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文化生态,打造百年强院,为担当大庆油田科技龙头提供文化保证
2010-08-15迟续,张佳
迟 续,张 佳
(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
建设文化生态,打造百年强院,为担当大庆油田科技龙头提供文化保证
迟 续,张 佳
(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
面对保持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的高科技新会战,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作为油田地下参谋部,要建设文化生态,打造百年强院,应深入实施“以理念文化为引领,以行为文化为重点,以环境文化为保障”的文化生态工程建设,在构建理念文化、固化行为文化、提升环境文化上下功夫,将员工价值观念转化为自主创新的动力,激发科技人员投身科技攻关的热情,推动技术创新的进展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为进一步筑牢百年强院根基,为更好地发挥科技龙头作用,提供文化保证。
理念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科技龙头;自主创新
近年来,面对大庆油田创建百年油田对技术创新的迫切需要,面对高科技新会战的繁重攻关任务,研究院党委提出“打造百年强院,支撑百年油田”的使命目标,确立了“创新立院、人本强院、开放兴院、和谐治院”的办院方针,明确了“紧密围绕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发挥科技龙头作用,坚持科研与产量相结合、与生产相结合、与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相结合,努力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的总体目标。为了担当起油田科技龙头的重担,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全院上下在努力开展文化生态工程建设,着力建设具有研究院特色的文化生态,为研究院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文化保证方面,应注意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构建理念文化,将员工价值观念转化为自主创新的动力
一是加强理念体系建设。通过上下结合,逐步形成和确立愿景目标、使命目标、院风院训、办院方针、科学工作观和基本理念,总结提炼以“科技、创新、人本、责任”和“创新、责任、激情、忠诚、欣赏、分享、快乐”为主要内容的研究院价值观和员工价值观,使科研文化理念体系更加完善。通过编辑文化手册、专题讲座、答题测试等形式,将科研文化理念体系宣传贯策到每名员工,达到人人耳熟能详,使之逐渐成为研究院人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
二是开展理念文化创新。推进《文化生态工程建设规划》落实,引导基层单位在吸收消化院文化理念的基础上,创新具有科室特色的理念文化。如采收率研究二室在攻关中总结出“超越权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的“三超”精神,不盲从、不信邪、不放弃,推翻法国专家的“三元复合驱技术在大庆不可行”的论断,自主研制了“国字号”表活剂,推动了三次采油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勘探研究一室遵循“在自己的头脑中找油”的工作理念,在科技攻关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寻找油气田作为自觉遵循的价值准则,为大庆油田形成第三次储量增长高峰作出了突出贡献。
三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采取多种形式在员工中开展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再教育,弘扬研究院优秀文化传统。通过采收率实验室、岩芯资料陈列室、地震资料处理中心机房等窗口单位,展示研究院的重大成果、英雄模范人物;通过邀请老会战、老专家追忆传统,组织员工参观油田历史陈列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和油田传统教育示范基地,感受大庆优秀文化;通过“解放思想,谋划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增强科技人员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使命感、投身创建百年油田宏伟事业的自豪感和夺取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新胜利的责任感。
二、固化行为文化,塑造以品牌形象为重点的科院整体形象
(一)塑造团队形象。团队形象是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体现。团队形象的魂是团队精神,而团队精神应该是研究院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塑造团队形象,主要是树立研究院和研究院人科技创新的形象,立足科技本业,坚持创新立院,把学习作为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把创新作为完成任务的最有效手段和方法,攻坚克难;树立研究院和研究院人团结协作的形象,相互欣赏,乐于分享,胸怀广阔,既善于当主角又甘于当配角,靠协同协作,攻克勘探开发技术瓶颈难题,通过团队成功实现个人成功;树立研究院和研究院人拼搏奉献的形象,以油田发展为己任,敢于担当,勇挑重担,忠于研究院,忠于岗位,在打造百年强院的实践中尽职尽责,忠诚敬业;树立研究院和研究院人激情创造的形象,对工作和生活永远抱着一颗热爱、感恩的心,拥有阳光心态,善于调适自我,视工作为享受,视挑战为乐趣,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去实现目标,在执行和落实中发挥自己内在的最大潜力。为此,要坚持发展激励、精神激励和分层激励相结合的原则,不断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适应创建百年油田和打造百年强院需要,努力把科技队伍打造成攻坚克难、堪当重任的科技创新团队。近年来,研究院先后推出了以中青年专家名字命名的“伍晓林创新团队”、“姜传金创新团队”等五个“红旗创新团队”,在科研生产一线的科技人员中评选100名科技英才,在五年内新入院的毕业生中评选31名优秀青年,在项目负责人中评选60名优秀科研设计项目组长,评选出26个优秀技术创新团队,并对上述团队、科技英才、项目组长等分别予以重奖,使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认可。
(二)塑造品牌形象。品牌形象是外界认知、认同研究院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标志,也是对自身形象的再理解、再认识和再提高。品牌能够展示研究院的形象、实力、精神和风格。研究院在长期的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国内、国际领先的勘探开发技术,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大师”潜质的技术专家,这是研究院的“软实力”,是提高研究院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此基础上作出进一步努力,登上新的台阶。一是打造专家品牌。通过设立“英才廊”展示栏,将研究院139名国内外知名专家、油田学术技术领军人物的照片、学术成果等进行充分展示,增强榜样的感召力;通过各种新闻媒体、事迹报告会、自编文艺节目以及演讲等形式,大力宣传优秀科技攻关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激发科技人员走自主创新之路。2008年,研究院有9人当选集团公司第二届高级技术专家,占大庆油田总数的40%;总工程师陈树民当选国家973重大科学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在国内油田企业尚属首次。二是打造技术品牌。实施技术跨越工程,以立足勘探大发现,开发高水平,遵循自主创新、重点突破、抢占高点、支撑发展为原则,强化核心技术领域的原始创新,加大成熟技术领域的集成创新,提升薄弱技术领域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重加快发展火山岩储层及断陷盆地勘探开发、长垣老区精细挖潜、三次采油等8项优势技术;加快实现外围盆地勘探开发、天然气勘探开发、聚驱后提高采收率和海外勘探开发的重大突破,积极做好新能源勘探开发技术储备。近两年来,研究院获得黑龙江省及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以上奖励17项,油田公司奖109项,获得授权专利14项,为打造研究院技术品牌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是打造学术品牌。进一步搞好“百年论坛”学术交流平台。近年来,研究院成功地举办了“大庆油田油气勘探技术与策略研讨会”、“油藏数值模拟与波动方程反问题研讨会”、“第八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会年会”等20多个全国性大型学术会议;先后邀请中科院等国内1000余名专家教授和美国、法国等国家的140多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由研究院编辑出版的《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杂志,除继续保持全国期刊前400强外,2008年,在第二届黑龙江出版奖评选中名列全省科技类期刊榜首,并被美国《化学文摘》、《石油文摘》等著名国际检索机构收录。
(三)塑造员工形象。员工形象是研究院总体素质最直接的体现。研究院以“创争”活动、群众性读书自学活动等为依托,外在塑形,内在塑魂,全面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过编制推行《员工行为规范》手册、开展“文明礼仪”实践活动、改版“科研文化网”等活动,将《集团公司员工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等制度文化进一步落到实处,也将研究院科研文化理念融入各项工作之中,努力使其成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为;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促进了员工岗位成才;深化“双比、双做”巾帼建功竞赛活动,通过“巾帼建功标兵”评选,激发广大女工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热情;开展英语大赛、“争做文明青年,贡献和谐科院”、“树立科学工作观,青春与百年强院同行”等主题特色活动,为青年快速成长、提升素质创造了条件。近年来,研究院涌现出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凤兰等一大批模范人物,为全体员工树立了榜样。
三、提升环境文化,建设以“大爱”文化为核心的和谐科院
提升科研环境。一是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科研氛围。倡导“宽松、宽厚、严谨、严肃”院风,提倡学术面前人人平等,不搞论资排辈,在学术上不区分级别、资历和年龄,切实体现学术民主。在重大攻关试验研究中,对那些不迷信传统、不迷信权威者,在其试验研究中的挫折给予理解,使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劳动得到应有的尊重。二是加强科研基础平台建设,努力加快科研装备更新。近两年来引进大型实验设备101台套,更新改造国产设备34台套,新投入运行的大型微机集群,使研究院地震资料年处理能力提高了5倍以上。三是加强开放实验室建设。分别与中科院广州地化所、美国新墨西哥州矿业技术学院等国内外重点实验室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定期进行技术交流互访,促进了实验技术水平的提高。
提升管理环境。一是启动战略管理。近年来,研究院加强战略统筹和组织推进,编制完成了《学科技术发展规划》等9项中长期规划,确定了学科建设、技术发展以及其他重点工作的中长期目标和对策措施,为科学引领发展提供了规划保证。二是深化科技管理。完善“课题制”管理机制,实现课题分类管理,建立课题经费及奖酬金量化标准,简化管理流程,强化课题过程的讨论、交流与指导,实现责、权、利的统一,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三是推进知识管理。将知识管理覆盖所有科研项目,组织制定研究院特色技术标准,促进了成熟技术和隐性知识的固化和传承,实现了知识共享,提高了科研效率。四是加强干部管理。开展绩效考核,确定了管理人员综合业绩指标和关键业绩重点项目,形成了责任和压力。
提升人文环境。一是强化民主开放的人文环境。在全院员工中建立交流与沟通、化解与融洽、稳定与发展、宽容与宽松的人际关系,发扬民主,平等待人,让员工知院情、参院政、监院事,畅通民主渠道,使员工的智慧得以充分发挥。二是强化亲情关怀的人文环境。实施“送温暖工程”,评选“五好文明家庭”,注重情感沟通,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使员工“人格有人敬、成绩有人颂、困难有人帮、疾苦有人疼”。三是强化和谐共事的人文环境。同事之间以诚相待,工作上相互帮助支持,生活上相互关心爱护,做事上相互学习欣赏。党群与行政之间、领导与机关之间、机关与基层之间、后勤保障与科研一线之间,注重沟通,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四是强化营造健康快乐的人文环境。组织实施“健康工程”,引导员工健康快乐工作。
提升生态环境。营造舒心舒适的“绿色”环境,建设一个信息通畅、高效便捷、形象鲜明、环境优美、文明现代的科研园区。改善科研办公条件。加强基层环境建设,加强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优化基层环境文化,创造整洁优美的工作和学习环境。绿化、亮化、美化院区环境。设立院区导示系统,进一步加大院区环境亮化、绿化、美化力度。绿化美化院中园、三采生态园,使园区四季长绿、三季有花,不仅为员工陶冶情操和休闲娱乐提供了优越条件,也为科技人员从事创造性劳动创造了“绿色”的环境。2005年研究院被黑龙江省授予“花园式单位”称号,连续5年被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授予“花园式单位”称号。
〔责任编辑:陈 海〕
F270
A
1002-2341(2010)02-0049-03
2009-09-10
迟续(1966—),男,黑龙江大庆人,综合办公室副主任,从事党群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