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陵土家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以利川市钟鼓村为个案

2010-08-15许传静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土家族民族儿童

许传静

(西南大学 教育学院,重庆 400715)

□教育学

武陵土家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以利川市钟鼓村为个案

许传静

(西南大学 教育学院,重庆 400715)

近年来,“打工经济”的出现大大改善了武陵民族地区农村的经济环境,但随之衍生的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却日益突出,当今社会文化变迁迅速,隔代抚养下的留守儿童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问题。本文遵循解释人类学和社会化理论范式,以田野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利川市柏杨镇钟鼓村为田野调查点。通过调查,发现了留守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的文化失调、文化的传承受阻,分析了问题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留守儿童;隔代抚养;文化传承;社会化

武陵地区是指湘、鄂、渝、黔四省(市)的接壤地带,国土面积近10万平方公里,共有土家族人口6712031人,占土家族人口总数的83.6%。是土家族的主要聚居区。由于该地区族群文化互动频繁,文化积淀深厚,也被称为“文化的沉积带”。近年来,该地区农村劳动力大量异地转移到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这一方面改善了农民的经济环境,但这些转移劳动力的子女受教育状况成为了一个突出的问题。本文从隔代抚养和民族文化传承等方面来分析一个土家族村落留守儿童社会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试图找出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 田野点概况

钟鼓村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柏杨镇下属的一个行政村,面积5.6平方公里,海拔在1300米-1800米之间。该村有劳动力资源数565人,其中外出劳动力(指异地转移形式的劳动力——笔者注)210个,全家外出户数25户,打工年收入105万元。

钟鼓村姓氏较多,主要姓氏有向、朱、钟、李等。有土家族、苗族、汉族、畲族等民族成分。其中主要的民族成分为土家族和苗族。村落的教育比较落后,小孩上学最小的也是7岁,一般都是八九岁才读学前班,能跨入初中学堂的还占不到三分之一。钟鼓村现在共有适龄儿童164人,留守儿童有85人,其中读小学的47人,读初中的38人。钟鼓村的小学生上学直接在中心完小钟鼓小学上,初中生多数在柏杨镇二中就读。

二 钟鼓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

(一)亲情饥渴与文化缺失

在调查中,很多时候在留守儿童的面前一提到自己的父母,他们的眼里就闪烁着泪花,调查问卷显示,76%的家长用电话与子女联系,8%的写信联系,10%的家长托人捎口信。由于文化水平整体较低,农村的父母多认为只需要给孩子以物质的满足,而往往忽略了与他们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

其实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后,他们普遍表现出对在外打工父母的强烈思念,同时也更羡慕非留守儿童有完整幸福的家庭。在调查的过程中,笔者就听到了这样的民谣:“世上只有妈妈坏,生下我来奶奶带。”这是他们内心想爸爸妈妈的真实写照。其实不管生活还是学习,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面临最大的无奈还是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常常充满了对亲情的渴望。他们的心理问题突出的表现在感情饥渴上。新浪网教育专题上的一个关于留守儿童最需要哪方面的帮助的调查,分别有亲情方面、教育方面、物质金钱方面、其他方面等四个选项,有3622名网民参加了投票,投票百分比分别是62.52%、33.42%、3.51%、0.55%[1]。可见大部分人都认为亲情方面的帮助是最需要的。

(二)青春期与文化适应

部分学者认为:文化适应是指个体从一种文化转移到另一种与其当初生活的文化不同的异质文化中后,个体基于对两种文化的认知和感情依附而做出的一种有意识、有倾向的行为选择和行为调整[2]。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度过青春期也面临着文化适应问题。初中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面临着身体特征和心理特征的不断变化,他们会更显得无所适从。

个案1:无奈的留守

钟鼓村二组留守儿童谭某,女,今年14岁,在柏杨镇二中读初二,学习成绩中等,她的父母亲都在广东打工,现在和妹妹住在大姨家。当与笔者同去调查的一位女教师在一边单独问谭某是怎样处理自己的生理问题时,谭某就哭了起来。

“由于萨摩亚人能以随和的态度对待人生,他们对任何冲突,任何过于强烈的情境都能够顺利的回避,使得他们的文明与其他的文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3],他们能够顺利的度过青春期。对于青春期,米德女士持的是文化决定论观点。现在的社会节奏加快,儿童的生理成熟期提前,而心理却没能同时成熟。在青春期面临较多的苦恼,在留守儿童的这个群体中表现更为突出。男孩主要表现为脾气暴躁、容易动怒,女孩则可能变的更加内向和孤僻。青春期最大的危机是青年人要面对不同人扮演不同的角色,需要一种认同感。但是学校的青春期教育很薄弱,留守儿童在家里又无处诉说,长期以来造成了心理上的压抑和精神上的负担,影响了学习成绩,也影响了成长。

(三)民族文化的传承断裂

文化传承是一个文化过程,也是一个教育过程,是儿童实现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条件。土家族是一个有着优良文化传统的民族,从历史上来看,流传下来了很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如吊脚楼、西兰卡普、龙船调、摆手舞等艺术形式,还有崇力尚勇、豁达乐观的民族性格等。这对于民族的维系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是传统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方面,钟鼓村儿童学习民族文化主要是通过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来完成的。但是就调查的情况来看,在留守儿童中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情况则不乐观。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

个案2:民族传统文化调查问卷

你的爷爷奶奶等监护人平时给你讲村里的历史或故事吗? ( )

A.经常讲 B.有时讲

C.很少讲 D.根本不讲

你对土家等民族的相关情况了解吗? ( )

A.很了解 B.比较了解

C.了解一点 D.不了解

据统计,在对55名留守儿童的调查中,爷爷奶奶等监护人“经常讲”故事的只有10.9%,“有时讲”的占21%,“根本不讲”的达到了36.7%。对土家族等民族的了解情况,“很了解”的没有,“了解一点”的有54%,而“不了解”的有33%。但在对非留守儿童的调查中,选择父母等监护人“经常讲”的有37%,“有时讲”的29%;对土家族等民族的了解情况,选择“很了解”的有13%,“比较了解”的有21%,“了解一点”的有45%,“不了解”的为21%。从调查的情况来看,非留守儿童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好得多,这些知识的来源主要是父母亲有意识的教育,是家庭传承民族文化功能的体现。他们对民族文化的一定了解,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利于学习的进步和提高,对于他们正常的社会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象学分析

(一)隔代抚养下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功能“缺位”

费孝通先生认为,父母和子女组成的家庭是社会结构中的基本三角,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到目前为止,双系抚育是较好的家庭抚育子女的方式[4]。“严父慈母”是双系抚育方式的最好体现,这对子女的成长要重要的作用。在一个家庭中,正是由于父母与子女的特有的亲子关系,因而家庭教育有着别的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同时,在钟鼓村里仍然没有幼儿园进行系统的学前教育,家庭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

玛格丽特.米德在其著作《文化与义务》中提出了“前象征文化”、“互象征文化”和“后象征文化”等概念来区分老一代和年轻一代属于的文化类型。她认为后象征文化就是未来重复过去型,是后代向前辈学习,在这种文化中,老年人无法想象变化,只能把这种持续不变的意识传续给他们的子孙[5]。在外出务工的这个现实下,家庭中的抚育方式发生了变化,由双系抚育变成单系抚育或者甚至是双系都消失,抚育的责任全都转移到祖辈身上,祖辈年轻时所接受的知识多是后象征文化类型,他们对孙辈的教育也主要是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来进行,但是,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前象征文化阶段,儿童是未来的希望,他们更多的接受到主流文化知识和现代社会因素的影响,他们对祖辈的那套教育方式和思想有较强的逆反心理,并且这种逆反心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变的更加强烈,隔代抚养的弊端也更加明显。

(二)村落社会文化变迁,留守儿童文化适应困难

文化变迁,就是指或由于民族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接触,因而引起一个民族文化的改变,文化变迁是一个民族永存的现象[6]。钟鼓村社会结构和文化的变迁对留守儿童的文化适应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钟鼓村处于平均海拔1500米左右的高山,是一个典型的民族村落,长期以来,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20世纪90年代初期村里走出了第一批外出务工人员,在随后的几年里,外出打工的不断增多,有的家庭甚至举家外出,到现在,这个总人口不足千人的村落,有两百多人常年在外打工。十多年来,农民的外流,导致了村落经济结构的改变和村民生活方式的变化,文化的变迁给村落的社会文化结构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这些变化导致留守儿童缺少了父母和社区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和教育,他们的交流和学习的渠道更少,这对于他们的成长是不利的,造成了他们文化适应的困难。

(三)外来文化对留守儿童思想的冲击

隔代抚养使留守儿童在文化认同的时候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他们试图认同新的文化,但是,留守儿童在逐步步入主流文化的过程中仍然会受到祖辈传承下来的原有文化的影响。同时,外来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对留守儿童的思想造成了冲击。儿童普遍缺乏辨别能力,以致少数庸俗和低级趣味的作品很容易影响到孩子们。一位学者谈到,不少学校在教育和管理留守孩子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学校毕竟不是万能的,学校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十分有限,以至于“5+2=0”现象在留守孩子中普遍存在(即孩子在学校接受教育5天,双休日回到家无人管教,学校的教育效果丧失殆尽)。

四 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思考

(一)发掘家庭教育资源,畅通文化传承渠道

家庭教育是实现儿童社会化基本内容的有效途径。家庭教育应该不断转变教育理念,以儿童保育为基础、以开发智力为平台、以养成礼仪和习俗规范为切入点,形成初步以培育良好人格为目标的现代家庭教育体系[7]。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过程中,还应在充分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的基础之上,把留守儿童的教育塑造成一种特色教育,最终把孩子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成员。

在我国,农民外出务工,这是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农民的必然选择,这个现象在短期内不会得到根本的改变。在承认抚育过程中的这些缺陷和现实在短期内得不到改变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隔代监护的一些独有的优势。如他们生活阅历更多,照顾小孩更有经验,在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给留守儿童更多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做人基本要求的教育,这些都是儿童在进入社会后必备的知识。父母亲在外务工,多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多结合自身的经历给子女教育,让留守儿童了解学习的重要性,充分发掘家庭教育资源,畅通文化的传承渠道。

(二)学校教育要注重训练留守儿童的文化选择能力

“在教育人类学看来,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种特殊形态,作为广义的教育,它还是某个文化空间中的社会生活和地方性知识借以维持自身的工具,是儿童纳入到社会生活和地方性知识体系的过程。”[8]学校教育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应当将教育的全部努力倾注于训练孩子的文化选择能力上,教育不应成为只形成一种特别思维方式而拒绝所有外界影响的绝望的努力,相反,应该为所有这一切作好准备”[9]。

随着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家庭教育已经不能实现其对儿童的基本教育功能,学校教育就应该对儿童的教育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因此,学校教育应具备两个基本的职能,一是传承民族文化,使留守儿童获得在家中不能学到的乡土知识,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二是传授现代主流文化和科学知识体系,使留守儿童在成年后能较好的融入主流社会中,为社会做贡献。

(三)发挥社区力量,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社区对儿童来说是最直接最具体的社会氛围,教育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10]。留守儿童的教育尤需社区的参与。但是农村在社区的建设方面意识不强,投入不够。应该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加强对农村社区的建设,注重社区对本地民族文化的传承作用,充分挖掘地方性知识,建起村级图书室、文化室和娱乐中心,丰富留守儿童的生活,用本地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来感染他们,培养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组建留守儿童托管所。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的必然产物。我们应针对民族地区的实际,开展民族多元文化的整合教育,“面向少数民族学校实施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反映出多元文化的内容,课程与学生实际相联系,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业成绩”[11],促进他们更好的进行文化适应,增强文化自觉的能力。

[1]http://bbs.book.sina.com.cn/2007-3-17.

[2]王亚鹏,李慧.少数民族的文化适应及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2004,(3).

[3][9]玛格丽特·米德.萨摩亚人的成年[M].周晓红,李姚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158.

[4]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7.

[5]玛格丽特·米德.代沟[M].曾胡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20.

[6]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7]王 勇.家庭教育与儿童的社会化[J].家庭教育,2005,(12).

[8]王铭铭.教育空间的现代性与民间观念[J].社会学研究,1999,(6).

[10]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1]李怀宇.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文化适应[J].贵州民族研究,2006,(4).

The Education Problem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Wuling Tujia Nationality——A Case Study of Zhonggu Village of Lichuan City

XU Chuan-jing

(College of Education,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In recent years,the emergence of“migrant labor economy” has great improved the rural economic environment in Wuling nationality region.However,the derivative education problem with left-behind children is getting increasingly striking.Following the paradigm of sociology and socialization theory and employing field investigation as the major research method,the writer of this article made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education problem of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in Zhonggu Village,Baiyang township of Lichuan city.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ization,the children are faced with maladjustment and hindrance of cultural inheritance.In this article,the writer analyzes the socio-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problem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left-behind children;grandparenting;cultural inheritance;socialization

G40-056

A

1674-3652(2010)01-0135-04

2009-11-30

许传静(1980- ),男(土家族),湖北利川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院2007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人类学研究。

[责任编辑:老 酒]

猜你喜欢

土家族民族儿童
我们的民族
土家族情歌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土家族
多元民族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土家族“七”类药物考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