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地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

2010-08-15张晓艳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11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幼儿园幼儿

张晓艳

(赤峰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构建地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

张晓艳

(赤峰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新《纲要》贯彻实施以来,幼儿园整合课程作为一个高频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广大的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工作人员从不同的角度阐发各自所期望的幼儿园课程与幼儿生活的各个层面的渗透整合,以期构建理想的幼儿园课程方案.本文主要从理论的层面初探一定的地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整合所构建的课程体系的意义、原则和实施策略,为幼儿园课程体系建设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探索,积极构建以幼儿为主体的课程体系.

地域文化;幼儿园课程;整合

地域文化本身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的内容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的.实现幼儿园课程与地域文化的有机渗透和整合,可以为幼儿智力、情感、态度和行为等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原动力,这种整合一方面符合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教学要求,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开发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幼儿园课程.幼儿可以在这种课程体系之下,紧密联系自身的实际生活状况和所属的社会共同体的文化,使幼儿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和多种教育资源得到综合利用,为各领域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地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在继承一定民族文化的同时,使幼儿园教育变的具有实效性.

1 构建地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必要性及意义

构建地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其主旨是要给幼儿提供融生活、游戏和集体教育活动为一体的整合课程.这种课程应该是对话的、和谐的和行动的.其中,游戏和生活是课程整合的重要途径.文化因其多元性,涵盖了包括语言、音乐、舞蹈、戏剧、节日、民俗等方面的内容.而我们所讲的地域文化就是在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的文化元生态.将地域文化中形式各异的具体文化形式与各领域教育有机的进行整合,使幼儿真正能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让幼儿有时间、有机会去接触社会、接触生活、接触实践,真正解放幼儿的大脑和双手,实现幼儿个体的真正发展.

1.1 构建地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课程体系之必要性

当前世界各国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就是尊重幼儿作为学习者的主体意识,呼唤学习者的个性发展.所以,我们要明确这样的课程理念:幼儿是课程的主体,要注重幼儿在课程实施中的参与程度,重视幼儿对知识的主动建构与独特的理解,幼儿的成长需要整合化的知识元素.

虞永平教授在《幼儿园整合课程和课程建设》的报告中指出,真实的领域课程中没有完全独立、不可联系和整合的内容,不同经验之间的整合是以生活为中介的,不同领域的教育内容都是相互联系的.地域文化因其形式的多样性,包括各种民间游戏、社会活动、仪式等在内的多个方面,某些文化形式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和发展,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文化因其本身贴近幼儿的生活,联结着传统文化和幼儿的现实状态,将它们引入幼儿园课程中,即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还可以为我们现行的幼儿教育增添新的活力和开拓新的视角,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

但目前我们对这些不同类型的地域文化资源利用的极为有限.我们现行的课程体系存在的内在缺陷(多数的幼儿园缺乏地方特色,统一的教育内容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相脱节.所以,将教育内容和儿童的现实生活背景接轨势在必行),使得开发现行幼儿园课程与一定地域文化相接纳和融合的整合课程成为必需.现有的课程体系实施中在理念的把持上也存在着不足,基于各方面的因素作用,使课程实施过程在关注幼儿作为主体的力度上重视不够,开展得某些活动并没有贴近幼儿的生活,更没有让幼儿充分地参与到活动中去,缺乏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学前课程内容设计上也存在诸多的问题,诸如:学前课程目标流失造成目标达成的不全面性;内容超载,许多内容超出了幼儿所能接受的程度;课程内容重心偏离,过分的迎合社会的需求而忽视了幼儿的学习和身心发展规律;课程内容衔接不到位,过分注重智力的培养而忽视幼儿其他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些都要求我们树立一种变革的意识:积极的寻求更为有效的解决措施,开发一种新的课程体系,使各种形式的地域文化与各地幼儿园课程渗透融合,服务于幼儿教育,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

1.2 构建整合课程体系的意义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不能脱离本土文化的根,教育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人的教育最根本的特点在于文化的教育而非其它,人类个体的新生一代在从自然人到社会人转变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就是文化的学习.儿童浸润在某种文化土壤中,以游戏的方式在相对自由、愉快、轻松、熟悉的氛围中去接触、了解、学习和掌握民族的文化,学习与实践对人类来说都是至为重要的游戏精神,这一切对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对儿童所处的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地域文化作为本土文化的重要方面,同样承载着传递和继承文化的重要使命.将不同的地域文化联结在以课程为媒介的课程体系中,不仅会收到很好的实践效果,还具有更为深远的理论意义.

将地域文化的各种形式纳入到学前教育课程体系,使各地幼儿能够对当地文化的不同形式有深刻地了解和体会,扩大幼儿文化视野的同时,也使一定地域的传统文化得到了继承和发展,长此接受这样的文化熏陶,最终使幼儿个体的自身修养得到很大的提升.

同时,蕴含在课程体系中的各种地域文化形式,是贴近幼儿生活并以游戏的方式被幼儿所理解和吸收的.所以对幼儿主体来讲,他们在吸收这些知识的同时,不仅对自己所处的文化氛围有了清楚地认识,而且还获得了愉快的情绪体验和活动锻炼的机会,为幼儿日后乃至一生的发展来讲都是受益匪浅的.

2 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地域文化不仅拥有不同表象(民风、民俗、各种民间游戏活动等)的丰富性,而且有着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在不同的地域文化内,传承给下一代的是整个人类的文化与文明(如各种纪念活动),对地域文化的开发利用为幼儿的教育提供了更加宽阔的视野.

2.1 课程体系的出发点:以幼儿为主体

结合当前世界各国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实践中应该首要确立的课程价值观念必然要求我们在课程实施中将主体幼儿关切到首位.幼儿是课程的主体,要注意幼儿创造的知识文化,重视幼儿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和独特理解,幼儿的成长发展需要的是整体类的知识.基于以上方面的考虑并结合地域文化自身优势,将幼儿园课程与地域文化有机的渗透整合,让这种贴近幼儿生活又体现幼儿主体性充分发挥的课程形式真正走近幼儿教育,让幼儿的快乐体验和自主发展成为该课程体系运作的核心理念.幼儿园可以通过主题活动、日常生活活动及举办某些适宜型的文化探索活动等途径来构建整个课程体系的框架.课程体系要符合课程改革的精神,具体操作过程中让幼儿主动构建、自主发展,强调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强调以幼儿的视角去开展活动,尊重幼儿自身的感受和兴趣,注意让每一位幼儿能够表达自己的体验,使他们通过多样化的文化形式学习感受和领悟文化的魅力.

2.2 课程体系的运作:精心选择的内容

地域文化来源于民间,来源于生活.人们将日常生活中劳动的情节、尊老爱幼的优良品质融入到整合课程中,让课程文化更贴近幼儿鲜活的生命和活的生活状态.

首先,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和活动才是最适宜幼儿发展和最能激发幼儿兴趣的.地域文化本身的发展有历史性的特征,有时代变化的特点,有些文化因为种种原因已经消失或以某种变体形式存在,引入到幼儿园课程中的内容一方面要有不同形式文化的发展轨迹,使幼儿对文化的演进从整体上进行较好地把握,还要注意那些具有传统地方特色的事物,如煤油灯、冰车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已逐渐消失,这些事物是幼儿没有办法感受和体会的,传递这样的内容会给教育教学增加难度.所以要选择那些具有时代特点、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教育内容.

其次,内容的选择要满足幼儿动手操作的要求,地域文化因其形式的各具特色,作为教育内容而言,必须关注其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掌握这些文化知识的过程就是幼儿动手、动身和动脑的艺术.在设计主题活动时要求教师全面考虑幼儿的生活经验(生活常识、生活能力、生活中的常见的文化体验等)、社会认知(社会经验和社会体验活动)、语言表达(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文学欣赏能力)、艺术表现力(动手操作和创新的能力)、健康运动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他们对何种形式的游戏活动参与的积极性高等方面对幼儿发展的价值.教师要尽可能地从儿童的角度出发认识、理解儿童,以人性的方式呵护和关爱幼儿,从而体现幼儿的快乐体验和自主发展目标.

2.3 课程体系的外在支持:积极寻求资源的综合运用

教育必须反映本民族的精神传统和特点,关注地域间文化实际上是一个整体的教育问题,幼儿从小学习了、了解了、对地域文化产生感情,将来才能主动的去做传承、保护和发展的工作.

这种整合文化体系下的幼儿园课程开展要寻求多方面的支持.它在实施过程中要为幼儿创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宽松的探究环境,为幼儿的学习和探索提供丰富的材料和模拟真实的情境.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选择、组织、开发和利用,所以教师应当主动的、有创造性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能够结合当地的文化特点及文化氛围,所选择开展的文化样式必须有利于各领域的整合,教师利用情境和环境的创设,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性.环境创设把握教育性和渗透性的特点,使各种形式文化的嫩芽渐进的渗进孩子的心灵.比如,在休息时间,引导幼儿参观大厅中悬挂的灯笼与中国结,观察其喜庆夺目的色彩,变化多端的造型,深切感受每种文化具体形态的深刻寓意.除了情境支持外,社区资源、家长资源和具有不同风土特色的文化资源都应是我们开发和利用的对象.玩教具讲求简便、易得,取材于生活,取材于自然材料,要将它们充分合理的运用于课程体系之中.幼儿园教师是作为观察者、引导者身份出现在课程中的,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灵活的应对情境中的各种问题,随机生成各种文化课程.以上这些来自多方面资源的合理把握都为幼儿的成长创造了条件.

3 如何实现地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

21世纪国际教育主题是学会关心,提倡教育要使一代又一代的新人学会关心社会和国家的经济生态利益、全球的生活条件及家庭朋友和同行、他人和其他物种、自己和自己的健康、真理和学习.所以,学前教育课程中要加强和渗透合作教育、和平教育和环境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使幼儿从小就了解文化的丰富性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有利于幼儿全面的发展.

这是关于课程开发和利用的途径或策略所要考虑的问题.笔者从以下方面进行了粗浅思考.

首先,应该对我们提到的地域文化的教育价值有一个明晰的认识,它的文化传承作用、运作机制及怎样能使地域文化资源成为我们重要的课程资源,它的可能性和可利用的范围有多大等问题进行思考,充分挖掘、发现、梳理可利用的各种地域间的文化.

其次,将不同的地域间的文化与特定儿童的生活背景相联系,将多样的文化作为宝贵的民族资源进行开发、探索并运用于对学前教育的发展上,将具有更大的发展意义.

第三,教师要精心选择那些与生活紧密相连,文化底蕴渊源流长,能激发、感染幼儿的素材.将它们有目的的加入到已有的课程内容之中,使课程容量增大,视角变新.从融合与课程之内的地域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形式的灵活新颖、富于动感和童趣的角度讲,可以实现幼儿园课程体系对地域文化有效的接纳和整合,从而设计出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幼儿需要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乡土教材和地方教材,为课程的改革和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1〕张海红.当前我国学前课程内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育导刊,2007(3)(下半月).

〔2〕虞永平.学前课程价值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柳倩.我国幼儿教育整合课程学术研讨会综述.幼儿教育,2005(09).

〔4〕何玉珊.特色幼儿园创建的构想.教育评论,2004(03).

〔5〕肖国群.科学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4,6(4).

〔6〕金虹青.节日文化与幼儿园节日课程的开发.学前教育研究,2007(03).

〔7〕张玉梅.幼儿民间艺术教育内容选择原则与实施策略初探.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1).

〔8〕李珊泽.学前教育应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论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资源中的地位和作用.课程.教材.教法,2005,25(5).

〔9〕沈牡艳.浅谈幼儿园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形式的整合.网络科技时代,2007(06).

〔10〕田恒志.农村中学校本资源开发要突显乡土特色.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7(02).

G61

A

1673-260X(2010)11-0187-03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幼儿园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我爱幼儿园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欢乐的幼儿园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爱“上”幼儿园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