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度之行》中的“他者”

2010-08-15刘知国

关键词:阿齐兹穆尔殖民主义

刘知国

《印度之行》中的“他者”

刘知国

《印度之行》是一部研究福斯特的殖民主义叙事的重要文本。笔者试图从《印度之行》“他者”话语的解读入手,表明“他者”话语是福斯特带有殖民主义意识的主观产物,其借“他者”话语的建构,希望实现对西方文化自我认同的确立,从而发掘“他者”话语背后的宗主国与印度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语关系。

福斯特;《印度之行》;“他者”

“他者”在后殖民理论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从哲学上看,“他者”是指“主导性主体以外的一个对立面或否定因素,为他的存在,主体的权威才得以肯定。”[1]殖民主义者为了建立自己的权威,使自己的征服行为合法化、合理化,最便利的途径是利用文本建构起一个“他者”的世界。在任何的对异国形象进行了直接描写和间接影射的文学作品中,作家都必须选用话语对“他者”的形象的进行文本建构。《印度之行》中的“他者”就是一种对印度形象的话语构建。

一、神秘混乱的“他者”

在《印度之行》第三章中,穆尔夫人与阿德拉严肃地注视着网球场的草地,在她们的眼中:“这不是动人的画卷,东方失去了它那古老的壮丽,沉落为人们无法看到彼岸的深谷。”[2]39的确,曾经拥有灿烂炫目色彩的印度在作家的注视下,留下的是神秘和混乱。在第一章,作者描写了被自然力量完全压制的昌德拉普尔。“它根本不像一座城市,而是中间布有零星茅舍的一大片树林,……这些树林遮住了那印度人居住区。……它们长得高出了令人窒息的贫民区和被人遗忘的庙宇,寻得了阳光和空气,有了比人类或其创造物更加旺盛的生命力。”[2]135具有旺盛力量的树木主宰了小镇,同时主宰着这个世界的还有与生命不可分割的死亡的力量。

马拉巴山事件是全书的核心,福斯特赋予象征大自然的马拉巴山洞以最丰富和最隐晦的含义。在《印度之行》出版后的10年之后,福斯特说:“我借助于一场无可解释的混乱……阿德拉在山洞中的经历……来着力表现印度就是不可解释的混乱。”[3]可以说,马拉巴山洞也是神秘混乱的“他者”的核心象征。马拉巴山起源于神秘的远古时代,它使人联想到那原始的混沌状态。因为其神秘不仅仅来源于它仿佛逃离了时间的流逝,“这块巨石的主体变化甚微,好像原始状态依然如故”[2]136,而且来自于它自身奇特、无序的风貌,“它们突然平地拔起,错乱无序,并已完全失去了别处最原始的山岭所保持的那种协调,……说这岩石‘神秘’是暗指鬼神,而一切鬼神都没这岩石古老。”[2]136马拉巴山代表着是一个不为人知的、神秘的宇宙世界,它超越了人类的理解。对任何一位走进山洞的英国人来说,它便意味着深入到印度文化的中心,他们的价值观念、宗教伦理必将受到严峻挑战。

二、难以交流的“他者”

在《印度之行》中,福斯特在对殖民地的人进行“他者”化的过程中,他的态度是复杂而矛盾的。他对印度的代表人物的刻画主要集中在两个印度人身上——阿齐兹医生和戈德博尔教授。阿齐兹具有一些值得颂扬的品质:虔诚的伊斯兰教徒,正直、善良、友好,对印度的自由和独立倾注了热情;戈德博尔教授虔诚信奉印度教,深邃、超脱、具有神秘色彩。与此相对应,英国殖民官员的骄傲自大、狭隘偏执成了福斯特所批判和讽刺的对象。但作为一个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福斯特无法从根源上剖析殖民主义统治的本质。“他的叙述常常不自觉地认同殖民统治者的观点,……将他们的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行为归结为英国公学的不学无术之风,把殖民统治者对印度人的冷酷无情归咎于英国中产阶级那颗‘发育不良的心’,……可见,他对英国殖民统治者的批评并非为了促进印度的独立运动,而是为了寻找延续帝国统治的良方。”[4]在对英国的“自我投射”即如何再现殖民地人民的形象上,福斯特不由自主地扭曲和再造了“他者”,最重要的特征体现在与“他者”的难以交流上。

福斯特在塑造阿齐兹时采用了多个视角:在典型的英国殖民主义者朗尼看来,他是一个利用有动机的独立精神来博得英国巡回议员赏识的印度人;在菲尔丁校长看来,他是一个不失高尚的人;在穆尔夫人看来,他是一个有教养的青年人。同时,阿齐兹形象的复杂性也来源于他身份的双重性。他的双重身份“明达医院代表的英国殖民权力机构的认同和被殖民奴役的印度人身份造成他主体世界的进一步分裂”[5],使他表现出多个侧面的复杂性格。一方面,阿齐兹是一个具有民族尊严的印度知识分子,他怀有虔诚的宗教情感和热烈的爱国情绪。另一方面,阿齐兹是一名在英国的殖民话语下被培养出来的医生,他不可避免地受到英国意识形态的影响。

除了阿齐兹以外,另一位具有代表性的印度人是戈德博尔教授。戈德博尔教授并非浓墨重彩的人物,但他的地位却非常重要,因为他突出地体现了“他者”难以言说的神秘和深奥。在福斯特看来,这种特质是“他者”让英国人难以理解和沟通的重要原因。对他来说,一方面,现实的形形色色都是幻象,如果认真面对只能得到痛苦;生命只能算是一次寻求解脱的旅行,而在短暂的旅途中唯一值得追寻的东西是永恒的精神。另一方面,戈德博尔对现实矛盾的冷漠和逃避,在阿齐兹被审判的事件中得到了集中体现。戈德博尔教授能判断阿齐兹是否无罪,但他此刻关心的却是他将离开这里到茂城开办学校的名字。在他看来,马拉巴山事件的真相是无足轻重的,因为善恶并非是二元对立的,“两者都是上帝的两幅面容,一副是显现的,另一副则为隐蔽。 ”[2]198

三、女性化的“他者”

“西方文化中叙述性别 ‘他者’与叙述种族 ‘他者’,采用的是都同一套话语,其在将东方女性化的同时,也在将女性东方化。 ”[6]在《印度之行》的“他者”话语的建构中就隐含了女性化特征。马拉巴山洞是神秘混乱的“他者”的核心象征,更带有典型的女性形体特征——岩洞代表子宫的意象。马拉巴山洞里面有带肉体感官色彩的细节描写和女性子宫的整体象征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女性化“他者”的中心意象。在山洞的内部,“马拉巴山的皮肤终于看到了。那皮肤……甚至比情人更富有肉感美。”[2]136充满了诱惑的山洞仿佛激起了每一个渴望征服印度的殖民者的欲望。点亮的火光映在山洞光滑如镜的洞壁里,形成了一对情侣,“两个火焰相互接触了,亲吻了,但很快便熄灭了。”[2]136在这个具有强烈暗示性的环境下,具有殖民者和女性双重身份的阿德拉和穆尔夫人都经历了一场精神挑战。在山洞中,阿德拉心中那与女性意识对立的一面迅速占据上风:如情侣般纠缠着的火焰、比情人更富有肉感美的山洞肌肤、单调的无休止的回声,使长期受压抑的肉欲也随之苏醒;她意识到她并不爱朗尼,岩洞激发了她潜在的女性意识,所以当听到了阿齐兹在山洞口寻找呼唤她的声音时,这种性本能和对异族的恐惧迅速强化,潜在的种族排斥感使阿德拉产生了可怕的幻觉,以为自己遭到了阿齐兹的侵犯。

穆尔夫人在山洞中也经历了类似的女性意识的苏醒,由于宗教思想的影响,穆尔夫人完全不能接受这样的对伦理、宗教的挑战而陷入了分裂和疯狂。她在黑暗的山洞中,“不知是谁触及了她一下,她感到透不过气来,一种赤裸裸的令人厌恶的东西,像动物的肉趾,打到了她的脸上又堵在了她的嘴上。”[2]163这种赤裸裸的肉欲感让她感到非常的可怕。山洞激发的女性意识让她失去了身心的平衡,她也深深地感受到马拉巴山洞的母体子宫意味。对穆尔夫人感受的描写,暗示了神秘而又虚无的马拉巴山洞如同女性的子宫一样,是母体的象征,是印度文化魂魄的象征。马拉巴山洞具有强大的吞噬能力,这也象征着母体的包容性。福斯特运用女性的包容性、吞噬性的隐喻,唤起了读者对印度不可言说的、神秘混沌的想象。

四、结语

在《印度之行》中,福斯特对英国殖民统治者的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思想、行为进行了详尽的描绘和严厉的批评,但是,福斯特不可避免地受到英国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的影响,他站在西方的立场上来写作,对印度西方式的看法极其根深蒂固,这有碍于他看到“真正的印度”,使他无法洞察殖民主义统治的本质。其作品中有关谴责殖民主义的话语也深深地潜入了他的反殖民主义话语当中,其发出的不和谐双声使《印度之行》中的“他者”成为了永远的“他者”。

[1]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M].盛宁,韩敏中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22.

[2]E.M.福斯特.印度之行[M].杨自俭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3]石海峻.混沌与蛇:“印度之行”[J].外国文学评论,1996(2).

[4]周韵.试论《印度之行》的后殖民倾向[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1(9).

[5]陶家俊.启蒙理性的黑色絮语:从《印度之行》论后殖民知识分子的民族、国家意识[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3).

[6]Critical Terrains:French and British Orientalisms,by Lisalowe,Ithaca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1.Preface,Discourse and Heterogeneity:Situating Orientalism.

D066

A

1673-1999(2010)06-0037-02

刘知国(1977-),男,安徽和县人,文学硕士,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芜湖241003)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英语教学。

2009-10-16

猜你喜欢

阿齐兹穆尔殖民主义
得到满足的童心
百岁老兵去世,英国降半旗志哀
英媒:阿富汗难民勇斗白人枪手
少年未染风与雪
超越的原因
后殖民主义视域下的《鲁滨逊漂流记》解读
民族主义、现代性、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
——晚近西方学术语境中的韩朝历史编纂学
女孩都爱阿齐兹
史蒂文森小说《金银岛》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母亲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