全球本土化)。全球化时代,文化的多元化与全球化是共存的,它既表现为文化的多元性,又表现为文化的趋同性,是多元文化的共生态。
三、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教育的新使命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是一种 “和而不同”的 “多元共生” 文化。所谓 “和”,就是 “和谐”、 “共生”,既存在全球文化趋同的一面,也存在着各民族文化相互尊重、相互宽容、和谐共在的一面。所谓 “不同”,就是各民族的文化要保持自身的特性和传统,而不为强势文化所殖民。在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教育要为培育 “多元共生”的文化生态,做出新的贡献。
1.进行跨文化的国际教育,培养跨文化的理解与交流能力
全球化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跨文化的交流。为此,全球化的多元文化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一种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这种能力不只是通晓外语,还包括对待异国文化的态度。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了解文化的异与同:了解各国各地区文化的通性 (commonalities)与差异,并且对于 “世界各地之文化、宗教、价值是有差异的”有所认知;(2)培养跨文化的能力:进行双语能力和跨文化体验学习,使学生有足够能力进行跨文化的沟通、理解与人际互动;(3)认识文化的互倚性:透过主题学习 (如历史重要事件、经济地理、国际政治与外交),以认识不同的文化对于本国社会生活所造成的影响,并了解各区域政治、经济的相互依赖关系;(4)陶冶二元的公民认同:培养做一个国家公民的基本认知与意识,以及作为全球公民所应具备的责任感与认知,并承诺终身的全球学习。[11](P472-473)
面对21世纪全球化的挑战,各国或地区都十分重视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使公民具有国际人的素养。日本明确提出培养具有 “国际素质的日本人”、“世界中的日本人”,其中在多元文化教育方面,提出使公民 “拥有宽阔视野、促进异文化理解,具有尊重异文化的态度以及与异文化人类共存的素质与能力”。我国香港地区明确提出推广 “两文三语”(中文和英文,英语、粤语、普通话),其课程目标一直注重多元文化意识的培养,如2002年颁布的 《基础教育课程指引》,提出学生应该养成的五种价值观,其中 “尊重他人”就指 “在多元化的社会,他们不但要发展与人沟通的能力,而且还要懂得接纳和尊重他人,才能够欣赏和容纳不同的观点和信仰。要打破单从已发展国家的角度评价事物的偏见,学习欣赏和尊重不同国家文化的价值,得以融洽交流”。
全球化时代的多元文化教育,虽然面向的对象由民族国家内的 “种族冲突”转向了民族国家间的“文化冲突”,但多元文化的基本精神没有变,这就是 “平等与尊重”。多元文化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尊重不同文化的主权,认识到不同文化的价值、不同文化的独特性,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的文化,理解尊重差异,以完全平等的态度对待不同民族的文化。只有尊重不同文化的主权,不做文化的霸权主义者,才能真正保持文化的多元共生,保证文化的和谐共存。为此,我们需要一种 “有容乃大”的包容心态和平等的精神、宽容的态度,去对待异质文化,保持世界不同文化间的和谐,避免文化冲突。
强化外语教学,使学生掌握一种跨文化的交往工具,这只是进行跨文化交流的前提条件之一,而不是根本的目标。全球多元文化教育的根本是培养民族国家的公民对待异文化的态度,因此,在教育内容上,必须开展与全球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如国际理解教育、全球公民教育、和平教育、人权教育、生态环境教育等,开展跨文化的学习与交流,使学生接触不同的文化,了解不同的文化,走进不同的文化,进而形成尊重、欣赏、接纳、宽容异文化的态度。
2.重视民族的本土文化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
不少研究者在谈到全球化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影响时,一味地强调教育的国际化、全球化,强调文化的全球趋同性和一体性,把全球化的过程看作外来文化的输入过程。所谓同 “国际接轨”,所谓的“达到世界的前沿水平”,所谓的 “和国际对话”,其实就是按照西方文化的标准,尤其是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文化价值,来衡量本国文化的优劣和得失,并以西方的价值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引导本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改造本土的文化。这样以自殖民心态投入的全球化,只能导致本土文化认同的丧失,使学生成为无根的浮萍。文化不仅是一种传播工具、交流中介,更是决定 “我是谁”的一种身份认同、民族灵魂。一种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丧失了本土的民族文化认同,也就丧失了民族的根基。
对发展中国家的弱势民族而言,要防止全球化时代新的殖民主义,就要不断增强本民族的文化自觉意识。但文化自觉,并不是走向狭隘的民族主义。鲁迅早就批评了这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 ‘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 ‘洋气'唱反调……这才叫保存中国文化,这才是爱国,这才不是奴隶性。”这种狭隘的“爱国主义”,实则阻碍了中国文化的更新和发展。文化自觉,就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自知之明,对自己文化的正确估价,从而以异民族的文化精华、以时代的精神,扬弃自己民族文化中的糟粕,改造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文化自觉,使我们在全球化中不至于迷失方向,增强发展民族文化的自觉性、主动性和选择能力。
我们说 “全球化文化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对立统一”,这固然没错,关键是统一在哪一边,如果把以西方为主的全球化看作文化的主流,中国只要靠上去,紧跟着它,融入到主流文化之中,就实现了全球化,这等于放弃了民族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我们不能只输入西方文化,我们还要输出民族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当然,我们成为全球文化的主动者,并不是为了实行文化霸权,而是要从被西方所支配走向东西文化互为主体。2007年,我国所创办的“孔子学院”,就是输出民族文化,影响世界文化多元的重要途径。孔子学院秉承孔子 “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全球多元文化的建设。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经济的发展可以 “去疆域化”、“去民族化”,但文化的发展不能如此。正确理解全球文化的趋同性或共同性,不是消灭文化的差异,而是包含着文化的差异。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中,全球化服务于本土化,本土化为了文化的多元化。中国文化的全球化或国际化,不是在“接轨”中消失民族文化,而是 “在讨论中国问题时对西方理论产生冲击,并对 ‘普遍性'的概念体系提出修正。”[12](P7)贡献于人类文化的普遍性。因此,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的是 “放眼全球,根植本土”、“穿越西方,回到中国”、“全球思考,在地行动”。
在全球化过程中,不能因为强调全球文化的统一性和对异文化的学习,而忽视了本民族文化的地位。全球化不是放弃民族化,恰恰是为了民族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加强民族文化教育,保持民族文化的根基,在民族化受到冲击之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也只有使我们的教育扎根于本土的民族文化之中,并放眼世界,才能真正地实践 “全球思考,在地行动”的理想。[13](P14)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文化才既能融入世界,又能在多元文化的激流中保持文化的主体性,使民族文化立足于世界多元文化之林。
[1]罗伯逊.全球化:社会理论与全球文化[M].梁光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M].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3]苏前辉.全球化趋势下的文化转型与构建刍议[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6).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贝克.全球化危机 [M].孙治本,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9.
[6]戴维·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 [M].杨雪冬,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7]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苏国勋,张旅平,夏光.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生[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9]王宁.全球化时代的文学及影视传媒的功能:中国的视角[M]//王宁.全球化与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0]洛克.全球化是帝国主义的变种 [M]//王宁,薛晓源.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11]谭光鼎,刘美慧,游美惠.多元文化教育 [M].台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2]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3]黄俊杰.全球化时代的大学通识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