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内涵、功能和发展趋势
2010-08-15陈少武
陈少武,胡 雪
(1.辽宁中医药大学社会科学部,辽宁沈阳 110032;2.长春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
政治文化概念首先是由美国政治学家 G·A·阿尔蒙德提出的。1956年,他在《政治学杂志》上发表了《比较政治体系》一文,把“政治文化”界定为某一个民族和社会对于某一政治系统以及各种政治问题的态度、信仰、感情、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并且提出了每一国家和民族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政治文化的学术观点。[1]换言之,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现象,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客观的政治历史和政治现实,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政治未来。如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内涵和功能,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发展的规律,并以此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学习十七大精神、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课题中应有之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内涵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3]这就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内涵的界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己创造的伟大事业,人民群众在树立起主人翁精神和政治责任的同时,形成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人民群众逐渐享有和行使民主权利,自觉地关注国家政治生活和国家前途,积极地参与国家管理,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公民参政的广度和深度也不断发展。同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相统一,人民群众对自己国家的政治制度、政治决策、政治过程和政治领袖也形成了高度的信任感、认同感和支持感。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吸收了古今中外政治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由中国共产党人集合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和政治文化理想创造而成的。正如有的学者所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民主、参政意识和法制观念为基本内容,植根于中国优秀的政治文化传统,扬弃吸收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文化的民主性精华,从而形成的政治思想、政治情感、政治信仰和政治心理;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精髓、西方政治文明的先进成果与中国的现实国情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新型政治文化。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这一政治文化已初具雏形,更加完备的形态正在建设之中。[4]有学者则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当代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在中国改革开放条件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政治观念、政治态度、政治价值取向的总和,体现了中国人民对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念和要求。从政治理念的变革、政治制度的变迁以及政治价值变化的视角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发展变化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等六大方面。”[5]政治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政治心理、政治价值三个层次。[6]具体说来:一是政治意识形态层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居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结构的核心地位,是对国家政治生活的根本看法和基本价值界定,直接反映了社会经济关系和生产、生活方式的状况,体现了社会阶级关系和不同阶级的地位和利益,代表了政治文化的属性,规定了政治文化的本质;一是政治价值观层面,指人民群众对政治世界的看法,根据长期共同生活逐渐形成的社会主义标准来形塑自己的政治动机、政治选择、政治意向,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政治活动;一是政治心理层面,指在社会主义政治社会化和政治环境长期作用下,逐渐形成的政治文化深层因素和隐性结构,具有遗传机制和再生功能。这三大层次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统一的,它们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作用,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内涵,使其具有了广泛的功能。也有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产物,在其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三个基本规律。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需要处理好社会阶层和利益结构的多元分化、政治取向多元化与主导政治文化的一元化要求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实施正确引导政治亚文化、推进政治文化社会化两个基本对策。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自主创新的发展要求,需要努力完成发展民主政治体系文化、推进政治过程文化、培育公民政治文化等三大基本任务。”[7]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与和谐社会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文简称为《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8]而且,《决定》还明确提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9]由此可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其也必然是政治文明的社会,是以先进政治文化为价值取向的社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基层政权自治的民主制度已经实施的情况下,城乡政治文化的现状、创新发展等都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政治文化基础、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整体转型时期,虽然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城乡地区在物质和体制层面都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人民群众政治意识的培养和政治素质的提高却相对滞后。人民民主主体观念、法律观念以及独立政治人格的缺失深深地制约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效果。因此,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素质,培育参与型的城乡政治文化对推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再者,由于中华民族在专制王权的酱缸中浸泡了两千多年,使得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内容十分驳杂丰富,既包含了君主民本、三纲五常、内圣外王等专制思想,也涵括民惟邦本、修身内省、家国一体、集体主义等优良传统。这对人民民主素质尤其是民主意识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影响。应该在认真梳理和分析传统政治文化精华和糟粕的基础上,通过扬弃传统政治文化,增强人民民主意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样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倡导政治和谐,发展和谐的政治文化,这意味着“和而不同”,因为和谐政治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内容和影响因素,也是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所以和谐政治文化与和谐社会是统一的,两者有实现良性互动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条件。也就是说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做为其发展的政治文化基础。但是,也要注意政治亚文化作为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状态及其与主流政治文化的关系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文化环境。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变过程中,政治亚文化呈现多样化态势。社会主义政治亚文化,既存在传统政治文化,又存在外来西方政治文化,这种态势对和谐社会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民主政治建设产生重要影响。[10]因此,应当高度重视和谐的政治亚文化的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发展趋势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规律的最新成果,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以人为本”是基本原则,统筹发展是主要方式,动态和谐则是重要目标。[11]换言之,科学发展观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发展的新境界,推动着当代中国政治文化持续深入发展,其主要表现在: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切实保障和鼓励人民群众进行文化创造、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基本权利,不断培育现代公民政治文化素质;提出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民主、自由、平等、正义、人权、福利、安全和法治等人类社会基本价值为总体目标的全面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认同;提出以发展的主、客体相适应为基本特征的协调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宏观层面上倡导主流政治文化与政治亚文化的一元主导、多样共生发展,在微观层面上要求现代公民政治文化素质、参与能力与其他素质协调发展,从而从多层面努力构建和谐政治文化;提出以实现发展战略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模式的科学合理性为主要特征的可持续发展观,实施渐进式自主创新的政治文化发展战略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发展模式。[12]科学发展观标志着党和政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当然,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中国和谐政治文化建设有机遇亦有风险。在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的大前提下,中国经由“和而不同”、人本、法治、改革和创新的路径演绎和谐政治文化,这种政治文化不但是多元包容、开放协商、民主自由的文化,而且体现人文关怀,扶助弱势群体,达成社会公平,摒弃了人治,扬弃了礼治,廉政而法治。[13]具体地说,和谐政治文化就是指一个政治体系的政治文化结构的各要素能够和谐共存并协调发展,表现为主流政治文化与政治亚文化的协调整合以及政治亚文化之间的有效互动,主流政治文化吸收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精华并整合外来异质政治文化中的合理成分,参与政治文化占主导并与地区政治文化、臣民政治文化和谐共存。[14]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政治关系的和谐无疑在其中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而政治关系的和谐则有赖于和谐的政治文化的构建。
政治文化对一个国家政治体系的确立和稳定运行有着深远的影响。[15]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新的形势下,建构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对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十分重大。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法制化、规范化,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16]这是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也是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建设不懈努力的目标。
[1]王惠岩.政治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29.
[2][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11]胡献忠,段妍.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J].理论探索,2006(6).
[5]周小华,唐莹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发展[J].理论导刊,2009(4).
[6]高建,乔贵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内涵与特征[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6).
[7][12]陈义平.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J].政治学研究,2008(4).
[8][9][1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学习问答编写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学习问答[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10]杨莉.和谐社会视阈下政治文化的亚文化状态[J].天中学刊,2007(6).
[13]李艳中,罗曼菲.和谐政治文化的透视和演绎路径[J].天中学刊,2007(6).
[14]张恺.论和谐政治文化的建构[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5).
[15]赵海英,吴成伟.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建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