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问与学制
2010-08-15李德勇
李德勇
(楚雄师范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浅谈学问与学制
李德勇
(楚雄师范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学问包括“才、学、识”;学问是在学与问的过程中积累增长、找到兴趣爱好点、发现自己的不足、最终明确主攻方向,找到人生目标;做学问是掌握书本知识,并能尽快融入生活、融入社会,参与实践的有机统一;职业规划、学分制改革有助于增长学生的“识”,是促成学生学会做学问,具备完整学问的重要环节。
学问;做学问;职业规划;学分制
一
学问学问,一学二问。我问老师,老师问我;我问他人,他人问我;我问社会,社会问我;我问实践,实践问我。学问就是在学和问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增长;在学和问的过程中不断地找到兴趣爱好点;在学和问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在学和问的过程中最终明确主攻方向,找到人生目标。英国曼德尔·克雷顿说过:教育的真正目的之一:使人常惑常问。评论家止奄先生在《与两位大学生朋友谈读书》中说:我们学知识,应该由“疑”到“信”。做任何学问,都应该从“疑”开始,从“问”开始。孔子“入太庙,每事问”,他为什么要每事问呢?因为他问了之后,不知道的也就知道了。所以,学与问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学问切忌钻牛角尖,切忌钻入故纸堆,为学问而学问。学问除了自己独善其身,修身养性外,最主要的就是要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社会、应用于实践,对解决实际问题有所帮助,对人类有所贡献。所以,学问既要重视学知识,更要注重求方法。中国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灌输式、填鸭式的,老师满堂灌,学生竖耳听;老师抄黑板,学生埋头记 (不记笔记的似乎就不是好学生);教学过程中极少有问答;我说月牙像镰刀,你不能说像香蕉 (否则就是对老师的不恭)。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还没有为学生创造出边学边问、敢学敢问的氛围和风气,我们的教育者也还没有从观念和能力等方面为提问式、讨论式教学做好准备。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礼记·学记》中也说: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然而,在课堂上学生不提,老师不问,不知道“惑”在哪里,讲课就缺乏针对性,一堂课无惑可解,结果老师辛苦,学生乏味,又谈何教学相长?孔子曰:善问善答则每日进矣。因此要“不耻下问”,“以求解其惑也。”学问、学问,要学要问;不学不问,不成学问;只学不问,也难成学问。对于学生来说,问是获取知识的手段之一,是学生学习进步的标志之一,也是学生会学的重要表现。会问的学生常常是善思之人,因为有疑才有问,有问必有答,有答必有所获。然而,现实是有的学生成了“背诵的机器”,所学到的往往是知识 (即是什么),而较少对原因的探究 (即为什么),更难有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和能力(即怎么做),加之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和人生体验,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缺乏独立思考,进而缺少自信心、缺乏创新能力。有人说过:学历代表过去、能力代表现在、学习力代表未来。这说明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是何等的重要,而我们时下的教育所缺少的正是这种能力和学习力。
学问,不只是局限于书本知识之问,最重要的是社会之问、实践之问。因为社会之问、实践之问是最实际的,最现实的,最为人们所需要的,因而也是最前沿的。书本上的东西往往是对过去人类生产生活实践的经验总结,有其滞后性的特点,尤其是在科技飞速发展,知识爆炸的今天更是如此,常常是你还正学着的东西,就已经落后了。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无穷无尽、浩繁庞杂、超越理论的,因此做学问者只有在掌握了一定的书本知识的基础上,尽快地融入社会,融入生活,尽快地参与实践,方能找到学习的目标和方向。有的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往往有这样那样的迷惑,其实症结所在不外乎是困惑于现在所学的东西今后在社会上到底有什么用?这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却又是一个非常难以回答的问题。
做学问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相伴一生的活动。因此,才要求我们不仅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同时要学会体验求知过程的快乐。惟有如此,我们才会在求知的过程中享受快乐,才不会被没完没了的考试压垮,才能是真正地做学问。
二
我认为完整的学问包含“才、学、识”三个方面。这里的“学”应该是指在学校里学到的系统的知识体系,是书本上的东西;而“识”则应该是指见识或识见,更多是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实践,来自于社会,是经验性的东西;“才”应该是指个人的悟性、性格,既有先天的遗传,即与生俱来的天赋,更离不开家长和学校的后天培养和教育。我认为我们的学生不缺“学”而更多的是缺“识”。因此带来我们的学生眼高手低、创业意识不强,创业能力较弱,这与我们的教育制度、教学模式有关。
在我国的大学里很少有职业规划方面的教育,即使有也多是停留于理论层面,多了些共性描述,而缺少了对学生个性发展的规划与指导。所以,在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学生盲从于应试,从小努力学习,有一个较为明确的目标,那就是一切为了“高考”。而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更多的受就业预期、所谓的热门专业、能否顺利被录取等诸多因素的困扰,较少考虑什么专业适合自己,自己到底喜欢什么的问题,于是许多学生考上大学以后,也就随之失去了目标,开始变得迷茫起来。有人做过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高中三年,就好像是在黑夜中走路,只能看到远方一点灯火 (高考),就向着那个方向走去,心无旁骛。然而等到终于走到灯火辉煌的地方(通过了高考),却突然发现这个时候天亮了,于是周围的一切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远处也没有了灯火,这个时候反而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走了。如果说此时还有什么目标的话,那就是随波逐流继续考研究生,而事实是许多人即便读研,也并不说明他就有了明确的人生目标,他们要么是为了爸妈的期望,要么是为了盲目追崇高学历,要么是为了逃避似乎不太理想的就业。至于读硕读博之后究竟还有多少人真正为了搞研究、为了做学问,或者从事与研究生相适合的工作,那就更是少之又少。
在英国,从 3岁至 18岁就有系统的生涯发展教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都有从小学就开始的生涯及生计教育,也就是说,从小学开始,发达国家就开始帮助学生了解职业环境,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塑造孩子的独立性,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资源利用能力、经营意识和能力,在这样环境下培养出来的是生存能力强、目标较明确的人。所以我们会看到他们中很多人中学毕业即清楚自己能干什么,甚至像比尔·盖茨这样连大学都不愿意上完就开始创业的案例也非常多。而反观我们现有的教育环境,我们就缺少了这个环节,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除了读书考试,再读书再考试外,获得能力打造的机会很少。因此直到大学毕业了还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据有关机构对随机抽取的来自全国 1000名大学毕业生的调查,当问到 “你想做什么工作?”“你有清晰的职业目标吗?”时,80%以上回答的是“不知道”、“没有”或者很模糊。耶鲁大学曾做过这样一项跟踪调查研究。在开始的时候,研究人员向参与调查的学生们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有目标吗?”对于这个问题,只有 10%的学生确认他们有目标。然后,研究人员又问了学生们第二个问题:“如果你们有目标,那么,你们是否把自己的目标写下来了呢?”这次,总共只有 4%的学生的回答是肯定。20年后,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世界各地追访当年参与调查的学生们。他们发现:当年白纸黑字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写下来的那些人,无论从事业发展还是生活水平上说,都远远超过了另外那些不能明确自己目标的同龄人。这 4%的人所拥有的财富也超过了余下 96%的人的总和。因此,我认为要丰富学生的实践和体验,并使其具备更多的“识”,我们的高等教育必须抓好两个重要环节:一方面在校时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尽早地参与社会实践。
三
反观我们的教育,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的现实——我们的学生所缺乏的不是“才”,不是 “学”,却正是 “识”。由此,我想到现行高等教育的体制、学籍管理制度和学制。怎样才能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来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使他们具备更多的“识”呢?我认为总的来说,大学的学制要缩短,特别是研究生教育在硕士博士的学习阶段,要区别各类不同的学科采取不同的学制,而不应该搞一刀切。就人文社会科学来说,更应该如此,它不仅需要学生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以后,更重要的是去解决实际问题。而什么是最现实的问题?什么是社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只有社会实践、生活实际才会做出满意的答复。为什么很多专家教授感到找研究课题、找项目很难,就因为他们局限在象牙塔里面,极少接触社会,接触生活实际,不知道社会最需要的是什么。即便勉强找到一些课题,由于所做的课题不是落后于现实,就是脱离于实际,做出来后往往就束之高阁。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要让学生尽快参与社会实践就要缩短学制。
缩短学制的关键是要积极推进学分制改革。学分只是把规定的毕业最低总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量和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学分制要求按照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中各门课程及教学环节的学时量,确定每门课程的学分,设置必修课、限选课和选修课,规定各类课程的比例,以及准予毕业的最低总学分。学分制 1872年产生于美国哈佛大学,之后逐步推广完善。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认为人的能力、素质等有差异,不能按同一僵硬的模式培养。他主张扩大课程科目,允许学生有充分的选择范围,安排自己的学习专业和课程。选课制蓬勃兴起遇到的新问题是如何计算学生毕业取得学位所必须完成的学习量,于是学分制应运而生。
许多专家认为:21世纪高等教育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从人的个性出发,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学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中心内容,不仅仅是一个过程管理,更是一个目标管理。为了实现新的更高的目标,改革传统的教学管理制度势在必行。而学分制正是适应了市场经济下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对教育培养人才的客观要求,是培养新型人才的一种比较好的高效教学管理制度。为此我们要通过推进学分制改革,制定灵活的学籍管理制度,允许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提前毕业,允许部分学生在读大学期间中途休学去干自己想干而又有利于其今后发展的事,去进行人生体验,如去打工或去做义工,甚至去旅游等等。一旦其结束体验回到学校后,他或许就更明确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自己到底缺什么,需要学些什么,也就会更加珍惜美好的学习时光。
在推行学分制的同时,我认为还要适当加大转专业的比例。即如前所说,有些考生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不一定经过深思熟虑,录取专业不一定是自己最喜欢的,其结果是考上以后学习没劲头,没动力,穷于应付,成绩一般,甚至产生心理障碍。如果适当加大转专业的比例,通过一套严格的转专业程序,让更多的学生回归到自己喜欢的专业上来,那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无疑是非常有利的。当然这样做将给各个学校带来诸多管理上的困难和不便。然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人,培养于社会有用的人,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明确了这个目的,那么手段、方法就应服从于目的。
(责任编辑 刘祖鑫)
Talking about Learn ing and Educational System
L IDe-yong
(Chuxiong N or mal University,Chuxiong675000,China)
Learning includes“talent,study and knowledge”.Learning is a process of accumulation in learning and question,finding interest and insufficient,findingmain learning direction,finally finding clear goals in life.Scholastic pursuit is obtaining book learning,and as soon as possible integrating in life and society,participation in the organic unity of practice.Career planning, the reform of credit system helps to increase students’knowledge,which is the important part to promote students’learning and possession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learning;scholastic pursuit;career planning;credit system
G642.47
A
1671-7406(2010)08-0058-04
2010-06-07
李德勇 (1962—),男,云南永胜人,楚雄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