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核心命题

2010-08-15董四代王海林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0年9期
关键词:民生问题现代性资本主义

董四代,王海林

(1.武夷学院暨福建省统战文化研究基地,福建武夷山 354300;2.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 350002)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研究中,社会主义的目标是消灭阶级,实现社会平等。中国之所以走社会主义道路,不是自身社会化生产力发展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而是在对资本主义的判断中,以社会主义为选择追求现代化。这样,民生就成为其中的核心命题。只有认清这一问题,才能把握中国传统民生思想与社会主义相统一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围绕这一问题的解决而出现的曲折和困惑,进而把握解决民生问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民生与中国社会主义追求的早期表达

一个历史的命题往往在它形成之初就包涵了它的内在矛盾,并在此后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被人们从不同角度加以认识,进而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反映着命题的深刻性。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一个根本性区别,就是与消灭剥削、实现社会平等相联系。恩格斯当年之所以把闵采尔的纲领视为“接近共产主义”[1]就在于它“已经意识到阶级对立的非正义性”[2],发出了“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这一呼声。”[2]他之所以把法国大革命时期摩莱里、马布利、巴贝夫等人的要求称为“共产主义”,也在于在这些人的纲领中,“平等的要求已经不再限于政治权利方面,它也应当扩大到个人的社会地位方面;必须加以消灭的不仅是阶级特权,而且是阶级差别本身。”[2]

列宁也曾指出:“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3]他还说:“凡是称为社会主义者的人,都承认社会主义的这个最终目的,但远不是所有的人都深入思索过它的含义。”[3]列宁认为,要消灭阶级就必须有社会化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这一目标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认为一切‘劳动者’都同样能胜任这一工作,那是纯粹的空话或马克思以前的旧社会主义者的幻想。”[3]

作为理论形态的科学社会主义,其本质特征是消灭阶级,实现经济平等。但在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中,由于现代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现代性成长对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有不可否认的积极意义,因而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限制两极分化,关注民生,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问题,不是用源于西方的科学社会主义规范中国实践,而是要发掘中国的历史文化资源,认识它在近代以来世界背景下向现代转化的特点,并从中揭示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所包含的历史命题,认识它以什么样的方式表达了社会发展的特殊要求。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出现了重大转折,民生问题也与社会转型相联系,有了新的历史内容并成为理想社会追求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与历史上农民起义纲领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设计了一个实行土地公有、计口授田、平均分配,以解决民生问题的方案。从性质上讲,这是农民的社会主义,但它却提出了一个关系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农民的土地问题。19世纪末,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社会内部现代性的成长,使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发展了起来。先进中国人以民生问题为根据对资本主义进行判断,根据现代文明发展,对传统大同思想进行发挥,形成了康有为的世界大同理想和以民生为主题的小康追求。他认为必须以“富国为先”,以“养民为本”推行改革,建设小康。同时,他又以民生为根据判断资本主义,不仅承认资本主义实现了社会的文明发达,而且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上否定了资本主义,从而“在中国思想史上创立了最具想象力的乌托邦。”[4]

孙中山不仅对孟子的民本民生思想进行了高度评价,而且强调:“三大主义皆基本于民。”[5]他明确提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5]他不仅视“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力,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为“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5],主张中国向西方学习,同时又指出:“文明有善果,也有恶果,需要取那善果,避那恶果。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总由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成此不平等的世界。”[5]他既看到了现代性发展给欧美各国带来的文明发达,同时又指出资本主义发展造成的严重两极分化,并且以民生为本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分析和判断。他说:“欧美自政治革命而后,人人有自由平等,各得肆力于工商实业,经济进步,机器发明,而生产之力为之大增。得有土地及资本之优势者,悉成暴富;而无土地及资本之人,则转因之谋食日艰。由是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则贫富阶级日分,而民生问题起矣。”[6]为此,他把民生主义视为社会主义,以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寻求民生问题的解决,并且明确提出:“我们的民生主义,是做全国大生利的事,要中国像英国、美国一样的富足;所得富足的利益,不归少数人,有穷人、富人的大分别,要归多数人,大家都可以平均受益。”日本学者沟口雄三说:“中国的共和思想从一开始就保持经济上平等的目的为核心,从这一点看来,它从初期开始,就带有社会主义的色彩。”[7]

中国传统民生思想因与民本思想相联系,因而有从根本上否定剥削制度的乌托邦倾向。在近代以来的社会变革中,这一思想因与对资本主义的判断和现代化追求相联系,也就逐渐与西方社会主义相共鸣,形成了以民生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追求。如果说西方社会主义是以资本主义充分发展为背景,表达了消灭阶级的历史要求,那么中国的社会主义则是以民生平等表达了对资本主义的判断和对社会主义的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重视传统命题与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并且从中认识自身发展的历史根据和实践特色,因而也就必须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命题的中国表达,使科学社会主义从中国文化创新中形成实践生命力。

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解决民生问题的曲折道路和理论探索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把现代化追求与社会主义选择联系在一起,以民生为准则判断资本主义,虽然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但却为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提供了历史的前提。民生主义视民生与社会主义为同一问题,并根据世界文明发展趋势对中国社会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出了积极的设想。但由于其理想色彩较浓,并对如何扫除中国社会发展的障碍,以及由哪个阶级领导才能解决民生平等,实现社会主义的问题都没有解决,所以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的局限性。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是面对西方现代性冲击,追求中国现代化中提出的经济思想。它以防止两极分化,实现民生平等为主旨,表达了现代化中坚持社会主义的历史要求。美国学者罗丽莎说:“现代性通过全球资本主义统治形式和国家规范其国民的技术手段联系在一起而囊括和扩张自己。”[8]因而就要提出:“在中国这样一个曾经是殖民知识的客体而现在是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主体的地方,对现代性的热烈追求是如何持续地激励着文化想象的?如何把握现代化项目中的模仿和从模仿中产生的多样性?对东西方差别的正常化如何造就了文化历史的特殊性?”[8]现代性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总体性概念,它包括与工业化相联系的市场至上的经济法则,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主体意识和对自由、平等的追求。正是在现代性的成长中,资本主义取代了封建主义并形成了资本对劳动的奴役。艾森斯塔特说:“现代性不仅预示了形形色色宏伟的解放景观,不仅带有自我纠正和扩张的伟大许诺,而且还包含着各种毁灭的可能性:暴力、侵略、战争和种族灭绝。”[9]中国作为现代性野蛮性一面的受害者,并不容易与西方启蒙思想完全一致,在资本主义矛盾已经暴露的背景下,追求中国现代化的有识之士更加关注资本主义导致的两极分化,以民生表达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

美国学者阿里夫·德里克说:“新民主主义思想表现为创造性地找到了一条取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它不仅能够满足社会主义的需求,而且还可以响应民族自主发展的需求。这里令人感兴趣的是它关于社会主义的构想。新民主主义的思想再次把社会主义确立为历史发展的目标,它一方面需要暂时从资本主义中获取经济动力;另一方面又把社会主义作为这一发展过程的防范,它允许资本主义的存在,直到中国具备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条件。如果我们记得新民主主义的思想摄取了孙中山的社会和政治观,那么把社会主义作为对资本主义的防范的作用就更加显而易见。”[10]

毛泽东不仅从经济纲领上确认了孙中山的民生主义,而且通过唯物史观把人民的利益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说:“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11]并且强调:“我们是以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最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任何一种东西必须能使人民群众得到真实的利益,才是好的东西。”[11]他不仅仅把“群众生产”、“群众生活”、“群众经验”作为共产党的根本宗旨,而且把密切联系群众视为共产党与其他政党相区别的标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11]

新中国建立以后,毛泽东一方面领导人民废除了剥削制度,建立了公有制;一方面又要求各级干部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有强烈的民生意识,但在解决民生问题中又存在一些误区。

第一,虽然把民生视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但又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影响。民生问题的解决主要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为了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毛泽东不仅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目标,而且先后发动了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新中国的建立调动起了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但如何处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与客观经济规律之间的关系,又关系着民生问题的解决。在计划经济的影响下,毛泽东认为生产关系起主要作用,公有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他认为通过人民公社化就可以使中国很快进入共产主义,用群众运动的方式搞经济建设,从而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这就不仅没能解决民生问题,反而造成了普遍的物质匮乏。

第二,虽然追求社会公平,但却造成了平均主义的普遍化。民生突出地表现在于现代化导致的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中,社会主义的意义也在于在这个过程中解决好民生问题。然而,在自然经济还占很大比重,现代性还没有普遍成长起来的情况下追求社会公平,不仅不利于现代化的展开,而且必然造成平均主义的普遍化。毛泽东虽然有强烈的民生意识,主张把经济发展与人民的普遍幸福联系起来,但在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的情况下,主张通过人民公社化和走“五七道路”以限制两极分化,实现民生幸福。于是在对自然经济理想化中使平均主义普遍发展了起来。然而民生问题不是在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的情况下建立计划经济可以解决的,它必须求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三,虽然坚持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但又把技术理性置于道德理想之下。民生问题的解决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专业人才、科学管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形成效率追求。面对现代性在资本主义发展中形成的社会分化和社会问题,毛泽东提出了“政治挂帅”,“又红又专”,实际上是要求以道德理想规范技术理性。肖延中和张惠才就此认为:“无论是领导与被领导、还是物质刺激与精神鼓励,以及专业的知识与群众的创造性,毛泽东之所以倾向后者而排斥前者,其原因在于前者的存在及其由此而来的社会行为,其根本精神方面都与毛泽东的道德理想相逆反、相违背。”[12]在现代化中,工具理性的张扬有其必然性,以道德理想规范工具理性,并无助于民生问题的解决。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把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统一起来,他明确指出:“搞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基本路线”[13],并且说:“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13]他打破计划经济的传统社会主义束缚,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和社会主义本质论,这也就确立了解决民生问题的新思路。邓小平还强调:“我们一定要恢复和发扬毛主席为我们党树立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真正相信和依靠群众,细心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一刻也不脱离群众。”[14]他不仅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中是非的标准,而且说:“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成果是属于人民的。”[13]“社会主义致富是全民共同富裕。”[13]面对西方社会现代性发展造成的社会分裂和中国现代性成长出现的问题,在论及小康社会建设时,他又说:“中国根据自己的经验,不可能走资本主义道路。道理很简单,中国十亿人口,现在还处于落后状态,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能在局部地区少数人更快地富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产生一批百万富翁,但顶多也不会达到人口的百分之一,而大量的人仍然摆脱不了贫困,甚至连温饱问题都不可能解决。”[13]他把民生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属性,既坚持了毛泽东社会主义思想的出发点,又在现代化中赋予了它新的时代内涵。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解决民生问题的新思路

中国的现代化是后发外源现代化,外源现代性压力与内源现代性成长,现代化追求与民族传统文化创新、市场原则与宏观调整、社会基础变革与政府主导、精英追求与民众愿望等各方面的关系交织在一起,反映了现代化的多重诉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效率追求,现代性在中国迅速成长起来,并且形成了明显的社会分化。因而,与民生相联系的社会主义也就在其中凸显出了自身的意义。这就必须在对民生问题的正确判断中,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入发展的要求。

就中国社会主义的选择和发展而言,它并不完全是资本主义的对立物,在其现实性上,必须把握现代性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并对其造成的社会分裂进行制约,以民生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确立市场原则、科技理性、效率追求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现代性发展在推动经济增长、效率提高、社会转型的同时,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使市场原则成为至上的命令,使人走向工具化。按照功利主义和工具理性主义所形成的社会,是一个无灵性的社会,它使财富成为强者的骄傲,使弱者陷入贫困。所以,社会主义的价值也就主要体现在社会公平之中,因而就要寻求现代性对实现共同富裕的意义。

现代化体现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这种转型的动力是在现代性成长中对传统的创新,从传统文化中寻求现代性合理发展的潜能。民生问题经孙中山的阐释成为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相关联的关键性命题,并且在社会主义实践中越来越显示出了它的意义。社会主义作为一种与历史上其他社会制度不同的选择,在自身的发展中也必然使许多历史命题体现出新的时代要求。夏勇在谈到民本思想时说:“我们要主张的,不是统治者之所本,而是民之所本;我们要深究的,不是统治者以何为本,而是民以何为本。这里的民不是臣民,而是公民。这里的本,不是统治者的政基永固、长治久安之本,而是民众自立自强、幸福安宁之本。说到底,是民自本,而非他本。”[15]以民为本,民生居首;如果脱离民生谈民本,这种民本在现代中国也是没有意义的。

把民生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命题,就必须研究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在现代化追求中关于解决民生问题的探索,认识中国化科学社会主义与前人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对这些理论进行简单否定。孙中山的民生主义虽然与科学社会主义有区别,但他提出的民生主义纲领,包括发达国家资本与限制私人资本相结合的节制资本方针、以工业化为背景的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实行对外开放和“欲使外国之资本主义以造成中国之社会主义”[5]的设想,以及把社会主义追求与中国传统理想创新结合起来的思路,都为解决现代化中的民生问题提供了思想资源。毛泽东视民生为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把人民的利益上升到共产党宗旨的高度,甚至包括以道德理想抑制工具理性片面张扬的思想,从一定意义上也包含了对中国化科学社会主义的积极思考。把现代化与社会主义联系起来,不是在对历史的否定中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而是要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分析前人是如何对它进行探索,甚至是怎样在正确的出发点之上形成错误判断的。民生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必然有不同的表述,从而表达着它多方面的要求。所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解决民生问题,也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正确认识历史,从历史与现实、现在与未来的联系上揭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要求。这包括:以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判断认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从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相统一的角度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与现实,从现代性导致的工具理性与道德分裂中研究如何保持二者之间的必要张力;从民生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中寻求社会主义的意义,把民生问题及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从各个方面揭示出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发展科学技术、强调市场原则、坚持效率追求对生产力发展有重要意义,也是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但是,现代性造成的社会分裂在市场原则下是不能解决的,民生问题的解决必须求助于政府的调控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引导。因此,坚持社会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就要求政府采取各种社会保障政策,把社会分化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时在全社会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强调唯物史观和价值追求的统一。

民生问题的突出是与现代化发展相联系的,这一问题的解决也必须与社会主义相联系。为此,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的统一中解决民生问题,就是以民生为宗旨,关注现代性成长造成的社会分裂,在工业化与信息化、工具理性与道德诉求、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效率与公平、分化与保障之间形成必要张力,提倡多样性共生、开放兼容、扶贫济困,坚持以人为本,反对把人工具化,把经济发展与人民群众生活的普遍改善联系起来,并从中认识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片面强调理性主义只能造成工具理性的张扬,是社会主义的认识误区。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美]肖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M].汪荣祖,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5]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6]孟庆鹏.孙中山文集[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

[7]辛冠洁,等.日本学者论中国哲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6.

[8][美]罗丽莎.另类的现代性:改革开放时代中国性别化的渴望[M].黄新,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9]艾森斯塔特.反思现代性[M].旷新年,王爱松,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

[10]苑洁.后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11]毛泽东选集(合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12]肖延中.“传说的传说”/外国学者怎样评价毛泽东[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

[13]邓小平文选(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4]邓小平文选(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5]夏勇.民本与民权——中国权力话语的历史基础[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04(5).

猜你喜欢

民生问题现代性资本主义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浅空间的现代性
由现代性与未来性再思考博物馆的定义
能源富集区资源红利与民生问题——以晋、陕、蒙为例
浅谈梦窗词之现代性
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架起民生与日常生活的桥梁—— “中国史上的日常生活与民生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