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的起源与发展
2010-08-15刘志成
刘志成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体育部,河南 郑州 450011)
跆拳道的起源与发展
刘志成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体育部,河南 郑州 450011)
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讲述跆拳道各个时期的发展状况,使人们对此体育项目有个更加深入的了解,以及让更多的人来参与这项运动.
跆拳道;起源;发展
1 什么是跆拳道
跆(TAE),意指以脚踢摔撞;拳(KWON),以拳头打击;道(DO),意指一种精神,意志以及艺术方法.概言之,跆拳道是一种拳脚并用的艺术方法.跆拳道共有25种套路,另外还有兵器、擒拿、摔锁、对拆自卫术及十余种基本功夫.跆拳道的动作是适合人体的生理特点,加之修炼过程合理,所以它有严谨的科学性.它不但具有培养护国爱民建议卓越的精神力量,同时还有锻炼谦让的特质,具有价高的锻炼价值.
2 古代跆拳道运动
跆拳道古称跆跟、花郎道,是起源于古代朝鲜的民间武艺.是一项起源于朝鲜半岛古老而新颖的竞技体育运动.它的产生缘起于人类远古祖先的生存需要,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的社会条件下,人类为了生存,必须同自然界的野兽搏斗,这就产生了搏斗的各种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的生活环境和不同种族之间的互相斗争,要求人们要有强健的体魄和掌握一定的搏斗技能,这样才能保障生活的安定,这就使跆拳道雏形的形成.当时人们斗技的目的除了获得食物、抗击入侵和抵御野兽外,更多的是用于参加祭祀是展示力量的斗技大会,许多古书对这些祭祀斗技活动都有所记载.经过漫长的岁月,人们本能的强健体魄和自卫而产生的搏击逐渐演化为有意识的技击活动,从而产生了朝鲜民族特有的运动形式——跆拳道.
2.1 朝鲜半岛三国时代的跆拳道
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七世纪这700多年的时间中,朝鲜分裂为高句丽(Poguryo)、新罗(Paekje)、百济(Shilla)三个国家,这就是朝鲜的三国时代.大约在公元前一世纪左右,三国相继兴起,高句丽在朝鲜半岛北部,新罗在东南部,百济在西南部,为了争夺领土,三国之间战事不断,纷争四起,三国统治者都很重武功,崇尚武道,因此这个时期跆拳道形式迅速发展,以适应战争的需要.在朝鲜古代文献《三国史记》中,就有大量"武士列传"记载.这种社会环境大大地促进了武术的发展.
2.1.1 高句丽时代的跆拳道
高句丽时代的古墓,角抵、舞蹈及三室的玄室壁画上,已有了跆拳道的原形画面.角抵的壁画上绘有两名男子互相搂抱臂膀进行摔角的姿势;舞蹈的壁画上描绘了高句丽人的生活情况和妇女的舞蹈姿势;三室玄室的天花板上画有两名男子做跆拳道格斗的姿势.因此在古墓的壁画中发现跆拳道的遗迹,是非常珍贵的.它足以证明,在当时就有类似跆拳道的活动存在,而且十分盛行.当时的武士必须接受跆拳道的训练,这点从三室的壁画—“武士攻城图”上可以得到证实.
2.1.2 百济时代的跆拳道
在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互相对抗的时代,百济在武艺方面的史料虽然不多,但亦留下了有关的记载.据《三国史记》记载,阿莘王等很多国王为了推崇尚武精神,要求全国的国民都操习马术、射箭、跆跟等武技.百济本纪的第三阿莘王朝,每年九月,全城的人在西台举行射箭大会,进行各种武艺活动.不论是官吏、军人还是庶民,都要学习武艺.同时也有“手臂打”的记载.“手臂打”是使用手脚进行格斗,这种技法被军队和百姓普遍使用.另外,还举行“便战戏”的竞赛,所谓便战戏是盛行于智异山周围的民俗竞赛.这种竞赛分两组,运用类似跆拳道的技法进行比赛.
2.1.3 新罗时代的花郎制度和跆拳道
新罗建国比高句丽早,是一个以现在的庆尚道地区为中心的小国家,但持续的时间很长.新罗建立了“花郎制度”.由真兴王亲自创立的“花郎制度”的组织“花郎道”,其宗旨是“事君以忠、事亲以孝、交友以信、临战无退、杀身有择.”“花郎道”组织年轻人聚集在一起祭神、切磋武艺、磨练意志.这种制度造就了一批英勇无畏的勇士,保卫了新罗,成为新罗繁荣的原动力.新罗的武士们经常举行射箭、踢球、角、手搏、骑马、射箭、狩猎、秋千等活动.这种将军事技能或歌舞变为体育化的活动,统称为“嘉俳”.新罗虽然是佛教国家,但大多数的僧侣都是花郎出身(这可以从石窟庵守门佛像的金刚力士的跆拳道姿势得到证明).跆拳道在新罗时期是非常受重视的.在描写新罗风俗习惯的《帝王韵记》一书中就有跆拳道活动的记载:两个人起立互相用腿踢击,形式有互相踢脚、互相踢肩和互相踢发髻三种.另外,还记载有手打、拳白、打击等活动.另据《史记》、《古事》等书的记载,这些技法有新罗、高句丽、百济等国都非常普及.
新罗在唐朝的协助下吞并了百济和高句丽,跆拳道这一武技却被很好的保留与发展下来.公元918年,朝鲜半岛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国家即高丽国.
2.2 高丽时代的手搏戏
高丽王朝的军队英勇善战,打败了许多侵略者.忠惠王本人就十分喜爱手搏,他要求士兵必须进行“手搏”的练习.士兵们常用拳掌击打墙壁或木块、砖瓦,以磨练手部的攻击能力.忠惠王还邀请了武艺超群的士兵金扼郁进宫表演手搏,积极推崇“手搏”,从而使“手搏”名声大振,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在高丽时代,每逢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都要举行大型庆典,举行各种体育活动,其中尤以端午节最为隆重,有手搏、马球等多种活动.经过高丽时代,“手搏”变更加流行,技术进一步得到了提炼和完善.
2.3 李朝时代的武艺
1392年,高丽王朝被李朝代替.由于李朝推崇佛学,重文轻武,文官的地位远远高于武臣.这一时代朝鲜的武术活动没有大的发展.但在民间却始终没有停止过“手搏”和“跆跟”的练习.同时,军队也用“手搏”作为选择士兵的手段.若想做武官,必须打倒三人以上.
据《东国舆地胜览》记载,李朝也有在节日里进行“手搏”的活动.在全罗道和清忠道交界的鹊旨村,两道的人民经常举行跆拳道的比赛.同时,李朝的军队也用跆拳道抗击外来侵略.据载,在壬辰、丁酉的倭乱(文禄、庆长之役)中,在金山有七百多义勇军就是使用跆拳道和倭兵进行战斗的.
1790年,正祖委派李德懋将军和学者朴齐家,白东修三人汇编了《武艺图谱通志》.这本书收录了“手搏”、“跆跟”等一些武技的方法、动作图解及多种武器使用方法.《武艺图谱通志》将许多武技融于跆拳道的技法之中.
3 近现代跆拳道
公元1910年日本侵占朝鲜后建立了殖民政府,一度下令禁止所有的朝鲜文化活动,跆拳道自然也在禁限之内,这个期间,跆拳道技艺在朝鲜境内销声匿迹,当时爱好者被迫背井离乡,到中国和日本谋生,同时他也把这个武技带到了东亚的国家,在这个时期跆拳道吸收了许多国家的武艺精华.最重要的是它把中国的武术和日本的武道进行了交汇融合,孕育了新的技术,进一步丰富了跆拳道.这反而使跆拳道得到充实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跆拳道新的技术体系.
4 走向世界的跆拳道
1945年,朝鲜人民在长期抗争后终于获得了国家独立,跆拳道得以继续健康发展.当时技击方法很多,名称也较为繁杂,如唐手道、跆跟等.为使这一朝鲜国技得以发扬光大. 1961年9月,韩国成立了唐手道协会,后更名为跆拳道协会.1966年成立了国际跆拳道联盟(ITF),崔泓熙任首届联盟主席.1973年5月世界跆拳道联盟在韩国汉城成立(WTF),金云龙当选主席.有美国、香港、台湾、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朝鲜、菲律宾、沙巴、柬埔寨、澳大利亚、象牙海岸、乌干达、英国、法国、加拿大、埃及、奥地利、墨西哥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入.跆拳道的第一届世界锦标赛和第一届亚洲锦标赛分别于1973年和1974年在韩国汉城举行. 1975年世界跆拳道联盟被正式接纳为国际体育联盟的会员.1980年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了世界跆拳道跆拳道.在1986年被列入为第10届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跆拳道的推广者认识到,只有将跆拳道纳入现代的竞技体育轨道,与世界的大趋势融合,才能迅速、科学、系统的发展.他们抛弃了传统表演以及实战性不强的内容,而将符合现代竞技体育的竞技性对抗内容为主.同时他们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基础上有借鉴了其他同类的项目拳击、柔道等的长处,如场地评分、规则.使跆拳道走向竞技化,通过体制的改革,适应了比赛,不断地自我完善、宣传,在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里使跆拳道风靡全世界同时也打开了通向奥林匹克的大门.
竞技跆拳道的成功入奥,极大的促进了跆拳道项目的发展,跆拳道的国际传播达到了一个高峰.韩国成立了“国技院”专门的研究与推广跆拳道技术,它研究建立的竞技跆拳道体系在世界上广为流传.跆拳道这项运动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世界上约有一百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7000千万人练习.
〔1〕俞继英.奥林匹克跆拳道[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7).
〔2〕邓雪.跆拳道的起源及近现代的发展[J].河北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3〕杨龙.论跆拳道的起源与发展[J].浙江内江科技,2009(3).
G85
A
1673-260X(2010)06-00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