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法在高校“生命教育”中的应用
2010-08-15高建昆
高建昆
(云南财经大学学生处心理教育与咨询中心,云南昆明650221)
参与式教学法在高校“生命教育”中的应用
高建昆
(云南财经大学学生处心理教育与咨询中心,云南昆明650221)
如何激发大学生自觉参与到“生命教育”教学活动中来对“生命教育”在高校的全面展开具有重要意义.将参与式教学法应用于“生命教育”教学实践,强调了平等参与、共同合作;适时适度,循序渐进等参与式教学法原则,并结合“生命教育”教学实践讨论了一些常用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
生命教育;大学生;参与式教学法
近些年,许多大学生不断暴露出“生命困惑”、“生存弱化”、“生活茫然”的问题,这引发了一些学者的担忧,认为“教育似乎正在变得越来越外在化和空心化,越来越离开人的内心世界,离开人的活生生的生命”[1].有研究表明,没有明确生活目标和具有低标准生命意义的学生,显著多于有明确意义及目标的学生[2].现实与研究调查说明在大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大学生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3].这种教育活动是一个帮助学生对生命感受、体味、领悟和践行的过程,需要学生主动介入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为了让学生在参与中发掘和发现生命、生存和生活的价值意蕴,在高校“生命教育”教学活动中应用参与式教学法,有利于以教学为基础把“生命教育”确实贯穿于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
1 参与式教学法引入高校“生命教育”的理论依据
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这种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的积极分子,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生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4].这种教学法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自觉意识.参与式教学法引入“生命教育”的理论依据主要是:
1.1 主体教育思想与“生命教育”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人的发展也离不开实践活动,学生的主体活动是学生得以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学生学习是一个认识世界、发展自身的认识实践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完成教学任务.学校或教育工作者不可能把教育内容完全“灌输”到学生头脑中去,只能教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5]在高校“生命教育”中引入参与式教学法,自觉地体现主体教育思想,就是“把教育的过程和受教育者主动积极地进行自我认知和行为实践的过程统一起来,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能力,帮助学生实现自身的教育利益.”[6]
1.2 心理学依据与“生命教育”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罗杰斯认为,有意义的学习是指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它主要包括四个要素:①学习具有个人参与性,即整个人(包括认知和情感两方面)都投入学习活动.②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发起的,即使学习的推动力或刺激来自外界,但要求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的感觉来自学习者内部.③学习具有渗透性,会使学习者的行为、态度乃至整个个性都发生改变.④学习是由学习者自我评价的,因为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这种学习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是否明了自己原来不甚清楚的某些方面.在罗杰斯的观点指导下的“生命教育”参与式教学,就是要在教学中创造条件让参与者有机会自由地表达自己,而且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理智的一面,还要关注学生情感的一面,帮助学生积极开发自我的潜能.
1.3 教育学依据与“生命教育”
美国教育哲学家林德曼认为,学习者自己的经验是教育的有效基础,书本记录的只是他人的经验,因此他强调真正的教育是思与行相联系的.林德曼提出,最好的教学法产生于情境经验之中,教育应以学习者的工作、娱乐、家庭和社区生活等各种具体的情境作为出发点.林德曼的观点启发我们在“生命教育”中,必须重视教师的经验、创造性地实践情境教学和讨论教学,使得教学活动不仅面对问题和讨论问题,同时又能激发大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自己的经验范畴内和实践活动中能够自主地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
2 “生命教育”参与式教学法的原则
2.1 平等参与、共同合作
在“生命教育”过程中,教学应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运用平等、合作、尊重、共同探究的教学模式.首先,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及引路人要真正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不仅要引导学生在热情中投入,而且要让所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次,教师设计的教学问题,要有可行性,要有目的,有意义,要适当作些指导.另外学生的自主还不仅仅停留在课堂讨论这个环节上,还可以让学生对教学方案自行设计,对教学内容自主质疑,教师完全可以打开思路,从课内到课外,从课本到社会,从学校到家庭等,引导他们参与和思考,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在参与和思考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来逐渐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2.2 从实际出发
教师的“生命教育”活动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学生所关心、所能接受的事例,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教师对学生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要了解,做他们的朋友,才能给学生提出有益的意见.
2.3 适时适度,循序渐进
“生命教育”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教学活动中,教师常以分析问题和作出假设“引导”学生,需要注意“适时适度,循序渐进”.教师“引导”过早或过迟,都不能使学生充分体验自己深思自虑后获得的乐趣和成就感.教师引导“适度”也需要好好地把握,要注意给学生适量的、必要的点拨,注意及时给学生以肯定、鼓励,让他们自信地参与到“生命教育”活动中.教师引导还需从学生最熟悉的做起,逐步将参与式学习展开.
3 “生命教育”参与式教学的常用方法
参与式教学的形式很多,常用的有小组讨论、游戏活动、头脑风暴、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小讲座、观看录像等.在“生命教育”教学中常用的有:
3.1 小组讨论
这是最主要的方法,可以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锻炼和证实自己的理性分析能力,从中学习交流、学习合作、学习如何集思广益促成新思路.小组讨论开始时,教师向学生介绍讨论主题内容,然后让大家针对问题发表各自的看法.这要求教师事先要明确讨论的目标,清楚讨论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将从中获得哪些收获?在组织讨论的活动中,教师的提问应是开放性的、非评判性的,对学生的讨论所作的归纳、总结应是建设性的.如在“生命教育”教学中,学生认为该课程是非专业课,因此进入课程持有消极学习态度,为了使学生对“生命教育”课程具有一定的接受意愿,可以结合热点时事确立小组讨论主题,如“对于近年来高校连续发生的因贫困、情感等自杀、犯罪事件,请分析当事者应对生存挫折的心理防御方式,从中反映了当事者怎样的生命价值观和伦理观?你又是如何看待身体权和生命权关系的、如何看待生命价值实现的?”进行参与式小组讨论可以允许学生有个性化看法,同时教师有义务按符合主流价值观的要求展示科学理性分析过程,促使学生发现该课程与自己的人生发展有着直接联系,由此促成学生对该课程的积极情绪体验,进而引发有效的学习行为结果.
3.2 角色扮演
教师根据活动目的,设计某些情景,由学生按情景的要求担当其中的角色,展现一个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场面.学生通过亲自扮演或观察其他学生表演来“亲身体验”某一种情况、观点等,进而理解他人的观点.教师使用该方法需要把每一个角色的作用明确,考虑学生从活动中将有什么体验、活动后该进行怎样的总结.如为了开展生命价值实践活动——感恩活动,针对有的学生很少关心父母、体谅父母苦心的情况,对学生进行“理解父母、关心父母”为主题的角色扮演辅导,可以先以“父母的烦恼”为题进行小组讨论,并记录下小组成员提供的引起父母烦恼的事情.接着,让学生选出典型的父母的烦恼,并以此为主题,设计出一定的情境,分配不同的角色,内容以父母的烦恼为主,同时必须有亲子双方的交流,然后进行角色扮演.通过现场角色扮演,不管是扮演的同学,还是观察的同学,都加深了对父母的理解,对父母的情感有了更深的体验.在角色扮演结束后,教师继续组织学生讨论“面对父母的烦恼,我们能做些什么”,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3.3 案例分析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简短、背景材料充分的案例,让学生讨论分析情景中的人物在特定的场景中应如何做及可能的行为后果,或对在这一情景中他们遇到的问题提出可能解决的方法.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在分析别人行为的同时,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后果,从中学习如何作决策的技巧等生活技能.如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生存技能,指导学生进行就业创业规划,教师可以收集、选编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鲜活事例,如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为引导学生自觉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激发他们的创业兴趣,选编使用了我校学生从尝试学习投资炒股到后来选择在地州开奶茶加盟小店的案例,因案例中的创业者来自身边同学,应用于课堂后,引发了众多学生的关注和思考.而且,使用这样的案例还为学生树立了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可以起到同辈教育的作用,使得大学生在同辈互动比较中有机会找到与时代合拍的角色模式.
〔1〕孟建伟.教育与生命——关于教育的生命哲学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7(9).
〔2〕赵霞,周围.大学生生命观现状的调查与教育反思[J].现代教育论丛,2009(4).
〔3〕吴增强,张声远.生命教育解读[J].思想理论教育,2005(3).
〔4〕陈华.参与式教学法的原理、形式与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6).
〔5〕[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341.
〔6〕罗崇敏.全面实施“三生教育”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A].中国生命生存生活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9:190.
G645
A
1673-260X(2010)11-0153-02
云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规划课题部分成果(GG09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