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平顶山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问题的探析与思考

2010-08-15付岩岩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6期
关键词:平顶山平顶山市人才

付岩岩

(平顶山学院 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关于平顶山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问题的探析与思考

付岩岩

(平顶山学院 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好坏关系到一个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通过对平顶山市经济发展软环境现状的分析及研究,提出平顶山市经济发展软环境存在的问题及根源,提出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建议,以加快平顶山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建设.

经济发展;软环境;政府公共服务;法制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软环境的认识也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内涵和外延都得到了充实和扩展,投资者对经济发展软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经济发展的软环境是一个地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评价指标,软环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改革开放的程度和经济发展的速度,影响到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甚至国家之间市场竞争的能力和实力.要想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就要建设与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软环境.

1 研究背景

平顶山是个工业城市,历史较短,但经济发展迅速,市政建设发展较快,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展的硬环境较好.源远流长的中原文化和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为平顶山市经济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机遇.

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采取了非均衡发展战略,平顶山地处中部,从总体上来讲,市场意识较南方沿海地区较弱,人文环境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不能很好的协调;法律法规还有待充分;政府行政服务效率有待提高;市场发育程度总体上较低.虽然在各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展,但仍需进一步改进.

只有深入分析平顶山市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结合平顶山自身特色,才能提出适合平顶山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建设举措,进一步加强软环境建设,这样才能使平顶山的经济建设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2 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内涵及其外延

2.1 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内涵

经济发展软环境是一个城市发展赖以依托的非物质和非刚性的基础,是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储存状况、市政设施建设等“硬环境”相对而言的,包括非物质形态的人文环境、经营环境、创新环境等,是经济发展必须的条件,对经济发展具有直接和深远的影响.

2.2 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外延

软环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类似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2.2.1 软环境是保证城市物质生产高效进行的经营环境

良好的经营环境是经济发展软环境的核心内容,包括法律环境、法规和政策环境、政府行政管理环境等.良好的经营环境能够吸引市外投资,激励物质生产良好的单位,保护前期较为弱小或有后续持续发展动力的企业,约束进行不规范物质生产的单位,保证生产经营渠道的畅通,提供良好的监控机制.

2.2.2 软环境是促进城市和谐社会氛围建设的文化环境

促进城市和谐社会氛围建设的文化环境包括社会历史文化传承、人口的教育程度、政府相关管理人员的经济管理专业素养等.文明的社会风尚,高尚的道德素质,公平、公正的竞争氛围,政府管理人员良好的专业素养等将对经济发展起到良好的、持久的、深层次的影响.

2.2.3 软环境是保持城市经济领先发展的创新环境

良好的创新环境能够鼓励企业采用技术创新的组织和管理环境,保持透明和畅通的信息流,能够鼓励企业进行有效的培训、指导和监控,能够不断地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和工具改进企业的管理,规范企业的管理和生产,保持企业长远的发展能力.

3 软环境对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深入进行,软环境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快慢程度,对经济发展有着长远的、深层次的、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3.1 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和谐发展

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能够提供健全的法制环境,对经济的发展提供完备有效的监控体系,保证公平竞争和诚实守信,能够有效地纠正市场竞争中存在的信用失常行为,及时有效的避免经济活动中唯利是图、损人利己的行为,及时有效地避免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商业欺诈、商业贿赂等损害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活动,对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和谐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3.2 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意味着高效的行政审批效率,强烈的政府公共服务意识,能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可持续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法律、法规的保障,这些能够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和支持.

3.3 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吸引了发展经济紧缺的人才

人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高素质的人才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意味着对人力资源的极大重视,意味着高效而灵活的人才工作机制,具有较高的吸引高层次人才的能力,能够促进人才的各方面的积极性,能够鼓励人才的创造性,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能够给人能动性的发挥提供最大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人才对经济发展的核心贡献作用.

4 平顶山市经济发展软环境现状

平顶山是个新兴的工业城市,国有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比较大,近年来,民营经济的发展异军突起,与国有经济共同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与全国及东部沿海城市相比,软环境建设的广度和深度仍然不够,建设的力度与发展速度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不能够与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步.

4.1 政府公共服务意识不强,行政机关办事效率有待提高

平顶山市建市历史较短,以工业为主,国营经济占有重要地位,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快速,政府的公共服务意识中缺乏对中小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能够提供的社会服务不全面,不到位,不能够主动提供民营企业发展支持体系.

在整个公共服务体系中,办事效率低、手续繁琐、成本高的现象仍然存在.这严重的影响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运营的效率,导致了投资机会及时机的流失.

4.2 政策环境有待完善

完善的政策环境应该包括公平的市场准入政策,流畅的政策执行渠道.在实际中,依然存在着一些歧视性政策限制,从企业的设立到市场的准入,从资源的配置到日常的经营,从财产的保护到贷款政策,对于中小民营企业与国营企业,对于本市企业与外资,仍然存在区别对待的现象.

4.3 法制环境有待加强,个别执法行为粗暴

平顶山市制定了一系列针对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以确保经济能够良好有序的发展.但现在有些地方仍然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企业发展困难.特别是个别执法单位行业作风粗暴,滥用职权,企业反映强烈,如果长期如此将引起社会的不稳定,对经济的发展也会产生恶劣的影响.在一些社会治安比较混乱的区域,企业缺乏安全感,投资者缺乏人身安全.

4.4 缺乏必要的人才发展机制

人才软环境建设应该是软环境建设的重心,对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在具体实践中人才政策的制定与人才政策的实施执行之间脱节,不能够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不合理的人才政策不能够有效的留住人才,不能够有效的吸引人才,不能够有效的培训人才.

5 对平顶山市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几点思考

5.1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意识,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要充分意识到行政效能在经济发展软环境中所占据的地位,强化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全面实行政务公开,对于推诿扯皮,不适应转型需要的部门领导,要坚决采取组织措施,采用领导问责制,将政务公开与推行电子政务结合起来,使行政权力广泛接受监督,同时配合市纪委对重点项目开展监督服务,促进部门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要建立服务型政府,一切规章都要服从经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多指路,少设卡,切实解决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大力改进工作作风,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衙门作风,把力量和智慧凝聚到经济发展上来.

5.2 改善政策环境,确保政策信息公开透明

政策环境的改善要能够充分确保信息对于所有的企业能够公正规范,能够保证政策流通的渠道畅通无阻.要注意执行政策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对不同经济组织实行相同的政策,不能厚此薄彼,对待大小企业要一视同仁,对待本地与外地企业要一视同仁,维护市各级政府的公信力.

通过改善政策环境,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规定,使信息及政策完全公开透明,确保公开信息的渠道畅通,市场主体能够及时得到政策信息.这将能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公平的环境.

5.3 加强法制环境建设,纠正不当执法行为

要加强法制环境建设,首先要充分了解经济发展的现状,横向纵向对比,善于利用和平调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经验,结合平顶山市本地特色,制定适合本地经济发展需要的法律、法规,使良好的法制环境为经济软环境发展提供后盾.注意开展普法教育,多渠道、多形式组织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全民普及法制意识.

5.4 提供良好的人才发展机制

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必须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鼓励人才、培养人才,这样才能保证经济可持续和高效的发展.

5.4.1 建立良好的人才选拔使用机制

必须认真研究谋划,积极调整人才发展的思路,在认清新的人才形式、全市人才队伍现状、未来发展需要和区域特点的基础上,组织人员研究和制定人才发展战略及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进一步优化人才环境、改革用人制度、引入竞争、激励和制约机制、改变工作方式,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人才选拔使用机制.要切实建立健全人才选拔作用,奖励分配和人才流动等制度,消除各种不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体制性障碍,努力建立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才评价和选人用人机制.

5.4.2 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培训机制

要建立经济发展软环境,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培训,拓宽培训渠道,搞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可设置专项人才发展资金,定期邀请国内学者及各行各业的专家,集中对高级人才进行培训,使高级人才能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趋势和规律,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把握大局、开拓创新和科学决策.增进起进行经济建设的素质及竞争能力.

可根据平顶山市的产业结构,可与平顶山学院、河南省城建学院等高校合作签订人才培养计划,有针对性的培养平顶山市经济发展需要的本土人才.

5.4.3 发展人才生活及后续发展的配套设施

在竞争机制的作用下,人才除了向效益高、环境好的区域流动外,还会向那些环境优美、生活舒适、人际关系和谐、机制完备的地域流动.为此,我们必须抓好公民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市民素质与城市形象及环境,提升城市的品位.在生活居住、子女就学、医疗保健等方面提供便利,使他们创业投资、兴业经商皆能各得其所,自由自便.

5.5 培养经济发展软环境中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能够进一步推动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能够推动人们解决思想,有利于人们形成开拓意识、领先意识等陷阱关键;创新意识会促进社会政治向更加民主、宽容的方向发展.

5.5.1 转变政府的创新观念

要具有创新意识,首先必须转换政府的创新观念,消除等靠要等思想,主动寻找经济发展的机遇.政府应主动学习东部沿海及发达地区城市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思路,了解周围经济发展的激烈竞争的情况,敢于打破陈规,通过进一步推动机关工作提速,及时沟通工作运转不畅的问题,大胆变通对发展不利的条条框框,创新管理模式,可以最大限度方便企业和群众.

5.5.2 大胆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经济运行机制

要具有创新意识,必须彻底打破计划经济的运行机制,打破旧有的官本位的思想,坚决从经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避免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或者业绩,饮鸩止渴;避免为了保护地方产品而阻挠外部投资的进入,避免给落后的经济提供政策保护伞.对于旧有的,已经不符合新形势和经济发展需要的机制,一定要彻底的废除;对于有利于经济长远发展的机制,一定要贯彻执行;对于能够促进经济创新活力的行为,一定要坚决予以支持.

〔1〕李克.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软环境问题探析—基于文化传统视角的分析 [J].经济视角,2009(3).

〔2〕陈材佑.对武汉市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学习与实践,2006(9).

〔3〕刘静.关于重视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问题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11).

〔4〕陈昳丽.河南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优势、不足与优化对策[J].乡镇经济,2007(10).

〔5〕玄洪忠.加强行政审批管理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J].理论学习,2008(12).

〔6〕吕永俊.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问题探讨[J].太远大学学报,2009(02).

〔7〕宋贤卓.中国经济发展软环境理论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F061.5

A

1673-260X(2010)06-0141-03

猜你喜欢

平顶山平顶山市人才
平顶山学院作品精选
热烈祝贺《平顶山日报》复刊40周年(1982-2022)
人才云
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平顶山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平顶山市
平顶山诗群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平顶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