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逻辑视角探析 《后西游记》价值缺陷

2010-08-15林海曦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世人价值体系西游记

林海曦

(吉林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从逻辑视角探析 《后西游记》价值缺陷

林海曦

(吉林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后西游记》兼具神魔小说与寓言小说的双重文学特性,在学界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其自身价值所蕴含的特质与弊端一直被学界所忽略。本文以逻辑视角探析 《后西游记》价值体系的双重要素,逻辑价值对实在价值的影响,及其价值缺陷的成因。

《后西游记》;逻辑;价值缺陷

一、《后西游记》价值体系的要素

如果较全面的评价《后西游记》一书的优劣,价值体系是必须深入研究的部分。与同类小说有所区别,《后西游记》的价值体系可分为实在价值和劝诫逻辑价值两个独立部分。由于小说的写作目的在于劝诫世人,劝诫逻辑价值自然成为统领小说价值体系的主线。由于双重价值的诉求不一,两种价值矛盾在文中时有显现,为了理清这一关系需要先就价值要素进行论述。

《后西游记》的实在价值是指,作者理想中指导社会良性运行的价值体系。实在价值的形成是与当时社会状况相关联的。由于晚明与晚唐社会存在一定相似之处,作者以唐喻明,借“唐三藏悲世堕邪魔”道出统治者因不识“善世度民之妙理”,导致奸佞之徒“上愚帝主,下惑臣民”,希望通过修身自省实现社会自我完善。由于受到儒家忠君思想的束缚,作者的社会改革方案并不涉及政治领域。思想的限制也使得作者对社会弊端的认识归结于行为,认为儒家行为迂腐、道家行为纵欲不羁、佛家多贪嗔痴。当然作者并不否认三种宗教自身的价值,但他同时指出人的行为受思想制约,如果这些思想(也就是作者所说的“真经”)已被恶人左右,“真经”不仅达不到劝世度人的功效,反而造成世人“全不顾父母饥寒,妻儿冻馁”的恶果。

如何防止“真经”不被“狡僧骗诈之用”,作者认为寻找能解读“真经”的人意义重大。小说开篇便围绕“真经”易得而“真解”难获这一命题展开讨论,试图告诉世人若想领悟“真经”之妙,非经历唐半偈师徒四人“寻解、求真”的过程不可得。这也是劝诫世人领悟真理需有实践为保障,他反对“儒教中人,咬文嚼字”只作表面文章的行为,认为“这种人不必去求”。对于盲目宠信和效法古人的行为,作者认为任何教派价值体系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儒有儒之正,儒有儒之邪。释有释之得,释有释之差”(《后西游记》第二十三回),需做到取之长补其短。对于因门户形成的偏见,作者认为人应以自我完善为目的,“我佛万善法门,不过要救世度人,实与孔子道德仁义相表里”(《后西游记》第六回)。既然根源是一致的,形式之争便不必要。

《后西游记》的劝诫逻辑价值从受众视角出发。强调劝诫世人应注重实际效果,劝诫逻辑讲究价值观念应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逐层渗透,劝诫过程要和风细雨似的进行。对于世人存在的种种弊端,《后西游记》并不是机械式的逐一批驳。针对世人在求名利上的急躁心理,作者借小说主人公的经历揭露了所谓赐福世人的行为,不过是贪佞僧人诈取钱财的把戏,并以实际案例警示世人行事是没有捷径的。作者通过由表及里的逐层分析,告诉世人“以为今日施财,明日便可获福”“不算功德”,也得不到佛爷的庇护,从而阻绝了世人心生投机思想的根源。针对世人行事方式简单,缺乏深入思考的弊病,作者并不直言规劝,这在于世人文化水平较低且多有犯贪、嗔二症,若言辞谴责必然达不到劝说效果。作者以韩愈“灭佛骨”为例,通过阐释“以儒攻佛,而佞佛者必以为谤”,虽急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相反“若以佛之清净”,“亦不能为左右袒而不思所自矣!” (《后西游记》第六回)。揭示了欲速则不达道理。在平和的语言下不失哲理的存在,能给人一种亲近感。在劝诫世人正确看待自我行为的问题上,作者运用了将行为物化的手法,如将行、立、眠三种常态都描绘为“三尸”的形象,并进一步将行为作恶的原因归结于“这三尸之祸,皆六贼起的” (《后西游记》第三十一回)而六贼同样是人的感知行为,具体是指六种感官。作者意在告诉世人“只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便非六贼而一五官矣!”前后区别则在于人的主观意识,在生动的讲述中实现了教育人的目的。

二、逻辑价值对实在价值的影响

由于作者在小说中偏重劝诫逻辑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在价值在小说中的运用,并最终影响了小说的文学性。

由于《后西游记》中过度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致使客观价值评判体系难成整体。以《后西游记》的处罚依据为例,作者在判断标准上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如为恶甚久的媚阴和尚,因唐半偈“成身易,修心难。”而被赦免;而不老婆婆因情丝而死,本无大恶却落个“此人自作自受,不必怜她”的评价。这反映出《后西游记》中价值体系冲突,由于作者不能界定诸如“清净无挂碍”、“贪嗔有牵缠”,以及“得真解来去随心”等精神状态的行为尺度,仅能通过模糊化描述自圆其说。对比以“十渡”开篇的《济公传》,虽同为神魔、寓言小说,《济公传》讲求赏为行善、罚也是为了善的佛家普渡众生理念,即使对于十恶不赦之徒,《济公传》中的处罚方式也视其主观恶性而定,这些理念都是《后西游记》所不具备的。作者本希望解小说劝化世人,但因价值缺失在论述问题时多自相矛盾或此言不通则言彼,反而影响到劝诫效果的显现。而“愚僧造孽罪,于佛法无损,韩愈此表,转是求真解之机”,带有机会主义色彩的内容大量存在,也使小说的文学价值大打折扣。

《后西游记》劝诫逻辑价值以有效传播为目的,劝说方法和受众心理是作者首先考量的因素。作为《后西游记》实际价值的理念来源于儒、释、道经典。由于作者思想体系不能摆脱儒、释、道三教的影响,而在行文中又试图以逻辑方法规避儒、释、道的基本价值。造成了劝诫逻辑的最终目的与行为方式的矛盾。作者认为世间万恶源于情欲作祟,只有控制情欲才能保持内心的纯正,但世人能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规范世人的行为需防止世风对人的影响。在作者看来,世风无非贪、嗔、痴、诈四种,从前文看作者的无端好恶实属贪、嗔二毒,自身不正何以教人,这便与作者的期望形成了矛盾。而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傩、伽叶因“人事”太轻,传三藏不能度世救人的经文。连传“真经”都可用金钱衡量,那么上行下效,世人贪、嗔、痴便也可以理解了,而耗时甚久的求取“真解”因“真经”不存也变得毫无意义了。

以上便是《后西游记》价值冲突的核心问题,这种矛盾实际是由不同价值体系的判断标准不同引起的,劝诫逻辑并不能消弭价值矛盾,相反,混乱的价值体系因劝诫逻辑价值的加入变得更为混乱。以小说中唐半偈西行求“真解”的结果看,因“穆宗与众文武臣宰”,“俱各尽心敬信。一时佛法清净至于不可思议”,而师徒得道归西后“敬宗即位,不知留心内典,”“所以渐流渐远,渐失其真”(《后西游记》第四十四回)。作者本身希望运用劝诫逻辑,点明“真解”在人的核心价值观念,但也造成了求“真解”而不保“真解”的内在矛盾,从根本上也折射出作者对自我编撰出的价值体系的深深怀疑。

三、《后西游记》价值缺陷成因

造成《后西游记》价值体系缺陷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大体可以归为两类。

其一,作者的人生境遇所致。《后西游记》作者姓氏祖籍不明,仅能从文中对其人生境遇从逻辑层面进行推测。作者以“天花才子”自谓,天花在古代多指罹患天花病,因此不排除作者因天花留下满脸麻子的后遗症。文中唐半偈的形象也是印证的依据之一,相貌虽“形如槁木”“心似寒灰”(《后西游记》第七回),但内心则充满了至诚,相比较贪佞之徒多“容肥如满月”,“身净若高松”,“头圆颈直,外相宛然罗汉”(《后西游记》第十回)的俊美形象,这种一反中正之美的外貌描写中蕴含了作者重内“才”轻外表的心态。如果与作者自身相联系,可理解为作者因相貌而不得志,因此反其道论人的相貌。关于作者的社会地位,可以从《后西游记》较多描写城市底层生活及市井心态中得以体现,可以认为作者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封建文人。而从《后西游记》中正面人物多心存杂念、人际关系多猜疑中,反映出作者深处社会底层,耳濡目染多少沾染了市井习气。在这中生活状态下,作者自认为志向不能得到施展,因此赞许狂傲独行,在小说第四回和十九回都因孙履真狂傲而引起。相比较《西游记》孙悟空受到严厉处罚不同,对孙履真的处罚多流于形式,这也反映出了作者默许狂傲行为的心态。但在作者仰慕狂傲的同时,又依赖于“亲属”的辅助,从主角发迹的历程中都免不了父亲、师傅的相助。若无“亲属”相助求“真解”是不可能的事情,这种建立在“亲属”辅助下的心高气傲之情中流露出的是作者极度自卑的心态。现实中作者无法得到“亲属”的庇护,又因社会地位不高不免受市侩气之苦,这也是作者以思想的进步促进社会进步的构想的初衷。但生活于社会底层的作者,不可能理解思想成为社会规范,必须形成一种长效制度的基本事实,仅寄希望与通过寻“真解”的思想革命是不能促进社会根本进步的。

其二,是作者思想偏差。从思想层面看,作者宁肯舍弃“灭佛骨”这样直接的政治解决方法,而选择遥遥无期的西行求“真解”度化世人,这种舍近求远的做法虽符合人精神境界不断升华的逻辑,却不符合常理。作者希望通过劝诫公众以实现救世的目的,但救世的前提是要让公众享受到改变带来的益处。而这是作者所不能保证的。试想小说每回皆有尔虞我诈情节,作者内心尚且如此又如何劝诫世人应摆脱市侩气。如果作者能在孔孟之道基础上发展完善,也是可以从实际价值层面对世人产生影响的,但作者又恰恰选择了虚无飘渺的劝诫逻辑价值。因此,对于“长安佛教正盛,各庵观寺院,巴不得有个老僧在内居住,或是讲经,或是说法,皆可兴旺山门”(《后西游记》第七回)。之类的社会问题,作者仅能归结于佛门不静,“这些恶僧竟把佛教弄成坑人的法门”。而恶僧所以能诈钱为恶是受统治者欲借宗教控制民心的统治策略影响。虽然作者当然知道“我们做和尚的,全靠这佛田轰动天下,引人来布施” (《后西游记》第十二回),错自然不在和尚而在与统治者的愚民政策所致。错在统治者却不敢当面指出,反而采取求“真解”式的曲线救国策略以求感化统治者,这种矛盾的表达实际是作者对统治者的敬畏心理的体现。从另一方面看,这种苦行僧式的求真过程,实质上是希望以自身行动感动君侯,以求闻达于诸侯的策略罢了。

[责任编辑:贺春健]

I106.4

A

1671-6531(2010)04-0025-03

2010-06-06

林海曦,男,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文学院教师,在读博士。

猜你喜欢

世人价值体系西游记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无私无畏世人尊
唐寅:世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他人看不穿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世人谓我念长安
世人谓我恋长安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