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
2010-08-15赵发荣糜红缨
赵发荣 糜红缨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办公室 江苏常州 213164)
构建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
赵发荣 糜红缨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办公室 江苏常州 213164)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施教主体权利义务不明确,施教过程针对性不明确,施教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工学结合的质量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构建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预警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和评价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工学结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工学结合是一种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它通过学校和企业相互合作,充分利用校内外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把学生的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和工作经验有机结合,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综合提高,体现了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高职教育定位。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目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高职教育界的共识并大力推行,同时,作为高职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也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全新的课题。
1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问题
工学结合新模式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新的理念,由传统的封闭式学校教育走向现代的开放式社会教育,从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教学走向现实的职业岗位,从以学历学科本位转向职业能力本位,从理论学习为主转向实践过程为主。这种模式能够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但同时也给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的问题和挑战。
1.1 施教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不明确
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在校外实习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施教主体,应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共同参与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实现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的有机结合与相互配合。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施教主体——学校和企业对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并不十分明确。
首先,站在企业的角度来看,企业参与高职教育最直接、最根本的问题是经济利益的得与失,而目前企业的管理制度、管理体制以及管理政策等并不适合企业参与合作教育。在没有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的情况下,企业对高职学生的教育需要支付额外费用,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有所下降;同时,企业更注重的是现实的经济效益,对人才培养成本的付出缺乏深刻、长远的认识,企业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往往会出现量上的不足与质上的欠缺,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更是会产生许多认知上的误区。
其次,站在高职院校的角度来看,大多情况下是高职院校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伙伴。这种高职院校“一厢情愿”的现状,往往会导致工学结合的关系不稳定和不持久,影响了工学结合的实效性[1]。因此,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如何调动企业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效实现校企合作与良性互动,成为工学结合模式下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1.2 施教过程的针对性不明确
高职教育三年时间是学生完成从学校到职场转变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目前工学结合过程中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是:心理准备不足,思想认识不到位,职业岗位选择上存在盲目性,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和操守,难以适应环境变化要求等。而高职院校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针对性不强,跟不上形势的变化,大多停留于课堂教学的层面,工作方式也较为死板,不能满足学生的思想实际需求;此外,部分教师自身认识上的偏差也对学生产生了一些误导和负面影响。如有些教师认为,高职生就业方向是一线操作工人,专业技能最重要,其他方面可放低要求等,这种想法与做法的后果直接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松懈。由于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缺乏针对性与认识上的偏差,使得人们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如何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和改进工学结合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和迫切。
1.3 施教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在高职院校,从职能分担和主渠道角度而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队伍是三部分人:党政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从数量上看,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职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往往要靠专兼职结合的工作人员开展工作,已是疲于应付;再加上工学结合模式下,需要对在外实习的学生进行有效管理和实时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就业指导工作相结合,经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从质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虽然近年来高职院校都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但相对而言,各高职院校更加重视专业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总体重视不够,经费投入不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修学习的机会也很少;此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流动性较大,专业训练不够,事务性工作太多,有关政策措施也不尽完善,这都影响着这支队伍的整体建设,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提高。
1.4 工学结合的质量评价机制不完善
工学结合的质量评价机制是检验和保障工学结合实效性的关键环节。目前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质量评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缺乏必要的质量保证。在现实的工学结合中,对工学结合质量的把握与评价也只是依靠高职院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制定的协议和培养计划、教学大纲等文件,对工学结合的质量评估和结果考核尚缺乏相关法律法规依据;与此相关联的是,一些高职院校普遍偏重专业知识和技能,单纯或过多地从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衡量教学质量,忽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全面、科学、合理的、涵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求的质量评价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
2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探索
2.1 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的构建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过程复杂、职责多样、范围广泛的特性。学校与企业如何携手合作,学校工学结合教师与企业带班师傅怎样密切配合,已成为工学结合模式下有效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这里,决策系统的法制化和科学化,应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的重要前提。高职院校在确定工学结合合作单位后,应以契约方式,约定施教主体在工学结合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承担的权利与义务,明确工作时与非工作时、企业内与企业外、日常事件与突发性事件等环境下学校与企业、学校教师与企业带班师傅各自的工作任务及程序,以约束性文件来强化各施教主体的责任,从而使施教主体心中有数并能预先拟定相关细则或规范,确保工作实施到位[2]。
2.2 思想政治教育预警机制的构建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进入一个完全开放式的社会场所,学生初入职场,社会经验和工作经历较为缺乏,思想相对单纯,对社会关系及陌生环境的复杂性估计不足;加之社会消极价值取向和伦理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给高职学生的思想问题带来许多新的困扰。及时构建工学结合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警机制,有计划、分步骤地加强和改进工学结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预防、及时矫正工学结合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才能不断巩固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校园教育成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校企合作进入良性运行的轨道。
2.3 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
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中推行思想政治导师制,能帮助学生从学校学习生活到单位工作生活的顺利过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制,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与学生的密切接触,把实践教学发展成为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持续性和常规性的教育教学活动,从而形成一种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长效机制[3]。导师制从制度上规定了教师具有育人的责任,将教师纳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中,教师在从事教学科研以外,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其工作的一部分,这将有利于克服过去教师负责教学科研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者相脱节的现象。思想政治导师除了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之外,还应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素养,可以指导学生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引导学生了解自我,剖析自我,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等。当学生规划设计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后,他们在学习上就更具有目的性,在岗位的选择上更具有目标性,避免出现学习与工作选择的盲目性与“跟风”现象。
2.4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的构建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巩固措施,评价机制不可或缺。伴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式的确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考核也不能只限于纯理论考核,而是要与学生的日常表现相结合,与学生对他人、集体、社会的贡献相结合,与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高相结合,与学生实践及服务社会相结合,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服务,加大实践考核力度,发挥出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引功能[4]。因此,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应设立高职学生工学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个人特别档案,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目标作为总要求,把培养新型高素质合格职业人才作为评价标准,进一步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3 结束语
当前,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应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努力构建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预警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和评价机制等,以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对高职人才的需求。
[1] 蒋茂东.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实效性研究[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10-13.
[2] 龙卫兵,饶素良.工学结合环境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职业时空,2009(3):158-159.
[3] 郭现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简论[J].教育探索,2010(9):115-117.
[4] 欧阳剑波.“工学结合”环境下高职思政教育创新的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2008(4):38-40.
Construction of New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echanism of Work-based Learning Patter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AO Fa-rong MI Hong-ying
(Party Committee's Office,Changzhou Textile Garment Institute,Changzhou 213164,China)
There are many problems,such as teachers'ambiguous obligations and rights,lacking of pertinent teaching;various levels of instruction,incomplete assessment of work-based learning pattern,etc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work-based learning pattern.Therefore,it is essential and urgent to construct work-based learning pattern ideological mechanism of security,alerting,talent cultivating and assessing.
work-based learning;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echanism
book=227,ebook=227
G 711
A
1672-2434(2010)06-0085-03
2010-10-09
江苏省教育厅2005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05SJD880046)
赵发荣(1954-),男,副教授,从事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